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猪双引擎、生产端一体化驱动业绩创新高 温氏股份全链条“肉蛋白航母”起航
taiyang @ 2020年04月27日 财经风云
鸡猪双引擎、生产端一体化驱动业绩创新高 温氏股份全链条“肉蛋白航母”起航 每日经济新闻 2019年,温氏股份(300498,股吧)又创造了一个新的最好成绩。 4月23日晚间,温氏股份(300498,SZ)发布2019年年报。去年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31.2亿元,同比增长27.75%;实现净利润139.67亿元,同比增长252.94%。 “猪鸡共舞”业绩抢眼,以至于掩盖了温氏股份“整合基因”的亮点。实际上,深耕行业30余载,温氏股份当前已横向拓展出乳业、水禽、蛋鸡、养鸽等成长产业,并完成了“育种、动保、饲料、畜牧设备、育肥”的生产端一体化整合。当前,温氏股份正加速向下游“屠宰-加工-生鲜”等零售终端延伸,致力于打造全产业链肉奶蛋白食品平台型龙头公司。 换句话说,用“养殖龙头”已无法准确形容温氏股份。今年年初,平安证券也给出了“强烈推荐”的研报,其中指出,温氏股份作为“肉蛋白航母”,正乘产业升级浪潮砥砺前行。 与此同时,温氏股份也一直秉承“共享”精神。 内部,温氏股份在去年底推出第二期股票激励计划,深度绑定核心高管利益,促进公司的长足发展;外部,其2019年年报也给出了高分红,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10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53.12亿元,同时进行资本公积转赠股本,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赠2股。加上2019年中期派发现金15.94亿元,2019年,温氏股份累计分红69.05亿元。 2019年业绩再创新高 行业里去年会赚钱的A股上市公司到底有多赚钱?温氏股份2019年年报数据告诉你,每一天,这家公司大概要赚3800万元,也就是说,平均2.6天就能实现挣一个亿的“小目标”,不用一个月,就可以赚足十亿元。 根据4月23日晚间披露的2019年业绩显示,温氏股份去年实现营业收入约731.2亿元,同比增长27.7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39.67亿元,同比增长252.9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约130.54亿元,同比增长233.61%。 具体方面,作为上市公司中猪鸡出栏量均在全国排首位的双龙头企业,温氏股份“鸡猪双引擎”的传统优势在年报中依旧得到体现:去年肉猪类实现营收418.12亿元,占比57.18%,毛利率达28.84%;肉鸡类实现营收267.86亿元,占比36.64%,肉鸡类毛利率为26.31%。 实际上,除了传统黄羽肉鸡和商品肉猪的养殖和销售,温氏股份还兼营肉鸭、奶牛、蛋鸡、鸽子、肉鹅的养殖及其产品的销售。其中,乳业公司的原奶销售、奶牛养殖、乳品加工及销售三大业务独立经营,并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报告期内销售原奶8.69万吨,同比增加15.11%;销售成品奶1.86万吨,同比增加10.41%;销售总收入7.28亿元。 根据分产品营收数据,温氏股份去年“其他养殖类”营收达到20.9亿元,同比增长19.98%,说实话,仅这一项目的数据,就赶超不少上市公司全年业绩。 与此同时,温氏股份围绕畜禽养殖产业链上下游,配套经营屠宰、食品加工、现代农牧装备制造、兽药生产、生鲜食品流通连锁经营以及金融投资等业务。 根据年报披露数据,去年,温氏股份在这些业务上均实现了两位数的同比增长,其中,设备制造业务同比增长更是达到107.10%。 横向全产业纵向全链条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这也是温氏股份多年来的真实写照——开创一个新高度,又走向另一个更高的高度。 1983年,温北英抓住土地联产承包制推行的机遇,以“七户八股”为基础,迈开温氏创业的步伐;到1997年,温氏股份用了十年,初步实现禽产业链一体化布局,并将成功经验复制到养猪业,并逐步成长为猪鸡出栏数均为全国首位的“猪鸡双龙头”企业。 实际上,动物疫病对于养殖企业而言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能够穿越整个猪周期而保持业绩稳定的养殖企业才是具有投资价值的。这也就是说,越“不像”养殖企业的养殖企业,越有可能平稳穿越猪周期。而这,可以说正是温氏股份一直追求的方向。 于是,生产端一体化布局完成后,温氏股份开启了“横向发展”,2002年成立乳业公司,2011年成立温氏投资,2015年首家生鲜门店于深圳开业;2018年禽畜屠宰加工项目开始在全国布局落地,2019年收购京海进军白羽鸡行业,补齐肉类蛋白的另一重要板块。 外界评论,温氏股份是一家自创立之初便带有“整合”基因的企业,历经30余载快速发展,内部由家族式管理向现代化企业治理进化,外部不断延伸全产业链条布局,致力于打造肉奶蛋白食品平台型公司。 如今,温氏股份也在加速向下游延伸屠宰到达终端,探索“屠宰加工-中央仓储-物流配送-连锁门店”的模式。 一直以来,屠宰是生猪产业链上连接生产端(生猪养殖)和零售端(猪肉销售)的重要环节。过去,食用热鲜肉的偏好决定了生猪多在销区屠宰,养殖到屠宰环节的流通方式多以“调猪”为主;而在当下,猪肉消费升级和生猪疫病防控影响下,活猪长距离跨省(区、市)调运将逐步减少。因此,有分析指出,“运猪”转向“运肉”转变将使得屠宰在产业链上的定位上移。 实际上,健全现代生猪流通体系,这本身也是当下产业升级重要任务之一。在今年一月,平安证券发布研报指出,温氏股份这艘全链条布局之肉蛋白航母,正乘产业升级浪潮砥砺前行。 有研究曾分析温氏股份成功的原因,离不开公司在长期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以紧密型“公司+农户(或家庭农场)”为核心、以适度规模化养殖为基础的发展和经营管理模式,即“温氏模式”,主要包括:科学有效的员工激励机制、创新的产业化分工合作模式、高效的养殖产业链一体化管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机制以及健康的企业文化。 天风证券深度研究也指出,未来,温氏股份将加速成长。 共享高分红 前文提到,有分析指出,“科学有效的员工激励机制”是温氏股份成功的原因之一。 实际上,温氏股份发展过程中,始终贯彻“精诚合作,齐创美满生活”的企业文化,通过真诚的分享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 从1983年成立时的“七户八股”就带有股份性质;1986年温北英在内部推行职工全员持股制,并提出“温氏食品、人人有份”,对员工归属感和集团发展推动极大。温氏股份不存在单一持有公司5%以上股权的股东,最大个人股东温鹏程持股也只有仅4.08%。 2019年12月,温氏股份推出第二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2800余人获得公司限制性股票激励,并定下2年的业绩考核目标,通过深度绑定核心高管利益,促进公司的长足发展。 毋庸置疑,这些员工、创业股东持有公司股票,当然也高度认同公司价值,将公司视为个人事业发展的优质平台,将持有温氏股份作为自己安全可靠的投资方式。 在全员持股、利益共享的理念下,温氏股份成功发展为具有现代化、民主化治理的优秀企业,上市后,更是持续加大对股东的财富共享。 数据显示,温氏股份一直是一个高分红的企业,2019年年报发布之前,自2015年以来,温氏股份已经累计分红6次(2016年半年度也有一次分红),分红总额高达146.76亿元。股利支付率最高达到67%,最低也有26%。 2019年年报,温氏股份再次给出了高分红,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10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53.12亿元,同时进行资本公积转赠股本,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赠2股。 天风证券研报判断,2020-2021年是生猪养殖产业的高盈利之年,根据温氏股份历史分红水平以及公司未来资产扩张节奏,预计2020~2021年公司股利支付率将达到40%、60%和70%,即高分红的态势将持续下去。 文/泽鹏
|
相关内容
-
暂无...
推荐内容
- 逆袭!600家小市值公司藏金,机构调研曝光三大爆..
- 特朗普“大重置”:债务化解、脱虚向实、美元贬值..
- 美股三大指数冲高回落,中概股重挫,纳斯达克中国..
- 深夜,重挫!近一个月最大跌幅;鸿蒙智行,连推爆..
- 活久见!美国商务部长上电视“推票”:买特斯拉股..
- 华尔街解读美联储决议:鸽派的亮点与迷你“鲍威尔..
- 深海经济利好持续加码,与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并列..
- 美联储的“关键一战”在5月,届时降不了息,那今..
- 李嘉诚押注创新药!和黄医药明星抗癌药海外大卖近..
- “三巫日”前美股反弹一日游,量子计算股暴跌,拼..
- 鲍威尔给经济焦虑“灭火”,标普创八个月来美联储..
- 腾讯要为AI砸千亿重金
- 政治危机升级,反对派领袖被捕引发土耳其股债汇三..
- 3月LPR报价出炉!1年期、5年期均维持不变..
- 五部门:依法稳步推进绿证强制消费,逐步提高绿色..
热点阅读
- 中国互联网巨头中增长最快!大摩:美团剑指300港..
- “商品旗手”高盛:三大驱动力刺激,铜或迎来新一..
- 逆袭!600家小市值公司藏金,机构调研曝光三大爆..
- 原油交易逻辑转空?
- ETF是一把双刃剑:跟风,不能盲目!..
- 90年代日本应届生职场启示录:一步踏空,步步落后..
- 下午两点半,突然崩了!隔夜美股发生了什么?..
- 大罢工!就在明天
- 高盛:只要霍尔木兹海峡不关闭,“红海危机”对油..
- 多股涨停,国产GPU回春?国产GPU集体奔赴A股,25..
- 贾跃亭深夜宣布辞职!他还想实现“造车梦”,尽快..
- 当AI成为焦点
- 美联储多位高官的共识:美债收益率走高或意味加息..
- 超千家公司将被ST?真实数据来了,66股符合ST新规..
- IEA:2024年原油需求增长或腰斩,明年每天都将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