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识猷:婴儿有自制力吗?
kukumao @ 2018年03月28日 乐活
【婴儿有自制力吗?】 讲真,在连大小便都无法控制的人生阶段,你还能要求多少?嗯?[二哈] 不过呢,要说自制力(的萌芽)还真是有一点的。 *** 比如说,当婴儿的脖子能自如转动时,在跟大人玩的过程里,就会出现“突然转头”的行为。 转头,避开跟大人的目光对视,其实是因为对婴儿来说“现在太激动了,需要缓一缓”。 这就是最早的“自我调节”能力,也是自制力的一部分。 在这种情况下,大人就静静等着“缓过来”的婴儿把头转回来,再和她玩就可以啦。 *** 自制力里面还有很重要的一块,控制自己“注意力”的能力。如果一个人能一直专注在手头的任务,边上有干扰也不会分心,就算自制力很强了。 而婴儿在9个月之前,这种能力可以说是≈0。 只要有个新奇的东西出现,小婴儿的注意力就会完全不受控制地被吸引过去。 这听起来好像很糟,其实……还挺妙的。因为这意味着如果婴儿看上什么不适合她年龄玩的危险物品,你只要把她抱到看不见那个物品的地方,再拿出几个玩具在她眼前晃一晃,基本上她就会忘掉刚才想要啥了。 但是从9个月到1岁间,婴儿开始慢慢拥有一种可怕的“内源性注意力”。也就是说,她们的注意力不再完全被外界刺激控制,而是更取决于自身意愿。 9个月的啾啾确实开始变得不那么好哄(骗)了,自由意志真是太可怕了…… 不过,也正是具备了这种内源性的、可选择的注意力,小孩才能慢慢学会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改变自己的行为,在无法改变环境时,转变自己的念头来哄哄自己,也哄哄大人。 *** 等到一岁多的时候,婴儿的自制力又会有一个飞跃。 华盛顿大学的科学家做过一个很好玩的研究。 让15个月的婴儿跟实验者A呆在一个房间里,实验者A示范玩一个会发出很大声音的玩具,比如拿起一串珠链丢到塑料杯子里。 然后夸张表演者B满脸怒气地冲进来对着实验者A大喊:“真是瞎吵八嚷,嘈杂扰人!教人心烦意乱!” (特地用了难词来确保婴儿听不懂句子含义。) A平淡脸:“哦?我觉得这还蛮有趣的。” B继续用表情和声调表现怒火:“那只是你的想法!瞎吵八嚷,嘈杂扰人!” 然后A就把那个会发出声响的玩具往婴儿面前一放,“给。” 婴儿会作何反应呢? 研究发现,婴儿的反应取决于B的状态。 如果B那时候已经转身出门,或者尽管在房间里但背对婴儿,那么婴儿只会犹豫一秒就会去抓玩具。 如果B在房间里而且面无表情地看着婴儿,婴儿就会迟疑不少,基本会等上4秒多才去抓玩具。 虽然只是3秒多的差距,但这差距说明的事情可多了,说明15个月大的婴儿:①能理解看到的社会互动,识别出其他人的情绪,哪怕这种情绪不是冲着婴儿来的;②能推断出因果关系,B生气是因为A玩的玩具;③能举一反三,如果我玩这个玩具,B也可能对我生气;④能抑制自己想玩的冲动,稍微忍耐一会儿(虽然只忍了3秒)。 最后这个④尤其厉害,这就是“执行控制”功能,为了达到目标(不被B的怒火波及)而抑制自己本能冲动(好想玩玩具)――是自制力的核心所在。 *** 比起智商,自制力对“人生成败”的影响更大。 有了自制力,我们才能学习、工作,面对自己的失败与痛苦,解决跟他人的矛盾和冲突,忍耐一时的欲望,达到更长远的目标。 怎样才能培养婴儿的自制力呢? 1.找个有自制力的伴侣。 自制力受遗传影响,比如 DAT1基因、 DRD4基因、MAOA基因等都有研究认为跟自制力有关。当然并不是说找个克勤克俭识礼知书的伴侣就一定保证孩子自制力强,但几率总是高那么一丢丢是吧? 2.让孩子的生活有安全感、有规律可循 研究显示,安全依恋、作息规律、环境变动小的孩子比较容易培养自制力。另外,如果家长比较信守承诺,小孩对家长的信任度高,也更容易有自制力。 3.多关注孩子的所作所为,及时对小孩的情绪、社交、生理需求做出反应 家长的响应度越高,小孩的自制力也往往越高。还有研究显示,家长如果在旁关注小孩在做的事情,小孩集中精力的时间也会更长。 4.放低期望值,跟自制力相关的前额叶皮质要到20来岁才会完全发育成熟。 还有研究显示,抑制同样的冲动时,小孩需要激活的脑区比成年人更大。小孩要动用更多的肌肉才能跟大人举起同样重的东西,同样道理,他们也需要动用更多“脑力”才能达到跟成年人一样的自我控制,(也更容易控制失败)。 5.自制力不是靠“蛮劲”,而是靠“巧干” 很多人都听过棉花糖实验――给幼儿园阶段的小孩面前摆一块巧克力饼干(嗯其实最早的实验用的不是棉花糖),跟小孩说,如果你现在吃就只能吃一块,但如果等到我回来时这块饼干还在,我就再给你一块,你就可以吃两块。 那些忍住不吃的小孩,当然自制力更好――但他们并不是盯着饼干强忍的。 事实上,那些成功抵抗住诱惑的小孩都用了各种办法――有人蒙住自己眼睛,有人把饼干遮起来,有人干脆背对饼干看着墙,有人坐住自己的手,有人絮絮叨叨地跟自己说话,有人跑到墙角放声歌唱…… 能创造性地想出很多办法来克制冲动达到目标,才是真正的自制力。 大人们,你又有多少种办法,能教给孩子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