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前“掏空式分红”又一例!
laodang @ 2023年12月12日 财经风云
上市前"掏空式分红"又一例! 来源: 财联社 北交所近日有公告提到,化工企业红东方因媒体关注事项仍需进一步落实申请中止审核,北交所决定中止其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审核。 "因媒体关注事项"而中止的IPO似十分罕见,事实也是如此。自北交所开板以来,这是首例被监管公示因"因媒体关注事项"而被暂缓审核的IPO项目。红东方IPO背后有着怎样的秘密,引发了舆情的关注? 综合下来,清仓式分红的争议和环保负面舆情的双重压力或是媒体关注的两大重要事项。 疑似"掏空式分红",曾下调募资金额不再补流 红东方主要从事农药原药及制剂、精细化工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草甘膦原药。碰巧的是,这与前段时间被市场拷问的福华化学的主营项目十分相似。此次IPO,红东方拟在北交所上市,保荐机构为中泰证券。 记者留意到,红东方曾在一个月前对IPO募资额进行调整。红东方原先拟募资12.91亿元,在基于"公司整体经营发展战略"的考虑下,调减至了10.91亿元。但10.91亿元对北交所来说也是"巨无霸"IPO的存在。在今年北交所首发的上市公司中,安达科技以6.5亿元居于募资额首位。如果红东方成功上市,将刷新年内这一纪录。 这调减的2亿元从何而来?记者对比招股书和公司公告发现,东方红原计划投入工业副产盐资源化综合利用和生产2000吨六氟磷酸锂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其中补充流动资金拟投入2亿元。而在调整后的公告中,补充流动资金一项悄悄地消失了。结合当时处于风口浪尖的福华化学"掏空式分红补流",很难不让人联想到之间的相关性。 在北交所的下发的第一轮问询函中,也可以看到交易所对大额分红下补充流动性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产生质疑,要求发行人和中介机构结合报告期末账面货币资金的情况,报告期各期分红情况、大额理财产品支出情况,生产经营计划、营运资金需求以及资金需求的测算过程与依据,说明补充流动资金及资金规模的必要性、合理性。 红东方在IPO前夕存在两次突击大额分红,在北交所的在审IPO企业里,公司以报告期内高达8.20亿元的分红额成为当之无愧的"分红之王"。2022年9月,红东方分红4.61亿元,公司全年净利润为7.46亿元;2023年5月,红东方再次分红3.59亿元,而公司上半年的净利润仅为1.37亿元。 在股权穿透后,记者发现,韩根生和于红霞夫妇分别直接持有红东方25.54%和23.58%的股权。同时,两人还通过100%控股红东方生态,持有红东方48.96%的股权。合计下来,韩根生和于红霞夫妇共持有红东方98.07%的股权,也就是说8.2亿元有8.04亿元都流入了两名实控人的腰包。 大额分红往往需要良好的业绩表现予以支撑。在公司基本面良好,现金流充裕的情况下,大额分红被视作是回馈股东,给予投资者信心的一种方式,但红东方今年上半年的财务数据出现大幅下滑。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7.12亿元,同比下降37.84%;实现净利润1.37亿元,同比下降70.4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29亿元,同比下降71.95%。营收利润双降的情况下,今年红东方5月的分红额却远超净利润,不免让投资者生疑这是否又是一场"掏空式分红"? 环保负面舆情仍谜团重重 环保的负面舆情,也是引发媒体关注的一大重要事项。2019年3月,新京报、大河报、人民网等媒体对许昌市建安区2300余亩农田麦苗发黄枯死情形进行了报道,相关报道称麦苗开始从发行人工厂外墙开始枯死,后当地政府查明系草甘膦药害引起,责任主体还需有关部门进一步调查认定。 在第一轮问询函的回复中长达四页的相关问题,不难看出交易所对此问题的重视程度。而红东方的回复从侧面暗自否定了公司为草甘膦药害事件责任主体,表示根据许昌市生态环境局建安分局出具的证明文件,其从事的生产经营及建设活动符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没有发生过环境污染事故,不存在因违反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而受到我局行政处罚的情形。 根据当时媒体的采访,大量村民都直言,怀疑是距村子最近的红东方工厂的泄露,造成了麦苗的离奇死亡。两番不同的说辞,也使得当年闹得沸沸扬扬的草甘膦药害事件的罪魁祸首成了一个谜团。 主动申请中止审核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红东方IPO中止审核,是发行人及保荐机构主动向北交所提交的申请。在交易所越来越注重舆情的当下,红东方面临清仓式分红的争议和环保负面舆情的双重压力,暂缓上会显然有自身的考量。 年内,就有华耀光电、浙江国祥的前车之鉴。 9月,华耀光电IPO项目的保荐机构银河证券和相关保代纷纷被监管点名。根据罚单表述,其中一条便是"未及时核查关于发行人的重大负面舆情并主动向深交所报告"。 在审核过程中,媒体对华耀光电的实控人荀建华多次受到重大监管处罚等相关事项进行广泛报道,并对发行人本次发行上市的合法合规性产生质疑。保荐机构及保代未密切关注关于发行人的重大负面报道,在深交所询问和要求核查前,未按照规定对关于发行人的重大负面舆情及时进行核查并主动报告,导致负面舆情持续发酵,市场影响恶劣。 10月,上交所叫停浙江国祥IPO,在发布答记者问上,表示本着对市场负责、对投资者负责的态度,将针对自媒体反映情况,对浙江国祥开展一次专项核查。 上交所在近期的发行上市审核动态中明确指出,发行人及其保荐机构还应当密切关注公共媒体关于发行人的重大报道、市场传闻。针对IPO企业的重大舆情,保荐机构应当建立舆情管理工作机制,在发行上市期间发生重大舆情的,应当及时报告并提交专项核查意见,除首次申报时按照相关规定要求,对发行人历史舆情进行专项核查并提交核查报告外,还应当在提交注册文件时,同步更新提交舆情专项核查报告。 红东方此次主动中止审核,也给身为资本主义市场"看门人"的中介机构更多的时间,秉着对市场、投资者负责的态度,去进一步详细核查。
|
相关内容
-
暂无...
推荐内容
- 逆袭!600家小市值公司藏金,机构调研曝光三大爆..
- 特朗普“大重置”:债务化解、脱虚向实、美元贬值..
- 美股三大指数冲高回落,中概股重挫,纳斯达克中国..
- 深夜,重挫!近一个月最大跌幅;鸿蒙智行,连推爆..
- 活久见!美国商务部长上电视“推票”:买特斯拉股..
- 华尔街解读美联储决议:鸽派的亮点与迷你“鲍威尔..
- 深海经济利好持续加码,与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并列..
- 美联储的“关键一战”在5月,届时降不了息,那今..
- 李嘉诚押注创新药!和黄医药明星抗癌药海外大卖近..
- “三巫日”前美股反弹一日游,量子计算股暴跌,拼..
- 鲍威尔给经济焦虑“灭火”,标普创八个月来美联储..
- 腾讯要为AI砸千亿重金
- 政治危机升级,反对派领袖被捕引发土耳其股债汇三..
- 3月LPR报价出炉!1年期、5年期均维持不变..
- 五部门:依法稳步推进绿证强制消费,逐步提高绿色..
热点阅读
- 最后两个月回吐全年利润!桥水基金旗舰Pure Alph..
- 达利欧:不认为美联储会大幅降息,美债不如美股..
- 7月10日-7月14日当周重点数据和大事件前瞻..
- 事关工资、股市、生育、医疗、住房……提振消费专..
- 上市公司急蹭疫情热点 深交所连发三封监管函严打..
- 助推通胀!全球粮价15个月涨了40%
- 核裂变公司Oklo将上市!背靠OpenAI联合创始人Alt..
- 生成式AI添利器!英伟达推出超级芯片GH200 Grace..
- SpaceX发射首批直连手机的卫星 T-Mobile用户可发..
- 高股息的本质:“稀缺资产”的垄断优势..
- 加息再添砝码!日本东京CPI站上2%
- 人民币汇率创十年来最大涨势 最“汇”买的幸福..
- 美联储两高官陷炒股争议 将抛售所持个股..
- 元宇宙最大受益者?“卖铲人”--英伟达!..
- 中金:宽货币还有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