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债双杀是隔山打牛,还是隔山打熊?
股债双杀是隔山打牛,还是隔山打熊?
基本面角度看股债双杀。我们认为,股债双杀频繁出现可能与近期滞涨预期的抬头有一定联系,但更多的可能是政策预期的混乱所致。一旦投资者对于金融资产的基本面预期变得混乱,那么实际上就会对所有资产价格的上涨都失去信心,因此股债的预期走势都会出现弱势下跌的行情。 换个视角,从两个市场差别来看,股债双杀也有其自身的逻辑。股票和债券虽然都关心宏观经济、通胀水平、企业盈利、风险偏好这些因素,但在同一阶段对这些因素的关注重点、反应程度、反应时滞等方面可能会有一些区别,最终导致股债跷跷板效应失效,进而引发股债同涨或者同跌的情况出现。 从市场自身角度出发,有几点因素导致股债双杀格局的形成: 股市和债市预期虽然一致,但短期关注点有所不同 对于股市来说,宽信用政策的效果如何并不是影响股市的关键。贸易战发酵以来,市场对于政策的信心持续走弱。虽然7月下旬一系列政策转向使得股市信心短期内一度得到提振,但很快再度进入颓势。最近两周以来,政策相互矛盾的情况进一步加剧: 一方面是要支持小微及民营企业融资,另一方面改革社保征管体制增大中小企业盈利压力;一方面是通过环保限产来进行供给侧改革,另一方面又是传言放松限产比例不搞一刀切。虽然最后官方说法对这些消息都有所修正,但对于股市来说,对政策层面释放信号感到愈发迷茫,使得风险偏好持续走低。 因此对于宽信用未来的效果,反而并非是股市投资者关注最核心的因素。当然,如果宽信用没有效果,那么企业盈利可能会面临较大的下滑风险,在这种预期下,股市更难有行情。 而对于债市来说,宽信用政策本身就意味着利空,宽信用效果的好坏只是决定了利空的程度。年初以来长端利率的持续下行,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融资收缩逻辑的自我强化,以及货币政策的持续宽松。但是当政策的重心从宽货币转向宽信用时,就意味着货币政策很难进一步宽松。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进一步宽货币对于维稳经济意义不大,反而有可能会鼓励新一轮的加杠杆,因此央行一方面在公开市场上连续暂停逆回购,另一方面,在8月份以来两次市场利率击穿利率走廊下限时,均进行窗口指导市场利率上行。 因此,虽然货币政策维持宽松,但在整体宽信用的导向下,资金面未来很有可能是边际趋紧的。对于债市来说,政策态度的转变本身就已经是利空,宽信用政策是否能生效只是决定了利空的幅度而已。 对比来看,股市的上涨并不需要看到宽信用出现实质性的成效,而债市的下跌却只需要看到宽信用的预期持续升温,政策转向本身实际上就已经破坏了债市上涨的基石。 宏微观走势在预期上的背离导致股债双杀 政策转向后,宏微观预期的背离导致股债双杀。从宏观角度来看,上半年拖累经济最为明显的分项就是基建投资的快速下滑,而地产投资、进出口、制造业投资均不弱。基建投资又是政府最具掌控力的分项,因此在7月下旬政策转向之后,至少短期内宏观经济继续大幅回落的预期出现了修正。 虽然“走老路”可能会在未来导致更大的问题,但至少短期经济稳住的概率大幅上升。因此对于更加关注宏观层面的债券来说,自然会有一定下跌压力。对于股票来说,通过基建托底的方式可以来维稳经济,但相比较于前几轮配合地产放松来维稳经济的措施来说,基建产业链的深度和广度明显更短,因此带动上市公司盈利改善的作用也比较有限。 从目前情况来看,投资者普遍预期三季度企业盈利会出现下行拐点,原因在于支撑上市公司盈利的依然是强周期板块,而这些板块后续将较为乏力。虽然股市整体估值水平已经处于底部区域,但对于未来企业盈利的悲观预期使得股市有杀完估值再杀盈利的风险,因此也导致股市的持续下跌。
从交易层面来看,政策转向窗口期间,股债投资者都选择观望,市场人气下降导致股债双杀 目前就处于政策转向的窗口期,对未来宏观环境的看法并不清晰。7月下旬以来,政策重心从去杠杆转为稳增长,如果选择相信政策,那么未来的预期方向将是融资和经济企稳,但出于对宽信用效果的担忧,多数投资者并不相信未来融资将会企稳改善。站在当下往后看,实际上市场对于未来并没有形成非常确定的预期。股市和债市做多和做空都没有非常确定的把握,此时多数人会选择观望。 对于股市来说,大盘从年初的高点至今已经累计下跌近30%,在当前的底部位置,套牢盘卖出的可能性不大,而场外的资金进场的积极性也很低,因此我们看到股市成交持续缩量,市场人气持续低迷。 对于债市来说,融资收缩的逻辑出现动摇之后,投资者继续大幅做多长端利率债的信心明显不足,但出于对未来经济下滑的预期仍较为一致,因此投资者加仓或减仓的积极性都不强,同样是处于观望情绪浓厚的状态。
股债双杀是隔山打牛,还是隔山打熊? 对于债市来说,交易结构仍然较差,一是融资开始出现了企稳的迹象,有望进一步证伪融资收缩的逻辑,另外,目前所有投资者的一致策略都认为宽货币是确定的,集体加杠杆行为再现。在这种一致行为之下,未来资金面是否还会如预料般的宽松需要打问号。因此,现阶段的股债双杀格局对债券牛市敲了警钟,同时也预示股票熊市将会出现转机,随着预期方向的逐步明朗,股债双杀大概率会切换为股强债弱。 |
-
暂无...
- 逆袭!600家小市值公司藏金,机构调研曝光三大爆..
- 特朗普“大重置”:债务化解、脱虚向实、美元贬值..
- 美股三大指数冲高回落,中概股重挫,纳斯达克中国..
- 深夜,重挫!近一个月最大跌幅;鸿蒙智行,连推爆..
- 活久见!美国商务部长上电视“推票”:买特斯拉股..
- 华尔街解读美联储决议:鸽派的亮点与迷你“鲍威尔..
- 深海经济利好持续加码,与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并列..
- 美联储的“关键一战”在5月,届时降不了息,那今..
- 李嘉诚押注创新药!和黄医药明星抗癌药海外大卖近..
- “三巫日”前美股反弹一日游,量子计算股暴跌,拼..
- 鲍威尔给经济焦虑“灭火”,标普创八个月来美联储..
- 腾讯要为AI砸千亿重金
- 政治危机升级,反对派领袖被捕引发土耳其股债汇三..
- 3月LPR报价出炉!1年期、5年期均维持不变..
- 五部门:依法稳步推进绿证强制消费,逐步提高绿色..
- 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GDP增长目标5%左右,CPI涨幅..
- 逆袭!600家小市值公司藏金,机构调研曝光三大爆..
- 500亿量化帝国“幕后推手”:龙头券商财富业务“..
- 广州芳村“金融茶”爆雷始末
- 债务上限来了!美国财政部要从“泄洪”转向“抽水..
- 美国银行业危机再起?存款疯狂流失,第一银行股价..
- 债市到了关键的时候
- 内幕交易ST岩石 牛散张绍波被罚没1.03亿..
- 上半年业绩暴增股名单 (附股)
- 美国实际利率见顶了吗?
- “币圈罪人”SBF:天生赌徒
- 降息预期火爆,美债还能再涨吗?周五非农就业报告..
- 政府工作报告:今年GDP目标5%,赤字率拟3%,拟连..
- 鲍威尔再挫降息预期,但市场为何“不太在意”?..
- 财政部公布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