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代奥密克戎的变异株在哪?柳叶刀:可能正在免疫低下感染者体内
taiyang @ 2022年05月27日 财经风云
取代奥密克戎的变异株在哪?柳叶刀:可能正在免疫低下感染者体内 来源: 澎湃新闻 《柳叶刀》称,治愈免疫功能低下的新冠感染者至关重要,因为他们可能携带的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新冠变异株,并挑战现有的免疫和疗法。 近日,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发表了一篇题为《下一个新冠病毒"关切变异株(VOC)"在哪》(Where is the next SARS-CoV-2 variant of concern?)的评论。评论表示,某个免疫力低下的新冠感染者体内可能正在进化着一个新冠病毒变体:它具有高度传染性、能挑战现有免疫和疗法。 这篇评论文章会聚了众多病毒研究界的大咖,包括剑桥大学的古普塔(Ravindra K Gupta)、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Thomas P Peacock、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汉纳格(William Hanage)等。评论称,新冠大流行的特点是一波又一波的病毒新变异株席卷全球。这些变异的最终来源尚不确定,但初步证据表明,至少有一些变异来自于新冠病毒的长期感染者,例如某些免疫功能低下的感染者。在他们的身上能够观察到这种现象。 评论呼吁,目前全球最紧迫的任务是为那些新冠病毒的长期感染人群提供优质的医疗保健,并优先为他们提供治愈性治疗。如果未能妥善管理这些新冠病毒的长期感染者,会给个人和公共健康带来风险。 《柳叶刀》的这篇文章解释道,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比如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的患者或接受器官移植者,其免疫系统可能难以消除新冠病毒的持续感染。初步数据表明,新冠病毒在免疫力低下患者体内的感染通常会持续数月,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冠病毒会持续获得新的突变,因为它们可能会逃避免疫介导的中和并磨练其感染人类细胞的能力。 同时,由于免疫力低下患者体内持续感染中的病毒种群大小不受传播瓶颈的限制,与一般人群相比,新冠病毒的突变速度会加快,因此这种持续变异通常会让病毒产生相当大的基因新颖性。尽管单个宿主内病毒的进化压力可能不同于宿主之间传播的适应,但有理由假设下一个"关切变异株(VOC)"可能来自具有高度遗传多样性、具有耐药性的感染者人群。 作者举例,"关切变异株(VOC)"阿尔法(Alpha ,B.1.1.7)出现在英国,哪怕是比较和阿尔法关系最近的共同祖先毒株,阿尔法都显示出高度不同:它积累了一系列具有令人担忧特性的突变,其速度比当时其他新冠变异株更快。 早在2020年6月,剑桥大学的病毒学家古普塔就曾注意到类似的情况。当时他收治的一名患者在一个月前因新冠肺炎入院,而且住院期间持续排毒。这名患者此前因淋巴癌复发而接受利妥昔单抗治疗,这种药会耗尽他产生抗体的B细胞,这使他很难对抗新冠病毒的持续感染。 古普塔研究过艾滋病抗药性问题,这让他对这一特殊新冠病例感到好奇,他试图治疗了这名患者。尽管被给予抗病毒药物瑞姆昔韦并进行了两轮血浆治疗,2020年8月这名患者在确诊101天后还是死亡了。当古普塔研究这名患者体内的新冠病毒基因组序列时,他发现病毒获得了一系列突变,可能使其具有更强的免疫逃脱能力。古普塔随即将研究成果以论文形式发表,已成为各国研究人员试图了解阿尔法起源的重要参考。 古普塔当时就给世界提了一个醒:需要关注免疫低下人群在新冠大流行中的潜在作用。如果这一人群为新冠病毒提供了进化谱系的机会,而新产生的谱系传播速度更快,更具致病性,那么这些慢性的新冠感染不仅对患者构成危险,而且还可能改变新冠大流行的进程。 然而,近两年过去了,情况并没有得到改变。一代又一代的新变异株在进化树上不起眼的位置突然崛起,并迅速取代前一个"关切变异株(VOC)",席卷全球。 在德尔塔(Delta,B.1.617.2)全球流行株几乎一统江山之时,它的远亲奥密克戎(Omicron,B.1.1.529)出现了大约45个突变,将奥密克戎与其祖先毒株分开。此前的贝塔(beta ,B.1.351)和伽马(gamma,P.1)同样也是从各自最近的祖先毒株中分离出来,同样出现了很多突变。 值得注意的是,德尔塔起源于印度,奥密克戎起源于南非,这两个国家的公共卫生条件都有待提升,缺乏对病毒基因组序列的持续监控。而南非更是有着全球数量最为庞大的免疫力低下人群——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可查资料显示,南非艾滋病携带者达700万人,约占该国人口的13%。 《柳叶刀》的评论在最后呼吁:治愈免疫功能低下的新冠感染者至关重要,因为他们可能携带下一个新冠变异株,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新变体,并挑战现有的免疫和疗法。 世界卫生组织流行病学家玛丽亚·范·科霍夫此前也表示,所有国家都应尽其所能,尽量减少新冠病毒的传播。"这种病毒传播得越多,它发生变异的机会就越大。"玛丽亚·范·科霍夫说,"我们在玩一场非常危险的游戏。" 本文作者:贺梨萍,来源:澎湃新闻,原文标题:《取代奥密克戎的变异株在哪?柳叶刀:可能正在免疫低下感染者体内》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
相关内容
-
暂无...
推荐内容
- 逆袭!600家小市值公司藏金,机构调研曝光三大爆..
- 特朗普“大重置”:债务化解、脱虚向实、美元贬值..
- 美股三大指数冲高回落,中概股重挫,纳斯达克中国..
- 深夜,重挫!近一个月最大跌幅;鸿蒙智行,连推爆..
- 活久见!美国商务部长上电视“推票”:买特斯拉股..
- 华尔街解读美联储决议:鸽派的亮点与迷你“鲍威尔..
- 深海经济利好持续加码,与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并列..
- 美联储的“关键一战”在5月,届时降不了息,那今..
- 李嘉诚押注创新药!和黄医药明星抗癌药海外大卖近..
- “三巫日”前美股反弹一日游,量子计算股暴跌,拼..
- 鲍威尔给经济焦虑“灭火”,标普创八个月来美联储..
- 腾讯要为AI砸千亿重金
- 政治危机升级,反对派领袖被捕引发土耳其股债汇三..
- 3月LPR报价出炉!1年期、5年期均维持不变..
- 五部门:依法稳步推进绿证强制消费,逐步提高绿色..
热点阅读
- 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GDP增长目标5%左右,CPI涨幅..
- 500亿量化帝国“幕后推手”:龙头券商财富业务“..
- 逆袭!600家小市值公司藏金,机构调研曝光三大爆..
- 超千家公司将被ST?真实数据来了,66股符合ST新规..
- Cliff Asness:这是一封写在2035年的十年资产配置..
- 8月收官:沪指累计跌超5%,北向资金单月净卖出近..
- 股市应该每年赚多少?
- 美股三大股指收涨 纳指涨超1% 特斯拉十连涨..
- 摩根士丹利:高价科技股的杀盘接近尾声了..
- 老黄携「超级GPU」炸场!E级AI超算性能飞升,买越..
- 不止“木头姐”!机构普遍“踏空”英伟达,现在开..
- 李超:科创板开板准备工作基本就绪..
- 降价40%!继阿里之后,腾讯也出手了…..
- 本轮牛市第一个十倍股出现了
- 中国5月大豆进口同比大跌24% 成品油进口环比大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