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停一场雪崩
来源: 星球商业评论 这几天,很多朋友都为在硅谷银行取不出钱的人担心。这家银行自从上周被挤兑并迅速破产后,储户们站在银行门口无助等待的照片迅速传到了太平洋西岸。 中国网友们之所以关心,一方面是硅谷银行的储户里有很多科技圈大佬,上到扎克伯格,下到王兴(据说已经早就取走了),大家只见过大佬赚钱,没见过大佬维权;另一方面,这家银行的总部在只有11万人口的加州圣克拉拉,这大概勾起了一些朋友不好的回忆。 比如王朴石就问大星: 这是不是美国的村镇银行? 根据公开信息,硅谷银行的危机大概是这样发生的。前两年很多钱回流美国,硅谷成了不少热钱的首选,创业企业拿到投资后,基本上都存在服务了硅谷40年的硅谷银行。 大家知道,银行的业务说起来也很简单,无非是低利率吸收存款,高利率放出去吃差价。但是存款太多,硅谷银行放贷速度跟不上,所以他们买了800多亿的10年期美债。 后来美联储一直加息,导致持有大量长期美债的硅谷银行亏了。 一开消息传得不算快,去年开始,先是银行内部高管卖股票,然后是其它大银行开始散布消息抢客户,再到创投基金和创业公司开始转钱。去年3月到今年2月,一年时间,硅谷银行的存款减少了300亿美元。 如果说前面都还是内部消息的话,真正的雪崩是3月8日硅谷银行说自己要出售几百亿资产和增发,以弥补债券投资损失。 世界上所有有银行账户的人,听到银行巨亏后的反应都是一致的。 3月9日一天时间,储户们10个小时以内从硅谷银行转走了420亿美元,平均每秒: 100万美元。 这是非常标准的赛博挤兑,直接把硅谷银行的现金余额取成了负数,就这美国媒体还批评硅谷银行系统落后。要知道,20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华盛顿互惠银行的储户们,10天时间才从银行里转走了167亿美元。 没有一家银行能扛住这样的提款速度,所以硅谷银行的结局就是破产加被监管机构接管。 出了这种事情,大家说啥的都有,有人说硅谷银行倒闭堪比2008年的雷曼兄弟破产;有人说银行基本面没问题,全是推特助长了恐慌情绪。 其实这跟2008年金融危机没啥可比性,那次的危机,主要发端于机构间市场,没有引发老百姓的挤兑潮。你看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就说,硅谷银行就是一家闲聊有气氛的银行,和雷曼完全不一样。 而且相比于一般面对老百姓和大企业的商业银行,硅谷银行的业务模式更像一家针对小微企业的金融公司,有极强的本地圈层文化属性。 大星觉得,这件事里可以关注的,主要是美国监管机构的表现。截至去年底,硅谷银行存款超过25万美元的储户共有3.7万多,占74%,这部分存款总额接近1570亿美元。另外还有大约10万多名储户,但这部分的总规模是48亿美元。 根据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的存款保险制度,25万美元以下存款的储户资产将得到保障。昨晚,美国财政部、美联储等机构又表态,周一开始,所有储户都可以取回所有存款。 整个处理过程也就4天。 2008年雷曼兄弟倒闭的第二天,美联储和财政部就向银行间市场撒了上千亿美元稳定市场情绪。显然,这种对危险的判断和对政府态度的把握在美国机构群体里是有群众基础的。 比如华尔街的一些秃鹫就趁监管机构还没表态的时候,在硅谷联络各大企业,问他们的存款权益卖不卖,卖的话他们付现金,不过要打7折。 晚了,在他们打电话的时候,美国有关部门就给储户们刚兑了。 很多人说这次硅谷银行的事情给科技圈的人上了一课,之前大家气势汹汹地叫嚷着银行不改变,我们就用加密货币改变银行,或者监管阻碍了金融创新,等银行真的出了问题,大佬们和一般储户一样傻眼了。 大星在推特上看到一家公司创始人说我没有做任何违法的事情,只是把钱存入银行账户,现在它们没了。 从上周末开始,这位创始人一直在串联维权,又是怼参议员,又是控诉金融业。当问题被政府迅速解决后,他首先感谢政府,并在推特上挂出了美联储主席耶伦的照片: 赞美珍妮特! 虽然故事发生在美国,但大星怎么看都觉得眼熟呢。 |
- 《纽约时报》丨托马斯·弗里德曼:此前从未有美国..
- 《纽约时报》观点|美国的耻辱日
- 马斯克的“终极目标”浮出水面:机器取代公务员,..
- DeepSeek 创始人梁文锋访谈:为什么我们要开源?..
- 埃隆·马斯克在政府关门危机逼近之际展现其政治影..
- 真的吃不起5毛一片的阿司匹林吗?..
- 韩江的诺贝尔文学奖演讲:光与线
- 福山致马斯克公开信
- 观点:特朗普选择马特·盖茨担任司法部长,没什么..
- OpenAI员工爆料:新模型“没有那么大飞跃”..
- 新晋美国副总统万斯演讲:美国文明的危机..
- 《访谈》|南希·佩洛西坚持认为此次选举并非对民..
- 牛津教授项飙:教育系统正在生产大批陪跑、韭菜、..
- 观点:这就是特朗普获胜的原因
- 美国做出了一个危险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