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在涨!华尔街警告全球经济滞胀风险
zhonghua @ 2022年03月08日 财经风云
一切都在涨!华尔街警告全球经济滞胀风险 作者: 王眉 原材料成本的攀升越来越有可能导致更高的通胀以及更疲软的需求,给企业和消费者造成上世纪70年代式的双重打击。 随着全球大宗商品上演"暴涨"狂潮,市场此前不断上升的通胀预期,正在逐渐开始转向滞胀预期。 据国泰君安研报,过去一周,彭博能源商品指数上周上升22%,较一月前上升25.24%;农产品指数上涨11.37%,较一月前上涨15.12%; 贵金属指数上涨4.97%,较一月前上涨10.32%;工业金属指数上涨13.53%,较一月前上涨19%。 当前,全球尚未完全摆脱新冠疫情的影响,俄乌冲突又使得供应链再次受到干扰,原材料成本的攀升越来越有可能导致更高的通胀以及更疲软的需求,给企业和消费者造成上世纪70年代式的双重打击。 以致于现在的问题是,在疫情导致数十年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仅两年后,各国经济是否会遭受滞胀或再次衰退。 华尔街见闻此前提及,在全球国债收益率曲线趋平、油价上涨和股市回调之际,全球市场正在交易一个悲观预期:经济衰退。 面对多个指标集体"报警",多家华尔街投行纷纷警告,全球经济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滞胀或更多衰退风险。 巴克莱银行和摩根大通的经济学家都分别将全球经济增长预测下调了1个百分点,并将全球通胀的预测上调了1个百分点。 据彭博,Christian Keller领导的巴克莱银行经济学家在一份报告中写道: "俄乌冲突导致大宗商品价格飙升,避险情绪增加,这意味着滞胀冲击。欧洲看起来比美国更脆弱,英国介于两者之间。" 高盛分析师估计,如果油价持续上行20美元,欧元区GDP将下降0.6%,美国GDP将下降0.3%。 这些经济学家还表示,切断经由乌克兰输往欧洲的天然气可能会使欧元区GDP下降1%,如果俄罗斯天然气断供欧洲,欧元区GDP将下降2.2%。他们估计,如果俄罗斯完全停止向美国和欧洲出口每日430万桶的石油,全球GDP增长将减少3个百分点。 欧洲经济"滞胀"担忧更甚 瑞信经济学家Veronika Roharova在最新报告中也将2022年欧元区GDP增长预测进一步下调至2.8%,较俄乌冲突前的预测低1个百分点,并将2022年欧元区通胀预测上调至6.0%,较冲突前的预测高2个百分点。 该行假设今年3-6月油价平均为120美元每桶,天然气价格平均为180欧元每兆瓦时,在这种情况下,2022年欧元区石油和天然气进口总价占GDP的百分比,将比俄乌冲突前高出约1.3个百分点,进而反映为GDP的下降(对应GDP是2.8%)。 更悲观的情况下,该行假设3-6月油价平均160美元每桶,天然气平均180欧元每兆瓦时,欧元区油气进口总价占GDP的百分比,将比冲突前高出约2.0-2.5个百分点,如此规模的收入冲击可能足以在短期内导致欧元区进入技术性衰退。 报告显示,在能源供应中严重依赖石油和天然气的欧洲国家——荷兰、意大利和英国,将特别容易受到油价进一步大幅上涨的影响。 央行不得不小心行事 滞胀将加剧各国政策在经济和通胀之间的权衡。 许多国家政府面临着通过增加支出来对冲经济下行的压力,例如通过补贴来保护穷人免受高能源成本的影响。与此同时,各国央行不得不小心行事,尽管美联储似乎仍将加息。 投行杰富瑞(efferies)经济学家Aneta Markowska和Thomas Simons在一份报告中称: "美联储别无选择,只能在3月加息,我们相信尽管存在地缘政治风险,美联储仍将继续加息。今年加息7次似乎仍是合理的基本假设。" 而在欧元区,尽管2月CPI已经接近6%,是欧央行目标的三倍,但官员们可能会选择暂时专注于支持增长。 重回上世纪70年代?悲观之余,仍有乐观看法 虽然当前经济有点类似于上世纪70年代的状态,但一些经济学家仍然持乐观看法。 在历史上三次石油危机期间,油价的翻涨都预示着经济衰退,但根据加拿大国家银行(National Bank of Canada)的数据,经通胀调整后,油价需要超过170美元每桶才能达到2008年的纪录。 瑞银财富管理(UBS Wealth Management)全球首席经济学家Paul Donovan表示,最终结果可能只是部分类似于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 Donovan表示: "尽管石油出口国将从中受益,但他们现在的消费要比上世纪70年代强劲,这将支持全球需求。与此同时,家庭也可能通过关闭暖气和空调,居家用餐而不是外出就餐来应对。消费者需求下降可能压低物价。 企业也可以找到应对的方式:英国的工厂已经在每日能源需求高峰期间暂时生产,并在电价下降时重新开始生产。世界对原油的依赖也比以前少了。 大宗商品价格飙涨对需求的打击,可能导致生产过剩,这也将压低价格。 总之,"我们不会看到像1970年代那样严重的情况,"他补充说。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
相关内容
-
暂无...
推荐内容
- 逆袭!600家小市值公司藏金,机构调研曝光三大爆..
- 特朗普“大重置”:债务化解、脱虚向实、美元贬值..
- 美股三大指数冲高回落,中概股重挫,纳斯达克中国..
- 深夜,重挫!近一个月最大跌幅;鸿蒙智行,连推爆..
- 活久见!美国商务部长上电视“推票”:买特斯拉股..
- 华尔街解读美联储决议:鸽派的亮点与迷你“鲍威尔..
- 深海经济利好持续加码,与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并列..
- 美联储的“关键一战”在5月,届时降不了息,那今..
- 李嘉诚押注创新药!和黄医药明星抗癌药海外大卖近..
- “三巫日”前美股反弹一日游,量子计算股暴跌,拼..
- 鲍威尔给经济焦虑“灭火”,标普创八个月来美联储..
- 腾讯要为AI砸千亿重金
- 政治危机升级,反对派领袖被捕引发土耳其股债汇三..
- 3月LPR报价出炉!1年期、5年期均维持不变..
- 五部门:依法稳步推进绿证强制消费,逐步提高绿色..
热点阅读
- 逆袭!600家小市值公司藏金,机构调研曝光三大爆..
- 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GDP增长目标5%左右,CPI涨幅..
- 500亿量化帝国“幕后推手”:龙头券商财富业务“..
- 如何理解央行买断式逆回购
- 如何看待这波“人形机器人”行情?..
- 央行旗下媒体解读信贷数据:单月数据波动不足虑,..
- 跳水40美元!金价跌至疫情以来新低..
- 春节前,量化基金究竟发生了什么?..
- 达利欧:当下周期与1929-1945年世界局势何其相似..
- 英伟达受中国反垄断调查,此前国台办回应黄仁勋“..
- “一切都将归零”!麦格理:科技驱动型通缩时代将..
- 国务院:制定实施一揽子化债方案,防止一边化债一..
- AI过热后套现来了!罗斯柴尔德家族“减持”英伟达..
- 两千万年终奖未“兑现”,还有“偷拍”事件!量化..
- 纳指两周重挫近10%,芯片股遭大举做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