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 “全民发钱”现实吗?这是芬兰的“派钱”试验,人们“开心地失业”
深度 | “全民发钱”现实吗?这是芬兰的“派钱”试验,人们“开心地失业”
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你是上班族还是失业中,每个月什么都不做,就能收入4000多元人民币,是什么样的体验? 1516年,托马斯・莫尔(Thomas More)在《乌托邦》一书中写道:“与其实施这些可怕的惩罚,还不如给每个人提供一些谋生的手段,这样就不会有人在可怕的情况下首先成为一个小偷,然后变成一具尸体。” 莫尔讨论的正是普遍基本收入(Universal Basic Income,UBI)这一社会政策的雏型,他认为毫无意义的死刑判决无助于减少偷窃和暴力,更好的替代措施是普遍收入。 如今,这一乌托邦式的理念正在照进现实。 芬兰刚刚结束了一个为期两年的“派钱”试验,初步结论是:钱确实能带来幸福感,但并无助于促进失业人群重返就业市场。 实际上,不同国家都曾经或正在尝试在有限程度上引进无条件收入,例如肯尼亚、纳米比亚、印度和部分欧洲国家。 在肯尼亚西部的一个村庄,一场有史以来持续时间最久、覆盖面最广的UBI试验正在进行中。在截至2028年的12年里,有来自200个农村地区的两万名成年人每月将获得22美元的无条件收入;意大利政府也将于今年开始实施“全民基本收入”政策;荷兰乌得勒支市也在进行一项名为Weten Wat Werkt的基本收入研究。 随着自动化浪潮的到来,面对机器人抢饭碗的担忧,UBI作为社会保障层面的应对方案也获得了广泛支持。 然而,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实行过真正意义上的普遍基本收入。 什么才是真正的普遍基本收入? 什么都不做就有钱拿是什么样的体验? UBI政策有哪些好处,又有哪些弊端? 不妨从刚刚结束的芬兰试验说起。 芬兰是怎么“派钱”的? 芬兰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经过几十年的时间逐步建立起来的,但随着工作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社会保障体系也开始不适应现代要求,而且名目繁多的补贴和复杂冗长的申请流程引发了不少抱怨。 芬兰政府希望基本普遍收入政策相对该国现有的失业保险项目,能够创造更大的灵活性,让人们在不失去福利的情况下,积极寻求就业,接受即便是低薪或临时性的工作。 这项试验的具体的操作方式是这样的:芬兰政府在国内挑选出2000名年龄在25-58岁之间的失业人员,并向他们提供每月560欧元(约4300元人民币)的“普遍基本收入”。 该项资金的发放没有任何条件,即无论这些失业者是否重新找到工作,他们都会收到付款。相比之下,失业金福利则会因为就业状态和收入情况不同而有所变化。 该试验始于2016年12月,于2018年12月结束。 “派钱”结果如何? 从提振就业的角度,这项实验目前看起来是失败的。不过积极点来看,至少获得基本收入也没有导致人们减少工作。普遍基本收入的反对者一直担心,免费的收入会让人们变得懒惰,更加远离就业市场。芬兰的实验结果或许能让他们稍微松口气。 同时,本次试验也取得了一个意料之外的研究结果。报告显示,尽管就业并未得到明显提振,但UBI实验组的主观幸福感较对照组出现了明显的提升,在对未来生活状况改善的信心,以及寻求工作的兴趣方面均超出对照组逾10个百分点。 芬兰社会保障局(Kela)首席研究员Minna Ylikanno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接受UBI的失业者感到“压力症状减轻,集中精力的困难更少,健康问题也更少了,同时,他们对自己的未来更具信心”。 以上只是初步结论,有关这项试验的完整报告将于2020年发布。 什么都不做就有钱领,是什么样的体验? 原因很简单,这笔钱比芬兰政府每个月发给失业人员约640欧的失业金要来得少。 因此为了保证被选中的人都能参与这项试验,芬兰宪法委员会甚至还专门通过了一部UBI试验法,将参与试验变成了公民的法定义务。 乐于参与这项试验的人将这个体验形容为“中了乐透”,西尼・马提宁(Sini Marttinen)就是其中之一,她在接受VOX采访中表示,“这给了我开创自己事业的安全感。” 另一位“乐透中奖者”是自由职业者、作家Tuomas Muraja。芬兰这项试验吸引全世界媒体的关注,Muraja作为参与者也接受了BBC等多家媒体的采访。 在被问及基本收入试验验如何改变了你的生活时,Muraja的回答是:“从经济层面来说,没有改变。”因为芬兰是一个高福利国家,即便没有固定工作,也会有各种补贴来为公民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 但相比传统的福利体系,Muraja更喜欢获得普遍基本收入,他称参与这个试验已经对他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心理影响。 在原来的失业保障体系下,Muraja总是拒绝一些收入不高的短期工作邀请,因为这可能导致他失去一些福利,之后需要重新申请,而且申请过程要填一堆复杂的表格。 在普遍收入体系下,则完全不存在这些困扰。Muraja可以放心地参加一些报酬不高的活动,来宣传他的作品,而不用担心福利被减少,或者延迟支付。 此外,在原有的失业救济体系下,申请人需要报告每一项收入,而普遍收入则不这么要求。Muraja称这让他可以专注于写作和求职,“感觉就像基本收入增加了自由,使社会更加平等。” 什么才是真正的普遍基本收入? 普遍基本收入是指政府或团体组织定期发放给全体成员一定金额的钱,以满足基本生活条件。 它有许多化名,例如无条件基本收入(Unconditional Basic Income),又或者在英国被称公民基本收入(Citizen's Basic Income ),在美国和加拿大则称之为基本收入保障(Basic Income Guarantee )。 但无论它被叫作什么,一般都要满足以下这些条件: 普遍性:发放给全民。 无附加条件:基本收入可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所变化,但不会受到其他条件的影响。因此,相同年龄的每个人都将获得相同的基本收入,无论性别、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无论是在职人员还是失业人员,更不会因为收入高低、家庭结构又或者对社会的贡献不同而有所不同。 以个人为基础:基本收入以个人为对象支付,而不是以夫妻或者家庭为单位。 以金钱方式支付:这让个人可以自行决定自己的需求,而不是提供食物或其他物资。 自动发放:基本收入将定期,每周或者每个月,自动存入公民的银行账户。 推行普遍基本收入的目的是什么? 不同的人对普通基本收入有不同的梦想。UBI作为一种社会保障形式,其经典目标是减少不平等和消除贫困。 UBI还加强了个人层面的经济自由,无条件收入提高了个人与雇主的议价能力,劳动合同变得更接近自愿,人们将不用被迫接受没有效率的工作来满足他们的生存需求。工人和雇主之间的权力关系变得不那么不平等,因为工人有退出的选择。 UBI也有助于提高政府的效率。相比于明目繁多的有针对性的福利计划,UBI的普遍性使得政府不需要投入过多精力来审核资质,并且能够帮助减少腐败。 而近年来,随着自动化热潮的蔓延, UBI的理念在科技界大受欢迎。在硅谷,机器人取代人工的担忧推动一些行业大佬提倡基本收入,这其中就包括了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 基本收入的支持者通常认为,无条件的安全感可以帮助人们摆脱贫困,给他们时间申请工作或学习基本的新技能。在自动化时代,机器人越来越多地取代人类工作的趋势下,这一点越来越重要。 此外,随着人类劳动被技术所取代,工资收入和购买力将会下降。UBI将弥补购买力的下降。 反对UBI的人说些啥? 反对人士们担心,UBI的实施成本太高,而且会鼓励一种“不劳而获”的文化。 反方一般认为经济回报应该建立在实际创造经济价值的基础上。普遍基本收入可能会让人们变得懒惰,并滋生依赖性。他们可能会选择退出劳动力市场。而且没有人能保证额外的收入会花在教育、健康等方面。这些钱很可能会花在酒精、烟草、毒品等充满诱惑的商品上。 成本问题也是推行UBI的一大阻碍。由于人口众多,政府的财政负担将是沉重的。如果UBI的资金来自更高的税收,尤其是间接税,它将导致通货膨胀。这反过来又会降低人们的购买力。 此外,有保障的最低收入可能会减少某些必要但缺乏吸引力的行业的工人数量,并提高这些行业的工资。例如,由于没有愿意在别人的农场工作的工人,农业工人的工资可能会增加。 针对一些国家寄希望于UBI来改进福利体系,经济学家格雷丝•布莱克利(Grace Blakely)反驳道,“如果我们的经济体系不进行根本的结构性改革,UBI将只是一种糊在裂缝上的橡皮膏”。 世界上还有哪些UBI经验? 虽然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全面铺开推行UBI,但有限程度的试验曾经或正在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开。 从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纳米比亚的贫困地区Otjivero-Omitara进行了在发展中国家普遍基本收入的第一次重大试验。所有60岁以下并已登记居住在该地区的居民每月均可获得无条件收入。 项目倡导者对该试验的分析显示,尽管移民数量显著增加,但贫困率和儿童营养不良率下降,创收活动率和儿童入学率上升。居民的平均收入得到了增长,超过基本收入的39%,许多接受基本收入的人都能够创办自己的小企业,比如面包烘焙、制砖和服装缝制等。 这个试验也为减少犯罪作出了贡献。据当地报告,总体犯罪率下降了42%。 在印度,2020年到2011年间,非政府组织SEWA也在中央邦Madhya Pradesh开展了一次UBI试验。来自9个村庄的6000多名村民每个月都会固定收到一笔无条件收入,持续时间为18个月。这个试验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在一系列指标上出现了改善,包括金融包容性、住房和卫生、营养和饮食、健康、教育等。 *本文来自华尔街见闻(微信ID:wallstreetcn)。 |
-
暂无...
- 逆袭!600家小市值公司藏金,机构调研曝光三大爆..
- 特朗普“大重置”:债务化解、脱虚向实、美元贬值..
- 美股三大指数冲高回落,中概股重挫,纳斯达克中国..
- 深夜,重挫!近一个月最大跌幅;鸿蒙智行,连推爆..
- 活久见!美国商务部长上电视“推票”:买特斯拉股..
- 华尔街解读美联储决议:鸽派的亮点与迷你“鲍威尔..
- 深海经济利好持续加码,与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并列..
- 美联储的“关键一战”在5月,届时降不了息,那今..
- 李嘉诚押注创新药!和黄医药明星抗癌药海外大卖近..
- “三巫日”前美股反弹一日游,量子计算股暴跌,拼..
- 鲍威尔给经济焦虑“灭火”,标普创八个月来美联储..
- 腾讯要为AI砸千亿重金
- 政治危机升级,反对派领袖被捕引发土耳其股债汇三..
- 3月LPR报价出炉!1年期、5年期均维持不变..
- 五部门:依法稳步推进绿证强制消费,逐步提高绿色..
- “商品旗手”高盛:三大驱动力刺激,铜或迎来新一..
- 逆袭!600家小市值公司藏金,机构调研曝光三大爆..
- 500亿量化帝国“幕后推手”:龙头券商财富业务“..
- AI驱动商业化加速,2025智驾拐点正在到来..
- 特朗普、泽连斯基与北约动态交织,A股军工股掀涨..
- 国家统计局:2024年GDP为1349084亿元,比上年增长..
- Cliff Asness:这是一封写在2035年的十年资产配置..
- 超千家公司将被ST?真实数据来了,66股符合ST新规..
- 历史上的“货币化安置”,拉动了多少投资?..
- 比特币暴跌,发生了什么?
- 大摩看印股今年涨18%的三大理由:经济、盈利、散..
- 小金属狂潮——全球资源国觉醒及贸易摩擦下的看涨..
- A股荒唐一幕!前三季度收入仅1.85亿元 总市值却超..
- 开年最强的股市,为何是欧洲?
- 中国驻美大使谢锋:“外资撤离中国论”宣告破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