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手机要回来了?
gangqin @ 2022年08月14日 财经风云
华为手机要回来了? 上海证券报 余承东近期对外表示,去年华为手机供应很困难,今年华为手机的供应得到了极大改善。 现在华为的业务结构,相比几年前出现巨变。 8月12日下午,华为发布2022年上半年经营业绩显示,公司实现销售收入3016亿元,净利润率5%。其中,运营商业务收入1427亿元、企业业务收入547亿元、终端业务收入1013亿元。 对于2022年上半年经营业绩,华为认为整体符合预期。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表示:"尽管终端业务受到较大影响,但是ICT(信息与通信技术)基础设施业务仍保持稳定增长。" 上海证券报记者注意到,由于消费者业务(现为终端业务)收入下降,华为的业务结构已经发生明显变化,运营商业务成为经营业绩的主要来源,手机业务想要回暖仍待时机,汽车业务仍在加码研发投入。 业务结构变更,触发净利润率下行 对比来看,华为2020年上半年、2021年上半年、2022年上半年的经营业绩,因为业务结构大幅调整而发生了明显变化。 2022年上半年,华为实现销售收入3016亿元。其中,运营商业务收入1427亿元、企业业务收入547亿元、终端业务收入1013亿元。 2021年上半年,华为实现销售收入3204亿元。其中,运营商业务收入1369亿元、企业业务收入429亿元、消费者业务收入1357亿元。 2020年上半年,华为实现销售收入4540亿元。其中,运营商业务收入1596亿元,企业业务收入363亿元,消费者业务收入2558亿元。 对于2022年上半年整体销售收入下滑,华为明确提及消费者业务收入,同比2021年上半年下降25.3%,但是降幅相较2021年上半年对2020年上半年同比下降46.95%,降幅明显收窄。 此前,华为消费者业务更名为终端业务。华为介绍,未来的终端业务,将全面覆盖消费产品和商用产品两大模块,消费产品继续聚焦服务大众消费者,商用产品专注于服务政府及企业客户。 其次,华为的运营商业务,2022年上半年稳定增长。其中,5G业务发展稳定;其它业务模块包括光、云核、服务与软件等增长较快,国内与国外市场均为业务增长,提供了动力。 最后,华为的企业业务,2022年上半年增长27%。华为介绍,在手机业务受到较大影响的情况下,终端BG围绕智慧办公、运动健康、智能家居、智慧出行、影音娱乐五大场景,持续产品创新。 业务结构变化,导致华为的净利润率下行。 胡厚崑表示:"我们将积极抓住数字化和低碳化的发展趋势,通过为客户及伙伴创造价值,实现有质量的发展。" 汽车业务仍处投入期 "任何一个新业务,从孵化到成熟都需要一个过程。"华为介绍,公司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成立于2019年5月,当前还处于投入期。公司将加快产品商用化步伐,尽快帮助合作伙伴实现商业成功。 同时,华为会持续进行压强式的研发投入,加大智能汽车部件业务的投入。公司全年在该业务的研发费用,预计达15亿美元,较去年增长50%,保证不断的持续创新,交付高品质的产品。 目前,华为投资的核心重点在智能化领域。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此前表示,在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成为汽车新四化的背景下,核心是智能化,华为提供整套的硬件、软件解决方案。 余承东参加2022粤港澳大湾区车展 同时,华为在实现汽车智能化过程中,会选择与各方分工协作,但是也强调解决方案不能出现明显短板。余承东此前介绍,华为在汽车智能化过程中的分工协作,前提是在核心领域能够掌握关键技术。 华为手机要回来了? 华为手机出货量下降,成为终端业务收入下滑的重要原因。不过,余承东近期对外表示,去年华为手机供应很困难,今年华为手机的供应得到了极大改善,华为手机要回来了。 第三方数据显示,华为手机的总体出货量大幅下滑,但是2022年第二季度比2022年第一季度稍有增长。市场研究机构Omdia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和二季度,华为手机出货量分别为560万部和640万部。 目前,在中国的智能手机市场,华为仍有一席之地。7月29日,市场研究机构IDC发布报告显示,2022年上半年,国内折叠屏手机出货量超过110万部,同比增长约70%,华为以63.6%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 券商研发分析指出,在国内智能手机市场,华为手机出货量大幅下滑,但是其他厂商没能完全弥补这一市场空白,预计华为2022年智能手机销量3000万部左右。 同时,华为已经初步构建了鸿蒙生态。华为介绍,消费者可以体验到基于多终端、多场景协同的"超级终端"能力,以及其带来的全场景智慧生活体验,产业界也可以看到万物智慧联接带来的商机。 本文来源:上海证券报,作者:邱德坤,原标题:《华为手机要回来了?》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
推荐内容
- 逆袭!600家小市值公司藏金,机构调研曝光三大爆..
- 特朗普“大重置”:债务化解、脱虚向实、美元贬值..
- 美股三大指数冲高回落,中概股重挫,纳斯达克中国..
- 深夜,重挫!近一个月最大跌幅;鸿蒙智行,连推爆..
- 活久见!美国商务部长上电视“推票”:买特斯拉股..
- 华尔街解读美联储决议:鸽派的亮点与迷你“鲍威尔..
- 深海经济利好持续加码,与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并列..
- 美联储的“关键一战”在5月,届时降不了息,那今..
- 李嘉诚押注创新药!和黄医药明星抗癌药海外大卖近..
- “三巫日”前美股反弹一日游,量子计算股暴跌,拼..
- 鲍威尔给经济焦虑“灭火”,标普创八个月来美联储..
- 腾讯要为AI砸千亿重金
- 政治危机升级,反对派领袖被捕引发土耳其股债汇三..
- 3月LPR报价出炉!1年期、5年期均维持不变..
- 五部门:依法稳步推进绿证强制消费,逐步提高绿色..
热点阅读
- 摩根大通:中国股票还能涨!5月加仓,然后耐心等..
- 白银为何如此强势?德银:即便考虑黄金和铜,也看..
- 中国央行连续第三个月增持黄金,1月黄金储备环比..
- 如何看待这波“人形机器人”行情?..
- 超千家公司将被ST?真实数据来了,66股符合ST新规..
- Cliff Asness:这是一封写在2035年的十年资产配置..
- 中国主导身体,英伟达要做大脑,特斯拉“做整合”..
- 股市应该每年赚多少?
- 反转?诺贝尔经济学奖花落“AI反对者”,曾表示人..
- A股进入“分红实施季”,高股息个股名单来了..
- 过亿糖尿病患者迎新药,全球首个超长效胰岛素在华..
- 中国互联网巨头中增长最快!大摩:美团剑指300港..
- 500亿量化帝国“幕后推手”:龙头券商财富业务“..
- 降价的不只是茅台,还有范思哲、纪梵希们!..
- 国新办将于明日举行新闻发布会,潘功胜、李云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