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AI大模型密集“出海”,AI超级应用机会在哪里?
sunday @ 2024年06月25日 财经风云
中国AI大模型密集"出海",AI超级应用机会在哪里? 来源: 科创板日报 中国AI2.0企业正在"出海"。 据海外媒体the Information报道,月之暗面正在为进军美国市场做准备,该公司正致力开发近期在美推出的产品,包括一款AI角色扮演聊天应用程序,以及音乐视频生成器。 《科创板日报》记者在日前举行的2024华为云中企出海全球峰会上亦注意到,包括出门问问、万兴科技以及合合信息等成熟企业,也将其AIGC应用作为了出海业务展示的重点。其中,出门问问方面表示,早在2022年公司就启动了AIGC出海,上线了海外版AI配音软件DupDub。 还有一些创业团队则直接在海外起家。如成立于深圳、后迁至美国的AI视频生成企业HeyGen。其此前在国内的主体诗云科技,曾在不到一年时间内,获得了来自真格基金、红杉中国种子基金、IDG资本等知名机构的出资。 大模型创企商业落地走向分化 面对记者对其进军美国市场的求证,月之暗面仅表示"没有计划"。 而在了解月之暗面的一级市场投资人士看来,该公司有发展海外业务的强烈动机。"创始团队对to B业务没有兴趣,而要做to C,目前海外市场更加活跃,用户的付费意愿更强。" 月之暗面创始人杨植麟曾在多个场合公开表示月之暗面专注to C,称"现在最高优先级的任务是在C端找到产品、技术以及市场的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杨植麟前次创业项目循环智能,却是一家重度to B的公司。 更早出海的另一国内头部大模型公司MiniMax,其to C业务则已经实现了初步的市场占领。该公司在2023年6月上线了主打海外的AI虚拟人物聊天软件Talkie。据公开的产品数据,Talkie从上线以来累计下载近1400万次,总营收近83万美元。 有了解互联网出海业务人士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尽管Talkie目前已经达到了百万日活,实现了一定规模的营收,但对比业务所需要的投入,距离盈利可能还有较远的距离。"一方面是算力成本,另一方面是吸引用户的营销成本。从经验来看,在第一梯队国家的单用户成本,可能是每个用户实际消费的3倍。" 上述一级市场投资人士亦直言,从其目前了解的行业和各家项目情况来看,"国内几家头部大模型初创公司,除了智谱的商业模式勉强算走出了自己的特色,其他几家目前商业化都面临一些困难。" 智谱AI CEO张鹏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介绍了公司的四种商业化模式,包括API调用模式及软硬件结合一体机方案等。总体而言,智谱AI更侧重于to B业务,且当前阶段面向的客户群体更多是央国企及政府。 张鹏表示,智谱AI目前也在布局海外业务,目标客户包括进入中国的国际性企业,以及中国的出海企业。"需要保持跟政府的沟通、保持跟监管部门的沟通、保持跟各行各业的企业沟通,这是我们要做的这样一个事情。" 而无论是前段时间的轮番降价还是积极卷动海外市场,指向的都是大模型厂商当前阶段对商业化焦虑。有接近大模型厂商人士对《科创板日报》记者透露,大模型训练月投入成本就达到千万元量级,"不尽快找到可以承托这样量级成本的商业化方案,项目烧钱运营的现状很难持续。" 那边厢,Open AI商业化也在提速。近日有消息曝光,Open AI过去6个月的年化营收翻倍,达至34亿美元。 AI超级应用,机会在哪里? 对于国内AI创企走向海外市场的背后原因,多名受访的行业人士均提到了以下三点:"一是全球市场空间是国内市场的几倍,有些公司的估值已经无法单用中国市场讲故事了;二是AIGC为创造性产品,海外无论是to B还是to C用户,其创造性和付费意愿可能比国内更强;三是海外监管相对宽松,比如在海外做社交陪伴产品,面临的监管风险比较小。" MiniMax早在2022年就推出了虚拟聊天应用Glow,可以说是海外版Talkie的国内前身。但Glow仅运营了1年多的时间,就因为涉及隐私和敏感内容问题,最后下架。 而靠海外用户更习惯的订阅制,一些AIGC初创团队获得了规模不小的营收。AI视频生成工具Opus Clips是其中之一,据其在公司主页上的描述,Opus Clips仅在上线4个月后,就实现了4百万美元的年化营收。有信息显示,Opus Clips的联创兼首席执行官为赵洋,其此前还曾联合创立再惠科技。 数字人视频生成初创公司HeyGen,也是在海外市场迅速实现营收的例子。据公司创始人、CEO徐卓在去年11月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彼时公司营收已经达到1800万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HeyGen在彻底出海之前,曾注册了国内实体诗云科技,但该实体不久后就变为了注销状态。而有知情人士对《科创板日报》记者透露,HeyGen的彻底出海,与其此前在国内遭遇恶性竞争、被竞对打压有很大关系。 不过,有关注AI领域的一级市场投资人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这些AIGC创企的营收规模仍在"小生意"范畴,养活小而美的独立开发者团队或许足够,但对于规模更大的AI创企来说,则仍需要更大的业务版图,实现可持续发展。"海外付费环境是更好,但值多少钱就另说了。" 今年3月以来,由于支出和收入的巨大差距,海外多个明星AI初创项目已传出因财务压力而遭受重创的消息。日前刚宣布获得投资团体注资的Stability AI,此前就相继被曝出CEO辞职、亏损严重、拖欠账款近1亿美元等一系列负面消息,明星公司运营陷入岌岌可危的境地。 如今,宣布收获新融资并任命了新CEO,Stability AI或许还能靠融资款再续命一段时间。但如何靠找到合适的商业模式,实现自我造血,无疑是摆在Stability AI以及一众AI2.0时期的创业企业面前最紧迫的任务。 创业者和投资人都在寻找能实现这一目标的应用机会。上述一级市场投资人士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在把国内市场所有AI公司都基本了解一遍之后,其认为多模态里的3D生成或许能在国内跑出机会。"3D AI在国内技术不落后于海外,且这块不是特别吃算力。" 《科创板日报》记者还获悉,另有投资人士则定期前往硅谷,在那里寻找有望跑出的中国创业团队。
|
推荐内容
- 逆袭!600家小市值公司藏金,机构调研曝光三大爆..
- 特朗普“大重置”:债务化解、脱虚向实、美元贬值..
- 美股三大指数冲高回落,中概股重挫,纳斯达克中国..
- 深夜,重挫!近一个月最大跌幅;鸿蒙智行,连推爆..
- 活久见!美国商务部长上电视“推票”:买特斯拉股..
- 华尔街解读美联储决议:鸽派的亮点与迷你“鲍威尔..
- 深海经济利好持续加码,与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并列..
- 美联储的“关键一战”在5月,届时降不了息,那今..
- 李嘉诚押注创新药!和黄医药明星抗癌药海外大卖近..
- “三巫日”前美股反弹一日游,量子计算股暴跌,拼..
- 鲍威尔给经济焦虑“灭火”,标普创八个月来美联储..
- 腾讯要为AI砸千亿重金
- 政治危机升级,反对派领袖被捕引发土耳其股债汇三..
- 3月LPR报价出炉!1年期、5年期均维持不变..
- 五部门:依法稳步推进绿证强制消费,逐步提高绿色..
热点阅读
- 超千家公司将被ST?真实数据来了,66股符合ST新规..
- 摩根大通:中国股票还能涨!5月加仓,然后耐心等..
- 白银为何如此强势?德银:即便考虑黄金和铜,也看..
- 如何看待这波“人形机器人”行情?..
- 中国主导身体,英伟达要做大脑,特斯拉“做整合”..
- 过亿糖尿病患者迎新药,全球首个超长效胰岛素在华..
- Cliff Asness:这是一封写在2035年的十年资产配置..
- 中国互联网巨头中增长最快!大摩:美团剑指300港..
- 中国央行连续第三个月增持黄金,1月黄金储备环比..
- 反转?诺贝尔经济学奖花落“AI反对者”,曾表示人..
- 关税威胁抬升美元、重创美股,纳指跌近3%,英伟达..
- 历史性一刻!顶级域名ai.com重定向到DeepSeek官网..
- 股市应该每年赚多少?
- A股进入“分红实施季”,高股息个股名单来了..
- 突破100美元大关,这只是铀价“第三波牛市”的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