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也“商品”败也“商品”高盛大宗商品交易王位还能守多久
成也“商品”败也“商品”高盛大宗商品交易王位还能守多久
成也“商品”败也“商品”。 作为华尔街大宗商品交易大行,高盛在2018年上半年重新夺魁投行大宗商品交易业务。根据研究机构Coalition Development(以下简称Coalition)的数据,高盛今年前四个月大宗商品部门净收入已经超越2017全年。 然而过去两年,高盛在大宗商品业务上连续受挫。据彭博社报道,2016年高盛大宗商品交易业务收入不到11亿美元。2017年该行大宗商品部门净收入下滑75%,创下该公司1999年上市以来的最差表现,并首次跌出行业前三,远远落后于竞争对手摩根士丹利。 国投安信期货首席经济学家陈江涛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实际上随着监管机构对投行大宗商品交易业务制约加大,高盛已经是业内为数不多还坚持在该业务的投行。尽管2018年以来,受到大宗商品交易行情回暖推动,整个投行行业的大宗商品交易业务营收都有所增长。但是在未来,投行是否会坚守大宗商品交易业务,前景不容乐观。 商品行情推动 陈江涛告诉记者,2018年上半年大宗商品的表现是全部资产种类中最佳的。具体来说是原油、天然气、基本金属板块的交易推动了高盛大宗商品交易业务的回暖。 广发期货首席原油分析师姚曦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17年高盛大宗商品交易业务亏损最大的两个板块是天然气和电力。进入2018年,受益于国际天然气和电力市场价格持续波动,高盛成功逆转上述板块业务的亏损态势。 此外分品种来看,2018年上半年国际铝价走强、WTI和布伦特油价涨幅均超过20%、国际铜价维持高位震荡等因素,都令高盛取得了不错的收益。 “除了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率加大,促使高盛做市盈利显著增加外。高盛的策略研究部门还积极向客户力推大宗商品及其相关衍生品。这些都推升了高盛客户的交易热情。高盛认为,大宗商品在后期通胀环境下表现会更加出色,值得被加入投资组合中,”陈江涛补充说。 陈江涛表示,由于大宗商品的需求会随着经济工业化加快而上升,因此发展中国家的需求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比如2017年中国的石油、铁矿石、大豆等大宗商品需求刷新了纪录,预计全球对大宗商品需求增加的趋势还将持续。此外,今年下半年开始,新兴市场经济增速下滑,导致了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下跌,这对全球大宗商品需求有一定抑制作用。但从长周期来看,新兴市场整体对大宗商品的需求还会增长,因此新兴市场对大宗商品的需求潜力也很大。 业务回暖 除了高盛,今年以来整个投行行业的大宗商品交易业务营收都随着大宗商品交易行情回暖而增长。 根据Coalition的数据,今年上半年12家大规模投资银行的大宗商品相关业务营收较上年同期劲增38%。其中包括美银美林、巴克莱、法国巴黎银行、花旗集团、瑞士信贷、德意志银行、高盛、汇丰、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法国兴业银行(601166,股吧)和瑞银集团。 陈江涛告诉记者,高盛2018年第二季度大宗商品交易业务的风险价值(Value at Risk,缩写VaR)为1300万美元,高于2018年一季度的900万美元,实现了1年多以来的首次上升。投行分配更多的风险敞口说明今年看好大宗商品交易机会。 难东山再起 尽管今年业务回暖,在2017年,50家大型投行的大宗商品部门营收却创下逾10年来最低。更有不少投行纷纷缩减甚至斩断自己的大宗商品交易业务。 据不完全统计,瑞银集团减持了场外大宗商品衍生业务;德意志银行退出能源、农产品(000061,股吧)、基本金属、煤炭与铁矿石的交易业务,只保留贵金属业务;摩根士丹利将其大部分石油交易业务卖给了俄罗斯石油公司Rosneft;美银美林关闭其欧洲的电力和天然气商品交易部门;摩根大通以35亿美元的价格出售其大宗商品实体资产和交易业务;巴克莱银行退出金属、农产品和能源业务。 那么此轮大宗商品回暖是否能让曾经“夭折”的商品业务部门东山再起呢? 陈江涛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即使大宗商品交易行情回暖,整个投行业的大宗商品交易业务也很难东山再起。因为金融机构同时经营金融业务和实体业务就会有操纵价格的风险。 早在2014年,高盛因涉嫌操纵铝价被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调查。 金融危机后,大宗商品交易萎缩以及各种限制投行自营交易监管措施的出台,都令投行大宗商品交易业务受到严格的限制。 2016年9月,美联储向美国国会提议,撤销华尔街投行的实物大宗商品交易业务许可,称这些交易可能会给金融系统带来风险。 此外,陈江涛告诉记者,如今投行行业大宗商品交易业务收入增加,但与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的行情相比,该业务规模不及以往的1/3。 近期高盛最高管理层“大换血”,其中离开者均为大宗商品领域主力。 姚曦也认为,在高盛高层改组后,其CEO、CFO以及COO都拥有资深的投行背景,这也反映了高盛内部“投行升,交易降”的新内部格局。 陈江涛表示,未来大宗商品交易业务很难成为投行的重点业务。大宗商品交易业务人才也将会流向受监管限制较少的大型实体贸易企业,如嘉能可(Glencore Plc)、托克(Trafigura Group Pte)等。 |
-
暂无...
- 逆袭!600家小市值公司藏金,机构调研曝光三大爆..
- 特朗普“大重置”:债务化解、脱虚向实、美元贬值..
- 美股三大指数冲高回落,中概股重挫,纳斯达克中国..
- 深夜,重挫!近一个月最大跌幅;鸿蒙智行,连推爆..
- 活久见!美国商务部长上电视“推票”:买特斯拉股..
- 华尔街解读美联储决议:鸽派的亮点与迷你“鲍威尔..
- 深海经济利好持续加码,与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并列..
- 美联储的“关键一战”在5月,届时降不了息,那今..
- 李嘉诚押注创新药!和黄医药明星抗癌药海外大卖近..
- “三巫日”前美股反弹一日游,量子计算股暴跌,拼..
- 鲍威尔给经济焦虑“灭火”,标普创八个月来美联储..
- 腾讯要为AI砸千亿重金
- 政治危机升级,反对派领袖被捕引发土耳其股债汇三..
- 3月LPR报价出炉!1年期、5年期均维持不变..
- 五部门:依法稳步推进绿证强制消费,逐步提高绿色..
- 逆袭!600家小市值公司藏金,机构调研曝光三大爆..
- 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GDP增长目标5%左右,CPI涨幅..
- 创业板十一周年:改革落地再迎新机遇..
- 下周重磅事件及指标影响前瞻(11月1日至11月7日)..
- 放下骄傲!微软是如何豪赌OpenAI的
- 劲爆!贝莱德想控股华平,但谈崩了..
- 中石油涨停史:不是在牛市就是在救市..
- AI需求火爆! SK海力士四季度意外盈利,HBM3增长..
- 中国7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4.1%,1—7..
- 谁在被清仓?大股东拟清仓减持股名单全曝光..
- 突发!美国再度制裁24家中企,事涉参与南海建岛!..
- 摩根士丹利:高价科技股的杀盘接近尾声了..
- 今年最惨首富:特斯拉狂泻 马斯克身家暴跌 三天蒸..
- 本周重磅日程:中国公布11月LPR,美欧货币政策会..
- 10月17日-10月21日当周重点数据和大事件前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