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公积金“废存之争”升温! 谁在维护,谁在吐槽,不满在哪,该怎么改?
sunday @ 2020年05月27日 财经风云
住房公积金“废存之争”升温! 谁在维护,谁在吐槽,不满在哪,该怎么改? 每日经济新闻 记者 张钟尹 编辑 陈星 5月25日,《每日经济新闻(博客,微博)》刊发题为《制度功效衰减,资源错配致闲置浪费……两会代表、委员热议住房公积金:已到非改不可的地步》的报道,引发网友大讨论。 有人支持取消公积金,也有人认为,住房公积金是职工工资福利的一部分,取消对自己不利。 从记者采访的多位上班族和私企相关负责人的情况来看,期待改革的声音比较多,支持者主要认为当前公积金提取受限较多,强制储蓄造成贬值,影响到手收入,企业人力成本较大…… 公积金制度不宜简单取消 住房公积金制度指由职工个人及所在单位共同缴纳一定金额(工资的5%~12%)并长期储蓄,用以日后支付住房支出的强制性、互助型住房金融保障制度。简而言之,就是存点钱给你买房,还可以支持你一笔低息贷款。除了买房以外,房屋大修、租房、还贷、出国定居、退休等可以提取公积金。 企业缴纳公积金加重了企业的负担。中金首席经济学家梁红曾测算,公积金缴存率每降低1个百分点可为企业减负约1100亿元,若平均缴存率降至5%的下限,则可为企业减负达到5300亿元。 一位企业负责人给《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算了一笔账,假设一个员工月工资为10000元,他的公积金缴存基数就是10000元,如果扣缴比例为5%,则公司和员工每月分别要扣缴公积金500元;如果扣缴比例为12%,则扣缴额度提高到1200元。一年下来,仅公积金这一项,一位员工企业就需要负担6000~14400元不等的成本。 中金公司2019年的一份研报指出,当前公积金制度不利于降低中国储蓄率、提振消费。公积金每月被存入受规管的个人存款账户,截至2017年末,住房公积金累计提取额7.3万亿元,使用比例不足60%。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公积金实缴人数1.44亿人。2018年末,住房公积金缴存总额145899.77亿元,提取总额87964.89亿元,缴存总额扣除提取总额后的缴存余额为57934.88亿元。 今年,全国人大代表、58同城创始人姚劲波也准备就公积金问题提出建议。5月21日,姚劲波公开三份书面建议。他表示,疫情下的中小企业复苏,面临的最大困难就在于“入不敷出”,成本特别是人力成本高企,收入减少。因此,建议适当下调住房公积金的缴存比例,由最低缴纳5%降至3%,切实减轻企业用工压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邹琳华指出,当前住房公积金体系存在运营方式落后、资金收益率低下等问题,也存在一些取消住房公积金的呼声。但是住房公积金作为住房合作金融的制度安排,可以有效降低购房利息负担,提高员工福祉。住房公积金制度需要改革,但不宜简单取消。 强制储蓄造成贬值引担忧 资金趴在账户上,主要是因为公积金的提取需要满足一定条件。 一位在东部省会城市工作的周小姐向记者抱怨,每个月交的公积金明明是自己的钱,却不能随意、自由支配,感觉不太合理。“我近几年都不需要买房、租房或者装修,这一笔钱等到退休时再取出来,虽然几十年的存款有一定数量,但是也贬值了,感觉很不划算。” 按照规定,公积金作为个人财产,在满足下列条件下可以提取:(一)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的;(二)离休、退休的;(三)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的;(四)出境定居的;(五)偿还购房贷款本息的;(六)房租超出家庭工资收入的规定比例的。 周小姐向记者表达了自己的意愿,希望公积金能够自愿选择,现在有点强制储蓄的意思,不交公积金的话,能增加到手收入。 一位在中部某省会城市工作的上班族刘女士也向记者表达了相似的想法:“目前我已经缴纳的公积金数额不足以用于公积金贷款买房,买房需求也不太紧迫,如果能选的话,更愿意折算成工资直接发给我。” 她还告诉记者,自己在求职过程中与多家企业沟通过,很多私企只交五险,不交一金,并且也不会将公积金折算成相应工资发放给员工。 前述研报也指出,虽然公积金是针对所有单位和职工的强制储蓄制度,但根据《全国住房公积金2017年年度报告》,实缴单位262万个,实缴职工1.37亿人(大幅低于社保养老缴费职工数2.9亿人)。一方面仍有相当数量的小企业并未缴纳,而另一方面又存在部分企业利用公积金免税属性多交公积金为员工增加福利的现象(主要是国企和高收入行业)。
|
相关内容
-
暂无...
推荐内容
- 逆袭!600家小市值公司藏金,机构调研曝光三大爆..
- 特朗普“大重置”:债务化解、脱虚向实、美元贬值..
- 美股三大指数冲高回落,中概股重挫,纳斯达克中国..
- 深夜,重挫!近一个月最大跌幅;鸿蒙智行,连推爆..
- 活久见!美国商务部长上电视“推票”:买特斯拉股..
- 华尔街解读美联储决议:鸽派的亮点与迷你“鲍威尔..
- 深海经济利好持续加码,与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并列..
- 美联储的“关键一战”在5月,届时降不了息,那今..
- 李嘉诚押注创新药!和黄医药明星抗癌药海外大卖近..
- “三巫日”前美股反弹一日游,量子计算股暴跌,拼..
- 鲍威尔给经济焦虑“灭火”,标普创八个月来美联储..
- 腾讯要为AI砸千亿重金
- 政治危机升级,反对派领袖被捕引发土耳其股债汇三..
- 3月LPR报价出炉!1年期、5年期均维持不变..
- 五部门:依法稳步推进绿证强制消费,逐步提高绿色..
热点阅读
- “商品旗手”高盛:三大驱动力刺激,铜或迎来新一..
- 500亿量化帝国“幕后推手”:龙头券商财富业务“..
- 超千家公司将被ST?真实数据来了,66股符合ST新规..
- AI驱动商业化加速,2025智驾拐点正在到来..
- 刷新纪录!认购1万获配12.29元,近1300亿资金疯抢..
- Cliff Asness:这是一封写在2035年的十年资产配置..
- 原油交易逻辑转空?
- 高盛深度分析中国短剧市场:今年规模已超电影市场..
- 开年最强的股市,为何是欧洲?
- 股市应该每年赚多少?
- 历史性一刻!顶级域名ai.com重定向到DeepSeek官网..
- IEA:2024年原油需求增长或腰斩,明年每天都将出..
- A股一天两起离婚财产分割,“分手费”逾15亿..
- 商务部:前7月实际使用外资5331.4亿元 同比增7.3..
- 美国量化基金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