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撤离阿富汗(终)史上最大,力大砖飞

tangsan @ 2021年09月04日  大千世界

@站小洋海红抹

英国媒体统计的最终各国撤离12万人的分布图 

 

总结回顾此次行动过程与数据,对照美军JP 3-68条令,以及"常风行动"等经典NEO案例,略微点评

        当地时间8月30日晚11时59分(大限前1分钟),随着全副武装的82空降师师长克里斯·多纳休少将拎着步枪作为最后一名撤离人员登上C-17运输机飞离喀布尔机场——颇有仪式感——美军撤离阿富汗行动结束。

 

图片图片

 

史上最大NEO

 

    美军称此次为美军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空中"非战斗人员撤离行动"NEO,默虹看也不为过。自8月14日启动以来,18天时间,美军387架次+盟友391架次共778架次军用运输机,总共撤走了12万4334名平民(这个已经远超1975年"常风行动"期间4月28-29日总共撤离7000人的规模)。其中美军机就单独撤走6000多美国公民+73500阿富汗人和少数第三国公民。这还不含5000-6000各国军人和装备物资。

 

除去军人和物资,平均每天撤走7500人,最高峰是8月19日19000平民,远超最初美军最初估计的每天5000-9000人规模。即使是8月26日爆炸当天,还坚持飞走了89架次12500人。

 

十多个国家军队参与,地面主力是5000多美军,来自82空降师、陆战队24远征队、陆战队沙特应急响应部队、特种部队和海空军。空中主力是美军的运输机队和保障机队,不完全统计头三天有170架次各国军机进出阿富汗领空,其中美军128架次。其中接近一半是运输机,一半是加油机,以及少量情报侦察、指挥、对地支援飞机。外围还有中央战区司令部的战斗机、轰炸机、无人机以及"里根"航母打击群等待命。

 

 

 

运出阿富汗后,马上是涉及美军在中央战区和欧洲战区的9个国家26个中转基地,然后是后送到包括美国本土8个军事基地在内的12个最终收容国家的一整套"撤离-中转-最终安置"全流程。

 

下面可以对照美JP 3-68的NEO行动条令,以及"常风行动"等历史上著名NEO,做个对比。

 

混乱的开端

 

根据美军联合作战条令JP 3-68,一旦某国因为人为或自然原因威胁到当地美国侨民安全,就需要启动NEO行动。

 

 

 

原则上,NEO行动由国务院总牵头,当地美国大使总负责,美军及其他单位配合。撤离对象以美国公民为主,第三国公民和当地人为辅。NEO行动一般提前几个月就开始计划,包括确定撤离对象,建立联络网络,不愿走的要签"免责书",制定详细撤离计划,提前进行准备等。但为了不引起过度恐慌和副作用,美国的撤离行动应当越晚越好,且尽可能动员大家在前期民用交通手段还能用时就尽早撤离。

 

然而此次阿富汗有三点比较特殊:

 

一是军方主导,毕竟是美国20年反恐战争所在地,不是索马里、也门那种普通国家撤侨,所以美军方理应挑大梁;

 

二来人数众多,最初报的1.5万美国公民和2.2万多与美军合作过的拥有SIV特殊移民签证的阿富汗翻译、供应商、军政人员,其家属更是多达数万,还有十多个小伙伴国家,最终12万人,而且都是航空撤离,叹为观止,比常规撤侨几百上千人多太多;

 

三是时间仓促。"常风行动"从4月1日筹划-28日执行,中间准备了一个月,其间南越军队还在寸土必争殊死抵抗,4月9日-21日首都外围还打出"春禄战役"这样的硬仗,给各界充分的时间心理预期和预警时间。而此次塔利班进军太顺。加尼总统7月23日还跟拜登政府信誓旦旦说政府军能坚持三个月,拜登于是觉得8月31日完成撤离时间绰绰有余,不成想8月14日塔利班就进入了喀布尔。

 

 

 

所以开始的三天最乱。14日美军驻喀布尔只有守卫使馆的不到1000人,原定增援协助撤侨的兵力还在路上。数万需要撤离人员的登记和组织工作还未完成。喀布尔机场的警卫和部分工作人员已鸟兽散。

 

于是,驻喀布尔美军按照NEO规范第一时间做出了反应:

 

8月14日,美军和国务院正式下达阿富汗NEO行动命令。

8月15日,中东的中央战区司令部立即与还在多哈的塔利班高级代表沟通,谈判达成一致:喀布尔的塔利班与机场美军建立一个化解危机机制,避免误判,同时承诺不干涉美军撤离——这点很关键。

 

喀布尔的美军也没闲着:首先陆战队和外交人员立即从使馆撤离到机场,确保对外交通畅通,留下了退路,并恢复部分签证办公,对被撤离人员发通知"等待通知,有序撤离,不要自己到机场";

 

其次在机场开设"安全区",作为整个NEO行动的前方据点;同时接管机场空管,叫停所有商业航班,为欧美军机撤离行动让路;最后紧急求援,让增援部队加速前来。

 

中央战区和欧洲战区司令部也紧急行动起来,调集空运资源,与卡塔尔、德国等地协调,在美军驻当地的基地建立临时中转基地;

 

所以8月14-15日有多达91架次外国军机出现在阿富汗领空,除去英国和加拿大的13架次,美军有79架次(包括加油机29架次,C-17和C-5战略运输机31架次,C-130战术运输机8架次)。这些飞机不仅运来了1000多名增援美军,还撤走了2000多人。包括周日深夜那架创纪录一次运走823人的C-17运输机。

 

 

但是周一机场仍然陷入混乱。首先是周日商业航班被紧急叫停后,数千有机票的旅客滞留航站楼内。然后数千阿富汗人从喀布尔机场的6个入口涌入机场,寻求撤离;同时塔利班先头部队进入了机场南区的航站楼驱赶民众;加上当时占领机场的美军陆战队多是负责使馆警卫的单位,人数少,且对人群控制和机场安防缺乏经验。

 

结果就是周一白天数千人涌上机场跑道,不仅抢占民航客机,还有被扒飞机坠亡的惨剧,占领了全球媒体头条,以至于美军被迫从周一下午关闭机场24小时。

 

 

相比之下,当年"常风行动"前期就从容周密得多,4月1日就开始准备,登记所有美国人、越南军政人士+家属,西贡城里指定了28个大巴车集结点和4条接驳线路,还勘察了37座建筑物作为直升机起降点,清除障碍物,顺便刷上了白色H起降符号,甚至训练一批美国人作为大巴车备用驾驶员,提前把一本15页的《SAFE》撤离手册通知到每个人,并提醒:"疏散信息,切勿外泄,撤离信号是美军广播电台会循环播放'今日西贡气温44度+歌曲《白色圣诞》'。"整个过程秘而不宣,组织周密,以至于当天《白色圣诞》音乐一放,大巴车队提前完成了接送任务,还多跑了2趟,4月 28-29日两天就迅速完成任务。

 

而这次阿富汗前期的判断失误和慌乱,不能比啊不能比。

 

按部就班的实力

 

在这24小时暂停内,回过神的美军迅速按NEO规程掌控了局势。

 

首先是机场关闭前紧急增援的1000多美军发挥了关键作用。他们的到来不仅增加了机场美军人数,而且他们此前刚接受过人群控制和机场控制训练(驻沙特陆战队应急反应部队、阿拉伯湾的"硫磺岛"两栖戒备群24远征队、陆军第82空降师,这些部队要么是常年NEO行动老人,要么是高战备级别的应急响应部队,要么是熟悉机场运作的空降部队)。落地伊始,他们就抓住空运撤离成败的关键——确保机场的起降能力——以跑道为中心实施清场,把人群清理去,后续增援才能能源源不断。

 

 

 

其次,陆续抵达的3000名增援部队各具特色:陆战能力较强的第10山地师负责周长10多公里的机场外围围墙警戒;熟悉机场和地勤业务的第82空降师负责机场内部安全、空管指挥、地勤保障;而陆战队作为美国总统的常用应急力量,不仅熟悉NEO过程,而且Riot Control"人群控制与镇暴"是常备训练科目,所以陆战队负责了从"入口甄别接人、中间安检办手续、候机区安置、最后送上飞机"全套工作。

 

第82空降师师长克里斯托弗-多诺霍少将亲自坐镇指挥。而外围有美军中央战区司令部负责协调欧亚区域的各种资源。周二晚上中央战区司令还亲自莅临指导,坐C-17走的时候还带走130阿富汗人。

 

 

 

所以从周二下午机场重开开始,看到了很多熟悉的NEO行动场景:

 

机场大门以外,美军不仅与塔利班指挥官保持每日沟通,确保相互配合不敌对;甚至以"可一起撤离"为条件,说服了500多名阿富汗政府军残部站最后一班岗,配合美军维持大门口的秩序(这跟"常风行动"说服西贡警察维持秩序如出一辙,也是NEO行动常用招数)。

 

关闭其他入口,仅留下3个机场入口,入口处陆战队按照人群控制流程,组成了防暴盾牌阵,配备催泪弹、闪光弹,甚至木头警棍、霰弹枪等作战不常见但镇暴常见的装备,确保只有符合条件的人可以进入。专门从"心理战部队"等调来一批普什图语的翻译(13名阵亡者之一就是)。

图片图片

 

进入大门口就是ECC撤离控制中心,类似于机场的值机柜台+安检,由陆战队员对人群进行分批放行,翻译讲解流程,人员和包裹分开检查,尤其是有专门调来的女兵负责女性安检(13名阵亡者中2人是女性,远高于陆战队9%的女兵比例)。然后是5到6名陆战队员对被撤离人员信息进行电脑录入登记,紧接着是海关/移民局/国土安全部/使馆等部门对人员进行身份和资格核查。

 

通过者在陆战队引导下进入不同的等候区。期间还能得到紧急医疗、危险人物羁押、饮食、厕所、宠物安置、失散儿童安置、甚至儿童玩具等服务。

 

图片图片

 

外面也是热闹,中央和欧洲两个战区的空运力量总动员:15日晚上断航前有美英加三国91架次军机进出,到17日恢复空运时突增79架次,达到累积170架次。西、印、丹、意、法、德、比、澳、荷、土、瑞等盟国都纷纷参与,光美军就增加大中型运输机27架次,加油机20架次,三天累积加油机50架次,大中型运输机59架次,其他保障飞机18架次,全部128架次,算是一次小规模总动员。后面几天数字肯定更高,但因为缺乏有效统计,难以分析。

 

 

 

此外联军还专门带进入一批直升机,负责阿富汗境内的人员转运,比如德军带进去的2架轻型直升机。

 

不过这个动员能力,尤其是短时间内协调十多个国家军队不同机型在一个机场有序起降的能力,还是当年北约军队标准化能力的体现。

 

"菠萝行动"外出捞人

 

另外昨天的美国官方的新闻才承认,还有少数美军特战部队也加入行动,主要是战斗搜救部队,引导和护送超过1064名美国人、2017名SIV签证阿富汗人、127名第三国公民,想方设法穿越封锁线抵达了机场。

 

 

 

看似平淡一句话,但英国《每日快报》报道了更多细节,这个美英法德的联合秘密行动代号为"菠萝快车",涉及的不少阿富汗人是塔利班痛恨的、前阿富汗政府军里战斗最坚决的突击队员及其家属,很多人压根不能露面(还记得6月17日塔利班处死20多名投降的突击队员的视频么?),拖家带口事先都逃散、隐藏在各地,需要在联军特战部队的护送和引导下,绕开塔利班检查站。而联军特种部队对他们也有战友情谊。这其中美国一些现役和老兵NGO组织通过网络联络当事人,协调救助行动,提供情报,帮了不少忙。这些特种部队得到了英国军情六处MI6、美军无人机、美军电子战飞机的支持,在夜间的喀布尔市区秘密潜行,想办法躲开塔利班巡逻队和哨所,从隐秘的机场入口进入,尽量避免接战。因为美军方也事先警告——一旦被交火或者被包围,美军将难以救援。8月16-28日,有700多人被成功带走。

 

此外根据国防部消息,美军有三次"违背协议"派直升机去机场外撤人,至少包括185名美国人、21名德国人,阿富汗人不详。

 

根据国防部信息,最后那500名坚守岗位的阿政府军及其家属也在最后一同撤出。

 

"撤离-中转-安置"全流程

根据NEO规程,从阿富汗撤出来只是第一步。

 

被撤离者先从喀布尔飞往美军在中东和欧洲的临时中转基地ISB。在这里对人员进行二次甄别和分流:拥有美国或第三国国籍的可直接转机回国;拥有美国绿卡或SIV签证的阿富汗人也可以直飞美国;有资格申请美国签证的阿富汗人可在中转基地继续完成签证申请手续;无法获得其他国家入境许可的阿富汗人,将根据其自身意愿,以及目前同意接纳阿富汗难民的12个国家的条件,被作为难民分散安置。

 

 

 

 

最终涉及中央司令部和欧洲司令部的9个国家,26个中转基地和临时安全港。

 

为了从ISB转运这几万名阿富汗人去美国,美军也有"国防动员机制",目前动员了包括达美、美联航在内的5家航空公司的18架商业客机负责转运。8月24日已经有首批4架飞机搭载1000多名阿富汗人抵达弗吉尼亚州杜勒斯国际机场。8月31日已经有2万人抵达美国本土。

 

他们将首先被安置在美国境内的4个军事基地的临时安置点,8月31日又新增了4个,达到8个基地。这些阿富汗家庭将在这里完成安全审查(法国等多国已经在撤离人员中发现与恐怖组织联系密切的人物,正在后续处理)、体检和疫苗接种隔离观察(阿富汗新冠感染率也挺高,韩国撤走的390人里已经阳性4个)、语言和生活技能培训等,几个月后将被安置到美国各地的社区。原计划的容量是接纳2.5万名阿富汗人,目前已经扩大到5万人。

 

 

而作为最后一站的社区安置,目前也已经行动起来了。根据联邦数亿美元的拨款,各州政府将负责所需的住房、医疗、工作、教育、社会保障等事务,使这些阿富汗人其尽早融入社会开始新生活。同时,很多社会团体也在政府资助下行动起来。比如华盛顿州的越南裔美国人社区就率先发起了"75对家庭帮扶计划",招募了75个越南人家庭与未来的75个阿富汗人家庭进行一对一帮扶。作为当年越南战争后百万越南移民后裔,他们认为这是一种感同身受的社会回馈行为。

 

 

至此,整个撤离行动才算告一段落。

 

对比当年"常风行动",也是只是整个美军南越中的一环,前后还有:

3月-4月,动员数万多非必要人员乘坐商业航班从岘港等地撤离(那个著名的"民主铁拳"照片其实发生在岘港商业航班撤离期间)

4月3日-26日的"宝贝空运"计划,运走3300混血婴儿/儿童;

4月28-29日,常风行动,直升机运走7千多人到菲律宾和关岛ISB;

4月30日-5月,4万多人海路随美海军第76特混舰队抵达菲律宾等地;

4月23-11月1日,新生活行动,在关岛ISB收容11万越南难民;

4月29日-9月16日,新来者行动,将13万越南难民安置到美国4个军事基地;

随后的几十年,以加州和德州为主,陆续接纳超过50万其他渠道的东南亚难民(包括"越南船民",柬埔寨、老挝等国难民,比如此次东京奥运会美国女子体操金牌全能金牌的Sunisa Lee,成龙2017年《英伦对决》里的老特种兵身份)

90年代以后有接纳的2万多遗留混血儿及其直系亲属。

最终构成了今日美国140多万越南裔美国人的主体。

 

此次撤离的7万多阿富汗人,加上2007-2021年3月之间已经取得SIV签证的7万多阿富汗人的安置,可能又是美国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

 

 

久拖不决的风险

 

说说26日的爆炸。其实是违背了NEO行动的一个原则"早计划,晚行动,快结束。"其实就是要避免夜长梦多。

 

当年"常风行动"4月1日开始计划,28-29日两天执行完毕。而此次阿富汗撤离行动,14日仓促启动,后面后面拖拖拉拉18天。风险骤增。

由于美军飞机每天都在起降,撤离人数不断创新高,"不要证件也能坐飞机走"的流言传遍阿富汗民间,引起成千上万民众跑到机场碰运气,而美军实际一直坚持"美国人、绿卡或有效签证持有者、安全受威胁者"的严格标准,结果在机场大门外造成了大量的拥挤和混乱。

虽然8月21日美方就接到恐怖袭击的情报,并在22-23日临时关闭机场入口,结果26日还是在机场一个入口处发生了自杀式炸弹袭击事件,数百阿富汗民众、数十名塔利班和13名美军身亡。虽然有"因为要等待英军,所以延迟关闭大门,造成重大伤亡"的传言。但拖到2周以后就是高风险。

 

 

 

 

虽然遵从NEO行动的要求,一些传统风险点也进行了防御:

1,从一开始就跟塔利班谈好,井水不犯河水;

2,全程都有AC-130炮艇机、AH-64阿帕奇,甚至外围的B-52压阵威慑;

3,还有两套C-RAM系统最后一天还拦截了2枚火箭弹;

4,每架飞机都要有武装警卫,避免劫机;

5,内部安检也算到位,没有发生机场内部的袭击案;

但在一个不安定环境下,再完美的NEO流程顶多能保证大门里面"安全区"的安全有序,而"安全区"外面,甚至入口的隐患你是无法根除的。还是早结束的好。

 

说个日韩小对比

另外除了美军,有两个亚洲冤家的表现也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值得一看。

日韩两国,都是排出了数架军机,数百军人,热热闹闹跟着美军去阿富汗撤人,练兵,彰显武道精神。结果,韩国成功撤出390多人,而日本轰轰烈烈一同只撤出来1个日本记者,12名外交人员还是英军帮着撤出来的,然后留下500多阿富汗雇员呼天抢地,日本朝野震惊。差别何在?

 

先看日本:

l  日本是12名外交工作人员+500多其他人员以及阿富汗雇员及其家属;

l  财大气粗的日本本来定了8月18日的包机,反正美军31日大限,来得及;结果14日塔利班一进城就乱套了。

l  15日日本大使馆闭馆,12名工作人员闷头就往机场跑,途中遇到枪战被迫被迫折回,深夜才二次跑到机场,结果找不到美军,幸亏遇到英军,17日把12个日本外交人员运回来。

l  23日日本自卫队和军机才赶到;

l  26日剩下的日本人和阿富汗人准备做大巴去机场,结果被爆炸事件给吓回来了。

l  然后因为喀布尔因为没日本使馆人员组织(17日都跑了),那500多人再也出不来了,只有一个共同社记者被土耳其人带到机场。

l  8月31日美军撤了,高调前来的日本航空自卫队只好带着"救出1名日本记者"的战绩惺惺离开。

 

韩国:

l  开始也是通知大家都自行到机场,搭乘韩国军机离开;

l  也是23日军方和军机抵达阿富汗周边,跟日本人差不多;

l  但是24日顺利机场的韩国人只有26人;

l  25日韩国人改变策略,采用"常风行动"类似策略,使馆想方设法联络到365人,在市内集合,改为用6台bus集体运往机场,还协调美军压车,应对途中检查和塔利班检查站;

l  重点是从头到尾都有得力的外交人员在场,尤其是本来已经撤到卡塔尔的韩国使馆工作人员(公使衔参赞为首的4人)再次返回喀布尔加强组织协调力度;中间还被塔利班扣留15个小时。

看来计划、随机应变、有力的组织协调,都很重要。

 

点评:力大砖飞

 

还是NEO行动的条令,和"早计划,晚实施,快结束,及时调整。"的原则。

 

另外就是:

1,联军依然强大的战略航空投送能力,航空保障能力,多国一致的标准化作业流程;

2,完善的海外基地网络,为全球行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3,相关部队的技能训练,招之能来,来之能用;

4,撤离-中转-安置,全套;

5,甚至又看到了美军的民事航空动员机制。

 

图片图片

 

最后的评价,虽然初期一连串的情报失误、决策失误,但后面靠多年的经验、条令和雄厚的组织动员能力,还是创下了18天空运12万人内部无大失误的记录,虽然后期还有入口炸弹袭击和无人机空袭报复伤及平民的遗憾。但还是美军及其盟友多年的实力基础在保底,所谓经常评价美军的一句话——力大砖飞——发动机马力够气,板砖也能飞上天!有志于全球治理的国家,可以从中学到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