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改革风暴,来了!
gangqin @ 2025年03月13日 财经风云
房地产改革风暴,来了! 来源: 行业资讯 今年两会期间,住建部部长关于"好房子"的发言,彻底点燃了楼市的话题。 政策明确要求提高住宅层高、推广智能科技、强化建筑规范,目标直指从"有房住"到"住得好"的转型。 1 这并非是第一次提出,去年8月住建部的会议,已经从制度上,将住宅产品改革直接定性! 同时,上海推出中小套型住宅新规: 小户型将集中在100-120平,100平以下的户型大概率将越来越少。 这意味着,未来新建住宅的面积将越来越大! 另一个重要的政策是建筑新规的全面实施。 之前产品的革新,不过是真石漆换成石材和铝板,室内精装堆一些著名大牌,都是表层变化。 但是建筑新规执行,则是脱胎换骨。 比如说,之前的飘窗,规定的宽度是80公分,你可以更宽,但绝对不能低于这个尺度,低了就不符合建筑规范。 但是建筑新规的新标准是,飘窗的尺度做到30公分就可以了。 那刨除的50公分做什么? 全部可以做成室内空间和面积。 这样会带来什么改变? 首先,是巨大的得房率。之前的高层得房率,普遍在75%;但是新规之后,高层的基础得房率将在100%之上。 所以,更大的面积,更高的得房率,更人性化的设计,更智能的配套,这就是从制度层面,在强势掀起一场住宅革命。 2 保障房+商品房的双轨制,这个大家都知道。 其实70/90政策已经执行了快20年了,这个结果就是,现在国内二手房存量的重灾区,就是在90平以下的面积段。 因为存量太大吗,大家都想卖,都想出手,只能拼谁更狠,降得价格更低,结果越卖价格越拉胯。 结果,这个二手房存量重灾区,现在则又直接和保障房产生了冲突。 大量90㎡以下的保障性租赁住房入市,直接冲击同面积段的二手房。 原本挣扎于价格战的房东,不仅要面对新房的产品碾压,还需与近乎零利润的保障房争夺客源。 更微妙的是,去年热议的住宅养老金、房地产税等政策始终悬而未决。尽管官方强调"住宅养老金不由业主承担",但资金来源、征收方式等细节迟迟未落地,市场对持有二手房的长期成本充满疑虑,本质上也是对二手房价值的隐性稀释。 结合一起看,眼下所有的政策,都是在对二手房做的极度利空! 3 相比于过去二三十年,我们对商品住宅的态度发生了逆转式的变化。 过去,鼓励商品住宅市场盖刚需的房子,对大户型和豪宅的数量和比例进行限制。 以后,鼓励商品住宅市场盖改善的房子,让开发商做出更多的好产品。 在新房市场,从限制改善走向了鼓励改善和豪宅。 改善市场,将会迎来史无前例的产品大爆发。 然而,这场狂欢背后暗藏也风险。 1、房企的生死竞速 新规要求层高3米、飘窗改造、全屋智能等,直接拉高建安成本约10%-15%。 这印证了一个残酷现实:只有头部房企能玩转"高品质高溢价"的游戏。中小房企若无法通过产品溢价消化成本,很可能被淘汰。 2. 改善产品的迭代焦虑 如今的改善市场,产品迭代速度堪比手机换代。广州某楼盘去年主打"4米层高复式",今年已被"7.2米挑空+全景落地窗"的新设计碾压;杭州有项目推出"130%得房率阳台",直接将旧款"偷面积"手法扫入历史。 这种快速迭代虽丰富了选择,却也加剧了购房者的决策风险——一套千万级豪宅,可能因设计过时而贬值30%以上。 3. 警惕伪改善的泡沫 部分开发商为迎合政策,将"大而无当"包装成改善卖点。 南京某项目强行将90㎡户型拉伸至120㎡,导致客厅面宽不足3米,被购房者吐槽"像走廊";成都某"智能豪宅"因系统故障频发,遭业主集体维权。这些案例警示市场:单纯追求面积和噱头,终将被反噬。 4 最后,给大家一些实用的建议吧。 如果你是正在置换改善的朋友,请一定谨记住以下的忠告。 1、在你预算可以的情况下,尽量选产品形态更加低密的小区。洋房的140㎡就比高层的140㎡要保值得多。 2、尽量选择核心地段具有稀缺资源的小区和户型。 3、请密切注意你持有房产的区域是否还有大量待入市的地块,如果有,请将除了自住以外的房子卖掉,因为待这些新规产品入市后,会卷死周边的二手旧产品。 4、买新不买旧,如果在新规产品和二手次新之间做选择,即使新规产品比二手次新略高一点,也请不要犹豫,坚定的选择新规产品。 5、警惕"伪改善"陷阱。若某楼盘仅靠层高、飘窗等基础合规项宣传,却无真正创新设计,很可能在下一轮迭代中掉队。真正的红利,属于那些将绿色科技、智能系统深度融合的项目。 对于手握多套二手房的朋友,二手房的唯一活路,就是核心地段+稀缺资源。上海陆家嘴的老破小若能眺望江景,仍具保值能力;北京西城区的学区房即便户型过时,需求依旧坚挺。 反之,非核心区、无独特卖点的二手房,尽早割肉或许是上策。 从住建部提出"好房子"、上海等城的住宅新规、到如今定调"好房子",政策从未像今天这样清晰:中国楼市正在经历一场供给侧革命。 过去的"高周转、低品质"模式已被宣判死刑,未来的战场属于"绿色、智能、舒适"的新物种。 这场改革的终局,注定是旧时代的谢幕与新时代的加冕。(米宅)
|
推荐内容
- 逆袭!600家小市值公司藏金,机构调研曝光三大爆..
- 特朗普“大重置”:债务化解、脱虚向实、美元贬值..
- 美股三大指数冲高回落,中概股重挫,纳斯达克中国..
- 深夜,重挫!近一个月最大跌幅;鸿蒙智行,连推爆..
- 活久见!美国商务部长上电视“推票”:买特斯拉股..
- 华尔街解读美联储决议:鸽派的亮点与迷你“鲍威尔..
- 深海经济利好持续加码,与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并列..
- 美联储的“关键一战”在5月,届时降不了息,那今..
- 李嘉诚押注创新药!和黄医药明星抗癌药海外大卖近..
- “三巫日”前美股反弹一日游,量子计算股暴跌,拼..
- 鲍威尔给经济焦虑“灭火”,标普创八个月来美联储..
- 腾讯要为AI砸千亿重金
- 政治危机升级,反对派领袖被捕引发土耳其股债汇三..
- 3月LPR报价出炉!1年期、5年期均维持不变..
- 五部门:依法稳步推进绿证强制消费,逐步提高绿色..
热点阅读
- 白银为何如此强势?德银:即便考虑黄金和铜,也看..
- 超千家公司将被ST?真实数据来了,66股符合ST新规..
- 摩根大通:中国股票还能涨!5月加仓,然后耐心等..
- 如何看待这波“人形机器人”行情?..
- 中国主导身体,英伟达要做大脑,特斯拉“做整合”..
- Cliff Asness:这是一封写在2035年的十年资产配置..
- 过亿糖尿病患者迎新药,全球首个超长效胰岛素在华..
- 股市应该每年赚多少?
- 反转?诺贝尔经济学奖花落“AI反对者”,曾表示人..
- 中国互联网巨头中增长最快!大摩:美团剑指300港..
- 中国央行连续第三个月增持黄金,1月黄金储备环比..
- 关税威胁抬升美元、重创美股,纳指跌近3%,英伟达..
- A股进入“分红实施季”,高股息个股名单来了..
- 历史性一刻!顶级域名ai.com重定向到DeepSeek官网..
- 突破100美元大关,这只是铀价“第三波牛市”的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