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水产品,全面暂停进口!日本将丢掉多大一笔生意?数据有了!獐子岛跌停附近拉涨停
sunday @ 2023年08月26日 财经风云
日本水产品,全面暂停进口!日本将丢掉多大一笔生意?数据有了!獐子岛跌停附近拉涨停 每日经济新闻 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我国从日本进口鱼类等水产品34亿元,1~7月进口总额为19.37亿元。 8月24日,在日本正式开始排放核污染水后,海关总署发布关于全面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的公告。 为全面防范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对食品安全造成的放射性污染风险,保护中国消费者健康,确保进口食品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办法》有关规定,以及世界贸易组织《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有关规定,海关总署决定自2023年8月24日(含)起全面暂停进口原产地为日本的水产品(含食用水生动物)。 此外,据新华社消息,据韩联社报道,韩国总理韩德洙24日表示,韩国将维持对日本福岛水产品的进口禁令不变。 去年我国进口日本水产品34亿元 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7月中国从日本进口鱼类等水产品为2.35亿元,同比减少29%;今年1~7月进口总额为19.37亿元;2022年和2021年全年,进口总额分别为33.96亿元、25.35亿元。 据澎湃新闻援引韩联社8月23日报道,在日本政府宣布将于8月24日正式启动福岛核污水排海工作后,2011年福岛核事故后韩国进口日本水产品骤减的现象恐将重演。 2011年3月福岛核事故爆发后,韩国政府于2011年9月禁止从日本福岛及核事故周边8个县进口所有水产品。韩国关税厅(海关)数据显示,韩国的日产鱼贝类进口量在2011年和2012年同比骤减37.7%和36.3%。这一趋势一直持续到了2014年,当年韩国日产鱼贝类进口量和进口额较2010年分别减少67.4%和57%。 2015年以来,韩国对日产鱼贝类的进口有增有减,但整体上保持增加趋势。2022年进口量较2014年触底时增加了22.3%,达到3.26万吨。进口额也恢复至2010年82.1%的水平,达1.74亿美元。 但韩联社报道称,一旦日本福岛核污水排海工作正式启动,便将引发韩国民众对水产品安全的担忧,导致日产鱼贝类进口再度萎缩。韩国关税厅数据显示,今年1-3月,韩国的日产鱼贝类进口量和进口额持续增加,但在福岛核污水排海争议浮出水面后,上述数据自4月起持续下降。 吃下核污染食品后果有多严重? 据央视网,福岛核污染水中含有60多种放射性核素,例如氚、碳-14、碘-129等,其中很多放射性核素尚无有效处理技术,而日本却一直在做出"问题只在于氚元素"的误导。乏无力、嗜睡、食欲减退等;累积到一定剂量后可能引起慢性放射病,甚至致癌。 同时,国际环保组织2020年在题为《东电福岛第一核电站污染水危机》的调查报告中指出,核污染水中存在高浓度的放射性碳-14,日方的多核素处理系统(ALPS)设计之初没有考虑去除碳-14。报告作者、德国研究人员肖恩·伯尼指出,东电直到2020年才承认所谓"处理水"中碳-14的存在。 而碳-14会在海洋生物,也就是鱼类的体内聚集,碳-14聚集的丰度或浓度可能是氚的50倍。国际环保组织调查发现,ALPS不能去除放射性氚和碳-14,也不能完全去除其他放射性同位素,如锶-90、碘-129和钴-60等。 核辐射放射性物质可以经过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这三条途径进入人体。进入人体的放射性物质,在人体内继续发射多种射线引起内照射(可以想象在身体里一把持续发射子弹的枪)。当放射性物质达到一定浓度时,便能对人体产生损害。 举个例子,此次核污水中残留的碳14物理半衰期约为5730年,可以在大海中长期存留。经过海洋生物食物链的层层富集和浓缩很可能就会进入人体内。虽然核污水经过稀释浓度会变低,但经过海洋生物食物链的不断富集,会让放射性核素不断浓缩。 人类作为食物链的顶端,通过食用海产品就间接地摄取了海水中的各种放射性物质,人体内的放射性物质积累就很可能会超过安全剂量。每一代人都吃进放射性物质,留在体内破坏DNA并且遗传,缓慢循环渐进的后果,不堪设想。 A股水产养殖板块大涨 食品检测、核污染防治板块活跃 昨天,水产股昨天大幅拉升。与此同时,核污染防治概念、食品检测概念也有所表现。今天早盘,相关概念再度活跃。截至8月24日14点07分,水产养殖板块指数报981.31点,涨幅达6.29%,成交66.87亿元,换手率5.49%。 板块个股中,涨幅最大的前5个股为:国联水产报7.13元,涨20.03%;大湖股份报8.37元,涨9.99%;百洋股份报7.74元,涨9.94%;獐子岛报5.18元,上演准地天板,涨9.98%;中水渔业报11.54元,涨8.36%。 此外,食品安全、核污染防治等相关概念板块以及环保板块逆势活跃,成为昨日盘中为数不多的热点。今日截至发稿,食品安全板块涨0.93%,核污染防治板块涨0.91%。 本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原文标题:《日本水产品,全面暂停进口!日本将丢掉多大一笔生意?数据有了!獐子岛跌停附近拉涨停》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
相关内容
-
暂无...
推荐内容
- 逆袭!600家小市值公司藏金,机构调研曝光三大爆..
- 特朗普“大重置”:债务化解、脱虚向实、美元贬值..
- 美股三大指数冲高回落,中概股重挫,纳斯达克中国..
- 深夜,重挫!近一个月最大跌幅;鸿蒙智行,连推爆..
- 活久见!美国商务部长上电视“推票”:买特斯拉股..
- 华尔街解读美联储决议:鸽派的亮点与迷你“鲍威尔..
- 深海经济利好持续加码,与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并列..
- 美联储的“关键一战”在5月,届时降不了息,那今..
- 李嘉诚押注创新药!和黄医药明星抗癌药海外大卖近..
- “三巫日”前美股反弹一日游,量子计算股暴跌,拼..
- 鲍威尔给经济焦虑“灭火”,标普创八个月来美联储..
- 腾讯要为AI砸千亿重金
- 政治危机升级,反对派领袖被捕引发土耳其股债汇三..
- 3月LPR报价出炉!1年期、5年期均维持不变..
- 五部门:依法稳步推进绿证强制消费,逐步提高绿色..
热点阅读
- 逆袭!600家小市值公司藏金,机构调研曝光三大爆..
- 500亿量化帝国“幕后推手”:龙头券商财富业务“..
- 超千家公司将被ST?真实数据来了,66股符合ST新规..
- 股市应该每年赚多少?
- Cliff Asness:这是一封写在2035年的十年资产配置..
- 如何看待这波“人形机器人”行情?..
- 月活超千万,国产大模型应用海外杀疯?..
- 北爱尔兰领导人宣布:将举行公投脱离英国!“与爱..
- A股荒唐一幕!前三季度收入仅1.85亿元 总市值却超..
- 本轮牛市第一个十倍股出现了
- 珠海前副市长公子的20亿地产生意
- 详解碳酸锂四百倍末日期权
- 人民币为何走弱?如何理解央行“稳汇率”?..
- 刷新纪录!认购1万获配12.29元,近1300亿资金疯抢..
- 大摩看印股今年涨18%的三大理由:经济、盈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