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人吃起血来,个个津津有味

laomao @ 2020年06月21日 美食

在外国人眼里,或许有很多吐槽中国饮食文化的地方,比如下水、内脏、动物头颅等等。

但唯独一样,能让他们哑然失声,那就是,吃血。

也真是奇怪,谁是第一个吃血的人早已不可考究,可到了中国,又成了一道道鸭血火锅,到了欧洲,又成了一条条血肠。

或许,这正是不同时空地域之下的不谋而合,让中西方美食也有了一丝微妙的连结。


但是,不同的风土、物产也让两方吃血的画风各不相同。

看来要battle一番,才能分个高下了。


中国人吃血,尽显风雅

说起吃血,中国人无论如何都不会认输。

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从南到北,都遍布着血类美食爱好者。欸,当然不是血腥那种。



△好吃的中国人当然不会放过牲血/ 图虫


不过,中国人的血食文化确实最早来源于祭祀。

从“血”字的起源说起,拆解开来就有“器皿”“祭祀”的意思。《说文解字》有言,“血,祭所荐牲血也。”在古代祭祀用牲,谓“血食”。

到了后来,一些穷苦人家为了不浪费边角料,发现了牲畜的血液制作成食物也有别样的美味。再加之,“吃血补血”,让血也登上了人们的餐桌。

 


不过,一道道血淋淋的美食,实在不适合附庸风雅的中国人。

在中国的饮食文化当中,讲求“五味调和”和“色香味俱全”,于是血类美食又被中国人吃得仪态万千,部分地区更习惯把“血”字隐去,用“××红”来替代。

广东人的隐藏餐单,避不过一碗热腾腾的猪红粥和韭菜猪红汤。

凌晨5点,在天色尚未大亮的市场里采购新鲜的猪红,切料下锅,小火慢煮,一块块猪红随着汤勺的搅拌而闪现色泽,这绵密的固态膏状在口中滚烫咬开的滋味,恐怕无人能拒绝。

 


猪血在不同地区又演化出千百种菜系物态。

在东北地区,是满洲传统名菜“酸菜白肉血肠”;到了甘肃庆阳,可以是猪血烩豆腐;到了江西南昌,又是猪血粉;而到了台湾,又成了香口软糯的猪血糕。

贵州人尤爱“血豆腐”。

把新鲜的猪血浇在碾碎的豆腐上,边浇边搅拌,再加上肉沫和各种调味料,熏烤之后就得到了适合下酒的“血豆腐”。

 


△如今,“血豆腐”又在湖南、湖北一带广为流传。


到了湖南,才是真真的“血类美食大省”。

一道永州血鸭就足以征服天下人的胃口,选用一年的仔鸭切块炒熟,再用新鲜尚未凝固的鸭血倒入,伴入仔姜、干辣椒、香粉和甜酒,大火炒成糊状,就成了鲜香四溢入口回甘的血鸭。

 


△永州血鸭


另外,邵阳的猪血丸子、凤凰的血粑鸭都担得起一地名菜的大旗。

特别是血粑鸭,把新鲜鸭血融入糯米中浸泡均匀,待凝固后上锅蒸熟,最后与鸭肉、猪肉等一起加花椒、大红椒爆炒,配上凤凰古城的雪,酌杯小酒,人生的快意恩仇不就如此。

 


△大火爆炒的“血粑鸭”


来到了陕西,又是吃羊血的天下。

羊血尝之比猪血、鸭血更为鲜嫩,西安的辣子蒜羊血真可谓吃出酣畅淋漓。

贾平凹曾为此撰文:

“将羊扳倒,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热血接入盆中。用马尾箩滤去杂质,倒进同量的食盐水,细棍搅之,匀,凝结成块后改切成较小的块,投开水锅煮,小火血固如嫩豆腐,捞出,呈褐红色,舌舔之略咸。”

 


△可以吃得大汗淋漓的辣子蒜羊血


因做法不难,只需支起一个木架子、一口锅,就成了西安街头巷尾的地道小吃,除此之外,一道粉汤羊血又足以串起长安古城的千百年历史。

不过要是说起鸭血,就不得不提到南京。

自古有言“金陵鸭肴甲天下”,一道鸭血粉丝汤,足以打破地域圈层,名满全国。

 


△鸭血粉丝汤


而川渝地区,又喜欢用更为紧实的鸭血,做出一道道甜辣咸鲜的毛血旺。

后来,人们发现,鸭血和火锅更配。沸腾滚烫的红油汤底,把鸭血浸润其中,在舌尖和鸭血接触的0.1秒里,包裹着全部的人间烟火。

 


△此刻你离鸭血只差0.1秒的距离。


到了南方,人们又把血类美食的目光放到海鲜上。

若说亲民有猪血,说紧实有鸭血,说嫩有羊血,但说起鲜,谁也比不过血蛤。

 


△生腌血蛤。


东部沿海一带的居民爱吃血蛤,尤以潮汕地区的生腌血蛤最为出名,又被称为“潮汕毒药”,能尝一口,可以谓之人间鲜味的采集勇士。

当你连血蛤都敢吃,那就可以来到第二关,西方的血类美食。


西方人吃血,脑洞大开

有很多人以为,外国人是不吃血的,这可是天大的误解,比如,欧洲人是吃血的,而且比我们吃得生猛多了。

他们血食文化的最早来源,就来自我们耳熟能详的吸血鬼文化。

 


△暮光之城。


当然,这只是民间传说,在公元前9世纪希腊人撰写的《荷马史诗》,就出现了“用脂肪和血液灌进肠子里”的描述,可见人家的血食文化历史分分钟比我们还长。

到了现代,欧洲人依旧保持着这样的饮食习惯。

英国人的早餐,血布丁,就是很好一例。

血布丁,又叫“黑布丁”,其实就是血肠的一种,用新鲜的猪血和香料灌制成肠,再切片油煎食用,食之略带咸腥油腻,怪不得人家都说英国人在黑暗料理上从不缺席。

 

 

来源:地道风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