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市场最大的风险:股市崩盘,“衰退交易”让“衰退”自我实现了
gangqin @ 2024年08月07日 财经风云
                  
       
       
      
      | 全球市场最大的风险:股市崩盘,"衰退交易"让"衰退"自我实现了 黄雯雯 分析师警告道,股市永动机可能即将停止,那时会引起巨大的轰动,因为过去两年积累的巨大不平衡突然解除。尽管硬数据没有发生重大变化,这也将使未来 3-6 个月内出现经济衰退(在旧分布下是低概率事件)的可能性更大。 近期,一系列连锁反应导致市场发生动荡,市场和实体经济之间形成引发衰退的反馈循环或迫在眉睫。 由于日本央行的加息和经济数据的疲软,全球市场已出现大规模失衡,亚洲股市出现大幅下滑,日元汇率隔夜飙升。 截至目前,美元兑日元报143.74点。 市场转向使衰退可能性上升 但经济恶化的速度并没有突然加快,上周的就业数据显示劳动力市场的健康状况可能介于偏向正向的就业人数和偏向负向的家庭调查之间。 分析师认为,在这样的时期,近乎不可能的事情会以闪电般的速度变成可能,而萨姆规则的触发只是一种转移注意力的幌子。 宏观策略师 Simon White表示,当这些因素抬头时,这些定位就会创造成为现实的机会,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时更是如此。如今的经济局势变化不大,但市场预期经济衰退,这种预期可能自我实现,导致经济衰退发生。 美联储可能被迫在 9 月下次预定会议之前降息,以防止资产价格下跌传导至实体经济,引发经济衰退。 面对市场的动荡,分析师指出,投资者需要更加关注资产的分配,而不仅仅是结果。潜在远期结果分布正在迅速变化,这既带来了风险也带来了机遇。 鉴于分布情况的变化,8 月联邦基金期货反映本月降息 25 个基点的可能性由周五的约5%上升至8月5日的约 20%,这样的情况下降息幅度更大的可能性更大。 经济衰退的引擎 分析师认为,是否会引发衰退取决于美联储,其官方职责是控制通货膨胀和失业,但其非官方职责是资产价格,尤其是股市。 投资者真正关心的事情正是避免股市大幅下跌,历史上,股市最严重的下跌与 NBER 经济衰退同时发生,但也有股市在没有经济衰退的情况下大幅下跌的时期。 经济衰退由实体经济(硬数据)和市场(软数据)之间萌芽的反馈回路引起的。当硬数据开始变得过度紧张时,它会对市场价格和其他软数据(如 ISM 和 PMI 调查)产生负面影响。 硬数据和软数据同时承压时,就会出现经济衰退。但有时软数据紧张,但硬数据没有,因此没有经济衰退。 如今,硬数据压力正在上升,软数据压力也将很快随之而来(上图中的基础数据是月度数据,经过平滑处理,因此不会立即反映出来)。 软数据比龟速的实体经济更容易承受压力。当硬数据显示出疲软迹象时,美联储已经无法通过简单的利率和资产负债表驱动的货币政策来挽救局面。通货膨胀和失业最滞后的经济变量之一。 分析师指出,从纯粹的经济角度来看,今年年底前不太可能出现 NBER 式的衰退。要发生这种情况,需要先行数据、同步数据和滞后数据迅速而显著地下降(无论是修订后还是其他方式)。 但如果市场继续抛售,经济衰退的可能性就会上升。 股市或即将崩盘 分析师指出,如今的关键问题是:股市是否会从预测人工智能驱动的生产力繁荣即将到来的价格制定者,转变为接受债券市场认为经济衰退越来越可能的观点的价格接受者。 但股市已经像以前一样动荡不安,分析师认为,出现丑陋的衰退的因素已经存在。 如今,指数相关性已开始上升,这是真正导致波动率爆发和市场下跌的原因。 技术面上,随着股票走势更加一致,个股的波动性以越来越大的力量传递到 VIX。在这样的跨市场压力时期,相关性会迅速增强。有明显的迹象表明,分散交易正在退出,最明显的是 VIX 曲线前端的快速和突然倒挂,这进一步证实了这一趋势。 分析师警告道,股市永动机可能即将停止,那时会引起巨大的轰动,因为过去两年积累的巨大不平衡突然解除。尽管硬数据没有发生重大变化,这也将使未来 3-6 个月内出现经济衰退(在旧分布下是低概率事件)的可能性更大。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 
相关内容
        
        - 
          
         暂无...
        
          
        
推荐内容
      - 逆袭!600家小市值公司藏金,机构调研曝光三大爆..
- 特朗普“大重置”:债务化解、脱虚向实、美元贬值..
- 美股三大指数冲高回落,中概股重挫,纳斯达克中国..
- 深夜,重挫!近一个月最大跌幅;鸿蒙智行,连推爆..
- 活久见!美国商务部长上电视“推票”:买特斯拉股..
- 华尔街解读美联储决议:鸽派的亮点与迷你“鲍威尔..
- 深海经济利好持续加码,与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并列..
- 美联储的“关键一战”在5月,届时降不了息,那今..
- 李嘉诚押注创新药!和黄医药明星抗癌药海外大卖近..
- “三巫日”前美股反弹一日游,量子计算股暴跌,拼..
- 鲍威尔给经济焦虑“灭火”,标普创八个月来美联储..
- 腾讯要为AI砸千亿重金
- 政治危机升级,反对派领袖被捕引发土耳其股债汇三..
- 3月LPR报价出炉!1年期、5年期均维持不变..
- 五部门:依法稳步推进绿证强制消费,逐步提高绿色..
热点阅读
      - AI见闻日报:大模型思想克隆!让AI像人类一样思维..
- 如何理解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表述的细微变化..
- 人类首次尝试商业月球登陆 着陆器在踏上月球前的..
- 对标GPT-4!谷歌发布大语言模型PaLM 2,可在手机..
- 美股三大股指收涨 纳指涨超1% 特斯拉十连涨..
- 深交所制定两个专项工作方案:助推国有、民营上市..
- 美联储褐皮书:消费者“捂钱包”,经济放缓,未来..
- 第四批混改即将落地: 中介押注国资证券化机会..
- 最后的原油空头也投降了
- 高盛:大宗商品仍会是2023年表现最好的资产之一 ..
- OpenAI发布炸裂研究:让AI解释AI黑箱,人类无法理..
- 华为版ChatGPT要来了?已申请商标!..
- 集体跳水,集运市场要变天?
- 三季度宏观数据前瞻:GDP增速或继续放缓,在四季..
- 英美股休市,美国债务协议未能提振,清淡欧股回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