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YCC之后,日本利率能达到多少?
laodang @ 2024年03月12日 财经风云
| 结束YCC之后,日本利率能达到多少? 葛佳明 分析师认为,日本消费持续疲软,日本央行结束负利率后,利率仍将长期"低位飞行",瑞银认为到2025年日本的基准利率都将保持在0或0.1%。 日本央行即将结束负利率的传闻持续发酵,转向已近在咫尺,下一个关键问题将是,日本央行的利率空间还有多少? 3月11日,媒体报道称,尽管现在日本央行已多次暗示准备好结束负利率时代,预计最早可能在3月或4月首次加息,但在加息后日本央行将面临一大挑战,如何不引起全球市场和日本金融机构动荡的情况下结束负利率,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三点: 1.是将利率提高到零,还是直接提高到正利率; 2.如何处理日本央行庞大的债券规模; 3.首次加息后,如何为后续政策路径发出信号。 日本央行是否放弃三级存款利率系统 在第一个问题上,日本央行官员已基本做出决定,他们可能会将政策利率上调20个基点至0.1%。最近的一次讲话中,日本央行副行长内田真一表示,这将导致货币市场中的无担保隔夜拆借利率在0-0.1%的范围内。 但这给日本央行带来了一个颇为棘手的问题,是否放弃2016年设立的三级存款利率系统:正利率、零利率和负利率(0.1%的利率适用于金融机构存放在日本央行的超额准备金;零利率适用于金融机构存放在央行的法定准备金;不包含在上述这两个范围内的准备金将适用负0.1%的利率) 穆迪分析公司高级经济学家Stefan Angrick表示,最明显的一个方向就是取消分级。日本央行以前也实行过零利率政策,且当时没有分级制度,"这是完全合乎逻辑的。" 但日本央行长期观察家、Totan Research首席经济学家Izuru Kato表示,要回到2016年前的情况并不容易,如果取消分级制度,除非日本央行开始收缩资产负债表以减少超额准备金,否则银行将没有动力在短期货币市场进行交易。 Kato表示,日本央行可以维持两级体系,以防止银行间交易下滑,并指出瑞士央行在2022年恢复正政策利率后,出于同样的原因维持了其分级制度。 在债券组合方面,分析师普遍认为,日本央行不太可能做出转向量化紧缩的转变——暂停购买资产甚至出售资产。相反,日本央行官员们认为,即使他们继续购买债券,也可以利用到期时间的不同来缓慢削减投资组合: 未来几年,该投资组合的年度到期金额将在70万亿日元(4700 亿美元)左右。鉴于日本银行购买债券的速度几乎与此相当,对购买时间表进行小幅调整可能会导致投资组合下降。 日本利率仍将长期"低位飞行" 由于工资涨不过物价,日本消费持续疲软,要彻底摆脱通缩还是得靠日本内需驱动。正如日本央行反复强调的,工资和物价的良性循环加强,才会考虑退出超宽松政策。 3月11日,日本内阁府公布的数据显示,日本四季度实际GDP年化季环比终值0.4%,远不及预期的1.1%,虽然暂时摆脱了技术性衰退,但占日本经济比重二分之一以上的个人消费由环比下降幅度由0.2%下调为下降0.3%。此外,日本家庭消费支出连续11个月减少,降幅比上月扩大3.8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日本的通胀增速已开始放缓,1月的核心CPI连续第三个月放缓,稳定在日本央行2%的目标水平。 日本央行官员此前曾提及,首次加息并不意味着开启了加息周期,这意味着在可预见的未来,日本的基准利率可能会保持在非常低的水平。内田真一在演讲中强调,由于通胀预期在长期通缩和经济停滞后尚未稳定在2%,日本的情况无法与美国或欧洲相提并论。他说: "即使日本银行终止负利率政策,也很难想象它会继续快速提高利率。" 但投行们对于日本央行的加息步伐仍存在分歧,瑞银预计到2025年日本央行的政策利率将保持在零或0.1%,而摩根士丹利预计到7月份将升至0.25%。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建议日本央行在取消YCC(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限)并结束超宽松政策后,在未来几年内逐步提高政策利率: 我们同意日本央行的观点,即通胀路径仍存在相当大的不确定性。" "鉴于通货紧缩压力的历史,我认为谨慎是正确的。" 此外有观点认为,本周"春斗"(企业薪资谈判)将会决定日本央行的加息脚步,但日本央行前货币政策主管、现任瑞穗研究所执行经济学家的门间和夫表示,中小企业需要更强劲的加薪,才能证明第二次加息是合理的。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
相关内容
-
暂无...
推荐内容
- 逆袭!600家小市值公司藏金,机构调研曝光三大爆..
- 特朗普“大重置”:债务化解、脱虚向实、美元贬值..
- 美股三大指数冲高回落,中概股重挫,纳斯达克中国..
- 深夜,重挫!近一个月最大跌幅;鸿蒙智行,连推爆..
- 活久见!美国商务部长上电视“推票”:买特斯拉股..
- 华尔街解读美联储决议:鸽派的亮点与迷你“鲍威尔..
- 深海经济利好持续加码,与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并列..
- 美联储的“关键一战”在5月,届时降不了息,那今..
- 李嘉诚押注创新药!和黄医药明星抗癌药海外大卖近..
- “三巫日”前美股反弹一日游,量子计算股暴跌,拼..
- 鲍威尔给经济焦虑“灭火”,标普创八个月来美联储..
- 腾讯要为AI砸千亿重金
- 政治危机升级,反对派领袖被捕引发土耳其股债汇三..
- 3月LPR报价出炉!1年期、5年期均维持不变..
- 五部门:依法稳步推进绿证强制消费,逐步提高绿色..
热点阅读
- 斩草除根!马斯克放话要“根除”美国联邦政府机构..
- 一场关乎万亿资金流向的论战正激烈进行中..
- 下周重磅日程:中美通胀、电子春晚、敏感时刻来了..
- 科创50ETF期权今起上市 对应ETF规模超870亿..
- 人民币汇率创46个月新高,影响多大?外资连续38个..
- 催收巨头湖南永雄身陷关门危机
- *ST长生16日起进入退市整理期 2.27万名股东还有3..
- 央行正式划界标与非标 银行理财收益难言大幅下行..
- “六连增”!4月中国央行黄金储备环比上升26万盎..
- 像人类一样“会聊天”!亚马逊的智能音箱将加入“..
- 百亿私募状告东海证券 索赔违约债难在“责任认定..
- RCEP正式落地 西南省份收获哪些红利..
- 美股集体收高:纳指收复13000点关口,特斯拉涨近..
- 是喜是忧?金融市场对债限谈判反应不一 美联储官..
- 突发!伊朗宣布撤回伊核协议承诺,将不对浓缩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