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冲击6000亿元留学市场:申请节奏打乱, 中介称仍存刚需
疫情冲击6000亿元留学市场:申请节奏打乱, 中介称仍存刚需
一场全球蔓延的疫情,搅动了火热的留学市场。 百度疫情实时大数据显示,截至4月7日下午15点30分,除中国外,世界新冠肺炎确诊累计病例超过126万例,美国超过36万例,意大利、西班牙和德国均超过10万例,法国接近10万例,英国超过5万例。 “一开始我们有些轻视了这次的疫情,认为3到6个月时间就会烟消云散。同样,认为对国外的影响不大。最后形势越来越严重,让我们有些措手不及。”一家留学中介机构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据记者采访了解,部分学生此前打算留学欧美,目前已经调整到香港求学。截至4月7日下午15点30分,中国香港累计确诊新冠肺炎914例。截至4月6日16时30分,香港当日新增24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这些数据和国外一些疫情严重的地区相比,处于较低水平。 此外,还有一些学生准备哪个地方疫情影响低就去哪里,疫情已经成为他们申请留学的风向标。不过,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应对策略不同,疫情发展的前景仍存在大量不确定性,这些学生或许面临艰难的选择。 疫情打乱留学计划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数据,2018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66.21万人。据中国产业信息网此前预计,2018年我国留学市场规模就有望突破6000亿元。 即将毕业的曹俊(化名)本来计划去美国留学,因为她的姐姐和姐夫都在美国读博士,她一开始也将目标瞄准美国排名前30的院校。 曹俊本来打算慢慢来,大四这一年提高平均学分绩点,然后留一年时间作为“间隔年”(即毕业和工作之间暂停一年),其间实习,并准备托福和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 但一场疫情打乱了她的计划,让她瞬间忙乱起来。曹俊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打算今年临时改为申请香港的大学,现在需要在十几天内写好所有资料。 做出这一选择的并非曹俊一人,她周围有不少朋友均如此。比如曹俊一位拿到英国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朋友,也放弃了录取并临时决定申请到香港的大学。 为何会临时改变主意?曹俊表示,首先是疫情的直接冲击,目前去英国、美国或者澳大利亚留学都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另一个原因则是疫情带来的连锁反应,曹俊认为,因为疫情很多今年想留学的学生会延迟到明年申请,预期下一届留学申请人数会增加,竞争更激烈。 “我做出改变的决定相对来说还挺容易,毕竟还没有申请也没有收到录取通知书。”曹俊认为,随着疫情的发展,申请香港高校的压力也不小,现在有很多学校已经截止申请了,只能抱着试一试的态度。 和曹俊一样,蔡琳(化名)也调整了自己的留学计划,而她已经拿到了好几个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她的目标是去英国或者澳大利亚,不过目前已选择了延期。 “我不准备马上去英国,疫情会更坚定我选择间隔年。”蔡琳表示,自己也拿到了澳大利亚高校的录取通知书,两边都申请了延期,2021年可以在澳大利亚和英国二选一。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这次疫情对留学市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目前这个阶段,很多国外学校的招生已经停止,还没有拿到录取通知书的学生,今年能否拿到存在变数。其次,疫情的后续发展难以判断,因此大学9月正常开学的时候,海外国家是否能够正常接收留学生还是个未知数。最后,一些本来准备要出国留学的学生,计划等到高考成绩出来之后再申请留学,但在高考延期之后,他们的申请节奏也被打乱。 何山(化名)就是在焦急等待,他从大三下学期开始准备去英国留学,已经收到了录取通知书,只差签证没有办理。他目前还没有换留学地点的准备,因为全球疫情形势都不乐观,并没有更好的选择。 “目前不清楚国外的疫情未来会怎么发展,况且我已经为入学做了很多准备,住宿也订好了,要放弃的话还是需要承担一些经济上的损失。未来也很难预估,目前也只能尽力把能做的做好。” 海外留学仍存不确定性 疫情的冲击,不仅仅体现在准备出国留学的学生身上,也体现在专门做留学的中介机构上。 作为珠海一家留学中介机构负责人,谭宇(化名)表示,一开始对疫情的冲击过于轻视,已经感受到了压力,比如在签单方面受到一定影响,最近来咨询留学的学生数量也有所下降。 同时,谭宇观察到,关于是否留学,学生和家长已经有明显的分歧。大多数学生还是想继续出国留学,但是家长有担忧,比如是否安全,疫情是否有残留隐患,以及经济问题等。 “因为筹备时间被挤压以及家长的消费信心不足,都会导致出国留学计划从家庭消费决策当中被划掉。一线到四线城市所有预备留学的人和留学中介都会受到冲击。” 这家留学中介预计,在高校陆续开学之后,一部分留学需求会慢慢恢复,6、7月左右会比目前好一些。但是要恢复到前几年那样,可能需要到今年的第三、四季度甚至明年上半年。 谭宇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海外留学需要花费大量准备时间和金钱进行前期准备,包括在校成绩均分、语言成绩(雅思、托福等)、文书、实习项目、科研项目、义工等。这就使不少预备出国留学的人,即使疫情严重也难以放弃。 谭宇表示,客户中选择留学的人大致分成三拨群体,有一部分人目前留学意愿明显降低,但对留学的刚需依然是存在的。已经就业的人,近期大部分会以稳中求进为主,这一批人的留学意愿会有所降低。 第二个群体是在校大学生,他们选择很多,可以选择工作也可以选择国内或者国外考研。但是由于疫情的冲击,今年就业存在压力,国内考研竞争也非常大,留学可以提供更多的机会。 此外,还有一个特殊群体,即普通初中、高中的学生,短期内大多不会选择留学。 “有一个群体我们不能忽视,就是在国内读国际学校的高中生,与公立学校的孩子不同,国际学校的高中生其实没有选择,已经不能再回头选择高考,而必须选择出国留学,差别仅仅是在于去哪个国家留学。”谭宇认为,虽然疫情带来了一些影响,但基于留学是一个长期的项目,长期看不会有太大的变动。 熊丙奇表示,未来留学市场的发展情况取决于疫情的控制,而这仍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谭宇建议,由于海外疫情的不确定性,哪怕学生必须要选择留学,也要准备更多的备选项。因此,很多学生今年有可能会采取多个国家混合申请的策略,比如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欧洲等全都申请,最后哪个国家疫情控制得好,就选择去哪个国家。 |
-
暂无...
- 逆袭!600家小市值公司藏金,机构调研曝光三大爆..
- 特朗普“大重置”:债务化解、脱虚向实、美元贬值..
- 美股三大指数冲高回落,中概股重挫,纳斯达克中国..
- 深夜,重挫!近一个月最大跌幅;鸿蒙智行,连推爆..
- 活久见!美国商务部长上电视“推票”:买特斯拉股..
- 华尔街解读美联储决议:鸽派的亮点与迷你“鲍威尔..
- 深海经济利好持续加码,与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并列..
- 美联储的“关键一战”在5月,届时降不了息,那今..
- 李嘉诚押注创新药!和黄医药明星抗癌药海外大卖近..
- “三巫日”前美股反弹一日游,量子计算股暴跌,拼..
- 鲍威尔给经济焦虑“灭火”,标普创八个月来美联储..
- 腾讯要为AI砸千亿重金
- 政治危机升级,反对派领袖被捕引发土耳其股债汇三..
- 3月LPR报价出炉!1年期、5年期均维持不变..
- 五部门:依法稳步推进绿证强制消费,逐步提高绿色..
- “商品旗手”高盛:三大驱动力刺激,铜或迎来新一..
- AI驱动商业化加速,2025智驾拐点正在到来..
- 逆袭!600家小市值公司藏金,机构调研曝光三大爆..
- 特朗普、泽连斯基与北约动态交织,A股军工股掀涨..
- 500亿量化帝国“幕后推手”:龙头券商财富业务“..
- 国家统计局:2024年GDP为1349084亿元,比上年增长..
- 比特币暴跌,发生了什么?
- 超千家公司将被ST?真实数据来了,66股符合ST新规..
- 2024年全球十大商业事件:马斯克豪赌、博通崛起、..
- 沙特王储与特朗普通话:计划未来四年向美国投资6..
- Cliff Asness:这是一封写在2035年的十年资产配置..
- 中国驻美大使谢锋:“外资撤离中国论”宣告破产 ..
- 瞄准“超级富豪”!摩根大通成立新资管部门,专门..
- 六周涨了4%,美元发烧了么?
- 摩根大通:若美联储停止加息,标普500有望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