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志红:果蔬洗净,也未必能保证安全,怎么办?
haizei @ 2017年06月23日 乐活
不少人都听说,生的果蔬是“寒凉”的,老人孩子不能吃,孕妇不能吃,体弱者也不能吃。 很多人吃果蔬之前万分小心,用淘米水泡,用碱水洗,用盐水泡,用面粉搓......唯恐有什么不安全的东西。 但也有人听说,“纯天然”的果蔬是安全的,自家果园里摘的草莓和葡萄,用手蹭蹭就能吃,连洗都不用洗。 其实,人们不吃没洗的蔬菜水果,毋宁说是一种卫生意识的进步。 蔬菜水果必须认真清洗,与是否有机食品,是否在自家菜园中生产出来,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主要原因是担心,蔬果表面上可能沾染寄生虫卵、致病微生物等危险。 的确,寄生虫卵、致病菌、病毒等都是“纯天然”的。甚至,过去用没有经过科学处理的粪肥、有机肥种菜会更危险。几十年前的小孩子多数肚子里都有蛔虫蛲虫甚至绦虫,就是因为那时候卫生习惯不好,食物常常不洗就吃。即便用水洗洗,过去的河水、井水往往也达不到如今的卫生要求。 所以,在我小时候,“健康小顾问”之类科普书上写着,果蔬生吃之前,要用高锰酸钾水来泡一下。那年头没有消毒液和洗涤灵,用紫红色的高锰酸钾水泡过消毒,人们才会觉得比较放心。――当然,也就是受过相关教育,关注家庭健康的人才会看这种书。说到这里,必须感谢我母亲,她虽然是数学专业毕业,却很在意卫生和营养,相关知识比她的同龄人丰富很多。 别以为农药残留是食品安全的唯一问题。致病微生物比它们凶猛多了。别说吃自家院子里的水果,就算吃洗得特别仔细、特别干净的水果,也不意味着不可能发生上吐下泻、肚子绞痛、发烧虚弱的细菌性食物中毒悲剧。 题外话:我有两次因为细菌性食物中毒而肚子疼,简直疼到让人生不如死的程度,每一分钟都是煎熬。还有一次餐馆吃饭之后感觉胃堵,身体疲劳,当时没经验,没有及时吐掉。后来就发展成典型的细菌性痢疾症状,折腾了3天才停止腹泻。 苹果、梨这类能削皮的水果,还不用太担心,直接清水洗洗,再薄薄去皮就好了。比较让人担心的,是那些微生物能够长驱直入的果蔬。 比如草莓,有可能会污染“诺如病毒”,如果正好人体抵抗力低,就可能发生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等症状。这个病毒在2012年曾经让数以万计的德国人中招,一时轰动世界。又比如,2011年,美国因为甜瓜污染“单核增生李斯特菌”造成16人死亡。 最近美国普渡大学的研究者还发现,“单核增生李斯特菌”之类的致病菌甚至可能存在于果蔬的内部,比如甜瓜、生菜等。微生物会从植物的伤口侵入,然后在其中存活长达入月的时间。无论怎么洗,都是洗不掉的。这个可怕的菌,专门欺负体弱者,比如婴幼儿、老人、病人等,特别可怕的是,它能够在体内潜伏几天到几十天时间,越过胎盘屏障侵犯胎儿。研究文献表明,孕妇一旦被它感染,有可能会造成流产和死胎。 ――这些可怜的准妈妈,流产后都不知道是为什么,其实有可能是因为体质不够坚强,此前不幸被食品致病菌感染了......所以加强体质、改善饮食习惯,注意食品卫生,是有多重要! 这让我想起去年参加的一次无公害和有机蔬菜栽培的培训。我自己去讲蔬菜的营养,顺便也听听课。有位专家详细讲解,叶菜类污染致病菌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相当常见,供生吃的产品要相当小心。 为了保证食品安全,有机、绿色、无公害蔬菜在种植过程中就要采取各种措施避免污染。不能使用没有发酵的有机肥,它会引来致病菌和寄生虫卵;不能使用未检测的农家肥、塘泥等传统肥料,它们往往存在重金属超标和其他环境污染物积累的问题。 很多人以为不用化肥农药就能带来安全,其实大谬不然。多位土壤肥料专家告诉我,“天然”肥料其实可能更危险。寄生虫卵可以通过发酵杀灭,但一些难分解的环境污染真的很难清除。比如说,塘泥中有可能含有多年来积累下来的有机氯、二恶英、多氯联苯等环境污染物,还有重金属污染物。猪粪之类可能含有超标的砷污染。这些都会给有机蔬菜带来污染危险。 专家特别强调,采收季节,尤其必须特别仔细操作―― 采收人必须身体健康,还要把手洗干净。切割用的刀具必须足够锋利,以便减少组织破损流出汁液,这些汁液中的营养会促进细菌繁殖。采收的蔬菜不能接触土壤,因为土里往往带有致病菌。洗菜要用饮用水等级的水。包装要经过消毒,储存和运输过程中要及时去掉腐烂部分,防止交叉污染,等等。这些食品安全控制细节,岂是过去的传统家庭菜园所能做到的! 敲黑板:土壤中天然含有多种致病菌......如果对自己和孩子的胃肠功能没有足够自信,果园采摘草莓、黄瓜之类水果蔬菜之后,千万不要“蹭蹭就吃”......这不代表农民给你加了什么有害农用化学品,而是担心纯天然的致病菌。 总之,即便认真洗过泡过,也不能保证完全清除掉致病菌和病毒。如果购买超市中切碎的蔬果,更要非常小心。因为菜果切得越细碎,切口越多,感染和繁殖细菌的速度越快。传统认为蔬果生吃太“寒凉”,女性不能吃,吃了容易拉肚子损气血之类说法,原因之一可能就是因为这些致病菌。 要对付这些可怕的微生物,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加热杀菌。无论它们多么狡猾,都会被蒸煮炖炒之类的烹调方式灭掉。 欧美国家的人经常生吃蔬菜,所以经常发生各种细菌性食物中毒。美国疾控中心承认,因为微生物污染导致的食品安全事件,每年造成数千美国人死亡。而在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特别注意不给老人、幼儿、病弱者吃太多的生果蔬,不喝没有煮沸过的水,在食品安全控制能力低下的古代,实际上是一种保障健康安全的重要措施! 对大部分抵抗力较好的成年人来说,既想要生吃蔬果的健康效果,又不想冒食品安全的风险,除了把果蔬洗干净之外,最简单的预防方法,就是每次少吃点,少量多次吃。吃得少,进来的有害病毒和细菌总数就少。同时,也避免太多水果中的有机酸盐缓冲胃液。胃液的pH值可以低达pH2以下,而水果中的柠檬酸在形成缓冲系统之后,pH值是5左右(柠檬酸-柠檬酸盐缓冲液,生物科学相关专业的学生大学时代都是配过的......)。显而易见,如果被它们缓冲之后,胃的杀菌能力会大大下降啊...... 所以,别过度贪吃甜瓜、草莓、桑葚、葡萄、樱桃之类;剩的凉拌菜要扔掉。不要经常考验我们的胃酸杀菌力和胃肠抵抗力。胃酸偏少、胃动力不足、萎缩性胃炎的人,以及体弱者、老年人,更要高度注意,因为本来胃液分泌就不足,杀菌能力比普通人差。 最后,吃果蔬的时候,还要教育孩子,并自身示范:把手洗干净! 把手洗干净! 把手洗干净! 作者:范志红(北京食品营养与人类健康高精尖创新中心岗位科学家,中国营养学会理事,中国科协聘科学传播首席专家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