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异燕之屋:越降价,越赚钱
gangqin @ 2021年12月23日 财经风云
诡异燕之屋:越降价,越赚钱 来源: 斑马消费 燕之屋的商业模式极度重营销、轻研发,销售模式则转为以价换量,这样能否助其顺利A股上市? 争议中壮大的燕窝产业,终于迎来了自己“去污名化”最关键的一步,燕之屋披露IPO招股书准备在上交所主板上市。 1997年入行,燕窝老手黄健2012年推出“开碗即食”的碗燕,先后请刘嘉玲、林志玲代言,拿出两成营收狂砸广告,将燕之屋送上了燕窝零售全球老大的位置。 燕窝的保健功效能否得到资本市场的认可?公司以价换量的模式能否持续?极度的重营销轻研发模式,能否帮助公司稳固护城河? 争议中发展 部分雨燕及金丝燕分泌的唾液,再混合其他物质,例如海藻、植物纤维及羽毛所筑成的巢穴,便形成了燕窝。 因主要成分含有丰富的水溶性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唾液酸、钙磷铁钠等微量元素及氨基酸,燕窝被认为具有刺激人体免疫系统细胞生长、促进新陈代谢和增强机能的功效。 燕窝主要产自东南亚,特别是马来西亚。虽然传入中国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但一直是零星存在,食用并不普遍。 主要原因便是价格昂贵:作为名贵滋补品,燕窝常以克论价,近年其进口均价都在35元/克以上。 另外,关于燕窝的营养价值,一直争议颇多,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接受度。直到现在,还有很多专家学者认为,燕窝的营养价值不如鸡蛋和牛奶,吃燕窝不如吃银耳。 2011年,浙江工商局对血燕开展大规模抽检,发现不合格率达100%,特别是亚硝酸盐含量严重超标,“毒雪燕”事件爆发,对燕窝行业形成沉重打击。 经过两年的整顿,2013年燕窝进口恢复,中国燕窝市场重新起步,随着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数据显示,中国燕窝进口量从2014年的3.1吨增长至2019年的183.2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26%。 随着燕窝产业日渐成熟,新的困扰依旧存在。一些成品燕窝被质疑不含燕窝成分,去年王海举报辛巴直播带货售假,更是直接将“糖水燕窝”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这些争议,让消费者对燕窝的质疑,从未消散。燕窝产业仍在争议中逐渐发展壮大,除了传统的食品,还被应用到医药、化妆品等诸多场景。 燕之屋崛起 1997年,黄健自新加坡回国,创建燕窝专营企业厦门双丹马,在全国各省市的商场和药店开设燕窝专柜,与此同时,开设“燕鲍翅馆”,积累了丰富的燕窝炖制经验。 5年之后,他推出燕之屋品牌,以“现点、现吃、现炖、现送”的连锁经营模式,解决了燕窝食用不方便的行业痛点,后来更是推出“开碗即食”的高端即食燕窝“碗燕”。 2008年聘请刘嘉玲代言、2010年签约濮存昕开启双代言人,燕之屋广告轰炸模式启动,近几年的广告费用都达到亿元规模。 2014年,厦门燕之屋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燕之屋”)成立,黄健引入医药界的郑文滨和李有泉加盟,准备大干一场。 截至目前,燕之屋在全国100多个城市的核心地段开设了605家实体门店,建立起高端化的销售网络。 同时,公司主打的碗燕、鲜炖燕窝、冰糖燕窝等产品天然地适合网购。随着电商渠道崛起,线上收入占比已经超过线下门店。 目前国内燕窝行业的几大知名企业,如果说同仁堂以原材料取胜,那么,燕之屋和小仙炖,则是因为模式和营销走红,属于燕窝新零售品牌。 根据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按照可溯源燕窝进口数量排名,2019年和2020年燕之屋均位居国内燕窝进口商首位。根据欧睿国际认证,2017-2019 年燕之屋燕窝零售额连续三年全球第一。 降价促销? 京东商城销售的燕之屋小红碗碗燕138g*10碗售价2980元,平均每碗298元。 根据燕之屋披露的招股书,该产品的出厂价,2021年上半年不过158.86元/碗。其他产品的定价策略与之类似。 就以这个出厂价,同期,燕之屋公司碗燕板块的毛利率达到56.98%,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51.04%。 这门如此赚钱的诱人生意,就要来A股上市了。近日,燕之屋披露IPO招股书,准备在上交所主板上市,募资10.19亿元,主要用于生态产业园建设、营销及研发。 这几年,由于原材料价格波动、竞争加剧及市场策略等原因,燕之屋旗下各大产品的价格均呈现出下降趋势。 核心板块碗燕,2018年出厂单价为180.88元,2021年上半年降至158.86元;第二大产品鲜炖燕窝,同期均价从134.55元降至51.52元,下降幅度最大;冰糖燕窝从51.11元降至42.46元,去年一度低至38.94元。 售价下降令公司毛利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2018年-2020年,其综合毛利率分别为51.76%、48.55%、48.65%,2021年1-6月为51.00%。 但是,对公司销量的拉动十分明显。此前三年,公司燕窝产品的销量分别为522.03万碗/瓶、810.08万碗/瓶、1526.52万碗/瓶,今年上半年798.77万碗/瓶。 2018年-2020年,燕之屋净利率分别为8.74%、8.32%、9.27%。毛利率下降但净利率上升的主要原因为,公司极力压低费用率。基本上除了广告费,其他费用都受到了抑制,包括对于公司至关重要的研发费用。 燕之屋的代言人,从刘嘉玲变成了林志玲,最近还签下了去年大火的击剑冠军孙一文。同期,公司广告费分别为1.36亿元、1.87亿元、2.3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18.78%、19.72%、18.27%。 也就是说,公司把营业收入的两成、毛利润的四成都花到了广告上。 本文作者:沈庹,来源:斑马消费,原文标题:《诡异燕之屋:越降价,越赚钱》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
推荐内容
- 逆袭!600家小市值公司藏金,机构调研曝光三大爆..
- 特朗普“大重置”:债务化解、脱虚向实、美元贬值..
- 美股三大指数冲高回落,中概股重挫,纳斯达克中国..
- 深夜,重挫!近一个月最大跌幅;鸿蒙智行,连推爆..
- 活久见!美国商务部长上电视“推票”:买特斯拉股..
- 华尔街解读美联储决议:鸽派的亮点与迷你“鲍威尔..
- 深海经济利好持续加码,与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并列..
- 美联储的“关键一战”在5月,届时降不了息,那今..
- 李嘉诚押注创新药!和黄医药明星抗癌药海外大卖近..
- “三巫日”前美股反弹一日游,量子计算股暴跌,拼..
- 鲍威尔给经济焦虑“灭火”,标普创八个月来美联储..
- 腾讯要为AI砸千亿重金
- 政治危机升级,反对派领袖被捕引发土耳其股债汇三..
- 3月LPR报价出炉!1年期、5年期均维持不变..
- 五部门:依法稳步推进绿证强制消费,逐步提高绿色..
热点阅读
- 摩根大通:中国股票还能涨!5月加仓,然后耐心等..
- 中国央行连续第三个月增持黄金,1月黄金储备环比..
- 白银为何如此强势?德银:即便考虑黄金和铜,也看..
- 中国主导身体,英伟达要做大脑,特斯拉“做整合”..
- 超千家公司将被ST?真实数据来了,66股符合ST新规..
- Cliff Asness:这是一封写在2035年的十年资产配置..
- A股进入“分红实施季”,高股息个股名单来了..
- 南下资金疯狂,跨境ETF份额大涨
- 过亿糖尿病患者迎新药,全球首个超长效胰岛素在华..
- 中国互联网巨头中增长最快!大摩:美团剑指300港..
- 10块钱一份的拼好饭,磨平了外卖商家们最后一点棱..
- 国新办将于明日举行新闻发布会,潘功胜、李云泽、..
- 股市应该每年赚多少?
- 如何看待这波“人形机器人”行情?..
- 美股财报季“第一枪”:摩根大通Q4营收超预期,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