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独立内部调查 瑞幸董事会“内斗”愈演愈烈
zhonghua @ 2020年07月03日 财经风云
完成独立内部调查 瑞幸董事会“内斗”愈演愈烈 每日经济新闻 记者 李卓 陈克远 赵雯琪 编辑 王丽娜 当财务造假、从纳斯达克退市已经板上钉钉,瑞幸咖啡的“内斗”却还在持续升温,已是“残局”的瑞幸咖啡(OTCMKTS:LKNCY)还有哪些悬念? 7月1日,瑞幸咖啡宣布董事会特别委员会基本完成了独立的内部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瑞幸咖啡伪造交易始于2019年4月,2019年净收入被夸大约21.2亿元,2019年公司成本支出虚增13.4亿元。根据至今发现的证据,公司前首席执行官钱治亚、前首席运营官刘剑和某些员工参与了伪造交易,通过第三方公司或人员向公司注入虚假资金。 根据瑞幸咖啡披露的调查结果报告,公司将于2020年7月2日召开董事会会议,提议解除陆正耀在瑞幸咖啡的董事和董事会主席职位,但截至记者发稿,虽尚未有正式结果公开。而7月5日,还将有一场由陆正耀发起的特别股东大会,可能会导致瑞幸原董事会的全面“清洗”。原来看似“铁三角”的董事会成员已反目成仇,“内斗”的公开白热化,瑞幸咖啡究竟会由谁来掌权? 独立内部调查结果公开 粉单市场交易逆势上涨 7月1日,瑞幸咖啡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特别委员会在其顾问Kirkland&Ellis International LLP 和 FTI Consulting的协助下,已基本完成对公司的独立内部调查。而在此之前,瑞幸咖啡已于6月29日停牌进行退市备案,并转向场外交易市场(粉单市场)。 根据瑞幸咖啡发布的内部调查结果,其于2020年3月19日成立特别委员会,经调查,公司交易造假始于2019年4月,其中,2019年净营收虚增21.2亿元,包括第二季度的2.5亿元,第三季度的7亿元,第四季度的11.7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博客,微博)》记者注意到,此次瑞幸咖啡内部调查结果披露的净营收虚增额度,与今年4月瑞幸咖啡首次承认财务造假时披露的“夸大了约22亿元的总销售额”情况基本吻合。 另根据此次瑞幸咖啡发布的内部调查结果,2019年该公司的成本支出也虚增了13.4亿元,包括第二季度虚增的1.5亿元,第三季度虚增的5.2亿元以及第四季度虚增的6.7亿元。 瑞幸咖啡在内部调查结果报告中提出,因在既有证据中已经表明,公司前首席执行官钱治亚、前首席运营官刘剑和某些员工参与了伪造交易,通过第三方公司或人员向公司注入虚假资金。因此,公司根据特别委员会的建议,公司董事会已解雇了前首席执行官和前首席运营官。 此外,瑞幸咖啡董事会还决定,要求陆正耀辞去董事和董事会主席的职位,并于2020年7月2日召开董事会会议,提议解除陆正耀在瑞幸咖啡的董事和董事会主席职位。 同时,董事会进一步决定,解雇其他12名在前首席执行官和前首席运营官的指示下参与或知晓虚假交易的员工,包括之前被停职的员工在内。另有15名员工将受到其他纪律处分。此外,公司正在终止与所有参与伪造交易的第三方的关系。 瑞幸咖啡通过“自查”的方式为此前的财务造假行为给了外界一个说法,但这还远不是这场风波收尾的时候。仅从其在资本市场的未尽事宜来说,尽管瑞幸咖啡已经从纳斯达克退市,但其仍活跃在美国粉单市场上。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此次独立内部调查结果发布后,瑞幸咖啡在粉单市场股价一度大涨30%。截至美东时间7月1日收盘时,瑞幸咖啡报收2.61美元,较前一日收盘时上涨12.02%。同时,这也是瑞幸咖啡自转战粉单市场后的第三次连涨。 瑞幸咖啡维权投资者代理律师之一、北京郝俊波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郝俊波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意味着部分投资者仍然对瑞幸咖啡此后的发展怀有期待。 郝俊波进一步告诉记者,像瑞幸这种严重的弄虚作假,在美股退市应该早在大家的预料之中,对投资者来讲,已经是有心理准备的,想出手的早已经卖了,继续持有他的股票当然就会进一步受损。但因为从纳斯达克退市转入粉单市场后,依然可以实现交易,所以还不能说股票就成了废纸,依然还是有他的价格在那儿,如果瑞幸后续经营得好,甚至也有可能再涨。不过从交易量上来看会小很多,而且价格也不会太高。 难以“全身而退”重新来过需先承受三重处罚 瑞幸咖啡在粉单市场的活跃表现究竟能否有助于其未来讲出资本新故事尚未可知,但可以明确的是,即便公开内部调查结果、管理层换血甚至可能的董事会“清洗”,瑞幸咖啡仍难以“全身而退”,要想重新来过,仍需先过“三重门”:来自境内、境外监管机构的重罚,以及投资者的集体诉讼索赔。 就当前包括董事会内斗等事态的最新进展对投资者索赔可能造成的影响,郝俊波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董事会的人员变更对在美国进行的这种投资者的诉讼没有任何影响,不会因为变更董事或者高管影响他原来应该承担的任何的赔偿或者其他任何方面的义务。 郝俊波同时表示,现在预测投资者能拿到多少赔偿还太早,因为诉讼一般来讲需要至少两年的时间,且有可能达成调解协议。就算不能达成和解协议,也要等待法院判决。 “投资者能拿多少钱,其实已经是最后执行的问题了。瑞幸咖啡的案子相对来讲就比较复杂,因为现在瑞幸咖啡本身退市了,但是公司没有破产,从理论上来讲,依然有赔偿的义务,而且应该也有一定的赔偿能力。”郝俊波称。 此外,郝俊波还表示,对于瑞幸咖啡的财务造假,投资者索赔的主体可能不会局限于瑞幸咖啡本身,也可能包括相关保荐人、保荐机构。“我们有收到投资者反馈,就是因为相信了其他有实力的保荐机构的背书,所以才认为瑞幸咖啡比较可信而选择投资。” 而因上市公司造假向保荐机构索赔也是有先例的,如当年的“安然事件”,安然公司因存在财务作假后被追责破产,而作为其审计机构的安达信会计事务所此后也被牵连起诉,最终两个都破产了。 “内斗”仍在升温 事关公司主导权 就此次发布的内部调查结果而言,调查报告中提出,公司将在2020年7月2日召开的董事会会议中,提议解除陆正耀在瑞幸咖啡的董事和董事会主席职位。截至记者发稿,虽尚未有正式结果公开,但根据此前公告中的措辞,大多数董事都已经同意罢免陆正耀。 不过,即便陆正耀被罢免,根据陆正耀此前签发的一份文件,7月5日,瑞幸还将召开特别股东大会,表决议案包括免去陆正耀自己的董事任命、解除黎辉、刘二海的董事任命,及解除独立董事Sean Shao(邵孝恒)的任命。同时,瑞幸咖啡还提议加入两位新的独立董事Ying Zeng与Jie Yang。这两名独立董事候选人均有比较深厚的法律背景。 这其中,一度让外界担忧的是,一旦7月5日的决议获得通过,或将意味着瑞幸此前由邵孝恒主导的特别委员会牵头的内部调查也将被迫中止。 而7月1日晚间独立内部调查结果的及时公开,某种程度也被视作是瑞幸董事会“内斗”升级的另一种抗衡。这背后直接关联以陆正耀为首的“神州系”和以黎辉、刘二海为代表的“投资人系”展开的瑞幸咖啡的主导权之争。 根据Wind信息,当前瑞幸咖啡董事会名单中共有8名成员,包括董事会主席陆正耀,郭谨一、黎辉、刘二海、曹文宝、吴刚5位董事,以及邵孝恒和庄伟元2位独立董事。 值得注意的是,黎辉为大钲资本创始人,刘二海为愉悦资本创始人,二人都曾一度与陆正耀并称为“铁三角”,二者不仅是瑞幸咖啡的早期投资人,更是曾一路参与了陆正耀主导的“神州租车”“神州优车”两个项目。 对于接连的董事会“内斗”会对瑞幸求生和接下去的运营产生怎样的实质影响,资深投资界人士王澍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目前消息来看,显然瑞幸董事会内部出现了分裂,一方面以投资人为代表,无论他们之前是否主观参与了造假或者知情,他们在考虑自身机构的口碑、名声以及背后LP的利益情况下,都必然要站在一个相对中立的角度,要求瑞幸进行改变和进行真实调查,进而进行能够真正挽回企业生存的管理层调整。 但是对于“神州系”来说,或者对于陆正耀来说,是否丢失对瑞幸的实际控制权?是否把责任控制在已经解职的CEO和COO层面?还是需要把责任上升到陆正耀本人?这可能是个更敏感的问题。 在王澍看来,从目前瑞幸咖啡董事会的僵持状态来看,他认为瑞幸咖啡存在的财务造假问题可能比已经披露的情况还要严重,这也是陆正耀仍然不配合调查,和试图不失去控制权的合理推测。此外,核心管理层此后有可能面临的刑事责任也是一个可能的推测。 而据多家媒体报道,另一个不确定因素还在于,开曼群岛法院的文件显示,7月6日还将有两条与瑞幸相关的宣判通知。原告为瑞信集团,被告之一是Summer Fame Limited,由创始人及CEO钱治亚家族信托控,钱治亚持有瑞幸咖啡15.43%的股份;被告之二是Haode Investments,瑞幸咖啡董事长陆正耀主要通过家族信托Haode Investment持有瑞幸咖啡23.94%的股份。 据称,届时,如果瑞信胜诉,那么陆正耀以及其相关公司持有的瑞幸咖啡股票,将归瑞信等银行持有,而陆正耀也就会失去具备董事会资格和投票权。一旦陆正耀股份被清算,大钲资本将成为第一大股东,又可以发起新的董事会和股东会。
|
相关内容
-
暂无...
推荐内容
- 逆袭!600家小市值公司藏金,机构调研曝光三大爆..
- 特朗普“大重置”:债务化解、脱虚向实、美元贬值..
- 美股三大指数冲高回落,中概股重挫,纳斯达克中国..
- 深夜,重挫!近一个月最大跌幅;鸿蒙智行,连推爆..
- 活久见!美国商务部长上电视“推票”:买特斯拉股..
- 华尔街解读美联储决议:鸽派的亮点与迷你“鲍威尔..
- 深海经济利好持续加码,与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并列..
- 美联储的“关键一战”在5月,届时降不了息,那今..
- 李嘉诚押注创新药!和黄医药明星抗癌药海外大卖近..
- “三巫日”前美股反弹一日游,量子计算股暴跌,拼..
- 鲍威尔给经济焦虑“灭火”,标普创八个月来美联储..
- 腾讯要为AI砸千亿重金
- 政治危机升级,反对派领袖被捕引发土耳其股债汇三..
- 3月LPR报价出炉!1年期、5年期均维持不变..
- 五部门:依法稳步推进绿证强制消费,逐步提高绿色..
热点阅读
- 中国互联网巨头中增长最快!大摩:美团剑指300港..
- 原油交易逻辑转空?
- “商品旗手”高盛:三大驱动力刺激,铜或迎来新一..
- 逆袭!600家小市值公司藏金,机构调研曝光三大爆..
- 500亿量化帝国“幕后推手”:龙头券商财富业务“..
- Cliff Asness:这是一封写在2035年的十年资产配置..
- 90年代日本应届生职场启示录:一步踏空,步步落后..
- 超千家公司将被ST?真实数据来了,66股符合ST新规..
- 大摩看印股今年涨18%的三大理由:经济、盈利、散..
- IEA:2024年原油需求增长或腰斩,明年每天都将出..
- 多股涨停,国产GPU回春?国产GPU集体奔赴A股,25..
- AI驱动商业化加速,2025智驾拐点正在到来..
- 高盛深度分析中国短剧市场:今年规模已超电影市场..
- 牛市的背后,日本发生了什么?
- 刷新纪录!认购1万获配12.29元,近1300亿资金疯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