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全国有序复工 经济保卫战打响
今日全国有序复工 经济保卫战打响
9日,国务院应对新冠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印发《关于切实加强疫情科学防控 有序做好企业复工复产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通知》指出,要按照科学、合理、适度、管用的原则制定针对性措施,既要切实做好春节后返程和复工复产后的疫情防控工作,确保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又要及时协调解决复工复产中的困难和问题,尽早恢复正常生产,为疫情防控提供充足的物资保障,为稳定经济社会大局提供有力支撑。 商务部同日称,对疫情不那么严重的地区,要适当扩大多业态的经营范围开业。不能搞一刀切、一关了之。 全国多地有序复工 9日,欧派家具成都基地接受成都市双流区的现场检查,傍晚时分,获得了双流区的复工审核通过,将上报成都市经信局核准。成都企业必须符合5个条件才可以提出复工的申请备案,申请复工的企业要做好复工方案和疫情防控方案。 成都双流西航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付家毅向第一财经表示,西航港开发区有1071家工业企业,截至目前,101家企业已通过市经信局审批并安全复工。付家毅表示,要分批分类复工,不能出现大规模的人口聚集。现在主要是民生保障和重点企业进行复工。 欧派家具成都基地负责人刘海旺向第一财经表示,企业现有1400多名员工,现在上报复工的第一批是400多人。企业自1月23日之后就开始为复工做准备。现在为每名员工储备了一个半月的口罩用量,消毒液储备了3个半月的用量。不仅如此,流程上也全面梳理,并准备了一栋厂房作为隔离区。 9日,上海市经信委发布“关于做好企业复工复产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坚持“四个优先”原则——对涉及疫情防控、事关国计民生、保障城市运行和群众生活必需的企业优先保障复工,按照“四个论英雄”经济贡献度高的企业优先保障复工,市场订单足、防控措施实的企业优先保障复工,核心管理人员、一线熟练操作工人优先保障复工。 在另一个外来人口众多的经济大省广东,已有不少金融、咨询、物流等第三产业企业拟于10日逐步恢复办公。相较之下,制造企业负责人士对此持谨慎观望姿态,不少中小微企业暂推迟至一周之后。 一些科技企业复工方式则更为灵活。极米科技于2月3日~7日期间,启动“在家办公机制为主,公司办公为辅”的办公模式。根据近期的疫情和防控情况,为了保证员工的健康安全,极米管理层决定,远程办公为主、公司办公为辅的工作模式继续保持到14日。 随着全面复工,一些网上业务急剧增长。9日,在杭州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第十四次新闻发布会上,杭州市邮政管理局局长何连忠表示,春节期间,杭州有邮政、顺丰、京东、菜鸟等4家快递正常营业,每日的派件量在30多万件。根据要求,10日所有品牌快递企业要全面复工。截至8日12:00,杭州市企业申请复工数29814家,核准162家。 浙江省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9日同时称,要统筹把握好疫情防控与民生保障、复工复产的关系,不得随意对销售蔬菜、粮油、肉蛋奶等居民生活必需品的连锁门店、便利店等经营网点一关了之,不得随意限制快递、外卖等关系群众日常生活行业复工及送达服务。 复工后的复产难题 哲弗智能系统(上海)有限公司将于10日复工,但董事长李飞却说,复产并不容易。 哲弗2/3的员工是外地人,约60人。目前,销售、售后等部分办公室人员开启了远程办公,生产线上的外地员工,尤其是重点地区的员工,则必须遵守规定原地隔离。“目前都回不来,即使回来也要居家观察14天。所以虽然复工,但是最多恢复50%的产能。” 另外,企业并非单独个体,而是产业链上的一环。李飞说,目前全国放假结束时间不统一,特别是不同省市企业复工时间不统一,企业复工需要审批,会导致行业供应链的不畅通与不均衡,事实上形成复工企业因原材料不足而导致的开工难。 “现存的原材料最多也就生产一周,我们在催着供应商快速交付,但是他们同样存在复工和产能的问题。”李飞说。 疫情防控物资的短缺也困扰着不少拟开工企业。 近日,在深圳证监局指导下,深圳上市公司协会对辖区近300家上市公司抗疫期间所面临的困难和诉求,以及意见建议进行了征集,并收到217家上市公司的反馈。其中,90余家上市公司对口罩、消毒液等防护用品的需求非常迫切。 由于目前疫情尚未迎来拐点,即使口罩、测温仪、消毒水等疫情防控物资已经采集到位的企业,也多控制上班人数,鼓励员工能线上办公解决的尽量不转移至线下。 总体而言,相较于第三产业,制造企业为首的第二产业复工进程整体滞后。 以制造业立市的广东省中山市多位受访企业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不打算10日复工,将开工日期推迟到17日。 这些企业表示,公司不少核心技术骨干、高管是湖北等周边省份的,目前没办法回到工作岗位,企业恢复日常运营有难度;即使返回中山市到岗,企业需要向所在地区防疫指挥部备案、复工申报;即使复工报备通过,按照主管部门的复工要求,企业必须每日监测员工身体状况并按规定上报情况,做好场地的通风、消毒和卫生管理及隔离区管控,这本身是不小的工作量和企业成本开支。 共渡难关 记者采访的多家企业均反馈称,希望政府在特殊时期采取特殊手段,为企业减轻负担,共渡难关。 “疫情对企业最大的影响是现金流和经营成本的问题,最需要的是减税、降费、增贷。”李飞说,改善现金流对企业当下来说非常重要。 2月8日,《上海市全力防控疫情支持服务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发布,针对三大类企业(参与疫情防控的重点企业,受疫情冲击较大相关行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延迟复工的各类企业)精准施策,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包括减免租金、税费减免、推迟调整社保缴费基数、不抽贷不断贷不压贷等在内的一揽子支持政策,有效期至新冠疫情结束后再顺延3个月。初步测算,可为上海全市的企业减轻负担、降低成本300亿元以上。 广东省也出台了《关于支持中小微企业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过程中健康发展的十五条措施》等超过十份文件,涉及企业租金减免、社保税费延迟缴纳、鼓励企业不裁员等,几乎涵盖了中小微企业各个环节的风险。尤其是受疫情直接冲击的餐饮、商贸、交通行业,成为“惠企”政策关怀的重点对象。 成都市政府出台《有效应对疫情稳定经济运行20条政策措施》,要求协助企业达到复工防疫标准,支持企业依据防疫物资储备水平和防疫能力全部或部分复工复产。对安全复工复产企业的防疫体系建设投入给予30%、最高不超过10万元的补助。 根据财政部数据,截至2月8日下午6点,各级财政共安排疫情防控资金718.5亿元,实际支出315.5亿元。 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滕泰建议,央行应及时降准、降息,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特定时期要扩大财政支出规模,财政赤字率可上调至3%,加大对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的减税降费力度。 同时,稳有效投资很有必要。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军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短期来看疫情对第三产业和消费影响较大,而对第二产业、对投资需求的影响较为滞后。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确保计划中的投资项目仍能顺利开工,对减轻疫情的经济影响较为重要。 滕泰还表示,未来可以结合疫情加大民生投入,扩大新型基础设施投入以稳增长,如5G、物流基础建设、公共卫生、公共服务、分级诊疗等来增加就业。 |
-
暂无...
- 逆袭!600家小市值公司藏金,机构调研曝光三大爆..
- 特朗普“大重置”:债务化解、脱虚向实、美元贬值..
- 美股三大指数冲高回落,中概股重挫,纳斯达克中国..
- 深夜,重挫!近一个月最大跌幅;鸿蒙智行,连推爆..
- 活久见!美国商务部长上电视“推票”:买特斯拉股..
- 华尔街解读美联储决议:鸽派的亮点与迷你“鲍威尔..
- 深海经济利好持续加码,与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并列..
- 美联储的“关键一战”在5月,届时降不了息,那今..
- 李嘉诚押注创新药!和黄医药明星抗癌药海外大卖近..
- “三巫日”前美股反弹一日游,量子计算股暴跌,拼..
- 鲍威尔给经济焦虑“灭火”,标普创八个月来美联储..
- 腾讯要为AI砸千亿重金
- 政治危机升级,反对派领袖被捕引发土耳其股债汇三..
- 3月LPR报价出炉!1年期、5年期均维持不变..
- 五部门:依法稳步推进绿证强制消费,逐步提高绿色..
- 超千家公司将被ST?真实数据来了,66股符合ST新规..
- 白银为何如此强势?德银:即便考虑黄金和铜,也看..
- 中国央行连续第三个月增持黄金,1月黄金储备环比..
- 中国主导身体,英伟达要做大脑,特斯拉“做整合”..
- 全球贸易秩序面临更大不确定性
- A股进入“分红实施季”,高股息个股名单来了..
- 超9万手,做多黄金!“第一多头”现身..
- 摩根大通:中国股票还能涨!5月加仓,然后耐心等..
- 年内翻倍股又涨停!机构游资锚定跨年总龙头?..
- 中国互联网巨头中增长最快!大摩:美团剑指300港..
- 股市应该每年赚多少?
- 10块钱一份的拼好饭,磨平了外卖商家们最后一点棱..
- 今年大涨30%后,明年谁还会买黄金?摩根大通:全..
- 房贷利率换锚以来最大幅降息落地!大部分城市首套..
- 历史性一刻!顶级域名ai.com重定向到DeepSeek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