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物的虚幻世界

sunday @ 2015年02月19日 财经风云

大人物的虚幻世界
英国《金融时报》美国事务编辑 加里•西尔弗曼

 

 
上层生活可能对感官刺激太大。金钱、权力和名气绝对能跟毒品或精神疾病一样,扭曲人类感知,让人迷失方向,心生妄想。

最近在大西洋两岸都能见到这样的实例,作为法国和美国的重要人物,一度有望竞选法国总统的多米尼克•斯特劳斯-卡恩(Dominique Strauss-Kahn)和美国电视新闻主持人布赖恩•威廉姆斯(Brian Williams)都挣扎着维持他们对现实的把握。

世界舞台近来变得如此古怪,以至于谦卑的笔者发觉自己需要借助类似的虚构形象来看懂这些事――向您保证,我将本着同理心,而不是随便评判。

我在读斯特劳斯-卡恩的庭审报道时,脑海中浮现出1971年的美国电影《黑街神探》(Shaft),该片讲述了一位强悍的私家侦探。65岁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前总裁被控犯有“严重拉皮条行为”,即在世界各地招妓举办性派对。


以个人悲剧而言,斯特劳斯-卡恩的遭遇十分令人好笑。他说自己忙着“拯救世界”,极少参加性派对(“极少”的定义是一年四次),此言引得全球哄堂大笑。我想起1933年的电影《鸭羹》(Duck Soup)中格劳乔•马克斯(Groucho Marx)那句关于他的“狂欢节”(gala day)的台词。他说:“我一天一个妞就够了,再多我恐怕就应付不住了。”

不过,斯特劳斯-卡恩辩护的性质令人联想起约翰•沙夫特(John Shaft,《黑街神探》主人公――译者)。一言以蔽之,他的辩护角度可以归结为一个断言――就像已故的、伟大的艾萨克•海耶斯(Isaac Hayes)在该片主题曲中对主人公的描述――他是“所有小妞的性爱机器”。

听听这话:斯特劳斯-卡恩声称,他不知道自己在那些场合遇到的年轻女性是妓女。换言之,他的意思是他以为,她们对他的渴望就像他对她们的一样强烈,而且是对粗暴程度超出寻常水平的性行为的渴望。

斯特劳斯-卡恩可能在撒谎,这样他就能逃过刑事责任。他可能很清楚他的性伴侣之所以忍受他只是为了付房租。但他应该是个聪明人,他在进行一场豪赌,押注于自己的说法能被采信(至少被某些人相信),而这充分展现了如今他的思维方式是怎样的。

地球上没有多少男人能像他这样,都已经头发花白,满脸皱纹,赘肉勒在腰带上,还能在一场正式的公开庭审期间作出这样的声明,还面不改色。

但是斯特劳斯-卡恩的日子一直过得不错。他在法庭上说,“的确有很多人想取悦我”,将自己与大众区别开来。他区分地太成功了,以至于貌似他的视线中已经没有大众的存在了。

类似情况也发生在威廉姆斯身上,他在2004年当上了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晚间新闻》(Nightly News)的主播。他成了现代传媒界的沃尔特•米蒂(Walter Mitty)――一位做白日梦的梦想家,其梦想就像詹姆斯•瑟伯尔(James Thurber)笔下的人物一样戏剧化。

NBC上周宣布威廉姆斯无薪停职半年,此前他承认自己曾误称在2003年伊拉克战争期间,他所乘的直升机被一枚火箭推进榴弹击中。

威廉姆斯的奇谈尤为令人匪夷所思,因为在那件事发生后,他曾作过准确的报道。NBC的观众们看着他所乘的直升机降落在一架被敌方击中的直升机旁。他甚至在报道那则新闻时就是这么说的。

但随着时间推移,加上威廉姆斯从记者升为晚间新闻主播,成为一位有影响力的人物,他逐渐“进入”自己的新角色。在其他英语地区,这样的电视人会被称为新闻播音员。然而这种头衔无法展现美国新闻主播(我们的新闻超人)的风采。

威廉姆斯成了NBC电视网的“代言人”,差不多就像金正恩(Kim Jong Un)是朝鲜的代言人,史蒂文•杰拉德(Steven Gerrard)是利物浦足球俱乐部的代言人(暂时)。从威廉姆斯那张精心雕琢的面孔上说出来的话,逐渐变得与他的角色相符。他变得洒脱起来,称军用直升机为“bird”(鸟),还谈到冒着敌方的火力。只是在那些见证了威廉姆斯在伊拉克战争中经历的退伍老兵抱怨他撒谎时,他才住了嘴。

很难想象一个理智的人会干这种事。但实际上,我们没几个人知道身为NBC新闻部英雄人物布赖恩•威廉姆斯,身为IMF魅力难挡的多米尼克•斯特劳斯-卡恩是什么感觉。就我自己而言,还没人请我担任过一家新闻机构的头号人物,或者邀请我参加一场性派对(至少到目前还没有)。

我们其余所有人能做的,就是每当我们在电视上,或是重要人物云集的会议的讲台上看到有钱有势的人高谈阔论时,我们要记住这些事例。我们应该永远记住,这些人有可能在编故事,而且完全没意识到自己在说什么。

译者/彩云

 

相关内容
    暂无...

打赏一下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