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父女会砸锅卖铁支持碧桂园
laodang @ 2023年12月12日 财经风云
杨家父女会砸锅卖铁支持碧桂园 曹安浔 2021年6月至今,房地产行业的调整如此漫长和激烈,多名地产大佬纷纷倒下,有的干脆躺平或消失了,而曾经的宇宙房企碧桂园,仍然在努力坚持。 12月8日,碧桂园董事局主席杨惠妍罕见表态:"家族肯定会砸锅卖铁支持公司的,公司会努力成为出险企业尽快恢复的一个样板。" 温文尔雅的杨惠妍是在公司月度管理会议上讲出这番话的,这样充满情绪的言辞,似乎也不是她平日的风格,可见当下的碧桂园,压力之大。 于内,碧桂园刚刚进行了区域大合并,同时全力以赴保交楼;于外,碧桂园正在与债权人商谈一揽子的债务重组方案,希望能像融创那样获得喘息空间。 杨国强和杨惠妍不想放弃,他们还想要尽力拯救碧桂园。 这几年,从宋广菊、吴亚军、凌克、许永军到许家印、黄其森等人,地产大佬们或隐退或跌落,像杨国强和王健林这样还在坚持求生的已是少数。在漫长的弱市和危局中,公司创始人的信用和意志愈发重要,债权人会看他们解决问题的诚意,这将决定这家公司的生死。 碧桂园的未来,仍取决于杨家父女的选择。 自救 自10月公开违约后,碧桂园笼罩在谣言之中。过去两个月,碧桂园创始人杨国强与总裁莫斌,杨惠妍与丈夫陈翀先后公开现身顺德,力挫"离境传言",安抚市场。 时隔一个多月后杨惠妍再次表态,家族会砸锅卖铁支持碧桂园,足见其拯救公司的决心。 杨氏家族作为控股股东,上市至今已通过借款、增持股票、购买债券、以股代息等方式合计支持了碧桂园约410亿港元,且从未减持股票。 华尔街见闻获悉,杨国强家族曾在10月向碧桂园提供了3亿美元的无息借款,杨国强还把一架私人飞机庞巴迪环球6000卖了。 有投资者表示,困境中还在坚持的企业值得尊敬,不过表态是一方面,更多还要看碧桂园后续的行动。 身处行业和公司风雨飘摇之际,杨惠妍亦努力给市场和投资者更多信心。 她表示,已对公司经营可能面临的极端情况做了敏感性模拟分析。结论是,保守计算的情况下,只要碧桂园的存货资产正常销售,即使假设碧桂园不买地、税收没有减免、不考虑一体两翼的新增贡献,未来十年碧桂园仍将持续保持正资产。"我对碧桂园修复资产负债表非常有信心。" 在此基础上,未来12个月碧桂园主要有三项工作:保交付、保经营和保信用。 其中,保交付被碧桂园视为重中之重。 杨惠妍透露,未来的12个月,碧桂园的交付挑战会进入深水区,2024年碧桂园交付量预计超过40万套。 莫斌也在会上强调,"保交付和安全质量是公司的底线,一定要做好底线管理,这也是企业生存的底线。" 今年前11个月,碧桂园已累计交付房屋约50万套,累计交付面积6043万平方米,涉及31个省,240个城市。 碧桂园也在努力维持经营的正常,以配合保交楼。12月5日,碧桂园内部发文,对组织架构进行了一系列疾风骤雨般的调整,将14个区域合并为7个新区域。 这也使得碧桂园不再是国内区域数量最多的房企之一,三年时间里,区域数量从一百多个大降至21个。 在此之前,5月底,碧桂园还进行了近年最大的一次组织架构调整,碧桂园控股集团下设地产集团、科技建筑集团,加快多元化发展之意空前强烈。 杨惠妍表示,现在公司的组织架构已经到了一个比较稳定的阶段,接下来就是要锁定优秀人才,完善薪酬和激励机制。 此外,碧桂园今年大幅削减行政开支,较2021年下降近60%,配合区域缩减,努力节衣缩食,积极自救。 利好消息也在传来。12月1日,广发银行银企座谈会上,碧桂园受邀参加,足见银行对于碧桂园修复信用、成功上岸依然怀有希望。 失落 碧桂园的失落,是近年房地产行业调整的一个缩影。 11月份,碧桂园实现全口径销售额约61.1亿元;今年前11个月,碧桂园全口径销售额约为2124.5亿元,排名房企第6。 而在此之前,碧桂园曾经连续六年蝉联房企销售年度冠军。 曾经, 碧桂园赶上了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好时光。过去十几年里,碧桂园高速全国扩张,并给区域更多授权,叠加"高周转"模式,收割了下沉市场大量份额。 2013年,碧桂园全口径销售额首次破千亿元,跻身房企第一梯队。而后,碧桂园高歌猛进,年全口径销售额一度破5000亿元,是风头日盛的"宇宙房企"。 然而"三道红线"横空出世,拷问着房企的现金流管理能力,原有大干快上的高杠杆、高周转模式行不通了,叠加楼市弱行情、疫情影响,业内掀起房企出险潮。 由于未能及时撤身转向一二线城市,过于下沉的布局拖累了碧桂园。在今年二季度的市场转冷后,碧桂园的销售立刻承受了最大的压力,最终在8月坚持不住了,陷入流动性困境。 在9月完成了境内债债务整体展期之后,碧桂园正在为境外债债务重组奔忙。 据公开数据统计,截至10月,碧桂园处于存续期的公开美元债本金约93亿美元,共15笔,如果都参与重组,碧桂园将创下房企规模TOP3的境外债重组例子。 这将直接决定公司的信用和生死,杨国强家族只能背水一战。 而在债务重组之外,杨国强家族也在加快"两翼"业务的发展,试图寻找新的出路。 碧桂园12月8日的会议上透露,"除了传统地产主体业务,科技建造和代管代建业务也在稳步推进"。 据介绍,今年6月以来,博智林机器人已经开始面向市场销售,目前主要是租赁转购买和老客户回购;代管代建方面,凤凰智拓成立两个月以来,碧桂园在原有项目的基础上已经新增秦皇岛、洛阳、商丘、盐城等4个项目,持续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 杨惠妍也表示,在强调保交付、保经营的同时,要坚持"一体两翼"的中长期发展规划。这曾被她视为自己掌舵后的工作重心。 杨国强、莫斌在10月罕见公开露面,就是在考察两翼业务之一的科技建筑业务。 潮起潮落,时代更迭。包括碧桂园、万科、龙湖、保利等在内,头部房企都在艰难求生,走向命运的分野。 目前,恒大已跌落神坛、许家印等人被带走;融创近期刚完成债务整体重组,努力重回经营正轨;万科掌门人郁亮正在反击做空,向国资股东深铁求援;龙湖也不断进行业务和资金腾挪,以应对日益困难的局面;央企保利、招商等,也在年末发起一轮促销,以图快速回笼资金。 正如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所言,房地产已经超调,但没有人知道底部何时到来。万科创始人王石则认为,房地产市场需要3-5年调整期。 无论如何,人们都已经承认,那个蒙眼狂奔的房地产黄金时代回不去了。接下来的任何人,任何公司,都不得不过精打细算的日子了,而这,大概只是常态。 这是一个新的时代。碧桂园和杨家父女,也只能适应,并全力以赴。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
相关内容
-
暂无...
推荐内容
- 逆袭!600家小市值公司藏金,机构调研曝光三大爆..
- 特朗普“大重置”:债务化解、脱虚向实、美元贬值..
- 美股三大指数冲高回落,中概股重挫,纳斯达克中国..
- 深夜,重挫!近一个月最大跌幅;鸿蒙智行,连推爆..
- 活久见!美国商务部长上电视“推票”:买特斯拉股..
- 华尔街解读美联储决议:鸽派的亮点与迷你“鲍威尔..
- 深海经济利好持续加码,与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并列..
- 美联储的“关键一战”在5月,届时降不了息,那今..
- 李嘉诚押注创新药!和黄医药明星抗癌药海外大卖近..
- “三巫日”前美股反弹一日游,量子计算股暴跌,拼..
- 鲍威尔给经济焦虑“灭火”,标普创八个月来美联储..
- 腾讯要为AI砸千亿重金
- 政治危机升级,反对派领袖被捕引发土耳其股债汇三..
- 3月LPR报价出炉!1年期、5年期均维持不变..
- 五部门:依法稳步推进绿证强制消费,逐步提高绿色..
热点阅读
- 500亿量化帝国“幕后推手”:龙头券商财富业务“..
- 逆袭!600家小市值公司藏金,机构调研曝光三大爆..
- 超千家公司将被ST?真实数据来了,66股符合ST新规..
- 股市应该每年赚多少?
- Cliff Asness:这是一封写在2035年的十年资产配置..
- 如何看待这波“人形机器人”行情?..
- 月活超千万,国产大模型应用海外杀疯?..
- A股荒唐一幕!前三季度收入仅1.85亿元 总市值却超..
- 本轮牛市第一个十倍股出现了
- 珠海前副市长公子的20亿地产生意
- 北爱尔兰领导人宣布:将举行公投脱离英国!“与爱..
- 详解碳酸锂四百倍末日期权
- 刷新纪录!认购1万获配12.29元,近1300亿资金疯抢..
- 大摩看印股今年涨18%的三大理由:经济、盈利、散..
- 人民币为何走弱?如何理解央行“稳汇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