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I扩容日北向资金百亿大甩卖,千亿外资候场趋势下A股如何布局?

taiyang @ 2019年05月14日  财经风云

  北京时间5月14日上午5时,MSCI 5月半年度指数审议结果正式出炉。

  MSCI宣布,将现有的中国大盘A股纳入因子从5%增加至10%。同时,18只创业板股票纳入MSCI中国指数。这是创业板股票首次被纳入MSCI指数。本次调整将在5月28日收盘后生效。

  具体而言,此次被纳入的18只创业板股票包括:温氏股份(300498.SZ)、迈瑞医疗(300760.SZ)、宁德时代(300750.SZ)、爱尔眼科(300015)(300015.SZ)、东方财富(300059)(300059.SZ)、智飞生物(300122)(300122.SZ)、同花顺(300033)(300033.SZ)、乐普医疗(300003)(300003.SZ)、芒果超媒(300413.SZ)、汇川技术(300124)(300124.SZ)、沃森生物(300142)(300142.SZ)、三环集团(300408)(300408.SZ)、泰格医药(300347)(300347.SZ)、康泰生物(300601.SZ)、宋城演艺(300144)(300144.SZ)、蓝思科技(300433)(300433.SZ)、先导智能(300450.SZ)、网宿科技(300017)(300017.SZ)。

  此次扩容为MSCI年内增加A股比重的第一步。按照计划,今年8月和11月,MSCI还将进一步提高A股大盘纳入因子至20%。业内预计,一旦上述扩容步骤完成,将为A股带来5000亿人民币级别的资金增量。

  千亿级资金“候场”

  仅从此番MSCI纳A扩容来看,究竟能为市场带来多大的资金增量?

  综合市场各方机构测算来看,此次MSCI将A股纳入银子比例提升至10%,将带来千亿级别人民币资金增量,仅5月底就有望迎来200至300亿元人民币的被动资金。

  招商MSCI中国A股国际通指数基金经理白海峰分析称,我们预计A股纳入因子增加至10%将有约200亿美元的资金(包括主动和被动指数)进入A股市场,被动资金一般在生效日附近的几个交易日执行,因此被动资金约40亿美元的资金将在5月底左右进入A股市场。我们预计MSCI将A股纳入因子提升至20%,将为A股带来约1000亿美元的增量资金(包括主动和被动指数)。

  此外,国金证券(600109)表示,根据测算,按照MSCI的A股纳入比例提升方案,5月A股大盘纳入比例提升至10%,同时纳入创业板大盘股,按人民币计增量资金约1281亿元。

  大消费板块或最受益

  千亿级别的资金流量,对于A股各大行业而言,哪些会最为受益?

  综合各方观点来看,消费、金融、医药、地产等外资配置比例居前的板块或受到外资进一步的青睐。

  川财证券分析认为,从行业角度来看,首先,A股纳入MSCI指数的纳入因子由5%提升至10%,外资配置比例居前的行业有望获得资金流入,如食品饮料、家电、非银行金融、银行等。其新兴产业上市公司主要分布在医药、电子元器件、计算机、机械等板块。新兴产业上市公司主要分布在医药、电子元器件、计算机、机械等板块。创业板中外资相对偏好医药板块,此次纳入MSCI指数的创业板个股中,医药板块 成分股自由流通市值占比为 32%。

  招商基金白海峰则认为,A股纳入系数将从5%提高至10%,238只现有成份股将增加至264只,将涵盖A股市场众多优质的大中盘蓝筹股,主要集中在A股主板和创业板的金融、地产、消费和科技四大板块,上述四大板块中长期投资价值显现。

  国盛证券指出,外资偏好于本土优势行业和特色产业,且这一偏好具有持续性。大消费是典型的本土优势产业,亦是外资长期增持的主要方向。

  北向资金为何疯狂卖出?

  在MSCI纳A扩容的关键时点前后,北向资金加剧抛售A股的反向动作,令不少投资者担忧情绪上升。

  5月14日当天,北向资金再度净卖出108.99亿元,其中沪股通净卖出71.62亿元,深股通净卖出37.37亿元。

  自4月A股市场进入调整以来,北向资金就开启了“卖、卖、卖”的步伐。就在上周,北向资金净卖出174亿元,创年内单周净流出最高数据,历史单周净卖出次高。此外据Wind数据统计,自4月初至5月14日,北向资金净卖出A股高达463.06亿元。

  而今年1月至3月,北向资金月度净买入金额依次为606.88亿元、603.92亿元以及43.56亿元。显然,4月以来北向资金流入A股的步伐发生了明显转向。

  值得关注的维度是,去年A股首次纳入MSCI时间节点前后,陆股通资金净流入量显著加大,为何此次MSCI纳A扩容节点前后,陆股通资金却在“疯狂”抛售?这与当前A股所处的环境有关。不少机构人士认为,沪股通资金的短期净流出与阶段性获利了结以及中美贸易摩擦升级有关,但短期的波动并不代表外资的系统性转向。

  川财证券分析师指出,“上周北向资金净流出174亿元,创年内单周净流出最高数据,此次单周流出最大值或与上周中美第十一轮经贸磋商有关,但此次流出更多来自于情绪面的震荡,而非外资的系统性转向,MSCI的扩容将再度给A股带来增量资金。”

  A股如何走取决于主导影响因素

  可以明确的是,对于正处弱势的A股市场而言,MSCI扩容将带来的增量资金也尤为重要。

  但A股后续走势如何,还是取决于经济、流动性、平均估值等关键因素。

  深圳一家公募基金国际业务部总经理指出,“MSCI纳A扩容带来的资金增量确实不小,但市场短期内会做出什么反应,很难预期。外资是影响市场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以A股每天6000多亿甚至1万亿的成交金额来看,外资显然不是影响市场的主导因素。因此,MSCI扩容对市场的正面影响值得关注,但市场能否就此扭转调整格局,关键还要看主导影响因素。”

  5月14日,深圳一位受访基金经理亦向记者表示,“MSCI纳入A股比例提升目前只是消息层面,暂时还没有实际的资金增量进来。近期北向资金的流出主要还是受A股调整的影响,这与外资流入A股的大方向是不冲突的。以A股今天的整体表现来看,在昨夜美股暴跌的背景下能够以1%以内的跌幅收盘,其实是相对比较强势的。我个人认为A股已经进入阶段做多窗口,外部因素的边际影响在不断弱化。”

  厘清关于MSCI的三个误解

  此外,对于MSCI纳A扩容对A股的具体影响和长期意义,国盛证券认为目前市场上存在三个误解,需要厘清。

  误解一:MSCI等指数的纳入规模决定了外资的流入体量

  MSCI、富时等国际指数的纳入,是过去2-3年外资流入A股市场的重要推手,很多投资者试图通过测算MSCI、富时等指数的纳入规模以预测外资的流入体量,但实际上这种估测准确性较差。以北上资金为例,自2017年MSCI宣布纳入A股以来,陆股通北上净流入持续提升,2017年和2018年陆股通净流入分别约为2000亿和3000亿。但如果按照MSCI扩容节奏,2017年尚无MSCI纳入,2018纳入规模仅对应约1200亿的增量资金,远低于外资实际净流入规模。因此,通过测算MSCI、富时等指数的纳入规模,实际上并不能很好的预测出外资的流入体量。

  对于此,我们的理解是,流入A股的外资并不仅仅只有跟踪MSCI等指数的资金,因此对外资入场规模做“量”的预测难度较大,尤其不建议根据MSCI等指数的纳入规模做短期预测。

  误解二:MSCI纳入时点与外资入场节奏密切吻合

  MSCI纳入与扩容的具体时点,其与外资入场节奏也并不完全吻合。以2018年为例,去年6月和9月分别是MSCI首次纳入和扩容(纳入因子分别为2.5%、5%)的时间节点,但如果观察北上资金的月度流入情况,6月和9月却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类似的情境在今年3月再次出现,MSCI公布扩容至20%的决议结果后,外资流入却在随后的两个月明显放缓。

  究其原因,一方面,影响外资短期流入或撤离的因素有很多,并且外资的构成十分复杂,包括主权基金、对冲基金、共同基金甚至部分绕道香港的“假外资”等,MSCI不能完全左右其的入场节奏;另一方面, MSCI指数跟踪资金的结构也决定了其入场节奏不会完全与MSCI纳入时点吻合。MSCI指数的跟踪资金分参考跟踪型(Benchmark)与挂钩跟踪型(Link),其中绝大多数属于参考跟踪型,其在入场节奏选择上更为自由,不一定会跟随MSCI纳入而入场配置,这就导致外资实际入场节奏同样难以精准预测。

  误解三:MSCI入场背后的重要意义被低估

  中长期视角看,MSCI纳入对本土市场将产生何种影响?虽然国际资金与股市涨跌并无必然联系,但随着MSCI纳入以及国内市场的开放,投资者结构与交易风格的改善确是趋势性方向,其中最显著的影响在于外资持股比例上升、平均换手率的下降以及估值中枢的下移。具体到台韩经验来看:1、国际资本涌入,会带来本国股市与外围(欧美)市场的相关性的增强;2、随着外资成交占比中枢的上移,市场估值波动率趋势下行;3、将带来权重蓝筹板块以及优势企业相对估值的重估。

  因此,对长期受益外资增配的核心资产,应忽略短期波动损益,打持久战。对于外资持续增配的、以大消费龙头为代表的核心资产,不建议跟随或揣测外资入场节奏去做交易、做波段,也不能过度注重短期得失损益,而是建议把握外资入场的大趋势,长期配置。

  21世纪经济报道 李洁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