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央行资产负债表:上半年缘何缩表9000亿?
解构央行资产负债表:上半年缘何缩表9000亿?
目前市场关注的焦点是美联储缩表,其缩表主要通过到期债券不再购买的方式实现,意味着美联储将从市场上回收流动性(目前美联储转鸽,下半年可能暂停缩表)。由于资产负债表结构不同,中国央行缩表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的紧缩。 以往中国央行资产负债表收缩是因为外汇占款下降,而此次则另有原因。分析来看,上半年中国央行缩表的主要原因主要在于MLF(Medium-termLendingFacility,中期借贷便利)、PSL(PledgedSupplementalLending,抵押补充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余额下滑,进而带动资产规模下降。MLF、PSL也是央行提供基础货币的主要工具,二者的收缩也带来了基础货币的下降。 其间央行通过降准的方式提供流动性,货币乘数得以扩张到历史最高水平。由于广义货币M2为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的乘积,二者一升一降后M2余额还在稳步增长。 交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当前货币乘数超过6,M2增速回升,但部分地区存在房地产泡沫,宏观杠杆一季度还在上升。在此背景下,采取更为宽松的货币政策显然不合适。 再贷款收缩 央行资产负债表为研究货币政策提供了丰富的信息。 本世纪初到2014年间,由于外汇的大幅流入带动外汇占款激增,中国央行资产负债表持续扩张:由2002年的4.5万亿扩张到2014年末的33.82万亿。2014年后,外汇流入减少甚至部分时段转为流出,外汇占款一度负增长。 不过2014年-2018年央行资产规模仍小幅增长。这主要因为央行通过再贷款扩表。央行再贷款对应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中“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科目。顾名思义,该科目表示央行将钱借给银行后,形成对银行的债权。目前,这类债权由MLF、PSL、逆回购、TMLF(定向中期借贷便利)等货币政策工具操作形成。 数据显示,再贷款由2014年末的2.5万亿增长至2018年末的11.15万亿,增长了3.5倍,成为近年来央行货币资产负债表增长最快的科目。其中MLF由0.6万亿增长至4.9万亿,PSL由不足0.6万亿增至3.4万亿。 外汇占款和再贷款都是提供基础货币的主要方式。上述变化在2016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被定性为“货币供应方式新变化”,亦即基础货币由外汇占款提供转变为再贷款提供,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的调控能力增强。 由于MLF需要银行向央行提供抵押品才能获得,规模大幅增长后部分银行抵押品不足。2018年后,央行开启降准置换MLF的操作,其结果是MLF余额回落,今年上半年MLF回落1.2万亿。PSL方面,由于棚改目标的下调以及棚改融资方式的改变,PSL余额在今年3月达到峰值后也有所回调。 受此带动,央行资产负债表上半年收缩8896.8亿。这一收缩和此前并不一样:之前由外汇占款下滑带来被动收缩,现在则是主动收缩。 数据显示,6月末央行总资产36.4万亿,其中外汇占款占比58%,再贷款占比28%,对中央政府债权占比4%。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梁红认为,中国央行资产规模最大的部分是外汇占款,货币发行实质上锚定了美国国家信用。她建议,中国央行应增持中国国债(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上反映为对中央政府债权的占比上升),建立锚定中国国家信用的货币发行机制。 但央行货政司司长孙国峰表示,现钞发行的基础是国家掌握的物资,所以央行买国债的意义不大,还容易出现严重的财政赤字货币化问题。 央票作用之变 资产端的收缩,带来的是货币当局负债端基础货币投放的下降。在央行资产负债表中,基础货币对应“储备货币”科目。6月末余额为31.3万亿,相比2018年末下降1.78万亿。目前基础货币仍是负债端规模最大的一项,约占负债规模的86%。 在货币调控中,基础货币是央行能够完全控制的部分,但央行仍不能完全控制最终货币供给。因为广义货币M2等于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的乘积,而货币乘数不仅仅取决于央行,还受银行、企业影响。今年上半年央行多次降准,同时银行将资金投向实体后实现信用扩张,其间货币乘数攀高至6以上,处于历史最高水平。 虽然基础货币下降,但货币乘数大幅升高,最终使得广义货币M2稳步增长。上半年M2增速在8.5%左右,相比2018年回升0.3个百分点。 负债端另一个需要关注的科目是“债券发行”。6月末,债券发行余额为740亿,相比去年末上升了540亿。这一科目实质上是央行发行的央票,市场并不陌生,但作用在变。 本世纪初外汇大规模流入兑换为人民币后,市场上的人民币流动性过剩。央行一方面通过提高存准率“锁住”,另一方面通过发行央票“回收”,央行原行长周小川将之形象地称为“池子”。央票规模在2008年达到4.7万亿的峰值,此后随着央票陆续到期,“债券发行”规模在2017年6月归零。 去年11月后,央行陆续在香港发行离岸央票,“债券发行”规模稳步增长。目前央票已成为央行调节离岸流动性、稳汇率的重要措施。汇率平稳后,外汇占款变化也将保持稳定,中央银行能够更从容地通过再贷款调控国内基础货币供给。 |
-
暂无...
- 逆袭!600家小市值公司藏金,机构调研曝光三大爆..
- 特朗普“大重置”:债务化解、脱虚向实、美元贬值..
- 美股三大指数冲高回落,中概股重挫,纳斯达克中国..
- 深夜,重挫!近一个月最大跌幅;鸿蒙智行,连推爆..
- 活久见!美国商务部长上电视“推票”:买特斯拉股..
- 华尔街解读美联储决议:鸽派的亮点与迷你“鲍威尔..
- 深海经济利好持续加码,与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并列..
- 美联储的“关键一战”在5月,届时降不了息,那今..
- 李嘉诚押注创新药!和黄医药明星抗癌药海外大卖近..
- “三巫日”前美股反弹一日游,量子计算股暴跌,拼..
- 鲍威尔给经济焦虑“灭火”,标普创八个月来美联储..
- 腾讯要为AI砸千亿重金
- 政治危机升级,反对派领袖被捕引发土耳其股债汇三..
- 3月LPR报价出炉!1年期、5年期均维持不变..
- 五部门:依法稳步推进绿证强制消费,逐步提高绿色..
- 逆袭!600家小市值公司藏金,机构调研曝光三大爆..
- 大摩看印股今年涨18%的三大理由:经济、盈利、散..
- 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GDP增长目标5%左右,CPI涨幅..
- 500亿量化帝国“幕后推手”:龙头券商财富业务“..
- 国家统计局:2024年GDP为1349084亿元,比上年增长..
- 理财人的至暗时刻:资产荒的资产荒,钱荒的钱荒..
- 历史性一刻!顶级域名ai.com重定向到DeepSeek官网..
- 社保基金投资路线图曝光,重仓96家公司持股市值超..
- 2022年百大牛股画像
- 细看各地两会报告,化债、债务调配……..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 DeepSeek发布后的美国科技投资八大预测..
- 一线城市购房“休假模式”会向三线、四线蔓延吗?..
- 暴风危机还没完光大证券又出事 接连踩雷康美、华..
- 中芯国际18天闪电过会 拟募资200亿创科创板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