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室骑士 看到这个日文合唱版的《海阔天空》,心里还是挺感慨的。 这首歌写于1993年的日本,那时候黄家驹已经带领Beyond乐队在日本发展两年多了。他们从香港乐坛到了日本,熬过了最初无人问津的时光,已经凭借几张EP打开了局面。 接下来这张新唱片的主打歌是重中之重,黄家驹自己包办词曲唱的《海阔天空》也包含着一丝他的夫子自道,当时这首歌在日本录制,不少日本的音乐人参与了歌曲的制作,所以这首歌也理所当然的有日文的版本。 日文版的《海阔天空》被命名为《遙かなる夢に》,英文名《Far Away》,由森浩美填词。这个带点伤感的歌名和粤语版的情绪不太一样,但歌词的情绪是基本一致的——那时候Beyond在陌生的地方重新奋斗,对着熟悉的故乡香港有一种遥远的感觉。黄贯中回忆过有好几个月他出门只是去便利店买吃的,剩下的时候都呆在日本租住的屋子里创作音乐,因为他不会日文,出去也不知道能做什么。 那种陌生而带来的孤独感自然而然的产生了。后来黄贯中写了一首《温暖的家乡》,表达对香港的思念之情。 《海阔天空》一开始也不是主打歌,但这首歌的日本制作团队却颇为看重。负责录音的日本音乐家梁邦彦本来只弹奏钢琴部份,但听完家驹的Demo后,觉得这首歌更适合磅礴大气的弦乐,因而和家驹商量,所以确定用真正的管弦乐来录制《海阔天空》。 最后,日本的桑野圣乐团承担了《海阔天空》的编曲录制任务。这个由30多位音乐家组成的弦乐团演奏出了恢宏的《海阔天空》编曲。这也是Beyond有史以来第一次使用真正的管弦乐团来制作音乐,这在香港流行乐上都是少见的——那时候,大家更喜欢用电子乐来模拟出乐器的效果。 这首歌在粤语专辑里并不是第一主打,那时候唱片公司华纳更看重《爸爸妈妈》和《我是愤怒》,因为这两首歌的摇滚风格更正,更能代表Beyond的乐队风格;但在日本方面,他们已经早早定下《海阔天空》的粤语版《遙かなる夢に》作为唱片的主打歌,成为新EP《This is Love 1》的电台打榜歌曲。 甚至讽刺的是,这首歌拿到香港电台后,DJ们甚至觉得没什么亮点,还觉得歌曲太长,因为长达5分24秒……但事实证明他们的眼光并不那么长远,这首歌后来随着家驹的离世无可争议的走红,并在接下来的二十多年时间里一直高居各种KTV或者音乐APP里的榜单前列。它成为了Beyond乃至家驹本人的代表作。 下次有时间再继续聊《海阔天空》粤语版的故事。回到1993年6月。 粤语的《乐与怒》唱片五月在香港发售后,市场反应较为一般,这张专辑里Beyond做了很多新尝试,歌迷接受起来需要一定的时间。而《遙かなる夢に》要在日本推出了。6月底在日本发行单曲的前一天,他们前往东京富士电视台录制游戏节目,为专辑做宣传。 日本方面对这张Beyond的日文新唱片信心满满,给四子安排了很多通告。其中之一就是在电视上做游戏节目,娱乐大众。 家驹其实离开香港的原因,就是因为他很反感在香港不能安静做音乐,为了音乐要去拍电视剧、上通告、出席活动……他不想把时间花在觥筹交错和其他事情上,他只想安安静静做音乐,于是他带着Beyond去了日本。 但在日本,他发现还是得都再来一次。不过他安慰大家,至少这次做了,熬出头,就不会再做这些事了。 于是他们应允了经纪公司安排的各种通告和电视游戏节目。 然后,当夜凌晨,家驹跌倒在了富士电视台的游戏节目舞台上。 七天后,家驹去世。 「也会怕有一天会跌倒……」 Beyond在日本的两年多时间里,也累积了一定数量的日本歌迷;家驹意外离世后,Beyond三子中断了在日本的音乐之路,回到了香港。但这些日本歌迷依然听着Beyond的歌曲,甚至有一些人还努力地开始学粤语,试图继续跟随Beyond音乐的脚步…… 而《遙かなる夢に》凭借家驹天才般的创作,即便事隔多年,依然能令新的日本年轻人喜欢、着迷。 看着这个视频,再度听《遙かなる夢に》,日文版的歌词,亦都有一种新的力量和情愫…… 「就算街上一片荒凉 尚有做梦的力量 明日将在我胸中 敲响希望的钟……」 【合唱:聖徳学園合唱部 指揮:市野義雄 伴奏:亀田裕康】 (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