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快评:美国实施霸凌,唯有从容应对
新华社快评:美国实施霸凌,唯有从容应对
最近几天,“美方对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从10%升至25%”。在第十一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举行前,反映出美国在这个紧要关口,对谈判施加压力、为谈判增加筹码的霸凌意图。 其实,这些年来,美国在自己需要时就进行合作,不需要时就撕毁协议,甚至动不动就对国际组织威胁“退群”,屡屡动粗,人们已经司空见惯。此次美国极限施压的意图,仍昭然若揭。对此,我们不妨冷眼看待。 中国和美国相比,在很多方面还有很大差距,但也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了,不是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如果到了今天,还有人把中国当成可以任人宰割的旧中国,当成以为可以任意揉捏的“软柿子”,那真是脑子还留在19世纪,自欺欺人。 美方应该明白,其一意孤行,顽固地推行加税,必然会引起中国的反制。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对华加征关税,势必会变成对美国企业和消费者加税,造成美国国内企业裁员、投资推迟、物价上涨等问题,出现“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结果。 在国际上,正常的经贸往来,从来都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可遏制的时代潮流。经贸活动的顺差逆差,只不过是不同国家、不同经济体经济结构差异的必然结果,是不同国家在国际市场上比较优势不同的体现,是国际贸易舞台的客观现象。中美经贸,还有美国方面限制高技术等产品向中国出口的因素,加剧了贸易逆差。美国自己不反思原因,却一味指责中国,公理何在? 据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在今年年初新闻发布会上披露的数据,中美建交之初,双方的贸易额只有区区25亿美元,2018年,中美两国货物贸易额超过6300亿美元,双向投资累计超过2400亿美元。中美双方的经贸合作已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交融格局,给两国和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也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 自2017年中美经贸摩擦升级以来,中国并未受到太大影响。业内认为,从去年年底开始,中国的经济开始走上回升期,形势比较乐观。从近期来看,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有效供给带来巨大的生产潜力,产业、产品、企业的竞争力在全面提升;从需求侧来看,我们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消费市场和消费潜力巨大。中国管理层在政策调控方面,有充足的政策工具和巨大空间。所以,中美经贸摩擦固然短时间内会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压力,制造点小插曲、小波折,但不足以改变稳定向好的走势,中国经济仍将保持平稳、健康、良好的态势。 这一基本面,是我们看待美国霸凌的底气。关键的是,我们自己要有信心、有定力,不能遇到点事情就自乱阵脚。扎扎实实地做好自己的事情,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扩大与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经贸合作,就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事实上,在当今国际舞台上,中国实施更加开放的政策,坚定奉行开放、合作、共赢的理念,与更多国家开展务实合作,正赢得更多国家的赞同,朋友圈正越来越大。“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国家之间的发展与合作,只要有需求、有机会,总能找到合作伙伴的,其舞台、空间和机遇,只会越来越大,越来越多,越来越实。 一个国家的发展,正如一个人的成长,不可能不遭遇曲折和荆棘,有一些曲折是难免的。反过来说,这正是锤炼和检验一个国家处理国际事务能力的机遇。无论是在国际舞台,还是在一个国家的内部,不就是始终处在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周而复始的过程中吗?所以,中美经贸摩擦发展到今天,尽管情非我愿,但大可不必惊慌失措。我们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文化的自信,有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的信心和决心,只需放平心态,做好自己的事情,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对于中美经贸摩擦,正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在磋商结束后对媒体释放出的信息,谈判并没有破裂,出现暂时的问题不可避免,中方在原则问题上也不会妥协,但双方都有意愿继续保持磋商,并同意未来北京再见面。以此来看,试图以讹诈为前提,逼中国就范,只会适得其反。这样的如意算盘也注定不会如意。 合则两利、斗则俱伤。我们期待,双方能够本着协商解决分歧的原则,平等地、有尊严地一步一步地谈,谈出一个两国人民都能接受的结果。即便不能如愿,只要我们自己有信心,我们什么困难也不用害怕。 新华社 李代祥 |
-
暂无...
- 逆袭!600家小市值公司藏金,机构调研曝光三大爆..
- 特朗普“大重置”:债务化解、脱虚向实、美元贬值..
- 美股三大指数冲高回落,中概股重挫,纳斯达克中国..
- 深夜,重挫!近一个月最大跌幅;鸿蒙智行,连推爆..
- 活久见!美国商务部长上电视“推票”:买特斯拉股..
- 华尔街解读美联储决议:鸽派的亮点与迷你“鲍威尔..
- 深海经济利好持续加码,与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并列..
- 美联储的“关键一战”在5月,届时降不了息,那今..
- 李嘉诚押注创新药!和黄医药明星抗癌药海外大卖近..
- “三巫日”前美股反弹一日游,量子计算股暴跌,拼..
- 鲍威尔给经济焦虑“灭火”,标普创八个月来美联储..
- 腾讯要为AI砸千亿重金
- 政治危机升级,反对派领袖被捕引发土耳其股债汇三..
- 3月LPR报价出炉!1年期、5年期均维持不变..
- 五部门:依法稳步推进绿证强制消费,逐步提高绿色..
- 中国互联网巨头中增长最快!大摩:美团剑指300港..
- “商品旗手”高盛:三大驱动力刺激,铜或迎来新一..
- 原油交易逻辑转空?
- 逆袭!600家小市值公司藏金,机构调研曝光三大爆..
- 500亿量化帝国“幕后推手”:龙头券商财富业务“..
- 超千家公司将被ST?真实数据来了,66股符合ST新规..
- 90年代日本应届生职场启示录:一步踏空,步步落后..
- Cliff Asness:这是一封写在2035年的十年资产配置..
- 多股涨停,国产GPU回春?国产GPU集体奔赴A股,25..
- IEA:2024年原油需求增长或腰斩,明年每天都将出..
- AI驱动商业化加速,2025智驾拐点正在到来..
- 高盛深度分析中国短剧市场:今年规模已超电影市场..
- 大摩看印股今年涨18%的三大理由:经济、盈利、散..
- 中国险资试点投黄金,怎么看?
- 如何看待这波“人形机器人”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