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资5.1亿元回购1191.51万股 人工智能第一股回购背后是什么?
gangqin @ 2022年08月02日 财经风云
耗资5.1亿元回购1191.51万股 人工智能第一股回购背后是什么? 商讯 人工智能第一股科大讯飞(SZ.002230)7月31日晚间发布回购公司股份进展的公告,截至7月31日,公司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回购公司股份1191.55万股,已使用资金总额为5.1亿元。至此,科大讯飞此次回购计划已完成超一半。 作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先行者和领航者,成立于1999年的人工智能国家队科大讯飞已经在AI领域深耕二十余年。这期间,AI产业热潮在全球来袭,持续呈现火热态势。据IDC最新数据,全球人工智能收入预计到2022年同比增长19.6%,达到4328亿美元,预计2023年将突破5000亿美元大关。 AI产业高速增长态势下,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吸引企业纷纷入局。《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1)》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共有AI企业1454家。尽管市场广阔,但大部分AI企业仍然面临盈利与规模化应用困境,能够充分发掘行业红利和发展空间的企业却为数不多,科大讯飞是表现突出的一家。 大额回购迅速开展 彰显发展信心 作为A股唯一一家连续十年营收增长率超过25%的上市公司,科大讯飞业绩表现突出。据公司年报显示,2019年科大讯飞营收突破百亿大关,此后2020年、2021年营收进一步增长,分别为130.25亿元、183.14亿元。2022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科大讯飞Q1实现营收35.1亿元,同比增长40.2%,扣非净利润1.5亿元,同比增长37.73%。 科大讯飞业绩突出足以反映出AI产业的市场空间。据科大讯飞7月4日发布的回购计划公告,公司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回购股份将全部用于公司后续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回购金额不超过人民币10亿元,不低于人民币5亿元。紧接着7月5日,公司即首次回购股份464.92万股,使用资金总额为2亿元。至本次公告发布,科大讯飞回购进程过半。安信证券、东方证券等多家机构指出,此举坚定了发展信心又筑牢了核心团队稳定性。 科大讯飞的回购规模和速度代表了公司管理层对公司发展的信心,也侧面反映出公司对自身长期价值和核心竞争力十分有底气。年报显示,科大讯飞2021年研发投入28.3亿元,研发费用率达到15.45%,其中资本化研发投入占比38.49%。 作为人工智能国家队,科大讯飞在2017年入选首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同时承建认知智能国家重点实验室。仅2021年,科大讯飞在人工智能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国际重要赛事摘得11项冠军,相关成果进一步强化了公司在教育、医疗、消费者等领域的技术壁垒和领先优势。 GBC联动战略复刻 多片营收蓝海显现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姚洋在探讨AI增长周期时谈到,中国AI技术领先且具有应用场景广大这一优势,目前AI在中国的应用超过了任何一个国家。这些业务已经在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城市、智能汽车等多个领域逐渐铺开。 智慧教育、医疗、消费者、智慧城市及智能汽车等业务正是科大讯飞的根据地业务。聚焦AI规模商用的民生刚需场景,依托自身优秀产品、有统计数据验证的标杆客户和使用成效,科大讯飞的根据地业务进入G端市场,并由G端向B端和C端拓展,最终形成GBC联动的发展格局和业务闭环。 据科大讯飞年报显示,2021年科大讯飞根据地业务发展稳健,营收占比超过50%,增速达到47%,为公司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以智慧教育为例,GBC联动的业务模式在科大讯飞智慧教育场景中日益成熟,目前面向G-B-C三类客户的业务体系已经构建。这一"融合型根据地业务"面向"2G、2B、2C"发力,实现"教、学、考、管"等应用场景等全方位覆盖。 实际上,G-B-C业务联动的发展战略已经逐渐渗入医疗、消费者、汽车等多个领域。以智慧医疗场景为例,讯飞医疗以"成为每个医生的AI诊疗助理、每个人的AI健康助手"为使命,针对G-B-C端,推出不同系列产品,其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场景不断延伸。 此前,刘庆峰在2021年报业绩报说明会上指出,智慧医疗场景下的GBC业务联动的核心在于后台的全科医生诊疗能力远超基层医生,并不断延伸专科能力,使全科医生助理真正成为将来每个医生看病的智能诊疗助手,成为每个居民的健康助手。在智慧医疗成备受政策和行业关注之时,科大讯飞的医疗业务有望在今年迎来"收获期"。 GBC联动模式巩固了根据地业务的建设,不断带来新的业务增收蓝海。近期多家券商关注科大讯飞回购动态并给出买入评级。 在此基础上,科大讯飞积极布局未来。在汽车智能化趋势下,科大讯飞走向软硬一体化发展之路,从技术提供商转向信息娱乐系统、音响系统等多业务迈进;成立人工智能科技公司,聚焦物联网技术及智能机器人研发;讯飞超脑2030计划构建基于认知智能的人机协作、自我进化的复杂智能系统,"全球人工智能产业领导者"这一愿景越来越近。 *以上内容为第三方品宣,不构成投资建议,不代表刊登平台之观点。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独立判断和决策。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
推荐内容
- “自爆”阻止美联储?美国政府下周“势将”关门..
- 电影里都没有的剧情,港股上演了
- 币圈转型AI云,矿商成了英伟达新金主..
- CFTC持仓:0919当周增加黄金、原油净多头头寸,增..
- 刷屏!iPhone15破发,苹果暴跌17000亿!美国芯片..
- “资产负债表衰退”理论提出者辜朝明:在产生过高..
- “核酸大王”张核子进军预制菜,核子基因又踏上风..
- 全球央行货币政策的微妙分歧,G10和新兴市场的对..
- 9月25日-9月29日当周重点数据和大事件前瞻..
- 摩根大通高呼“超级周期回归”!预言“150美元油..
- 下周重磅日程:中国PMI、美联储最爱通胀指标、美..
- 夏天已过、美股风向变了:AI歇了,能源股上位了..
- 本周央行“锁短放长”,累计净投放超5500亿,下周..
- 微软Copilot终于来了,本轮AI浪潮的“生死时刻”..
- 美股三大股指均收跌逾1% 大型科技股普跌..
热点阅读
- 楼市王炸!雄安、广州,打头炮!
- 恒指五连跌,AI、半导体走弱,电力强势领涨,金风..
- 俄方:基辅无人机袭击克宫是对普京的恐怖袭击和暗..
- “中国镍王”们在印尼的真实发家史..
- 券结模式持续优化 规模突破6000亿元 公募基金证券..
- 如果美国汽车工人大罢工赢了,“四天工作制”将成..
- 金帝股份IPO首日“做空自己”?证监会:未发现相..
- 从中东到阿塞拜疆,现货溢价全线飙升!油价破百只..
- 告急!"黑天鹅"来袭,美股即将暴跌?&..
- 空头头寸骤降!美联储会议前,对冲基金转向看涨美..
- 鲍威尔:美联储已接近利率目标,今年或再加息,“..
- 大宗商品的牛市
- 日本央行刚刚重挫日元,美联储又有了新底气..
- 大宗商品阶段性行情能持续多久?
- 多家外资机构主动发声看好中国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