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谈判中的美国翻译是谁?
方柏林 草经学堂 中美高级代表团的阿拉斯加峰会之后,中国翻译张京表现出色,再度引发热议。相形之下,美方翻译颇受非议。有人在对比了原文和她的发言之后,认为她强化了美国代表发言中的攻击性。这个说法不甚准确。中方领导个个精通英语,她的准确性并不能影响他们的理解。中美关系问题重重,不能过度夸大翻译的作用,继而把棒子打到翻译头上。
美方译者由于戴了口罩,难以辨认,其身份一直不清晰,一开始,曾有人传这是美国贸易代表戴琦客串。后来大家发现,她的头发和戴琦明显不相称,美国也不大可能让一个大使级别的官员去客串翻译。这位美方翻译的头发为灰色,又染了一些,成了淡紫色。美国国内对代表团派出了一位紫头发的翻译大感惊愕。
我后来查到,这位神秘的翻译,被有翻译界哈佛之称的蒙特雷高级翻译学院认领为校友。她的名字叫Lam Chung-Pollpeter (钟琳,音译)。从该学校的相关介绍上看,她是蒙特雷高级翻译学院00届会议翻译的硕士,算是科班出身。
在美国,中英文均十分出色的人才到处都是,也有不少精通汉语的美国人,为何选择一位中文欠佳的译员?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美国国务院的工作,应通过严格的背景调查。在与中国交恶、对中国人多有猜疑的大环境下,来自大陆的译员难以取得信任。现在教授语言文化的孔子学院都被纷纷砍掉,何况是可涉及国家机密的国务院工作?在专业人才上,他们更可能选择港台背景的人员,这无疑会缩小他们的选择范围。
另外,英语是实质上的世界语。大部分情况下,美国外交部门对于翻译的精准程度要求,并不需要很高,不需要精益求精。其他国家的代表团总会有精通英语的人。美国国务院的语言服务局(Office of Language Services)仅有19个正式翻译,对应15门外语,也就是说,中文翻译可能也就一两位而已。其余的多外包给独立承包商。美国政府的公开资料显示,钟琳过去是独立的承包商,一个人的公司,2017年曾拿下国务院一笔7万多美元的订单。此后可能"转正"为正式翻译了。细想起来,美国政府翻译正规军才19个人,还是挺精简的。有些地方,翻译界光是享受"女神"称号的,就不止19个人了。有些县级市都有专职外事翻译。我们这里州政府可能都不知翻译为何物,大多外包给民间机构,比较市场化。
钟琳和张京一样,是"国家领导人"翻译。从2018年开始,就能看到她在给川普担任口译。2020年川普和刘鹤副总理的翻译,美国方面也是她做的。过去她可能也就是这种翻译水平,但是大家看不到,于是未曾像这次的直播这样,掀起舆论热潮。
另外,给川普翻译是很容易的,他的词汇量不大,语言简单。他的一些常用说法,经媒体多次渲染,早已为人熟知。基本上听完上句话,就很可能猜出他下一句要说什么。这次中美阿拉斯加谈判,布林肯的语言比川普复杂得多。钟琳又和张京同台亮相。比较显出了高低。
美国极端保守派作者杰克·波索比克(Jack Posobiec)发推称,拜登因为带了一名紫头发的雇员去参加谈判,对布林肯大发脾气。波索比克是位阴谋论者,说话真真假假,不能相信。公开的报道显示,拜登为布林肯的表现感到"骄傲"。 关于紫发翻译女士的水平问题,中文互联网会吵得热火朝天,美国或许不会有丝毫改变。这是由语言文化的地位强弱所决定的。作为移民国家,美国各语种人才比比皆是,翻译只需使用少数专业人员,其余的需求,则通过外包来解决。这样也节省了政府开支和纳税人的钱。从美国国务院的网站上看,他们的翻译,为国务院和白宫服务。国务院的网站上,还提供了翻译调配者的电子邮件,其他政府部门若有需要,填写相关资料即可,而不是每一个政府部门,都有自己的外事机构。
中国外事翻译做好了,可以从事外交工作。工作是有盼头的。张京女士过去就读的学校是外交学院,未来若从事外交工作,属顺理成章。美国翻译的职业道路没有这样平坦。
|
-
暂无...
- 《纽约时报》丨托马斯·弗里德曼:此前从未有美国..
- 《纽约时报》观点|美国的耻辱日
- 马斯克的“终极目标”浮出水面:机器取代公务员,..
- DeepSeek 创始人梁文锋访谈:为什么我们要开源?..
- 埃隆·马斯克在政府关门危机逼近之际展现其政治影..
- 真的吃不起5毛一片的阿司匹林吗?..
- 韩江的诺贝尔文学奖演讲:光与线
- 福山致马斯克公开信
- 观点:特朗普选择马特·盖茨担任司法部长,没什么..
- OpenAI员工爆料:新模型“没有那么大飞跃”..
- 新晋美国副总统万斯演讲:美国文明的危机..
- 《访谈》|南希·佩洛西坚持认为此次选举并非对民..
- 牛津教授项飙:教育系统正在生产大批陪跑、韭菜、..
- 观点:这就是特朗普获胜的原因
- 美国做出了一个危险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