央行出手年终资金面,时隔36个工作日重启逆回购,今日资金利率依旧上涨

laodang @ 2018年12月18日 财经风云

央行出手年终资金面,时隔36个工作日重启逆回购,今日资金利率依旧上涨
作者: 陈圣洁

 


临近年终,市场资金面再度成为市场关注焦点。央行今日“放大招”重启暂停了36个工作日的逆回购 ,但银行间市场的资金利率依然略有上涨。

36个工作日停做逆回购的僵局终于在今日被打破。
 
12月17日,央行开展16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由于当日无央行逆回购或MLF等到期,因此全部实现资金净投放。

虽然央行重启了久违的逆回购,但华尔街见闻了解到,今日市场资金利率仍略有上涨。

时隔36个交易日,央行重新祭出“逆回购”
12月17日,央行开展16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由于今日无央行逆回购或MLF等到期,今日实现净回笼资金1600亿元。这是自10月26日以来,央行首次恢复逆回购操作。

对于重新祭出久违的“逆回购”的原因,央行在公告中解释称,此次重启逆回购操作主要是为对冲税期、政府债券发行缴款和金融机构缴存法定存款准备金的影响,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


据了解,早从上周三开始,在税期的影响下,个别交易日资金情绪就已经有所收紧。而本月主要税种申报纳税期限因节假日被顺延至17日,按以往经验来看,税期高峰正是税期因素对流动性影响最大的时候。

与此同时,本月中旬例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缴存或退款的日子因为节假日因素同样被顺延至17日。考虑到年底银行揽储的影响,一般存款通常会在12月份大幅增加,扩大缴准基数,银行体系需要补缴法定准备金。

此外,上周五财政部发行的30年期国债和91天期贴现国债于今日缴款,缴款量合计580亿元。政府债券发行缴款是资金从银行体系流向央行(央行经理国库)的过程,因此会造成基础货币回笼效应。

上述三大因素再叠加金融机构应对年底指标考核等因素的影响,分析认为,若无央行流动性支持,年底前资金面恐怕会紧一紧,资金利率存在脉冲上涨的风险。

市场资金利率仍略有上涨
尽管近期央行对到期的 2860 亿元中期借贷便利( MLF)进行等额续做,且今日重启了久违的逆回购,缓解了短线资金压力,但因临近年底节点,今日银行间市场的资金利率依然略有上涨。

一位银行间市场交易员告诉华尔街见闻,截止今日午盘,早盘隔夜融出较少,OMO后转多。今日隔夜成交利率债加权,押高评级cd、信用债成交加权利率上涨了20bp以上。7天成交利率债加权,押信用债CD的成交利率为2.9~3.0%,押AA信用债的成交利率为3.2%。跨年询价热度不减,1个月信用ofr(指“卖方报价”)为4.3%,押利率出给银行ofr为3.8%或更高;21天信用ofr为5.5%,14天ofr则在6%附近。

Shibor方面,除了隔夜利率和一年期利率外,各期限品种的利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其中, 7天Shibor上涨1.4bp至2.697%,14天Shibor上涨5.1bp至2.727%,1个月Shibor上涨3.6bp至3.002%,3个月Shibor上涨0.8bp至3.164%,6个月和9个月均上涨0.1bp,分别为3.275%、3.48%。


有业内人士分析,本周7天利率或相对稳定,而14天利率仍有上行压力。

业内人士:此次逆回购操作难改降准预期
此前由于央行迟迟“按兵不动”,市场“降准”预期渐渐升温,那么此次逆回购操作后,央行短期内还有可能降准吗?

对此, 兴业研究分析师郭于玮在接受华尔街见闻采访时表示, 今天的逆回购是为了满足缴税需求,对降准节奏影响不大。明年一月降准的可能性仍较大。

郭于玮在其最新报告中指出,除节假日外,银行间流动性缺口最大的时点更有可能出现在财政存款增长较快的月份,其引致的流动性缺口规模可能达到1万亿左右的水平。由此来看,逆回购与MLF余额只需维持在1万亿左右的水平便足以满足流动性“削峰填谷”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再根据节假日和外占等变化灵活调节即可。而目前MLF与逆回购余额共计4.9万亿,这意味着未来或许可以继续通过置换式降准将这一余额降低至1万亿左右的水平,对应的降准空间在3个百分点以上。

*本文来自华尔街见闻(微信ID:wallstreetcn)

相关内容
    暂无...

打赏一下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