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安倍时代的日本将向何处去
zhonghua @ 2022年07月12日 财经风云
后安倍时代的日本将向何处去 来源: 澎湃新闻 在后安倍时代,日本将有一段政治稳定期,修宪派将失去政治影响力,并且日本对外关系将面临重新选择。 随着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遇刺身亡,日本真正进入了后安倍时代。 本来后安倍时代在安倍辞去首相职务后就开始了,但是由于安倍退而不休,担心人去政息,所以辞职后的安倍并不安分,而是控制菅义伟内阁,影响岸田内阁,继续扮演着政治主导者角色,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在为亲信的选举站台,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 所以,日本政治在安倍遇刺之前,仍然处于安倍不在其位而谋其政的状态,枪击案发生后,日本的后安倍时代才算真正开启。 后安倍时代,日本将有一段政治稳定期 后安倍时代,日本的保守派将处于群龙无首状态,右倾化将呈现弱势。从7月10日举行的参议院选举来看,日本的政治看点并不在执政党与在野党之争,因为在野党多年来无法整合,即使安倍不遭到刺杀,执政联盟胜选也毫无悬念,安倍去世造成的悲情效应并不是此次选举结果的决定性原因。 倒是作为执政党的自民党内部派阀格局的变化才是安倍辞世后值得关注的焦点,没有安倍的自民党,保守势力的影响力将大幅下降。比如,支持安倍右倾路线的新藤义孝、卫藤晟一、高市早苗等人将失去党内政治靠山。另外,没有安倍的自民党安倍派(即清和会)将失去凝聚力,派内右派,如一贯反华亲台的稻田朋美、青山繁晴等人将失去派内依托。 后安倍时代,日本的右倾保守主义者将失去政治旗手,而那些只不过是看安倍脸色行事的投机政客,会看风使舵,根据自己的利益重新调整和选择政治依托,日本的右倾化路线将面临危机。 后安倍时代,日本现任首相岸田文雄所代表的自民党宏池会将发挥政治主导作用,不用顾虑安倍派的立场,更不用迁就那些借助安倍影响力强硬推行右倾路线的政客。安倍派号称拥有94名议员,是党内最大派阀,但是在后安倍时代,该派就算不发生分裂,相对于宏池会系统的岸田派(43人)、麻生派(53人)和谷垣稹一集团(24人)三个派系共计120人,势力也已经今不如昔。再加上岸田派的政治盟友茂木派(53人),反安倍派的势力已经稳获自民党内主流派地位。 此次参议院选后,任期三年,下次选举是2025年;本届众议院任期自2021年10月开始,任期四年,下次众议院选举也是2025年。所以,今后三年日本没有国会选举,如果不出现意外事件,岸田内阁将平稳度过至少三年的"长期"执政岁月,给日本带来一段政治稳定时期。 安倍去世后,修宪派将失去政治影响力 后安倍时代,修宪问题将出现变数。 修宪的课题其实并非战后日本国民的共识,也不是日本政客的共识。自民党的主流派曾经是岸田领导的宏池会,该派起源于前首相吉田茂的弟子池田勇人,之后是大平正芳、铃木善幸、宫泽喜一等历任日本首相,他们都是护宪派。安倍的外公、前首相岸信介等修宪派并非自民党的主流派,所以修宪议题也从来没有成为战后日本的主要政治议题。 岸信介1987年去世,安倍晋三之父安倍晋太郎1991年去世,安倍晋三1993年初次当选议员时外祖父和父亲都已不在世,安倍晋三当时并无固定的政治信念。他是在自民党内的右派新藤义孝、卫藤晟一等与右翼宗教团体"生长之家"有密切联系的政客,以及右翼组织日本会议成员的多年"培养"和鼓励下成为首相的,因此安倍也就成了修宪派的代理人。 安倍去世后,修宪派将失去政治影响力,即使支持修宪的议员超过三分之二,但是自民党的宪法修正案内容已经变为"加宪",并非修宪派修改宪法的初衷,宪法第九条还是不能删除。 葬礼外交暗流涌动,安倍之后日本何去何从? 后安倍时代,日本对外关系将面临重新选择。 安倍执政累计7年8个月,他对日本政治与外交的右倾化起到了推手的作用。他提出价值观外交、地球仪外交、积极和平主义,令人眼花缭乱;他主导内阁事实上解禁了集体自卫权,在国会通过了安保法案,提出印太战略,四国机制构想;他还在美国的要求下,主张增加防卫费,提高日本先手攻击能力(后改为对敌基地攻击能力和反击能力);干涉台湾问题,对朝鲜推行强硬政策。 美国要在此次日本参议院选举和安倍去世的关键时刻确认日美关系是否牢固。 美国务卿布林肯参加完G20外长会议后,临时改变行程,专程去东京吊唁。布林肯的目的就是在日美同盟和"印太"战略等重大问题上要求日本继续对美国作出承诺。葬礼外交暗流涌动,外交是内政的延续,后安倍时代,不仅日本国内各派系面临重组,岸田内阁应对大国外交,也将重新审时度势,何去何从,人们拭目以待。 作者:廉德瑰,来源:澎湃新闻,原文标题:《扶桑谈|政治、修宪、外交:后安倍时代的日本将向何处去》。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
相关内容
-
暂无...
推荐内容
- 逆袭!600家小市值公司藏金,机构调研曝光三大爆..
- 特朗普“大重置”:债务化解、脱虚向实、美元贬值..
- 美股三大指数冲高回落,中概股重挫,纳斯达克中国..
- 深夜,重挫!近一个月最大跌幅;鸿蒙智行,连推爆..
- 活久见!美国商务部长上电视“推票”:买特斯拉股..
- 华尔街解读美联储决议:鸽派的亮点与迷你“鲍威尔..
- 深海经济利好持续加码,与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并列..
- 美联储的“关键一战”在5月,届时降不了息,那今..
- 李嘉诚押注创新药!和黄医药明星抗癌药海外大卖近..
- “三巫日”前美股反弹一日游,量子计算股暴跌,拼..
- 鲍威尔给经济焦虑“灭火”,标普创八个月来美联储..
- 腾讯要为AI砸千亿重金
- 政治危机升级,反对派领袖被捕引发土耳其股债汇三..
- 3月LPR报价出炉!1年期、5年期均维持不变..
- 五部门:依法稳步推进绿证强制消费,逐步提高绿色..
热点阅读
- 普京:我们即将面对二战后“最危险且最重要”的十..
- 逆袭!600家小市值公司藏金,机构调研曝光三大爆..
- 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GDP增长目标5%左右,CPI涨幅..
- 壹传媒暴涨推手曝光:获利逾3870万港元 15人被捕..
- 大摩看印股今年涨18%的三大理由:经济、盈利、散..
- 欧美主要股指进入熊市 桥水百亿美元做空37家欧洲..
- 运价暴涨!红海危机冲击海运,多家航运公司决定绕..
- 关于货币化安置、“白名单”增资、商品房收储、保..
- 易会满: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 推动长期资金入市..
- 一旦调入沪深300,有多少资金会增配宁德时代?..
- 日本央行震惊投资者 大量资金逃离美国国债ETF..
- OpenAI:颠覆一切,也被一切颠覆
- 下周重磅日程:中国7月经济和金融数据,MLF是否降..
- 2024全球十大宏观事件:美日央行齐转向、中国资产..
- 深海经济利好持续加码,与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并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