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息”!5年期LPR下调5基点 1年期下调10基点
laodang @ 2022年01月20日 财经风云
“降息”!5年期LPR下调5基点 1年期下调10基点 作者: 夏雨辰 5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最新报4.60%,上次为4.65%;1年期报3.70%,上次为3.80%。 自从1月17日央行开展了7000亿元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10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市场普遍预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利率会下调。 业内人士表示,MLF下调之后LPR大概率跟降,今日预期落地。 1月20日,央行公布最新的5年期LPR为4.60%,上次为4.65%,下调5基点;1年期报3.70%,上次为3.80%,下调10基点。 另外,央行今日还进行了10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另有100亿元逆回购到期。中标利率2.1%,持平上次。 LPR“降息”,房贷月供减轻 虽然市场此前已经对LPR下行形成一致预期,但是本次5年期以上LPR为时隔21个月以来首次迎来调降,降幅仍然备受关注。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12月公布的1年期LPR曾在“降准”效应带动下,下调5个基点至3.80%,而5年期LPR则自从2020年4月起就一直没有调整过,一直保持在4.65%。 目前,LPR已逐渐替代贷款基准利率成为贷款利率定价的“锚”。LPR下行将带动企业融资、个人住房贷款利率降低。 随着本次LPR下调,业内人士认为,这将传导到房贷市场中,将产生明显的正面和“减负”效应,能起到稳定房地产市场预期的作用。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指出,以100万存量房贷测算,月供将会减少30元。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认为,在各类调控政策作用下,目前投资性和投机性购房需求已得到遏制。5年期以上LPR下降对于部分持币观望的刚需购房者而言,可起到节约成本、稳定信心的积极作用,有助于更好满足合理的住房需求。 LPR“降息”,符合市场预期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分析称,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中,调降LPR可能会更加频繁地使用,而做法一般是“小步快降”——小步走、多次降。 此前,在1月18日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表示: 货币政策要充足发力,把货币政策工具箱开得再大一些,保持总量稳定,避免信贷塌方;要靠前发力,前瞻操作,走在市场曲线的前面。 此外,1月17日的降息体现了货币政策主动作为、靠前发力,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通过LPR传导降低企业贷款利率,促进债券利率下行,推动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有助于激发市场主体融资需求。 针对1月20日的LPR报价,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表示,LPR报价行报价时综合考虑自身资金成本、风险溢价和市场供求等因素,LPR会及时充分反映市场利率变化,引导企业贷款利率下行,有力推动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 中信证券此前预期,5年期LPR有望降5-10基点。 1月政策利率调降,反映了央行把握年初货币政策窗口期推动稳增长、稳信用、稳预期的政策用意,当前国内经济运行正处于宏观政策加码对冲内生动能走弱的再平衡阶段。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本次LPR下调分析称: LPR报价跟进下调,明显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并释放货币政策靠前发力信号,而房地产市场下行压力也会有所缓解。这将有效对冲当前经济发展展面临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另外,国金证券赵伟表示,LPR下调基本符合预期,重在激发实体需求、并不意味房地产定位的变化。 5年LPR是中长期贷款定价的锚,不只是个人住房贷款,还有制造业、基建、服务业等中长期贷款。 5年LPR下调并不意味着房地产定位的变化,减幅下调也可能兼顾了对地产等的影响。 此外,MLF和LPR下调,或并非新一轮货币宽松周期的终点。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
推荐内容
- 逆袭!600家小市值公司藏金,机构调研曝光三大爆..
- 特朗普“大重置”:债务化解、脱虚向实、美元贬值..
- 美股三大指数冲高回落,中概股重挫,纳斯达克中国..
- 深夜,重挫!近一个月最大跌幅;鸿蒙智行,连推爆..
- 活久见!美国商务部长上电视“推票”:买特斯拉股..
- 华尔街解读美联储决议:鸽派的亮点与迷你“鲍威尔..
- 深海经济利好持续加码,与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并列..
- 美联储的“关键一战”在5月,届时降不了息,那今..
- 李嘉诚押注创新药!和黄医药明星抗癌药海外大卖近..
- “三巫日”前美股反弹一日游,量子计算股暴跌,拼..
- 鲍威尔给经济焦虑“灭火”,标普创八个月来美联储..
- 腾讯要为AI砸千亿重金
- 政治危机升级,反对派领袖被捕引发土耳其股债汇三..
- 3月LPR报价出炉!1年期、5年期均维持不变..
- 五部门:依法稳步推进绿证强制消费,逐步提高绿色..
热点阅读
- 摩根大通:中国股票还能涨!5月加仓,然后耐心等..
- 白银为何如此强势?德银:即便考虑黄金和铜,也看..
- 突破100美元大关,这只是铀价“第三波牛市”的开..
- AI驱动商业化加速,2025智驾拐点正在到来..
- 人民币为何走弱?如何理解央行“稳汇率”?..
- 中国央行连续第三个月增持黄金,1月黄金储备环比..
- 超千家公司将被ST?真实数据来了,66股符合ST新规..
- 如何看待这波“人形机器人”行情?..
- 2800颗卫星组网天地一体化算力,千亿级算力产业链..
- “制造衰退”?特朗普和贝森特几乎“明牌”了,下..
- 中国主导身体,英伟达要做大脑,特斯拉“做整合”..
- 特朗普要宣布退出北约? 但鲁比奥早就给他挖了一..
- 普京赢得俄总统选举
- 全球“抱团”美股,美股“抱团”AI..
- 今年比标普、黄金都牛,一个被忽视的商品ET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