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摩擦持续 中国首次启动关税排除程序
中美贸易摩擦持续 中国首次启动关税排除程序
裴昱 5月的气温不断攀升,但中美贸易磋商却一反此前积极的态势,随着美方提高税率、对剩余产品启动加税程序,中美经贸磋商发生变数,中美贸易摩擦再次走到前台。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方的反制措施中,首次启动了对美加征关税商品排除工作。 美国东部时间2019年5月13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发布公告,拟对中国约3000亿美元输美产品启动加征关税的程序。而几天前,美国刚宣布提高对华2000亿美元产品加征关税税率。 多位受访的专家表示,美国升级关税措施将对中美两国,乃至世界经济贸易带来影响,给全球贸易增长以及未来经济增长前景带来不确定性。而中国经济的基本面,由于自身经济体的大体量以及一系列减税降费、简政放权等活跃市场主体措施的实施,长期向好的态势保持平稳。 中美摩擦再度升级 2019年5月13日,(USTR)发布公告,拟对中国约3000亿美元输美产品加征最高25%的关税。USTR拟加征关税事宜征求公众意见,并将举行公开听证会。 对此,中国商务部发言人高峰表示,美方霸凌主义、极限施压的做法违背多边贸易规则,中方对此坚决反对。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方将不得不做出必要反应。中方始终认为,不断加征关税的做法无益于经贸问题的解决。中方从来不畏惧任何压力,也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应对任何风险和挑战。 而在几天之前,USTR宣布对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产品的关税从10%提高到25%。再早前,美国于2018年7月6日和8月23日已经先后对中国输美的340亿和160亿美元产品加征25%的关税。 此次美国拟对中国加征关税的产品涉及中国出口金额约3000亿美元,共包括3805个税号,涵盖了前三轮已被加征关税的340亿美元、160亿美元和2000亿美元产品之外的几乎所有产品。 “如果3000亿美元产品加征关税落地,意味着未来中国对美国出口的几乎所有产品都可能被加征高额关税。”首都经贸大学中国WTO研究院院长屠新泉说。 先后四次参加美国USTR举行的301听证会的、环球律师事务所常驻北京合伙人任清表示:“药品、原料药、部分医疗用品、稀土和关键矿产品不在这份清单中,此前在340亿美元清单排除程序中已经由USTR决定排除(即豁免加征关税)的产品不受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美方对2000亿中国输美产品提高关税的公告显示,对于5月10日前出口,6月1日前进入美国的中国商品仍然加征10%的关税,不适用加征25%的关税。 关于此举是否意味着在这个时间内事态会出现转机,高峰5月16日表示,这并不能改变美方对中国输美产品新的加征关税措施已经于5月10日实施的事实。中方一贯反对单边关税措施。美方提高关税只会给磋商带来更大的困难。我们敦促美方及早取消错误做法,避免对中美两国企业和消费者造成更大的损失,对世界经济造成衰退性影响。 中方首次启动排除程序 对于美方升级关税措施的举动,中方不得不采取反制措施,对部分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提高加征关税税率,并首次启动关税排除程序。 5月13日,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自2019年6月1日零时起,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提高加征关税税率。中方的征税清单分为四档,针对不同税目的商品分别加征25%、20%、10%和5%的关税。 同时,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关于试行开展对美加征关税商品排除工作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根据我国利益相关方的申请,将部分符合条件的商品排除出对美加征关税范围,采取暂不加征关税、具备退还税款条件的退还已加征关税税款等排除措施。 一位参与此项工作的人士告诉《中国经营报(博客,微博)》记者:“之前我们在选择反制清单时,不可能每个产品、每个企业的情况都考虑到,后来我们了解到有些企业的案例非常独特,于是有了这个豁免机制。” 《公告》显示,企业需以事实和数据说明以下三方面申请理由,寻求商品替代来源面临的困难;加征关税对申请主体造成严重经济损害;加征关税对相关行业造成重大负面结构性影响(包括对行业发展、技术进步、就业、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影响)或带来严重社会后果。 “我们的豁免机制不需要开听证会,只要提交材料,说明申请要求就可以。”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高凌云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次还特意提到,以前征收的关税也可以返还给企业。” 《公告》指出,对排除清单内商品,自排除清单实施之日起一年内,不再加征我为反制美301措施所加征的关税;具备退还税款条件的,对已加征的关税税款予以退还。 屠新泉认为,这是给企业一个机会,是一个后备机制,尽可能减少对国内的影响,避免对中国企业造成较大打击。 “之所以现在推出这个豁免机制,很重要的基础是,过去我们追求的是打击力度,现在追求的是精准度。我们不再追求对等,而是打持久战,要为国内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考虑。”高凌云说。 约20%产品美从中国进口依存度为50% 对于美国升级关税措施,如何评估影响的问题,高峰表示,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将会对中美两国经济和世界经济产生影响,就中国经济而言,影响完全可控。 商务部研究院外贸所所长梁明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2000亿美元产品的清单中包含了6031个商品,其中100%需要从中国进口的总共有67项,90%~100%需要从中国进口的有127项,80%~90%需要从中国进口的193项,70%~80%需要从中国进口的207项,50%以上需要从中国进口的一共有1150项。” “那些对中国依赖度高的产品,即使加征关税,美国也需要进口,例如,炒菜用的锅,96%需要从中国进口,进口额是10亿美元;家具70%需要从中国进口,商品额约35亿美元。这些商品很难或者不能从其他替代国进口,加征的关税导致的价格上涨,很大一部分需要美国消费者承担。”梁明说。 高凌云认为,中美互相加征关税后,意味着价格提高,相互的需求就会下降。今年前四个月,中美贸易额已经同比下降逾11%。中美的贸易量在世界上排前两位,两国贸易额下降,全球贸易也将受到影响。另外,全球价值链生产,中美贸易出现问题,其他国家和地区也会波及,IMF调低今年的世界增速,未来经济增长前景的不确定性增大。 分析人士认为,加税的多少不是目前的关键点,我们工作的重心转移到了应对上,在减轻企业负担、减少产业转移等方面做更多准备。 “去年下半年我们出台了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的六个措施,将进一步实施好这六个措施,解决企业面临的困难。”高峰说。 高峰表示,中国的宏观政策还有充分空间,政策工具很多,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应对任何困难和挑战。中国经济产业体系完整,市场规模巨大,韧性强,回旋空间大,前景十分光明。 对于美国升级关税措施,是否会造成国内消费品涨价,高峰认为:“目前国内消费品的价格稳定,我们将密切关注走势变化,及时采取必要措施。” 对美加征关税商品排除工作试行办法(部分) 1.申请主体 申请主体为申请排除商品的利益相关方,包括从事相关商品进口、生产或使用的在华企业或其行业协(商)会。鼓励行业协(商)会代表其会员提出申请。 2.可申请排除的范围 可申请排除的范围为我国已公布实施且未停止或未暂停加征关税的商品。 第一批包括《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对原产于美国50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公告》(税委会公告〔2018〕5号)所附《对美加征关税商品清单一》商品,以及《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对原产于美国约16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公告》(税委会公告〔2018〕7号)所附《对美加征关税商品清单二》商品。 第二批包括《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第二批)加征关税的公告》(税委会公告〔2018〕6号)所附的附件1-4商品。 以上两批商品不包括汽车及零部件等已停止或已暂停加征关税的商品。 3.申请方式和时间 申请主体应通过财政部关税政策研究中心网址,按要求填报并提交排除申请。 第一批可申请排除的商品自2019年6月3日起接受申请,截止日期为2019年7月5日。 第二批可申请排除的商品自2019年9月2日起接受申请,截止日期为2019年10月18日。 |
-
暂无...
- 逆袭!600家小市值公司藏金,机构调研曝光三大爆..
- 特朗普“大重置”:债务化解、脱虚向实、美元贬值..
- 美股三大指数冲高回落,中概股重挫,纳斯达克中国..
- 深夜,重挫!近一个月最大跌幅;鸿蒙智行,连推爆..
- 活久见!美国商务部长上电视“推票”:买特斯拉股..
- 华尔街解读美联储决议:鸽派的亮点与迷你“鲍威尔..
- 深海经济利好持续加码,与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并列..
- 美联储的“关键一战”在5月,届时降不了息,那今..
- 李嘉诚押注创新药!和黄医药明星抗癌药海外大卖近..
- “三巫日”前美股反弹一日游,量子计算股暴跌,拼..
- 鲍威尔给经济焦虑“灭火”,标普创八个月来美联储..
- 腾讯要为AI砸千亿重金
- 政治危机升级,反对派领袖被捕引发土耳其股债汇三..
- 3月LPR报价出炉!1年期、5年期均维持不变..
- 五部门:依法稳步推进绿证强制消费,逐步提高绿色..
- 中国互联网巨头中增长最快!大摩:美团剑指300港..
- 原油交易逻辑转空?
- “商品旗手”高盛:三大驱动力刺激,铜或迎来新一..
- 逆袭!600家小市值公司藏金,机构调研曝光三大爆..
- 500亿量化帝国“幕后推手”:龙头券商财富业务“..
- Cliff Asness:这是一封写在2035年的十年资产配置..
- 90年代日本应届生职场启示录:一步踏空,步步落后..
- 超千家公司将被ST?真实数据来了,66股符合ST新规..
- IEA:2024年原油需求增长或腰斩,明年每天都将出..
- 多股涨停,国产GPU回春?国产GPU集体奔赴A股,25..
- 大摩看印股今年涨18%的三大理由:经济、盈利、散..
- 高盛深度分析中国短剧市场:今年规模已超电影市场..
- AI驱动商业化加速,2025智驾拐点正在到来..
- 刷新纪录!认购1万获配12.29元,近1300亿资金疯抢..
- 牛市的背后,日本发生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