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粮价一飞冲天!而这一切可能才刚刚开始
taiyang @ 2021年11月14日 财经风云
全球粮价一飞冲天!而这一切可能才刚刚开始 作者: 许超 野村分析师认为,能源价格飙涨对于粮食价格的溢出效应正越来越明显,明年全球粮价可能面临进一步的上行压力,这可能导致各国央行不得不提前采取行动。 野村发布研报警告,伴随着全球能源价格飙涨,能源价格对于粮食价格的溢出效应正越来越明显。考虑到全球农业现代化的大背景下,明年全球粮价可能面临进一步的上行压力。 如果粮食价格飙涨,新兴市场经济体,尤其是低收入的经济体将面临食品价格进一步飙升的风险。 在央行方面,食品价格上涨可能导致明年通胀意外大幅上扬,这可能导致各国央行不得不提前采取行动,以应对市场通胀预期的上升。 疫情放大了全球粮食供需紧张 野村分析师表示,早在新冠疫情爆发前,全球粮食供需就处于非常紧张的状态。 在需求方面,随着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增长,当地消费者正在食用更“昂贵”的蛋白食品(如肉类、乳制品和海鲜)。这对全球粮食产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平均需要3公斤谷物才能生产1公斤肉类。 在供应方面,全球变暖增加了严重干旱和洪水的发生的频率,降低全球粮食产量。而新兴市场农业生产率低、城市化和工业化对土地的需求竞争以及水资源短缺和动植物疾病的蔓延也对粮食生产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 新冠疫情的爆发则加剧了全球粮食供需的不平衡。 因疫情影响而颁布的跨境旅行限制正扰乱许多农场对于季节性员工的需求,加剧粮食生产领域的劳动力短缺。 而疫情对于供应链的干扰使得农产品进入市场更加复杂:由于餐馆、酒店的关闭(大宗批发),农民需要重新调整供应链,以满足目前更加普遍的网上下单送货工作(零售批发)。但这种转换需要时间,与此同时,大量新鲜农产品不得不被销毁。 油价的上涨也在背后推波助澜 能源价格的上涨则开始推高全球粮食生产成本。 野村表示,在农业现代化的大背景下,粮食生产更加依赖机械、灌溉系统、运输和冷藏,所有这些都增加了粮食价格对更高能源成本的敏感性。 与此同时,化肥的生产(粮食生产的最大成本之一)也高度依赖原石油化工体系。以氨水(生产化肥的关键原料)为例,去年的夏天的单价大约为100美元/吨,现在则接近1000美元/吨。 如果全球粮价明年上涨15%会发生什么? 野村认为,如果明年全球粮食飙涨15%的极端情况发生,将在两方面对全球通胀预期产生影响。 首先,全球粮食飙涨15%可能引发整体通胀预期上升,并有可能推高工资水平。 其次,不断上涨的食品价格可能会减少家庭可用于购买其他商品和服务的实际可支配收入。 与能源类似,食品价格需求相对缺乏弹性。这意味着食品价格飙涨不太可能造成食品购买量的减少,而是更有可能挤压非必须品的消费。这将减少家庭可用于购买其他商品和服务的实际可支配收入。最终可能打击消费者信心并放缓经济需求,从而给中期通胀前景带来下行压力,而不是上行压力。各国央行需要密切关注哪种影响会在未来占据主导地位。 欧央行可能陷入困境 野村警告,如果粮食价格飙涨,新兴市场经济体,尤其是低收入的经济体,最可能面临食品价格进一步飙升的风险。 在发达经济体中,野村认为食品价格的上涨加上其他各种影响通胀的冲击,可能会让欧洲央行陷入困境。 与目前市场普遍预期的欧元区到2022年底通胀率维持2%不同,野村测算认为,考虑到食品在地区CPI指数占比较高,15%的食品价格冲击可能导致整体CPI通胀率超过4%。 考虑到届时欧洲央行可能已经结束PEPP,这可能会显著推高欧元区的升息预期。 至于英国央行和美联储,考虑到食品在CPI指数中占比较低,这可能不是一个大问题。但即便如此,15%的食品价格冲击会使英国和美国的总体CPI较目前预测水平进一步提高1.5个百分点。 美联储等央行将作何反应? 目前包括美联储在内的发达市场央行官员依然坚持“通胀只是暂时”的观点,认为能源和食品价格上涨是暂时的,不会对央行的政策决策产生影响。 但对于消费者而言,杂货店的食品价格和加油站的汽油价格上涨的压力是真实可见的。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持续高涨可能导致短期通胀预期与长期通胀预期的脱钩,这将逼迫央行采取行动。 野村同时指出,目前能源价格飙升现在已经很好地纳入了通胀预测,但能源价格飙升对食品价格可能产生的溢出效应却很少被提及。 换句话说,相对于原油精炼能源产品,整个市场实际上并不清楚较高的投入成本对最终消费食品价格的影响。 食品价格上涨可能导致明年通胀意外大幅上扬,这可能导致各国央行不得不再次上调预期,并应对市场对未来通胀上升的预期。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
相关内容
-
暂无...
推荐内容
- 逆袭!600家小市值公司藏金,机构调研曝光三大爆..
- 特朗普“大重置”:债务化解、脱虚向实、美元贬值..
- 美股三大指数冲高回落,中概股重挫,纳斯达克中国..
- 深夜,重挫!近一个月最大跌幅;鸿蒙智行,连推爆..
- 活久见!美国商务部长上电视“推票”:买特斯拉股..
- 华尔街解读美联储决议:鸽派的亮点与迷你“鲍威尔..
- 深海经济利好持续加码,与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并列..
- 美联储的“关键一战”在5月,届时降不了息,那今..
- 李嘉诚押注创新药!和黄医药明星抗癌药海外大卖近..
- “三巫日”前美股反弹一日游,量子计算股暴跌,拼..
- 鲍威尔给经济焦虑“灭火”,标普创八个月来美联储..
- 腾讯要为AI砸千亿重金
- 政治危机升级,反对派领袖被捕引发土耳其股债汇三..
- 3月LPR报价出炉!1年期、5年期均维持不变..
- 五部门:依法稳步推进绿证强制消费,逐步提高绿色..
热点阅读
- 逆袭!600家小市值公司藏金,机构调研曝光三大爆..
- 90年代日本应届生职场启示录:一步踏空,步步落后..
- 大摩看印股今年涨18%的三大理由:经济、盈利、散..
- 刷新纪录!认购1万获配12.29元,近1300亿资金疯抢..
- 中国险资试点投黄金,怎么看?
- 如何看AH和美股科技回调——美股七巨头牛市调整复..
- 500亿量化帝国“幕后推手”:龙头券商财富业务“..
- 大宗商品强势上冲!铜铝带头上涨 豆粕与A股猪产业..
- 莫迪的“经济大饼”:印度2047年成为发达国家..
- 美国大选“赛点”的A股应对策略
- A股头条:特朗普称“宁愿不对中国征收关税” 外交..
- 中美利差,汇率与货币的核心症结
- “AI”意满满,幸福年年 中信银行首次携手豆包大..
- A股头条:央行发声!择机降准降息;育儿补贴真的..
- 活久见!美国商务部长上电视“推票”:买特斯拉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