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派意外又来了!鲍威尔称“美联储将不惜一切稳定物价”,乌克兰局势或抬高通胀
gangqin @ 2022年03月04日 财经风云
鹰派意外又来了!鲍威尔称"美联储将不惜一切稳定物价",乌克兰局势或抬高通胀 作者: 杜玉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称,乌克兰危机可能加剧本就存在的供应链紊乱问题,油价持久上涨的风险是抬升通胀预期。他重申支持3月加息25个基点,若有必要将更大幅度加息,且今年会多次加息,他甚至承认"本应早点行动来对抗通胀"。他还警告地缘政治冲突给美国经济增长造成风险,美股午盘前由涨转跌。 3月3日周四,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出席参议院银行委员会的半年度听证时重申,支持两周后的3月FOMC会议宣布加息25个基点,现在判断乌克兰危机是否颠覆美联储利率路径还言之过早。 鲍威尔:乌克兰局势影响不确定,油价持久上涨的风险是抬升通胀预期 他表示,乌克兰危机可能会加剧本就存在的供应链紊乱问题,尚不清楚油价上涨将如何影响美国经济,乌克兰局势对美国经济的影响也是"高度不确定"。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乌克兰局势若在短期内推高油价,美国消费者购买的汽油价格也会走高,进而给本就高企的通胀施加上行压力,美联储希望锚定在2%的通胀预期也面临上升风险: "油价上涨显然不会造成顽固的通胀上行。风险在于,通胀预期可能会因油价飙涨而水涨船高。 美联储正在就高油价的场景运行模拟分析。最重要的问题是油价飙升将持续多长时间。油价每上涨 10 美元会使通胀率增加0.1或0.2个百分点。" 鲍威尔:美联储将不惜一切稳定物价,本应早点行动来对抗通胀 他承认,美国面临的高通胀冲击比美联储此前预期的更加持久。但最终供给侧将改善,届时通胀将回落。短期内,美联储可以通过收紧政策从民间(需求)领域影响通胀。 他反复承诺,美联储将不惜一切地稳定物价,FOMC将在两周后的会议上揭开本轮加息周期的序幕。但在瞬息万变的国际地缘政治压力下,美联储将在利率问题上保持谨慎态度: "对于美联储能否全力以赴地实施政策,我的回答是'是的',因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将进一步推高美国通胀,对于经济长期扩张而言,重塑物价稳定性是关键。 我会在3月FOMC政策会议上建议并支持加息25个基点。如有必要(即通胀没有下降),美联储准备好在随后的会议上加息幅度更大。在缩减资产负债表时以不扰乱市场的方式进行。 美联储应该按照乌克兰局势爆发前的原定计划行事,即3月开始加息并在今年内多次加息。我们需要控制通胀,像1980年代保罗·沃尔克领导下的美联储那样,采取一切措施恢复价格稳定。 事后看来,美联储本应早点行动来对抗通胀,供应方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改善是没有先例的。今年开始将多次加息,毫无疑问今年之后也会继续加息。 真的不想要由未锚定的通胀预期导致工资-价格螺旋出现,这就是现在加息的原因。美国经济复苏强劲,低利率不再合适。加息有望令供需更为平衡,即可以抑制需求方面。 在目前这个非常敏感的时刻,我认为美联储在执行政策的方式上保持谨慎是恰当的,因为事情是如此不确定,我们不想增加这种不确定性。在艰难的处境中,美联储需要保持警惕。" 鲍威尔称地缘政治冲突给美国经济增长造成风险,美股闻讯由涨转跌 鲍威尔提到,当前供需双方都存在很多不确定性,美国通胀高企的一部分原因是来自海外的更高运输成本。美联储希望维持的"价格稳定"意味着通胀不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考虑因素;除了低收入工作之外,大部分美国人经通胀调整后的实际工资都在下降。 他还称,疫情期间移民人数大幅减少,是劳动力供应短缺的一个主要原因,不过美联储很难彻底理解为何劳动力供应不足。能源价格是否继续上涨取决于"即将发生的事件": "到目前为止,我们所知道的是,大宗商品价格已经大幅上涨,尤其是能源价格,这将在美国经济中发挥作用,至少在短期内以通胀上升的形式出现。 此外,我们可能会看到风险情绪下降,因此投资可能会减少,人们会暂时抑制支出。很难看出对供需的影响会是什么。 但如果地缘政治风险抬升抑制了投资或令消费者减少支出,通过能源和大宗商品涨价造成的通胀会继续上行,将给经济增长造成风险。" 在他讲话期间,美股由涨转跌且跌幅扩大。道指抹去盘初近290点的涨幅,最深跌近250点或跌0.7%,无法站稳3.4万点上方。纳指和纳斯达克100指数均跌超200点或至少跌1.4%,标普500大盘抹去盘初0.7%的涨幅,最深跌0.9%,也无法站稳4400点关口。芯片指数最深跌2.6%。 不过他的听证会结束后,美股跌幅大为收窄,道指率先转涨,标普500指数也在涨跌之间徘徊,科技股居多的纳指和罗素2000小盘股指数仍维持近1%的跌幅。 对货币政策更敏感的两年期美债收益率从平盘转而上行2个基点,重回1.53%上方,今日听证会开始之前一度涨至日高1.54%,脱离亚太早盘的日低1.4560%。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
相关内容
-
暂无...
推荐内容
- 逆袭!600家小市值公司藏金,机构调研曝光三大爆..
- 特朗普“大重置”:债务化解、脱虚向实、美元贬值..
- 美股三大指数冲高回落,中概股重挫,纳斯达克中国..
- 深夜,重挫!近一个月最大跌幅;鸿蒙智行,连推爆..
- 活久见!美国商务部长上电视“推票”:买特斯拉股..
- 华尔街解读美联储决议:鸽派的亮点与迷你“鲍威尔..
- 深海经济利好持续加码,与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并列..
- 美联储的“关键一战”在5月,届时降不了息,那今..
- 李嘉诚押注创新药!和黄医药明星抗癌药海外大卖近..
- “三巫日”前美股反弹一日游,量子计算股暴跌,拼..
- 鲍威尔给经济焦虑“灭火”,标普创八个月来美联储..
- 腾讯要为AI砸千亿重金
- 政治危机升级,反对派领袖被捕引发土耳其股债汇三..
- 3月LPR报价出炉!1年期、5年期均维持不变..
- 五部门:依法稳步推进绿证强制消费,逐步提高绿色..
热点阅读
- 逆袭!600家小市值公司藏金,机构调研曝光三大爆..
- 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GDP增长目标5%左右,CPI涨幅..
- 500亿量化帝国“幕后推手”:龙头券商财富业务“..
- 如何理解央行买断式逆回购
- 央行旗下媒体解读信贷数据:单月数据波动不足虑,..
- 跳水40美元!金价跌至疫情以来新低..
- 达利欧:当下周期与1929-1945年世界局势何其相似..
- “一切都将归零”!麦格理:科技驱动型通缩时代将..
- 如何看待这波“人形机器人”行情?..
- 春节前,量化基金究竟发生了什么?..
- 纳指两周重挫近10%,芯片股遭大举做空..
- 商务部:1月20日以来已有792万名消费者申请了107..
- “疯狂带货”之余 马斯克买了30亿美元狗狗币?..
- 不得利用算法流量造假、屏蔽信息!互联网信息服务..
- 郭树清:发挥险资稳健优势 加大投资优质上市公司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