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证券:低估值蓝筹股的“政策底”已经出现!
zhonghua @ 2021年08月03日 财经风云
太平洋证券:低估值蓝筹股的"政策底"已经出现! 来源: 太平洋证券陈曦 上周两件事情发生决定了拐点:一是新华社关于平台经济和校外培训机构的文章,二是"7.30"政治局会议。这些变化的核心是开始全面开始注意"稳增长"的问题,而不再仅仅着眼长期理想目标。这对"低估值"来讲,其实就是"政策底"。 核心观点: 我们在近期报告《政治局定调发生重大变化!》对政治局会议做出了七点解读,我们认为还是有些内容没有说透,在本文中我们重点讲两个方面内容: 一是政治局会议标志着政策思路的什么本质变化?以及这种变化为什么会是低估值、大蓝筹的"政策底"? 二是政治局会议的跨周期政策到底意味着什么?以及这种变化对债市的影响。 低估值、大蓝筹的"政策底" 今年的很多周期股其实是"伪周期股"。从周期股的定义上看,主要应当反映经济周期,经济周期是由需求导致的,而今年很多周期股实际完全是供给的问题。 这就导致,今年的"周期股"事实上被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没有供给收缩的周期股,持续下跌,我们将其称为"低估值"(用大蓝筹也不准确,低估值更准确),包括银、地、保、建筑建材等等;而另一部分则是因为供给收缩,导致持续涨价的所谓"周期股",包括各种上游能源、资源、材料股等,我们将其成为"上游股"(其实也包含部分中游)。 今年的行情,实际是多极分化的,除了成长股持续上涨、消费股大幅回调之外,"周期股"也是分化的:"低估值"持续下跌,而"上游股"则是上涨趋势。 其中,一个非常突出的现象时,不少低估值、大蓝筹的估值已经跌破 2018 年最低点。银行地产保险自不必说,就连水泥龙头的 PB 也跌破 2018 年最低值,年内接近腰斩。 为何股市会有如此表现? 成长股受益经济转型、政策支持,消费股受累与估值高、业绩转弱,"上游股"主要炒作碳中和,这都好理解,问题是,为何"低估值、大蓝筹"持续下跌? 我们认为这与上半年的政策密切相关。 上半年政策组合对短期经济是不利的,因为着眼于更长远的目标:财政要做更可持续、化解隐性债务风险,产业政策要注重公平、打压三座大山,房地产自不必说,碳中和实质上对经济就是加税,稳杠杆要求社融增速下行。 这些政策的共同点是:对于经济短期增长不利,甚至会让传统行业怀疑认为已经被彻底抛弃,这就导致,低估值一跌再跌,深不见底。 低估值跌其实不仅仅是经济好不好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政策态度的问题。 这种情绪的高峰是上周市场流传的打压服务业、打压民企利润,导致股市大幅非理性杀跌。 上周,两件事情发生决定了拐点: 第一,新华社发文表示,"无论是针对平台经济还是校外培训机构,这些监管政策,都是促进行业规范健康发展、维护网络数据安全和保障社会民生的重要举措,并非是针对相关行业的限制和打压,而是有利于经济社会长远发展",这是对市场短期非理性做出的回应。 第二,"7.30"政治局会议政策思路发生重大变化。 我们看"7.30"政治局会议,对前面的各种政策均做出边际变化:财政更加积极,未提平台经济,房地产重提"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纠正运动式"减碳",先立后破。 这些变化的核心是什么?是开始全面开始注意"稳增长"的问题,而不再仅仅着眼长期理想目标。 这对"低估值"来讲,其实就是"政策底",意义堪比 2018 年 11月的民营企业座谈会。 低估值目前有几个优势: 一是估值真的非常低,这导致上行空间较大; 二是政策意图发生变化,做多低估值不再与政策相悖; 三是热门行业(前期拥挤过头的消费股,现在止盈压力大的成长股,还有涨价故事受到冲击的上游股)资金确实存在转场需求,低估值是一个很好的场所。 因此,我们认为,"低估值"的"政策底"可能已经出现,这意味着"估值底"同时出现,"低估值"的反弹行情已经可以启动。 到底怎么理解跨周期? 跨周期确实是相对逆周期而言的,主要区别在于: 1、跨周期是根据未来一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经济预期来调控政策,即不需要看到经济明显下行,就可以提前做出反应。 此次财政要求是"今年底明年初"形成实物工作量,这个时点正是预期出口下行的时期。 这对债市的影响是:牛市提前。 此前债市很多观点认为,看不到出口或者地产的下行,经济增速还是高位,就不存在债券牛市,而政策层的思路是提前应对,这就导致了远超市场预期的"全面降准",也就提前导致了债券收益率的加速下行。 2、跨周期的目标不是让经济"矫枉过正",而是对冲经济下行压力,使经济保持在潜在经济增速附近。 这与逆周期调节形成鲜明对比,例如 09 年的稳增长措施导致经济从衰退直接弄到过热,结果是经济、政策的大起大落。 跨周期调节有意避免经济、政策大起大落,目标是让经济增速贴合潜在经济增速,而我们知道,潜在经济增速是往下的。 对债市而言,这就意味着长期牛市。 以往的模式是,经济大幅下行——债券牛市——逆周期刺激——经济大幅上行——债券熊市,结果是债券很难长牛。 跨周期调节在平滑经济波动的同时,会尊重潜在经济下行的客观现实,这意味着经济很难过热,更多的是托底,也就不支持货币政策 的方向性收紧,这就是债券长牛。 总结全文,我们认为: 1、政策层已经开始重视稳增长,各项长期理想化目标的政策均已经出现边际变化,这意味着"低估值"、"大蓝筹"的"政策底"可能已经出现。 2、政策层重视跨周期调节,这导致政策应对、债券牛市提前于基本面下行,同时导致债券牛市持续时间会更长,我们很难看到方向性债券熊市。 3、我们建议,增配"低估值蓝筹"的股票、转债等标的;同时对于债券维持标配(前期重仓可以止盈至中性),如有回调则是加仓机会,对于大幅减仓现货或者做空应慎重。 风险提示:政策目标变化超预期。 本文作者:陈曦,来源:太平洋证券,原文标题:《低估值蓝筹股的"政策底" 已经出现!——转债策略》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
相关内容
-
暂无...
推荐内容
- 逆袭!600家小市值公司藏金,机构调研曝光三大爆..
- 特朗普“大重置”:债务化解、脱虚向实、美元贬值..
- 美股三大指数冲高回落,中概股重挫,纳斯达克中国..
- 深夜,重挫!近一个月最大跌幅;鸿蒙智行,连推爆..
- 活久见!美国商务部长上电视“推票”:买特斯拉股..
- 华尔街解读美联储决议:鸽派的亮点与迷你“鲍威尔..
- 深海经济利好持续加码,与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并列..
- 美联储的“关键一战”在5月,届时降不了息,那今..
- 李嘉诚押注创新药!和黄医药明星抗癌药海外大卖近..
- “三巫日”前美股反弹一日游,量子计算股暴跌,拼..
- 鲍威尔给经济焦虑“灭火”,标普创八个月来美联储..
- 腾讯要为AI砸千亿重金
- 政治危机升级,反对派领袖被捕引发土耳其股债汇三..
- 3月LPR报价出炉!1年期、5年期均维持不变..
- 五部门:依法稳步推进绿证强制消费,逐步提高绿色..
热点阅读
- “商品旗手”高盛:三大驱动力刺激,铜或迎来新一..
- AI驱动商业化加速,2025智驾拐点正在到来..
- 逆袭!600家小市值公司藏金,机构调研曝光三大爆..
- 暴涨也会爆仓!央行要拯救大宗商品巨头吗?..
- 下周重磅日程:中国经济数据、进博会、OpenAI首届..
- 你看不上的A股,中东土豪们正在炒..
- 7月10日-7月14日当周重点数据和大事件前瞻..
- 中信2024年十大产业趋势展望:AI原生应用爆发,特..
- 最新动向!基金调仓已开启,QFII选股透露信号!消..
- 中国9月出口、进口均同比下降6.2%
- 100美元越来越遥远!时隔一周,油价盘中再度暴跌..
- 五部门:依法稳步推进绿证强制消费,逐步提高绿色..
- 亚马逊的盛世危机:创始人私生活引发震荡,市值蒸..
- 分析师:苹果微软等大型科技股可能正在酝酿泡沫..
- 美国巨额贸易逆差不是吃亏 而是占了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