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调查线上联合消费贷,剑指蚂蚁花呗、借呗?
laodang @ 2020年07月29日 财经风云
央行调查线上联合消费贷,剑指蚂蚁花呗、借呗? 21世纪经济报道 人民银行此次调查,很可能将开启针对联合贷款乱象中超杠杆放贷、银行机构风险外包等问题的整肃。这将对开展联合贷业务的蚂蚁集团、微众银行、平安普惠、京东数科等机构以及广大中小银行都会产生影响。 《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施行仅半个月,央行便盯上了联合贷款业务。 7月28日,多位银行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已收到来自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开展线上联合消费贷款调查的紧急通知》(下称“通知”》)。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得的通知显示,央行并没有对联合贷款的规模以及比例作出限定,目前只是向各银行统计在线消费类联合贷款业务的相关数据信息,要求各法人银行机构报送余额、利率和不良率这三大类共11小项的核心数据。 通知显示,央行特别要求银行单列与蚂蚁花呗和蚂蚁借呗合作的线上联合消费贷款余额,与蚂蚁借呗合作的线上联合消费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与蚂蚁花呗、借呗合作的线上联合消费贷款不良率以及个人信用卡透支的不良率等。 为什么央行在要求银行上报的三大类数据中都特意要求单报与蚂蚁花呗和蚂蚁借呗合作的数据? 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董希淼7月28日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蚂蚁借呗和花呗的规模据市场估算已经超过1.3万亿,在线上联合消费贷款中占据较大的比重,业务规模已非常庞大,在金融控股公司管理办法出来之前,不像银行有资本充足率、风险管理与处置诸多要求,蚂蚁集团的杠杆实在太高了。 “不管有没有增信和兜底的条款,最终风险还是由银行承担。所以我觉得这个并非针对蚂蚁集团,但对蚂蚁集团的影响还是较大。在他们完善风险防控措施之前,必须要降低杠杆和规模,以免发生系统性风险。”董希淼表示。 调查不良率和利率防范风险 央行在通知中称,线上联合消费贷款,是指金融机构经由互联网获取合作机构推送的客户信息,并与其他机构采用同一贷款协议、按约定比例向同一借款人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金融机构只填报自身发放的部分。 未来金融研究院侯本旗博士7月28日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央行可能是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角度关注此类业务。银行承担了几乎所有的风险,但客户增长和风控主要靠联合贷款机构。这种风险激励不对称的合作模式隐含着可怕的潜在风险。如果合作贷款机构为做大规模而采用过于激进的客户下沉策略或实施数据操控,银行发现时刹车已晚。” 一位银行业人士7月28日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事实上,线上联合消费贷一直是银保监监管的,现在人民银行会来调查不良率等数据,可能是因为市场传言在疫情期间这类联合贷的不良率飙升得很高。 “有些中小银行的联合贷款利率非常高,比如有的高达年化20%-30%之间,中小银行通常可以分到7%,如果它自己放贷可能就赚2%-3%,能拿7%已经很开心了。该业务风险也很高,这也是最高法要降低民间借贷上限的背景之一。”董希淼表示,央行的意图之一,更鼓励银行与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合作,而不是与互联网公司合作。 一位助贷行业的人士则表示,或许是因为最高法刚刚下调了司法保护的民间借贷利率上限的背景,央行也需要对在线联合消费贷款的平均利率进行摸底,草案规定的所有费率加起来不超过LPR 4倍太过苛刻。 此外,还有中小银行在联合贷款业务中踩雷了P2P业务。 近日,针对爱财集团旗下P2P平台米庄理财出借人在浙江政务咨询投诉举报平台上投诉,“2018年温州银行与爱财集团合作过程中存在重大的违规行为”一事,杭州市余杭区公安分局在回复中表示,温州银行向爱财集团(米庄理财)借款问题,警方对该情况已掌握,之前已与温州银行谈话两次,并冻结了温州银行相关账户。现具体工作还在进一步开展当中。 根据出借人投诉内容显示,2018年3月,温州银行与爱财集团签订助贷合作协议,温州银行要求爱财集团承诺进行兜底代偿。2019年12月,米庄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立案侦查。 拆解在线联合贷款模式 21世纪经济报道曾拆解互联网贷款信贷聚合模式。 在互联网贷款产业链上,当前流行的玩法是“信贷聚合模式”,即助贷或联合贷款,由蚂蚁金服、平安普惠、微众银行、度小满金融、新网银行等机构牵头或撮合,引入大数据风控、担保增信、银行等资金方。 “央行只要求单独上报蚂蚁借呗和花呗的合作数据,一方面它是目前市场上规模最大的玩家,另外可能因为其他的比如说微众银行、新网银行等都还是银行牌照,而蚂蚁的借呗、花呗则完全不是同一个性质,监管部门可能更为紧张。”一位金融科技公司人士表示。 根据银保监会的互联网贷款新规,互联网贷款资金不得用于房产投资。具体要求是,贷款资金用途应当明确、合法,不得用于房产、股票、债券、期货、金融衍生品和资产管理产品投资,不得用于固定资产和股本权益性投资等。 此外,新规对互联网贷款统计提出要求,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情况实施监督检查,建立数据统计与监测机制,并可根据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情况、风险水平等因素提出审慎性监管要求,严守风险底线。 国内的消费金融市场迅速发展了多年,在线联合消费贷业务也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庞大的市场。多位银行业人士认为,在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新规出台后,针对商业银行联合贷款业务的监管细则也即将到来。 人民银行此次调查,很可能将开启针对联合贷款乱象中超杠杆放贷、银行机构风险外包等问题的整肃。这将对开展联合贷业务的蚂蚁集团、微众银行、平安普惠、京东数科等机构以及广大中小银行都会产生影响。 (作者:包慧 编辑:李伊琳)
|
相关内容
-
暂无...
推荐内容
- 逆袭!600家小市值公司藏金,机构调研曝光三大爆..
- 特朗普“大重置”:债务化解、脱虚向实、美元贬值..
- 美股三大指数冲高回落,中概股重挫,纳斯达克中国..
- 深夜,重挫!近一个月最大跌幅;鸿蒙智行,连推爆..
- 活久见!美国商务部长上电视“推票”:买特斯拉股..
- 华尔街解读美联储决议:鸽派的亮点与迷你“鲍威尔..
- 深海经济利好持续加码,与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并列..
- 美联储的“关键一战”在5月,届时降不了息,那今..
- 李嘉诚押注创新药!和黄医药明星抗癌药海外大卖近..
- “三巫日”前美股反弹一日游,量子计算股暴跌,拼..
- 鲍威尔给经济焦虑“灭火”,标普创八个月来美联储..
- 腾讯要为AI砸千亿重金
- 政治危机升级,反对派领袖被捕引发土耳其股债汇三..
- 3月LPR报价出炉!1年期、5年期均维持不变..
- 五部门:依法稳步推进绿证强制消费,逐步提高绿色..
热点阅读
- 中国互联网巨头中增长最快!大摩:美团剑指300港..
- 逆袭!600家小市值公司藏金,机构调研曝光三大爆..
- “商品旗手”高盛:三大驱动力刺激,铜或迎来新一..
- 原油交易逻辑转空?
- ETF是一把双刃剑:跟风,不能盲目!..
- 90年代日本应届生职场启示录:一步踏空,步步落后..
- 下午两点半,突然崩了!隔夜美股发生了什么?..
- 大罢工!就在明天
- 高盛:只要霍尔木兹海峡不关闭,“红海危机”对油..
- 金条疯狂涌入美国,金价再创新高
- 贾跃亭深夜宣布辞职!他还想实现“造车梦”,尽快..
- 多股涨停,国产GPU回春?国产GPU集体奔赴A股,25..
- 当AI成为焦点
- 美联储多位高官的共识:美债收益率走高或意味加息..
- 超千家公司将被ST?真实数据来了,66股符合ST新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