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目前极致的交易格局需要什么来打破?
laodang @ 2023年04月19日 财经风云
A股目前极致的交易格局需要什么来打破? 赵颖 国盛证券指出,打破现有格局,需要一次决断,4月下旬是重要窗口,后续A股交易结构或趋于平衡,业绩定价将回归。 当下,A股题材股占据主导,"AI"与"中特"成全场焦点。 然而,历史表明,极致分化的交易结构难以持续,极值大概率会收敛。 国盛证券在4月16日的报告中指出,打破现有格局,需要一次决断,4月下旬是重要窗口。 后续市场格局有两个重要变化,一是交易结构趋于平衡,二是业绩定价将回归。 当下格局:极致分化、题材股占据主导 春节以来,A 股市场走出了一段极致化的结构行情: 指数在3200-3300之间窄幅震荡,结构极致分化且简单明了,TMT与中字头分列前两席,消费与新能源垫底,两者间的累计收益差极其显著。 进入4月后,市场出现了几个微妙的变化,国盛证券分析师张峻晓指出: 大盘指数强势回升,距离前期高点仅一步之遥; TMT热度持续但波动明显放大,而中字头大有接力之势; 股债运行方向一致,说明经济预期偏谨慎。 总的来说,尽管高位板块热点扩散、波动加剧,但当前的市场依旧是题材股占据主导。 国盛证券进一步分析指出: 这种市场格局的形成,除了Chatgpt 横空出世、中特估政策持续催化外,宏观逻辑上,就是源于"经济弱恢复+宏观低波动"的一致预期。 复盘过去10年的极致化交易结构 回溯历史,极致化的交易结构基本上都会收敛,国盛证券后验式地对过去10 年间典型的极致化的交易结构的逆转展开复盘,其中: 前两轮成交结构收敛的原因在于产业景气&政策预期的变化; 2017年9月过后,宏观政策紧缩预期加强,此后PPI与名义GDP进入下行通道,上游周期板块拥挤度大幅下滑的同时,低位消费的交易热度开始回暖; 2020年2月,全球经济衰退预期急剧升温,半导体引领的结构牛被中断,TMT的极致化成交结构就此结束; 2021年12月,国内经济衰退压力加大,宏观政策由调结构(双碳)转向稳增长,随后联储开启新一轮加息周期,内外压力导致新能源板块量价齐跌,此后稳增长行情开启; 2022年8月中旬过后,"经济弱复苏+政策强定力"的预期被打破,A股极致化的小票行情终结。 总结下来,极致化的交易格局逆转,要么是高拥挤度板块自身预期动摇&景气下滑,要么源自宏观变量波动的放大(衰退 or 复苏、货币条件、美元环境等),而后者在近5年更为普遍。 把握"4月决断"重要窗口 国盛证券认为,四月下旬,或将迎来全年第一个经济"决断"的窗口。 Q1后段开始,一方面,对经济的判断从之前的"强预期、弱现实"变为"强现实、弱预期"; 另一方面,低频数据与高频数据之间互相"打架",导致市场关于经济的分歧持续加大。 往后看,随着旺季数据继续披露(4月高频、一季报与Q1数据)以及重要会议落地(4月政治局会议),宏观预期或将在4月下旬迎来经济数据、公司财报以及政策的三重"决断"。 国盛证券警告称,无论预期向上还是向下打破,都需要提防其对于现有的市场格局的冲击,A股市场很可能出现两个重要变化"交易结构平衡和业绩定价回归"。 首先,偏存量市的环境,无法支撑交易结构持续极致化,TMT性价比已经明显降低,这就意味着接下来一段时间,市场结构会向着相对均衡的方向去演绎; 其次,在定价特征上,与一季度明显不同的是,Q2股价与业绩的相关性将显著提升,尤其是一季报业绩对股价的指引力度将会加大。 本文主要摘取自国盛证券张峻晓(执业证书编号:S0680518110001)、李浩齐(执业证书编号:S0680121110014)报告《打破现有格局,需要一次"决断"》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
相关内容
-
暂无...
推荐内容
- 逆袭!600家小市值公司藏金,机构调研曝光三大爆..
- 特朗普“大重置”:债务化解、脱虚向实、美元贬值..
- 美股三大指数冲高回落,中概股重挫,纳斯达克中国..
- 深夜,重挫!近一个月最大跌幅;鸿蒙智行,连推爆..
- 活久见!美国商务部长上电视“推票”:买特斯拉股..
- 华尔街解读美联储决议:鸽派的亮点与迷你“鲍威尔..
- 深海经济利好持续加码,与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并列..
- 美联储的“关键一战”在5月,届时降不了息,那今..
- 李嘉诚押注创新药!和黄医药明星抗癌药海外大卖近..
- “三巫日”前美股反弹一日游,量子计算股暴跌,拼..
- 鲍威尔给经济焦虑“灭火”,标普创八个月来美联储..
- 腾讯要为AI砸千亿重金
- 政治危机升级,反对派领袖被捕引发土耳其股债汇三..
- 3月LPR报价出炉!1年期、5年期均维持不变..
- 五部门:依法稳步推进绿证强制消费,逐步提高绿色..
热点阅读
- 逆袭!600家小市值公司藏金,机构调研曝光三大爆..
- 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GDP增长目标5%左右,CPI涨幅..
- 普京:我们即将面对二战后“最危险且最重要”的十..
- 下周重磅日程:中国7月经济和金融数据,MLF是否降..
- 央行发布10月份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沪深两市日均交..
- 大摩看印股今年涨18%的三大理由:经济、盈利、散..
- 壹传媒暴涨推手曝光:获利逾3870万港元 15人被捕..
- 欧美主要股指进入熊市 桥水百亿美元做空37家欧洲..
- 日本央行震惊投资者 大量资金逃离美国国债ETF..
- 深海经济利好持续加码,与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并列..
- 年内成品油价或首现两连降 加满一箱汽油少花5.5元..
- 机构预测8月份CPI同比涨幅或重回下行通道..
- 重磅!全面注册制要来了 沪深主板新股上市前5日涨..
- 工信部: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加大支持算力..
- 龙头齐聚,本周7股将申购!中一签需缴近7万,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