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库成品粮“存一备一” 存储量增一倍
zhonghua @ 2020年04月13日 财经风云
粮库成品粮“存一备一” 存储量增一倍 新京报 新京报讯 (记者陈琳)最近一段时间,疫情引发大家对于“粮食安全”的担忧。北京会不会出现粮荒?如果动用储备粮,会不会是放了很久的陈粮?带着市民关注的问题,新京报记者走进粮食企业在京粮库和面粉加工厂,探访粮食储存、配送等环节。 储存:可在线监测大米温度和湿度 4月8日,记者来到京粮集团古船米业牛栏山粮库。厂区是一排排的平房仓和一座座圆柱形的立筒仓。走进其中一间成品库,浓郁的米香味扑面而来,仓库里全都是码放整齐的大米。工作人员操作着电动叉车穿梭其中,运送刚刚从货车上卸下的大米。 据介绍,这间仓库1700平方米,主要放置成品粮。记者看到,从每一垛大米中都垂下两条黑色的线缆。古船米业副总经理胡代英介绍,工作人员连上仪器就能监测大米的温度和湿度,实时了解大米的储存状态。 记者注意到,米袋上方的墙壁上悬挂着10台立体柜式空调,据介绍用来调节仓库的温度和湿度。“温度保持在21℃以下,湿度保持在60%以下,这样就没有虫子生长的温度和湿度环境,大米也就不容易生虫和霉变,完全实现了物理绿色安全存粮。”此外,每一间粮库上方,还有通风的小窗户;下方对应的通风口与鼓风机相连,在冬季零摄氏度以下时,打开鼓风机,将自然冷风抽入室内用来降温。 除了成品粮,这里还存放着原粮。要走进一间存放稻谷的平房仓,需从悬挂在墙外侧的楼梯爬到仓库顶部,从墙上的小门进入粮仓,记者目力所及,全是平整的谷粒。“这间1600平方米的仓库,一共装有5842吨稻谷。”仓库保管员单林杰介绍。原粮存储实现了智能化检测,通过电脑可以在线监测粮食的温度和湿度,当储存条件超过标准时,会自动报警。 运输:18小时从基地到北京粮库 在古船米业牛栏山粮库,这样1000-1800平方米不等的平房仓有26个,能存储500吨粮食的立筒仓一共有56个。胡代英介绍,按照市里的要求,粮库成品粮“存一备一”,疫情期间,这里的存储量增加了一倍。从大年初二公司逐步复工生产,截至4月8日,已累计实现成品大米接卸11166吨。 记者了解到,古船大米加工厂在吉林省长春市以北150公里的榆树市郊外,距离北京800多公里。正常情况下,米面加工在春节期间是淡季,这个时间段榆树基地没有生产任务。春节前,疫情出现苗头,为防患于未然,大年初三榆树基地就紧急开工了。 古船米业副总经理陈剑锋介绍,在古船米业榆树基地,除了生产加工线,还有3个粮库,共储备了40万吨粮食。“这些粮食从榆树的基地到达北京的粮库,只要18个小时左右。”应急情况下,马上配送,24小时之内就能运达北京各个商超和农贸市场,满足市民需要。 生产:50%米面可在市内加工 1月27日,古船食品京内两家面粉工厂开工生产。古船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冷振涛介绍,大兴的加工厂日处理小麦1200吨、位于通州潞河的加工厂日处理小麦800吨,两个厂加起来每天能出面粉1500吨左右。 正月初四,面粉厂开始往超市供货。受疫情影响,适合家庭消费的小包装面粉需求量迅速增长,公司调整产品结构,将小包装产品生产量每天再提升100吨。据统计,截至4月8日,古船食品共向市场供应面粉41509吨,其中小包装供应量为21378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42%。 冷振涛介绍,今年面粉的需求量出现三次小高潮。从各大超市的订货量来看,第一波发生在正月初二,第二波出现在返京高峰时段。3月初面粉销售平稳,月底受国际粮食形势影响,订单量增加了一倍以上。清明小长假公司全员停休,加班加点生产面粉,24小时打包。“目前我们的可用库存比正常翻一倍,保障市场没有问题。” 记者从北京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了解到,疫情发生以来,北京市内骨干加工企业及时复工复产,增加产量和市场投放量,50%的米面可以在市内加工企业生产。北京周边地区加工企业较多,能够实现从原粮到成品粮的快速转化。除正常贸易渠道外,政府通过定向销售和公开竞价交易等方式投放储备原粮,保障加工企业原料供应。 追问1 粮食价格会不会大涨? 近期粮食收购价格出现小的上浮,陈剑锋表示,这是由于恐慌造成的短时波动,由于南方地区对北方米需求加大,造成供需上涨。但这种需求是有限的,后期价格出现大幅度上涨没有动力。 “导致粮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粮食少,二是吃粮食的人多了。现在这两个主要因素都没有出现,所以近期的价格波动只是暂时性的上涨。另外,国家还有各级储备,当需求紧张时会及时投放平抑物价。” 商务部此前发布数据,2019年我国粮食总产量6.64亿吨,比2018年增加0.9%,创历史最高水平,实现了“16连丰”。根据农业部相关信息分析,2020年粮食生产形势总体向好,疫情期间,国家持续出台扶持农业生产的政策措施,今年全年粮食丰收是大概率事件。 追问2 政府储备粮放置很久? 不少市民担心,储备粮会不会都是放了很久的陈粮?记者在古船米业牛栏山粮库里看到,市级储备成品粮有25公斤的大包装,也有25公斤以下的小包装,入库时间都在2020年2月左右。古船米业副总经理胡代英介绍,储存的粮食在入库前,要经过各种检测,从源头上把控品质;在保管期间,还要对其进行监控。 成品粮25公斤以下的小包装产品,无论米面一年轮换10次,基本上是36天轮换一次;25公斤以上的大包装,一年不低于6次,也就是两个月轮换一次。一般来说,米面的保质期通常在9-12个月,市民完全不用担心粮食不新鲜。 原粮轮换时间也有规定,稻谷是三年之内轮换,以自然年算,实际储存期两年。根据储存标准,在保管期间,会采用各种技术保障粮食的质量在安全范围内。保管员也会每天对粮仓进行巡视、定期抽查。 追问3 市民囤粮有没有必要? 记者探访存放大米的库房,能感受到库房里又冷又干,古船米业总工程师谢文军介绍,大米的最佳储存环境,温度应该在21℃以下,湿度控制在60%以下,“大米的储存需要一个相对低温干燥的环境。” 过了“五一”,北京的温度和湿度会同步大幅度上升,会加速大米变质,营养物质流失。当环境温度达到26℃,湿度达到70%的时候,只需要一个星期,大米就长虫了。相比来说,现在超市购买的大米都是真空包装,能够储存的稍微久一些,而面粉少有真空包装,更不利于存放。 谢文军说,从粮食的口感角度讲,存的时间越长,口感越不好,营养价值也肯定会受到影响。“粮食还是要吃新的好。”
|
相关内容
-
暂无...
推荐内容
- 逆袭!600家小市值公司藏金,机构调研曝光三大爆..
- 特朗普“大重置”:债务化解、脱虚向实、美元贬值..
- 美股三大指数冲高回落,中概股重挫,纳斯达克中国..
- 深夜,重挫!近一个月最大跌幅;鸿蒙智行,连推爆..
- 活久见!美国商务部长上电视“推票”:买特斯拉股..
- 华尔街解读美联储决议:鸽派的亮点与迷你“鲍威尔..
- 深海经济利好持续加码,与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并列..
- 美联储的“关键一战”在5月,届时降不了息,那今..
- 李嘉诚押注创新药!和黄医药明星抗癌药海外大卖近..
- “三巫日”前美股反弹一日游,量子计算股暴跌,拼..
- 鲍威尔给经济焦虑“灭火”,标普创八个月来美联储..
- 腾讯要为AI砸千亿重金
- 政治危机升级,反对派领袖被捕引发土耳其股债汇三..
- 3月LPR报价出炉!1年期、5年期均维持不变..
- 五部门:依法稳步推进绿证强制消费,逐步提高绿色..
热点阅读
- “商品旗手”高盛:三大驱动力刺激,铜或迎来新一..
- 500亿量化帝国“幕后推手”:龙头券商财富业务“..
- Cliff Asness:这是一封写在2035年的十年资产配置..
- 超千家公司将被ST?真实数据来了,66股符合ST新规..
- AI驱动商业化加速,2025智驾拐点正在到来..
- 刷新纪录!认购1万获配12.29元,近1300亿资金疯抢..
- 高盛深度分析中国短剧市场:今年规模已超电影市场..
- 原油交易逻辑转空?
- 开年最强的股市,为何是欧洲?
- 股市应该每年赚多少?
- 特朗普、泽连斯基与北约动态交织,A股军工股掀涨..
- 历史性一刻!顶级域名ai.com重定向到DeepSeek官网..
- 美国量化基金知多少?
- “A+H”券商有望添丁申万宏源集团拟赴港IPO..
- 降价40%!继阿里之后,腾讯也出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