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汇105】群体中的个人是沙中之沙,风可以随意搅动他们

chuntian @ 2019年08月16日  浮世汇

【1】@马陌上写啊 

勒庞的《乌合之众》长期以来都是我的枕边书。今天不知谁整理出了《乌合之众》的60条基本观点,如下:

1.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备感安全的归属感。

2.我们始终有一种错觉,以为我们的感情源自于我们自己的内心。

3.群体只会干两种事——锦上添花或落井下石。

4.个人一旦成为群体的一员,他所作所为就不会再承担责任,这时每个人都会暴露出自己不受到的约束的一面。群体追求和相信的从来不是什么真相和理性,而是盲从、残忍、偏执和狂热,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

5.我们以为自己是理性的,我们以为自己的一举一动都是有其道理的。但事实上,我们的绝大多数日常行为,都是一些我们自己根本无法了解的隐蔽动机的结果。

6.所谓的信仰,它能让一个人变得完全受自己的梦想奴役。

7.在与理性永恒的冲突中,感情从未失过手。

8.有时不真实的东西比真实的东西包含更多的真理。

9.群众没有真正渴求过真理,面对那些不合口味的证据,他们会充耳不闻…凡是能向他们提供幻觉的,都可以很容易地成为他们的主人;凡是让他们幻灭的,都会成为他们的牺牲品。

10.数量,即是正义。

11.掌握了影响群众想象力的艺术,也就掌握了统治他们的艺术。

12.没有传统,就没有文明;没有对传统的缓慢淘汰,就没有进步。

13.孤立的个人很清楚,在孤身一人时,他不能焚烧宫殿或洗劫商店,即使受到这样做的诱惑,他也很容易抵制这种诱惑。但是在成为群体的一员时,他就会意识到人数赋予他的力量,这足以让他生出杀人劫掠的念头,并且会立刻屈从于这种诱惑。出乎预料的障碍会被狂暴地摧毁。人类的机体的确能够产生大量狂热的激情,因此可以说,愿望受阻的群体所形成的正常状态,也就是这种激愤状态。

14.一个国家为其年轻人所提供的教育,可以让我们看到这个国家未来的样子。

15.能够感觉到的现象可以比作波浪,是海洋深处我们一无所知的那些乱象在洋面上的表象。

16.昨天受群众拥戴的英雄一旦失败,今天就会受到侮辱。当然名望越高,反应就会越强烈。在这种情况下,群众就会把末路英雄视为自己的同类,为自己曾向一个已不复存在的权威低头哈腰而进行报复。

17.群体在智力上总是低于孤立的个人,但是从感情及其激发的行动这个角度看,群体可以比个人表现得更好或更差,这全看环境如何。一切取决于群体所接受的暗示具有什么性质。

18.群体因为夸大自己的感情,因此它只会被极端感情所打动。希望感动群体的演说家,必须出言不逊,信誓旦旦。夸大其辞、言之凿凿、不断重复、绝对不以说理的方式证明任何事情——这些都是公众集会上的演说家惯用的论说技巧。

19.令人难忘的历史事件,只是人类思想无形的变化造成的有形的后果而已。

20.孤立的个体具有控制自身反应行为的能力,而群体则不具备。

21.专横和偏执是一切类型的群体的共性。

22.影响民众想象力的,并不是事实本身,而是它们发生和引起注意的方式。

23.群体总是对强权俯首帖耳,却很少为仁慈善行感动!在他们看来,仁慈善良只不过是软弱可欺的代名词。

24.大众没有辨别能力,因而无法判断事情的真伪,许多经不起推敲的观点,都能轻而易举的得到普遍赞同!

25.群体盲从意识会淹没个体的理性,个体一旦将自己归入该群体,其原本独立的理性就会被群体的无知疯狂所淹没。

26.从长远看,不断重复的说法会进入我们无意识的自我的深层区域,而我们的行为动机正是在这里形成的。到了一定的时候,我们会忘记谁是那个不断被重复的主张的作者,我们最终会对它深信不移。

27.群体中的个人是沙中之沙,风可以随意搅动他们。

28.群体表现出来的感情不管是好是坏,其突出的特点就是极为简单而夸张。

29.但凡能够成就大业的领袖人物,他重要的品质不是博学多识,而是必须具备强大而持久的意志力,这是一种极为罕见,极为强大的品质,它足以征服一切。

30.文明向来只由少数知识贵族阶级而非群体来创造。

31.身为一位领袖,如果想要让自己创立的宗教或政治信条站住脚,就必须成功地激起群众想入非非的感情。

32.结群后,由于人多势众,个人会产生一种幻觉,感到自己力大无穷,不可战胜,好像没有什么事情是办不到的。

33.当一个人融入社会之中时,他便失去了自我。

34.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我们也许还是会愿意接受传统教育当中所有的弊端,因为尽管它只会培养一些被社会所抛弃的人、心怀不满的人,但起码,对冗繁知识的肤浅掌握,对成堆教科书的完美背诵,或许可以提高智力水平。但事实上它真的能提高智力吗?不可能!在生活中,判断力、经验、进取心和个性,这些才是取得成功的条件,这些都不是书本所能够给予的。书本是可供查询的有用字典,但倘若把这些冗长的词条都装在脑子里,那可是一点用都没有。

35.文明赖以形成的道德力量失去效力时,它的最终瓦解总是由无意识且野蛮的群体来完成的。

36.一切政治、神学或社会信条,要想在群众中扎根,都必须采取宗教的形式——能够把危险的讨论排除在外的形式。

37.群体精神最需要的不是自由而是服从。他们如此甘愿听从别人的意志,以至于只要有人自称是它们的主人,他们就会本能地听命于他。

38.尽管在那一天的那两个小时里他们做到了或者几乎做到了,到一个月以后他们却不再具备这种能力。他们无法再次通过考试。他们脑中不断丢失大量过于沉重的知识,而且没有新的知识来填充。他们的思想活力开始衰退,促进成长的才能渐渐干涸,这时一个得到充分发展的人诞生了,但此时的他早已疲惫不堪。结婚过上安定的生活,陷入某种循环,并永无止境地重复下去;他将自己封闭在狭隘的工作中,尽职尽责,仅此而已。他们最终变为了平庸之辈。

39.个人一旦融入群体,他的个性便会被湮没,群体的思想便会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而与此同时,群体的行为也会表现出排斥异议,极端化、情绪化及低智商化等特点。进而对社会产生破坏性的影响。

40.所有时代和所有国家的伟大政客,包括最专横的暴君,也都把群众的想象力视为他们权力的基础,他们从来没有设想过通过与它作对而进行统治。要想掌握这种本领,万万不可求助于智力或推理,也就是说,绝对不可以采用论证的方式。

41.群体的叠加只是愚蠢的叠加,而真正的智慧被愚蠢的洪流淹没。

42.人们经常说起那家大众剧院,它只演令人压抑的戏剧,散场后,必须保护扮演叛徒的演员,免得他遭到观众的暴打。他所犯的罪行,当然是想象出来的,引起了群众的巨大愤怒。我觉得这是群体精神状态最显著的表现之一,这清楚地说明,要给他们什么暗示是一件多么容易的事情。对他们来说,假与真几乎同样奏效。他们明显地表现出真假不分的倾向。

43.各种制度并没有固定的优点,就它们本身而言,它们无所谓好坏。因为在特定的时刻对一个民族有益的制度,对另一个民族也许是极为有害的 。

44.群体也许永远是无意识的,但这种无意识本身,可能就是它力量强大的秘密之一。在自然界,绝对服从本能的生物,其行为会复杂得让我们不敢相信。理智是人类新近才有的东西,太不完美了,不能向我们揭示无意识的规律,更不能替代它。在我们的行为举止中,无意识部分占的比重很大,理智所占的比例却很小。无意识现在仍作为未知的力量在起作用。

45.到了一定的时候我们不会记得那个不断被重复的主张的人是谁,我们最终会对它深信不疑,广告能有令人吃惊的威力,这就是原因 。

46.教育既不会让人更道德,同样不会使他更幸福,它既不能将他的本能改变 ,也不能将他天生的热情改变,而且有在进行不良引导后,它的害处远大于好处。

47.单独一个人必须要为他的行为承担责任——法律上或者道德上。但是,群体则不然,群体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群体就是责任,群体就是道德,群体就是法律,群体就是道德,群体的行为自然是合理的。

48.名望的产生与若干因素有关,而成功永远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

49.学习课程,把一种语法或一篇纲要牢记在心,重复得好,模仿也出色——这实在是一种十分可笑的教育方式,它的每项工作都是一种信仰行为,即默认教师不可能犯错误。这种教育的唯一结果,就是贬低自我,让我们变得无能。

50.民众的想象力是政客的权力基础。

51.在决定人们历史地位上起着更大作用的,不是他们的“真实”面目,而是后人对他们的认识和感受。

52.群体会让每个人在其中的错误缩小,同时让每个人的恶意被无限放大。

54.束缚个人行为的责任感一消失,人便会随心所欲,肆意妄为。

55.群体的无意识行为取代了个体有意识的行为,这是现时代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56.偶像崇拜的五大标识:
第一,偶像总是凌驾于信徒,处于高高在上的地位,这一点有着决定性地作用。
第二,信徒总是盲目服从偶像的命令。
第三,信徒没有能力,也不愿意对偶像规定的信条进行讨论。
第四,信徒有着狂热的愿望,希望把偶像的信条广加传播。
第五,信徒倾向于把不接受它们的任何人视为仇敌。
当群体符合第一条,其形式就等同于宗教,而这种情感就变成了宗教信仰。
对群体来说,也许最不合理的才是最合理的选择

57.群众日益被大众文化所湮没,这种文化把平庸低俗当作最有价值的东西。

58.所以不要轻易地成为集体的一份子,这样很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即使你以为自己只不过是随声附和了一下而已,实际上你已经成了帮凶。

59.群体的夸张倾向只作用于感情,对智力不起任何作用。

60.群体不善推理,却又急于行动。

 

 

【2】@数据之枭 

关于美国国债市场收益率倒挂的事,一堆国产装逼经济学家在胡说八道,我来用中文给各位翻译一下这事:

所谓收益率倒挂,就是长期国债的利率比短期国债要低,比如五年期国债利率2%,一年期国债利率反而有3%,这就是倒挂了。理论上当然是时限越长的债券利率越高,毕竟资金占用时间更长,资金使用方也需要付出更高的利息。

在一般意义上,美国国债利率倒挂,是非常危险的事,这意味着资金对未来的预期很差,觉得经济一定会扑街,所以随便找个债券来买,收益率低得要命也无所谓,只要安全就行。

但是,请注意这个但是,现在美国的情况是:川普通过减税等手段大力促使美资回流,然而产业没有跟着大规模回流,大企业的资金没有地方可去,于是在股市大规模回购自己的股票,吹出一个天大的股市泡沫。吹到现在,继续在股市回购股票吹泡泡已经不可行了,回流资金还是没地方可去,产业还是情愿往越南泰国柬埔寨跑,甚至墨西哥都承接了很多从中国撤走的产业,但是回流美国本土的依然不够多。美国铁锈地带的经济有所回暖,但是也还没繁荣起来。

没有足够的产业去吸纳回流资金,这事就是美国经济现在面临的核心问题。现在这笔庞大的回流资金对准国债下手了,大量的买进。买点国债好歹也比闲趴在账上强,也不在乎利率倒挂了。并且长期国债量又大,买回来还不用频繁换手,实在是闲置资金的最好去处。但是你要说这跟此前的利率倒挂事件一样,代表资金不看好美国经济的未来,这特么就是胡说八道刻舟求剑了。连尼玛美国经济的基本特征都搞不明白,开你妹的药方啊。

总之,对美国那边来说,资金闲置算是甜蜜的痛苦,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也跟经济衰退趋势扯不上关系。如果有一天我长期处于不够钱花状态的大中国也能有资金闲置的痛苦,我跟你们讲,我大中国领导人做梦都能笑醒。就这。

 

 

【3】@阑夕 

Reddit问答版:有什么听上去匪夷所思到让人怀疑它是虚假的却依然是事实的事情?

- 曾经有一种名为「Radithor」的带有放射性的饮料,从1918年至1928年在美国市场销售了10年,以致于一些顾客直到去世时尸体仍然带有放射性,不得不被安置于铅制造的棺材里。

- 巨型鱿鱼有一个甜甜圈形状的大脑,而它们的食道是从中间传过去的,如果它们尝试一次性吞食太多的食物,就会存在受到脑损伤的风险。

- 如果你用手拍打一张桌子超过52,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次,那么至少会有一次,你的手掌会和组成桌面的所有分子完全错过,你的手会穿透桌面。当然了,这是一个量子物理学的理论假设,在理论上,它是正确的。

- 你可以用明火煮开一个纸杯里的水。

- 格陵兰岛位于冰岛的东边、西边、南边和北边。

- 部分肥胖症患者可以在绝对饥饿的情况下生存,1973年,有一名体重207公斤的患者在严密控制下接受382天的饥饿饮食治疗,在这期间只有摄入维生素和水,没有接触任何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以及脂肪,他的体重在382天后减少到了88公斤,且没有造成严重的身体损伤。(禁止模仿!!!)

- 美国是世界上人口第三多的国家,然后,如果砰的一下,美国凭空多出了10亿人,那么,它仍然是地球上人口第三多的国家。

- 有人故意感染疟疾以治愈他们的梅毒,而开发这种治疗方法的人Julius Wagner-Jauregg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疟疾感染的极高热量杀死了梅毒细菌,然后患者用奎宁治愈了疟疾。)

- 长颈鹿也是吃肉的。

- 在纳粹德国,因为制造V2火箭而死的人数比V2火箭在战场上杀掉的人数还多。

- 黑洞的重力足以扭曲它周围的光线,所以,如果你能够以某种方式站在黑洞附近并直视前方,你会看到自己的后脑勺。

- 有一只名为Wojtek的重达500磅的棕熊曾在二战期间入伍波兰军队,它在里面学会了吸烟和喝啤酒,并帮助波兰人赢得了残酷的蒙特卡西诺之战,最后被提升为下士军衔。战争结束后,Wojtek退伍并在苏格兰颐养天年,直到去世。

- 萨达姆·侯赛因写过一部爱情主题的小说。

- 如果整个地球上的人类,全都同时参加了一场石头剪刀布的比赛,两两配对,胜者晋级,败者淘汰,那么,你成为冠军的总胜场将是33次。

- 斯大林、希特勒、铁托、托洛茨基、弗洛伊德曾在同一时期居住在维也纳。

- 在等比缩放的算法下,一颗原子内部,原子核和电子之间的距离,是太阳和冥王星之间的距离的16倍。

- 只要你睁着眼,其实无时无刻都看到了自己的鼻子,不过你的大脑帮助你忽视了它。

- 光的速度和观察者的速度无关。比如你乘坐一辆时速30公里的车,前面有一辆和你同方向的时速60公里的车,那么这辆车相对于你,其实是以时速30公里开走的。但是光速不存在这个问题。如果你站着不动打开手电筒,光会以光速远离你。如果你在以99%的光速跑步的同时打开手电筒,光还是会以光速远离你。但是在旁观的我看来,你的奔跑速度和光的发射速度几乎一样快。

- 因为松鼠忘记了它们埋藏坚果的地方,地球上每年会多出数百万颗树木。

- 在一个小丑鱼的族群里,只会有一只雌性,如果很不幸的,这只雌性小丑鱼死了,那么最胖的那只雄性小丑鱼,会主动变性成雌性小丑鱼,造福族群繁衍。

- 在大多数的医学调查问卷里,90%的男 性 阴 茎长度高于平均水平。

- 心脏这个器官的名字不是由心脏来命名的,舌头这个器官的名字不是由舌头来命名的,但是大脑这个器官的名字是由大脑亲自来命名的。

- 英国现任首相当鲍里斯·约翰逊其实也符合竞选美国总统的条件,因为他出生在纽约。

- 天生双眼失明的人,是得不了精神分裂症的。

- 火烈鸟是因为吃虾吃成粉红色的。

- 现任天主教教皇方济各年轻时曾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夜店里当过看场保镖,想象一下那副场景……

source:r/AskReddit/comments/cmdzww/what_is_a_true_fact_so_baffling_it_should_be_false/

 

 

【4】@孙孙骆驼 

我初中有一个班主任,他最爱做的事情就是在某天傍晚放学的时候出现在班级门口,让大家先别走,然后走上讲台,循循善诱的询问最近班上是不是有人早恋,谁在用手机,谁在偷偷看不三不四的书。我们没有人说话,甚至连对视也不太敢,生怕看起来最像嫌疑人,这时候他就会慢悠悠拿出自己的小盒子,各取出三沓纸,按着教室座位的左中右排分发下去,让我们写一个名字,必须写,要是真的不知道事件元凶,就写你觉得最近班级谁最不遵守纪律。那是我这辈子最恨的老师,我毕业那天把他的摩托车的两个胎给扎的稀巴烂,但是我恨不得捅了他,因为他真的没有还给我那些被没收的书。我最近上网,总会想起那些放了学不能走的傍晚,那是我活到现在最恐惧的记忆之一,但是起码,那时坐在台下的我们,还有一点点沉默的自持,也是大家因为后来大家集体不写名字,这项可怕的活动才被迫中止了,好像那时候尚且年幼的我们就隐隐知道,这种沉默,看起来是在保护别人,其实也在保护自己。但今天傍晚我坐在这网络教室的后排往四周看,发现他们在兴高采烈眉飞色舞在纸上写满了别人的名字,甚至还跟台上的老师要更多的、更大的纸。我真的,太害怕了。

 

 

【5】@咱说 

我不禁想起,有一位叫牛满江的生物学家,1960年代在美国的三流大学里任教授,本来默默无闻,突然发了一篇Science在学界小有名气,结果很快被证明有造假嫌疑,眼看在美国科学界要名誉扫地混不下去了,牛满江就去了台湾讲学,卖“爱国”人设,由于获得了两蒋的接见,而于1970年当选中研院院士。

不久之后,中美关系破冰,这位投机分子又赶紧跑到大陆来继续卖“爱国“人设,实验做得一塌糊涂,各种漏洞,尚处文革之中消息闭塞的中科院相关科研人员都能发现此人不学无术,不想跟他合作。于是他故伎重演,通过与领导人搞好关系、卖“爱国”人设来抬高自己,中科院也拿他没办法,但至少没让他评上院士。他就这么一路靠着政治上的“爱国”光环在中国大陆混了几十年的国家科研经费,直到2007年去世。

更多内容,可以参阅饶毅老师写的《触目惊心的海不归》一文,以及文中提到的多篇文章。

 

【6】@王江雨Law 

纽约时报关于枪击案的一篇文章,一开始使用了对川普比较友善的标题,被很多读者威胁退订,后来改了了事;国泰从管理层到员工非常想反中,但在巨大的市场利益前必须跪底;范思哲蔻驰等把中国台湾香港并列,在很大程度上可能只是因为这样做比较方便,未见得是破坏中国统一,但在汹涌的大陆民意面前必须立刻道歉,而即便这些企业迅速“浪子回头”,大陆的广告代言艺人也光速与之解约,撇清关系,表明立场,也是要给“国家和人民”有个交代。处在所有当事人本身当时当事的立场,一切都情有可原,偏见即自由,一直在被宽容。但如今,偏见背后的实力开始走向前台正面碰撞,于是有了头破血流。这一切表明,一个全球范围内政治第一的暗黑时代正在浮现,个体自由选择的空间越来越小。二战后,人类经历了有史以来最长的美好时代,一度将全球化、自由贸易、民主选择、福利社会、人权等价值当作理所当然,但这一切可能要被迅速摧毁,对此首负其责的是社会精英的狭隘、既得利益者的贪婪,以及野心家对人心的操弄。

 

 

【7】这段太惨烈了,桑格格是站在一个孩子角度旁观,看着清淡,想着扎心。

@龙龙longer:听家里大人讲的:我小舅妈的娘家侄女,也是临近出生时候被人抓住,在妈妈肚子上打了一针,小女娃拣了一条命,活了。但是中了毒,浑身都长满了瘤子,长到十来岁肚子上开刀割了很多,新婚夜丈夫摸到伤口怀疑她生过孩子,第二天把她送回娘家,到现在不离婚也不见面,就这么过着

 

 

【8】@游识猷 

读到一个关于“共情力”的研究。

共情力(empathy),也就是设身处地,能站在他人角度,理解他人立场,体会他人的情绪与想法的能力。

在共情力上,女性往往比男性分数要高一些。无论是在实验室里做量表问卷,还是在现实里体贴人心,结果似乎都指向女性比男性共情力更强。

然而,这个研究发现——在提供金钱激励时,男女之间的差异就消失了。男性一知道“准确共情他人有金钱回报”,就爆发出了潜藏的共情力。而女性的共情力则没能在金钱激励下进一步提升。

研究的推论是,男性的共情力低下,非不能也,是不为也。是缺乏动机,不是缺乏能力。

对女性来说,同情别人共情别人,似乎本身已是奖励。对男性来说,还得有额外奖励才行——我能做,但懒得。为何不共情?因为不值得。

Klein, K. J. K., & Hodges, S. D. (2001). Gender differences, motivation, and empathic accuracy: When it pays to understand.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7(6), 720-730.

 

 

【9】@鹦鹉史航 

前一段有幸购得王小波致柯云路的一封打印信函以及与此有关的一封手写信,其中涉及对气功、对伪科学、对国民性格的许多带有预见性的看法。这两封信未见于王小波各类文集,甚感可惜(刚刚有不止一位网友提示,在某一版王小波书信集里是收入的,那就太好了),于是公诸于世,但求传播分享。王小波,毕竟是王小波。你了解他越完整,越会觉得他珍贵。

 

 

@我们1班王悦微: 朋友去听了李银河的讲座,说讲座最后的读者问答环节,有人问李银河:您在什么时候会突然回忆起王小波先生?

李银河说:有时会梦见他,然后就非常着急地告诉他,你有心脏病你知道吗?

 

【10】@龚晓跃 

再说句难听的硬道理:一间信奉“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碾碎一切杂音”、“大象前行,难免踩死几只蚂蚁”这种杀人价值观的机构,可能是垃圾站,可能是屠宰场,可能是精神病院,但绝不可能是新闻机构。新闻机构里才有记者。

 

 

【11】《小王子》作者圣埃克苏佩里说过:“要警惕那些点燃整片森林只为给自己照亮道路的人。”

 

来源:新浪微博 喷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