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暗战
zhonghua @ 2021年12月08日 财经风云
疫苗暗战 作者: 周晓雯 一场英美制药公司的争锋。 即使已经在疫情中赚得盆满钵满,辉瑞似乎仍不想错过抨击对手的机会。 本周一晚间,英国第四频道(Channel 4)发布了新纪录片的预告片,称辉瑞试图批评阿斯利康的疫苗可能导致癌症。 第四频道称,辉瑞公司资助了一场面向加拿大各地公共卫生专业人员的演讲,这场演讲中包含展示阿斯利康疫苗“病毒载体”技术缺点的内容。 演讲中提到,这类病毒载体疫苗有“整合染色体和产生肿瘤”的风险,这表明它们可能会把一个健康细胞变成癌细胞。演讲还称阿斯利康疫苗不能用于免疫功能低下的人。 辉瑞对纪录片中的指控做出了回应,坚称其中引用的陈述被“错误地归咎于”辉瑞,这份报告实际上由第三方制作。 发言人称,这个第三方是加拿大一个独立的科学委员会,这家机构正在创建一个关于疫苗的教育项目。加拿大批准辉瑞的疫苗注射后,在“加拿大医疗专业人士的多次请求”下,辉瑞资助了这个项目。 辉瑞公司的疫苗使用了mRNA技术,一旦注入体内,就能向细胞传递信息制造抗原。这种疫苗的缺点是需要在超低温度下保存,不能轻易运输。 阿斯利康与牛津大学共同研发的疫苗使用了更传统的病毒载体技术,即制造一种转基因病毒来产生类似于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 阿斯利康拒绝置评。研发阿斯利康疫苗的牛津疫苗小组主任安德鲁·波拉德爵士(Andrew Pollard)教授对演讲中的说法做出了回应,并警告传播疫苗“错误信息”的危险。 “这风险很大,当人们因为错误信息犹豫是否要接种疫苗时,他们的生命可能正在受到威胁。” 伦敦商业媒体City A.M.提到,这场演讲中有关病毒载体疫苗缺点的说法,源自一组作者撰写的一篇科学论文,其中一名作者曾在辉瑞疫苗部门工作数年。 英国政府“背刺”阿斯利康 作为一家英国制药公司,在疫苗市场的争夺上,阿斯利康落于美国公司辉瑞的下风。 在被发现有非常罕见的凝血副作用,且加强剂的效果略差后,辉瑞在英国和欧洲的疫苗订购数量上都处于领先地位。英国已经订购了1.8亿份辉瑞疫苗,几乎是阿斯利康的两倍。而欧盟购买的疫苗中80%也来自于辉瑞。 在这部预告片播出后,卫报发文称,英国大臣们已经与辉瑞达成了一项保密条款,辉瑞不会因任何与新冠病毒有关的事情而被起诉。任何争议必须通过辉瑞与英国政府组建的秘密仲裁小组解决。 曾审查过辉瑞的全球疫苗合同的美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Public Citizen的研究主管Zain Rizvi表示,英国需要解释为什么同意秘密仲裁程序: “这是我们看到的唯一一个同意这一条款的高收入国家。它允许制药公司绕过国内的法律程序。” “英国政府已经允许制药公司发号施令。为什么我们会陷入这样的局面,少数制药公司能够对强大的政府施加如此大的控制?” 英国政府表示,其疫苗合同具有商业敏感性,不能透露任何进一步的细节。 “医药史上最赚钱的药物” 作为现在全球范围内供应疫苗最多的厂商之一,辉瑞公司丰厚的利润也面临越来越多的质疑。 第四频道的调查显示,一位生物工程专家的分析表明,辉瑞的疫苗每针生产成本仅为76便士(1.02美元)。据报道,这种疫苗以22英镑一剂的价格卖给英国政府。辉瑞回应称,1.02美元的成本是非常不准确的,而且没有考虑到研发过程中花费的资源。 辉瑞预计今年将提供23亿疫苗,收入将达到360亿美元(263亿英镑)。第四频道称,如果辉瑞要根据奥密克戎重新设计疫苗的话,未来的价格还会提高。 相比辉瑞要确保其利润,阿斯利康同意在大流行期间以成本价3.6英镑出售其疫苗,每日邮报称其“损失了210亿英镑的潜在收入”。 阿斯利康的决定使世界卫生组织称赞它是“全世界的疫苗”,但辉瑞和BioNTech共同研发的疫苗Comirnaty,将成为医药史上最赚钱的药物之一。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
相关内容
-
暂无...
推荐内容
- 逆袭!600家小市值公司藏金,机构调研曝光三大爆..
- 特朗普“大重置”:债务化解、脱虚向实、美元贬值..
- 美股三大指数冲高回落,中概股重挫,纳斯达克中国..
- 深夜,重挫!近一个月最大跌幅;鸿蒙智行,连推爆..
- 活久见!美国商务部长上电视“推票”:买特斯拉股..
- 华尔街解读美联储决议:鸽派的亮点与迷你“鲍威尔..
- 深海经济利好持续加码,与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并列..
- 美联储的“关键一战”在5月,届时降不了息,那今..
- 李嘉诚押注创新药!和黄医药明星抗癌药海外大卖近..
- “三巫日”前美股反弹一日游,量子计算股暴跌,拼..
- 鲍威尔给经济焦虑“灭火”,标普创八个月来美联储..
- 腾讯要为AI砸千亿重金
- 政治危机升级,反对派领袖被捕引发土耳其股债汇三..
- 3月LPR报价出炉!1年期、5年期均维持不变..
- 五部门:依法稳步推进绿证强制消费,逐步提高绿色..
热点阅读
- 中国互联网巨头中增长最快!大摩:美团剑指300港..
- 逆袭!600家小市值公司藏金,机构调研曝光三大爆..
- ETF是一把双刃剑:跟风,不能盲目!..
- “商品旗手”高盛:三大驱动力刺激,铜或迎来新一..
- 下午两点半,突然崩了!隔夜美股发生了什么?..
- 大罢工!就在明天
- 高盛:只要霍尔木兹海峡不关闭,“红海危机”对油..
- 纳指两周重挫近10%,芯片股遭大举做空..
- 金条疯狂涌入美国,金价再创新高
- 贾跃亭深夜宣布辞职!他还想实现“造车梦”,尽快..
- 90年代日本应届生职场启示录:一步踏空,步步落后..
- 当AI成为焦点
- 股市的“财富效应”:每流入1块钱,总市值增长5块..
- 美联储多位高官的共识:美债收益率走高或意味加息..
- 原油交易逻辑转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