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意义明确!证监会新任副主席首次公开发声!A股IPO偏好出现变化?9月以来29家企业终止IPO!外资巨头也识趣撤回IPO
laodang @ 2023年10月12日 财经风云
信号意义明确!证监会新任副主席首次公开发声!A股IPO偏好出现变化?9月以来29家企业终止IPO!外资巨头也识趣撤回IPO 来源: 金融界 作者:大江大河 金融界10月11日消息 节前走马上任的证监会副主席陈华平首次对外公开发声!释放出强烈的信号意义。 10月11日,在上海举行的科创大会上,证监会副主席陈华平表示,当前,新一代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全球科技创新的广度深度速度持续攀升。 陈华平透露,下一步证监会将适时出台资本市场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系列政策措施,进一步强化各板块对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科创企业的融资支持。汇聚创新要素,激发创新活力,促进形成高水平创新主体,畅通"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值得一提的是,自8月底证监会官宣阶段性收紧IPO以来,陈华平此番发声是证监会高层对于A股IPO风向的最新公开表态。 9月27日,陈华平从深交所理事会理事长的位置上调证监会副主席。陈华平是一位有着丰富监管经验的证监会老将,长期从事期货市场、资本市场机构监管,在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金融监管体系变革之际,陈华平再度回到证监会,业界期待他更多作为。尤其是针对从投资端、融资端、交易端等方面综合施策。 A股资金面已经失衡 至于为何证监会收紧IPO,以及IPO偏好出现变化?这要从8月份说起。8月,中国股市跌跌不休,更是在8月25日创下年内新低——3053.04点,A股3000点保卫战的呼声再起。 8月27日傍晚,证监会一口气发布了一系列利好A股的政策措施,其中包括时隔15年后调降印花税、调降融资保证金比例、进一步规范减持和优化IPO及再融资安排。 但是在政策刺激之下,次日A股三大股指均高开低走,政策市在一天之内惨淡落幕。 为A股跌跌不休"背锅"原因很多,但是上市公司"欲壑难填"的融资需求和歇斯底里高位减持导致的A股资金面失衡才是真正幕后原因。 8月,知名学者吴晓求在公开演讲直指A股问题所在,其揭露了上市公司们"吃相难看"的冰山一角。他指出中国资本市场的存量资金在不断萎缩,现在每年的IPO加上实际控制人包括大股东的减持,再加上存量融资、印花税、交易佣金等,每年流出资金2万多亿。 吴晓求举例表示"A股有很多IPO,假定第一年融了20亿,后面两年又增发融资30亿,到了第三年就可以减持了,但是这三年它为投资者分红可能不到5000万或者不到1亿,这个时候企业大股东或者实控人根本无心去更好经营企业,就会以各种名义比如改善生活等等减持股份。这个市场就难以维系了,企业上市后对社会的分红太少,分红是为社会注入资金。可以看见每年通过减持,会有8000亿到1万亿资金流出市场。" 吴晓求指出市场的成长虽然不完全来自资金的推动,但缺乏足够的资金肯定是不行的。可是目前A股存量资金规模在不断减少,市场已经失去了平衡。 证监会连开座谈会 9月初,吴晓求、高善文等专家学者以及机构代表们被请进了北京西城区金融街19号的富凯大厦畅所欲言。 9月8日,证监会发布消息,召开专家学者和境内外投资者座谈会。就如何看待当前宏观经济形势、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畅所欲言,围绕促进资本市场投融资平衡、引入更多中长期资金、进一步规范股份减持、加大现金分红、优化交易机制、严惩上市公司造假、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等提出了意见建议。 至少有29家公司终止IPO 8月底证监会官宣阶段性收紧IPO,随后A股IPO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至少有29家公司终止IPO,均是主动撤回材料所致。其中,9家来自创业板,7家来自深主板,7家来自沪主板,4家来自科创板,2家来自北交所。 这其中涉及到多种类别的消费领域,如食品饮料、旅游餐饮、医药医疗、文化娱乐等。 从所属行业分析,消费型企业仍然面临IPO寒潮。鄂旅股份、天津同仁堂、龙江和牛、沃隆食品、百神药业、德州扒鸡、玮言服饰、八马茶业、鲜美来、同福股份10家企业纷纷撤回材料,暂时按下IPO暂停键。 此外,就连拥有"0001号"外资牌照的正大集团也识趣的撤回了IPO申请。 10月8日晚间,上交所官网显示,正大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沪市主板IPO已终止。文件显示,IPO终止主要因公司及保荐人撤回发行上市申请,上交所决定终止其发行上市审核。 正大股份是国内规模最大的饲料生产商和生猪养殖企业之一,正大股份此次拟募资150亿元,拟在全国范围内建设17个生猪产业链相关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涉及饲料加工、生猪养殖及屠宰环节。 "背靠"正大集团的正大股份并不是一般企业,据公开信息,正大股份隶属于泰籍华人谢易初于1921年创办的知名跨国企业正大集团。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华人跨国公司之一,其在泰国被称为卜蜂集团,旗下拥有正大饲料、正大食品、卜蜂莲花、正大广场、正大制药、正大置地等多个子品牌,业务覆盖农牧、零售、制药、地产、金融等众多领域。 改革开放后,正大集团是第一个进入中国大陆的外商企业。1979年,正大集团在深圳投资1500万美元,建成当时全国最大的年产8万吨的现代化饲料生产企业——正大康地有限公司,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个外商独资饲料企业。1996年3月,正大股份前身正大有限设立,成为了正大集团在中国大陆的饲料、生猪养殖及屠宰业务的唯一经营主体。 而就算是"老朋友"都撤回了IPO,证监会的阶段性收紧IPO的影响可想而知。 部分"含科量"高企业的IPO也被拦 此外,除了传统行业的IPO"不受待见"之外,有部分"含科量"高的企业的IPO之路也不是畅通无阻。 部分"含科量"高的企业也选择主动撤回了IPO。例如长晶科技、富烯科技。从公司的公开资料和审核问询问题来看,经营业绩稳定与否是监管高度重视的问题,有15家企业被问及"经营业绩的可持续性"。同时,是否符合板块定位、募集资金合理性也受到监管的持续关注。 在此影响下,截至三季度末,A股共有264家企业IPO首发上市,募资金额共3200.03亿元。去年同期共有303家企业IPO首发上市,募资金额共4778.27亿元。比较下来,今年企业IPO首发上市数量同比下降了12.87%,募资金额同比下降了33.03%,并且有多家企业纷纷撤回材料。
|
推荐内容
- 逆袭!600家小市值公司藏金,机构调研曝光三大爆..
- 特朗普“大重置”:债务化解、脱虚向实、美元贬值..
- 美股三大指数冲高回落,中概股重挫,纳斯达克中国..
- 深夜,重挫!近一个月最大跌幅;鸿蒙智行,连推爆..
- 活久见!美国商务部长上电视“推票”:买特斯拉股..
- 华尔街解读美联储决议:鸽派的亮点与迷你“鲍威尔..
- 深海经济利好持续加码,与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并列..
- 美联储的“关键一战”在5月,届时降不了息,那今..
- 李嘉诚押注创新药!和黄医药明星抗癌药海外大卖近..
- “三巫日”前美股反弹一日游,量子计算股暴跌,拼..
- 鲍威尔给经济焦虑“灭火”,标普创八个月来美联储..
- 腾讯要为AI砸千亿重金
- 政治危机升级,反对派领袖被捕引发土耳其股债汇三..
- 3月LPR报价出炉!1年期、5年期均维持不变..
- 五部门:依法稳步推进绿证强制消费,逐步提高绿色..
热点阅读
- 摩根大通:中国股票还能涨!5月加仓,然后耐心等..
- 白银为何如此强势?德银:即便考虑黄金和铜,也看..
- 突破100美元大关,这只是铀价“第三波牛市”的开..
- AI驱动商业化加速,2025智驾拐点正在到来..
- 人民币为何走弱?如何理解央行“稳汇率”?..
- 超千家公司将被ST?真实数据来了,66股符合ST新规..
- 如何看待这波“人形机器人”行情?..
- 中国央行连续第三个月增持黄金,1月黄金储备环比..
- 2800颗卫星组网天地一体化算力,千亿级算力产业链..
- 中国主导身体,英伟达要做大脑,特斯拉“做整合”..
- “制造衰退”?特朗普和贝森特几乎“明牌”了,下..
- 特朗普要宣布退出北约? 但鲁比奥早就给他挖了一..
- 全球“抱团”美股,美股“抱团”AI..
- 今年比标普、黄金都牛,一个被忽视的商品ETF..
- 反转?诺贝尔经济学奖花落“AI反对者”,曾表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