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威尔:美联储可能今后两次各加息50个基点 可能控制不了能否成功软着陆
gangqin @ 2022年05月13日 财经风云
鲍威尔:美联储可能今后两次各加息50个基点 可能控制不了能否成功软着陆 作者: 李丹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称联储有工具让通胀回落到2%、让通胀可控,虽然过程会痛苦。他还称,将视经济形势更大或更小幅加息,能否实现软着陆可能取决于美联储无法掌控的因素。 上周三美联储会后公布二十二年来首度一次大幅加息50个基点,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一周后重申,联储有意保持这样的激进加息步调,并表示将视经济形势更大或更小幅加息。虽然重申美联储有工具打压高通胀,但鲍威尔承认,实现软着陆难度很大,一些决定性因素是美联储无法掌控的。 重申未来两次50个基点加息可能 称视经济形势加大或减小幅度 上周三会后的发布会上,鲍威尔称美联储正在为了压低通胀迅速行动,接下来6月和7月的两次会议都可能各加息50个基点,又说美联储货币政策委员会FOMC并未积极考虑加息75个基点。这被外界视为鲍威尔暂时排除75个基点加息的可能。美东时间5月12日周四,鲍威尔接受采访时被问及为何上周那样表态,他回答: "我说我们积极考虑加息50个基点是重申那次会议发生的事实,50个基点也就是加息半个百分点,是二十多年来首次(这样加息)。我们考虑的是,如果经济运行符合预期,未来两次会议上适合再各加息50个基点。 可我要说,我们的一系列预期都和经济有关。如果形势比我们预期的好,那我们准备加少点(do less)。如果比我们预期的糟,我们就准备加多点(do more)。" 被问及是否加多点意味着一次加息75个基点时,鲍威尔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大家已经看到了,(FOMC)委员会针对未来的数据和经济前景变化而调整。这就是我们要继续去做的。" 软着陆难度大 能否实现可能取决于美联储无法掌控的因素 被问及软着陆问题时,鲍威尔解释,软着陆实际上是要让通胀率回落到2%,同时保持劳动力市场强劲。他承认,目前要实现软着陆的挑战相当大,因为失业率很低、就业市场供应紧张、通胀非常高。他说: "我们(美联储)能控制的是需求,不能真正通过我们的政策影响供应。供应是主要问题。而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重大的事件,全球发生的地缘政治事件会对明年左右的经济起非常重要的影响。 因此,对于我们能否实现软着陆的问题,可能实际上取决于我们无法掌控的因素。但我们应该控制可控的那些。我们能控制的是需求方面,劳动力市场的供需有问题。满足需求需要更多的劳动者。我们可以直接解决它,我们设法调整需求,通过让劳动力市场重回供需均衡,这样帮助通胀回落到2%。" 美联储有工具让通胀降至2% 但过程会痛苦 对于通胀,鲍威尔在采访一开始时就说,要直接告诉公众,我们理解通胀是很痛苦的,美联储有责任让通胀降至2%,我们有工具,也有强烈的意愿让通胀可控,我们会那么做。 而后鲍威尔重申,美联储有工具,并决心让通胀降至2%,也会那样做。他又指出: 让通胀降至2%的过程也会有些痛苦,可最终,一旦我们不能做到,通胀在经济中根深蒂固处于高位,那会是最痛苦的事。人们的薪水会因为高通胀失去价值,最后我们不得不经历大得多的经济下滑。因此我们的确需要避免那样(的后果)。 鲍威尔讲话当天,美国参议院本周四以80票赞成、19票反对的压倒性优势通过了他连任美联储主席的提名。虽然他得到国会的多数议员支持,但多名前美联储官员最近都对他领导的联储行动发出了可能酿成衰退的警告。 上周五华尔街见闻文章提到,前美联储"三把手"、前任纽约联储主席杜德利、曾任里士满联储主席的莱克以及曾任费城联储主席的普洛瑟都预计,美联储行动迟了,美国经济衰退的可能性很大。当美联储在2020年宣布不会采取行动遏制通胀时,就已经为当前的局面埋下了祸患。 今年1月刚卸任美联储副主席的克拉里达上周五表示,美联储本应从去年9月就开始抑制通胀,由于没有及时出手,美联储目前可能面临的局面是,以经济衰退为代价来控制物价。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
推荐内容
- “市场恐惧我贪婪”!伯克希尔一季度建仓做多西方..
- 库存下降美国汽油再创记录新高,美元小幅回调金价..
- “币圈茅台”崩盘,数字货币大跌,对美股和A股有..
- 清仓“玩币一族”,增仓京东唯品会,高瓴“中概股..
- 出货量暴降41%! 5G手机为何卖不动了?..
- 刚刚,房贷降息!利率可低至4.4%,这意味着什么?..
- 俄乌谈判已暂停!芬兰瑞典加快步伐“入约”,地缘..
- 央行、银保监会:调整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
- 全球股市:坏消息还没完
- 十年来从未如此抛售美股!对冲基金跑了..
- 央行:IMF完成特别提款权定值审查,人民币权重上..
- LME斩草除根,再无“大逼空”?
- 美国产业剥离中国供应链,让东盟来承接,可能吗?..
- 泡沫崩盘时,一定不是你想象的样子..
- 七国集团称已做好长期向乌克兰提供武器的准备..
热点阅读
- 出货量暴降41%! 5G手机为何卖不动了?..
- 俄乌谈判已暂停!芬兰瑞典加快步伐“入约”,地缘..
- 刚刚,房贷降息!利率可低至4.4%,这意味着什么?..
- 全球股市:坏消息还没完
- “币圈茅台”崩盘,数字货币大跌,对美股和A股有..
- 清仓“玩币一族”,增仓京东唯品会,高瓴“中概股..
- 十年来从未如此抛售美股!对冲基金跑了..
- “市场恐惧我贪婪”!伯克希尔一季度建仓做多西方..
- 库存下降美国汽油再创记录新高,美元小幅回调金价..
- 央行、银保监会:调整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
- 美方称将和欧盟发表一份“强有力”的联合声明 外..
- 俄罗斯真的出手了!停止向波兰供应油气 欧洲天然..
- 本周重磅日程:关注政治局会议,俄乌冲突后的欧美..
- 巴菲特再现“股神”本色:全球大跌之际,可口可乐..
- 股市高兴得太早?美联储今年很难做“市场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