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疫情步入“至暗时刻”经济“V型”复苏动力不足
美国疫情步入“至暗时刻”经济“V型”复苏动力不足
全球“战疫” 伯南克说,疫情可能会留下部分永久性的伤害,许多小企业可能永远不再复苏,行业集中度会提高,消费者也会因为担忧变得更为谨慎。但他认为,“如果一切顺利,一两年之后我们的处境应该会明显改善。” 根据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统计数据,截至北京时间4月8日19时,美国确诊新冠肺炎病例达到399,929例,直逼40万大关,死亡病例达到12911例,其中有超过三分之一确诊和死亡病例来自纽约州。 但随着疫情步入“至暗时刻”,一些迹象显示,美国重灾区疫情正靠近峰值。这让华尔街为之一振,当地时间4月6日,美股三大指数大涨超过7%,此前道指一度从低位反弹逾20%进入“技术性牛市”。4月8日美股三大指数集体高开,道指涨1.23%,报22932.25点;纳斯达克指数涨1.16%,报7978.42点;标普500指数涨1.11%,报2688.97点。 有关“重启经济”的声音渐渐多了起来,但期待中的“V”型反弹会到来吗? 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地时间4月7日表示,美国可能正在达到疫情“曲线”的顶端,死亡人数可能低于此前的预期,他重申希望尽快重启美国经济。此前一天,特朗普还在社交平台上说:“曙光就在隧道的尽头。” 白宫首席经济顾问库德洛同一天表示,特朗普政府的目标是,在美国顶级卫生专家同意的情况下,重启美国经济活动。他同时提醒,美国人的生活,可能会和疫情之前大不相同了。 疫情给美国经济带来了超预期冲击。自3月中旬以来,短短两三周内已有超过一千万民众失业,大批企业正在排队寻求政府紧急资金救援。经济学家普遍认为,衰退程度将超过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第二季度美国经济将以双位数的速度剧烈萎缩。美国前副总统、2020年民主党总统参选人拜登4月7日表示,从新冠危机中恢复经济,可能是美国“现代史上最大的挑战”。 虽然美国政府和美联储已经财政货币政策双管齐下,祭出了史上规模最大的救市“组合拳”,但现在的问题是,这样的力度是否足够?政府到底要纾困到什么程度,才能帮助经济度过危机?如果疫情持续的时间更长,短期冲击会不会演变成长期问题? 正如疫情中逝去的那些生命一样,一些在疫情冲击中倒下的企业,可能再也没有重启的机会了,一些丢掉工作的职工,想要重回劳动力市场恐怕也没有那么容易。市场最初预期中,疫情冲击是短暂的,经济很快会迎来“V型”反弹,这样的判断如今看来恐怕要遭遇现实的挑战。 疫情死亡高峰期 美国卫生总署署长Jerome Adams4月5日坦言,艰难时刻已经到来,“这将是大多数美国人一生中最艰难和最悲伤的一周。这将是我们的珍珠港时刻,我们的911时刻”。 白宫新冠病毒工作组成员Admiral Brett Giroir4月6日也发出警示,本周将迎来新冠肺炎“入院高峰期、ICU高峰期,很不幸的,也是死亡高峰期”。 4月7日,美国疫情“震中”纽约州的州长科莫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过去一天中,纽约州的死亡病例数增加了731例至5489例。这是疫情危机暴发以来死亡人数最多的一天。 位于纽约州旁边的新泽西州同样进入了“至暗时刻”。新泽西州州长墨菲表示,该州在过去24小时内死亡病例达到232例,累计死亡病例达到1232例,也创下了单日最高死亡纪录。 不过,在黑暗的背面有一丝光明。科莫指出,死亡数字是“滞后指标”,反映的是过去一段时间的疫情情况。 从目前的数据模型预测数据来看,纽约州新冠肺炎患者的住院率可能在接近顶点,ICU入住率和插管率均大幅下降,因此,科莫认为这是一个让人充满希望的迹象,可能暗示着病毒的传播正在趋于平稳。 自科莫3月20日宣布“居家隔离令”,关闭所有非必要商业活动、禁止所有公共场合的集会以来,这项旨在减缓病毒传播速度的措施已经持续了将近20天。 科莫希望民众继续遵守保持“社交距离”的规定。同时,他认为,现在是时候开始为重启经济活动进行规划了。他已经和新泽西州、康涅狄格州州长进行了讨论。未来将重新启用区域性管理措施,同时加大病毒抗体检测力度。通过抗体检测的民众可以回归正常生活。 墨菲当天也表示,确诊病例较前一日大幅下降,“让曲线变平坦的努力开始获得回报”。同时他也警告,宽松的社交距离限制规则可能会导致病例重新激增。路易斯安那州州长John Bel Edwards、康涅狄格州州长Ned Lamont均有类似表述,称疫情管控措施正在体现成效。 在全美50个州中,只有8个州还没有实施“居家令”。有超过90%的美国人的生活受到约束,大量企业和商铺因此关闭,导致经济活动急剧收缩。根据特朗普政府此前发布的抗疫指导原则,要求民众“保持社交距离”的指令将延长至4月30日。 特朗普希望尽快“复工” 在大选年遭遇疫情与经济双重打击的特朗普,已经多次表态希望尽快重启经济活动。4月12日复活节让美国经济“复活”是他的“心愿”。但因为疫情形势持续升级,他这个“操之过急”的愿望最终不得不在各界的批评声中作罢。 在多个重灾区出现疫情缓和迹象之际,特朗普及其政府官员不失时机迅速重提愿望。 特朗普周二表示,美国可能正在达到新冠疫情“曲线”的顶端,死亡人数可能低于预期。此前白宫新冠病毒工作组根据模型预测,美国死亡人数可能达到10万-24万人。特朗普强调,他希望尽快重启美国经济。 库德洛4月7日接受当地媒体采访称,特朗普的目标是在美国顶级卫生专家同意的情况下重启经济。他谈到了“复工”后的情况,称美国将会加大检测力度,人们的生活也很难和之前一样。 库德洛说,即便人们重新开始工作和上学,当他们出现生病迹象时还是要待在家中,接受广泛和持续的检测以及定期体温测量。这将会成为人们生活的新特点。“我不知道多久会开始这样做,但这将非常、非常重要,因为我们毫无疑问需要防止疫情卷土重来。” “这将由负责卫生健康的人来决定。”但库德洛相信,“未来四到八周之内,我们将可以重启经济活动,病毒的扩散能力将会大幅降低,我们可以使得疫情曲线趋向平坦。” 乐观情绪已提前反映到作为经济晴雨表的股票市场上。自3月23日触及近期的底部位置以来,道琼斯工业指数和标普500指数一度上涨超过20%,进入了“技术性牛市”。在4月7日当天,美股三大指数均大涨超过7%,道指涨逾1600点。 但与此同时,华尔街大行纷纷下调美国经济预测,认为第二季度GDP将会以双位数萎缩,美国的失业率将会达到15%左右。美联储官员的预测也一样。 美联储前主席伯南克4月7日在布鲁金斯学会的一次线上活动中表示,美国经济二季度或萎缩逾30%。“今年对经济来说或是非常糟糕的一年。”他认为旨在遏制疫情扩散的“居家令”将会重创经济,可能需要几年时间才能重新企稳。 伯南克认为,经济低迷持续的时间和深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疫情的变化形势。如果能遏制疫情,经济肯定会反弹。但他认为更可能的是,经济活动只能逐渐重启,而且,一旦疫情重来,经济活动可能再次放缓。 在他看来,目前为止,美国政府在财政和货币政策方面的应对举措相当不错,但仍然需要更多的措施。他认为,美联储可以继续扩大资产负债表,根据需要提供其他计划确保市场和银行体系运作。他认为,财政救援计划是企业和个人的生命线,对于人们维持生存十分重要。 伯南克说,疫情可能会留下部分永久性的伤害,许多小企业可能永远不再复苏,行业集中度会提高,消费者也会因为担忧变得更为谨慎。但他认为,“如果一切顺利,一两年之后我们的处境应该会明显改善”。 此前一天,美联储前主席耶伦也表示,美国经济正处于令人震惊的衰退之中。她认为失业率可能已高达13%,二季度经济萎缩幅度或将达到30%。“这是巨大的、前所未有的、毁灭性的打击,我希望可以尽快恢复经济活动。”对于经济能否“V型”复苏,耶伦也表示了怀疑,认为这取决于疫情对经济造成了多大的损害。如果损害较大,经济可能出现U型,甚至L型走势。 在拜登看来,让经济从新冠危机中恢复可能是美国“现代历史上最大的挑战”。但他也认为,复苏的努力将为下一任总统解决经济中长期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创造机会。“我们现在有机会做很多事情。”他说,这些努力应包括帮助人们满足基本需求,也应包括改善投票制度、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工作。 |
-
暂无...
- 逆袭!600家小市值公司藏金,机构调研曝光三大爆..
- 特朗普“大重置”:债务化解、脱虚向实、美元贬值..
- 美股三大指数冲高回落,中概股重挫,纳斯达克中国..
- 深夜,重挫!近一个月最大跌幅;鸿蒙智行,连推爆..
- 活久见!美国商务部长上电视“推票”:买特斯拉股..
- 华尔街解读美联储决议:鸽派的亮点与迷你“鲍威尔..
- 深海经济利好持续加码,与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并列..
- 美联储的“关键一战”在5月,届时降不了息,那今..
- 李嘉诚押注创新药!和黄医药明星抗癌药海外大卖近..
- “三巫日”前美股反弹一日游,量子计算股暴跌,拼..
- 鲍威尔给经济焦虑“灭火”,标普创八个月来美联储..
- 腾讯要为AI砸千亿重金
- 政治危机升级,反对派领袖被捕引发土耳其股债汇三..
- 3月LPR报价出炉!1年期、5年期均维持不变..
- 五部门:依法稳步推进绿证强制消费,逐步提高绿色..
- “商品旗手”高盛:三大驱动力刺激,铜或迎来新一..
- 500亿量化帝国“幕后推手”:龙头券商财富业务“..
- 逆袭!600家小市值公司藏金,机构调研曝光三大爆..
- 特朗普、泽连斯基与北约动态交织,A股军工股掀涨..
- AI驱动商业化加速,2025智驾拐点正在到来..
- 国家统计局:2024年GDP为1349084亿元,比上年增长..
- Cliff Asness:这是一封写在2035年的十年资产配置..
- 超千家公司将被ST?真实数据来了,66股符合ST新规..
- 历史上的“货币化安置”,拉动了多少投资?..
- 美国量化基金知多少?
- 大摩看印股今年涨18%的三大理由:经济、盈利、散..
- 股市应该每年赚多少?
- A股荒唐一幕!前三季度收入仅1.85亿元 总市值却超..
- 人民币为何走弱?如何理解央行“稳汇率”?..
- 比特币暴跌,发生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