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科普博主得了新冠

ximalaya @ 2022年09月29日  一种声音
当一个科普博主得了新冠…

昨天是星期天,下午觉得累,睡了一下。白天睡觉对我来说是个极其罕见的现象。
晚上开始咳嗽打喷嚏,根据症状和当地的疫情,我跟家里人宣布自己得了新冠了。赶紧做个抗原测试,阴性。我宣布我还是可能得了新冠,明天再测。
奥密克戎时代和以前的病毒株不一样,现在的特点是病毒的潜伏期很短。潜伏期指从被感染到出现症状的时间。现在常常是先有症状,抗原测试要晚点才显示阳性。所以如果像我这样有明显的上呼吸道症状,但测试阴性的人,应该过一两天再测试。
最近,中国科学家通过荟萃分析发现奥密克戎突变株的潜伏期大为缩短,文章认为这是新冠病毒进化的结果。
流行病学家 Michael Mina不这么认为,他分析了一下。
- 奥密克戎之前的病毒株,潜伏期约为 4.5-5 天。
- 奥密克戎来了,潜伏期缩短到约3.4天。
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区别?
因为奥密克戎感染和此前突变株感染有个很大的区别:
大多数被奥密克戎感染的人对新冠的免疫力都不再是一张白纸了,即这些人已经通过打疫苗或感染有了免疫力。
我们身体里没有免疫力的时候,一旦遇到新冠病毒,身体要花5天左右才能组织起一支部队,和病毒作战。
如果打了疫苗或感染过,我们身体里已经有免疫细胞,他们会一直虎视眈眈地在村口守着。一旦有敌人出现,马上迎战。所以被奥密克戎感染后,我们的身体马上反抗,症状出现得早。这就是疫苗该起的作用,这是一件好事。
所以并不是出现了症状就是不好的,身体的症状其实反映了我们的免疫系统在工作,接种疫苗后出现的酸痛发烧也是反映了免疫系统在做工。
Mina博士进一步分析道:
奥密克戎的潜伏期3.4天(95% 置信区间,2.88-3.96 天),
季节性冠状病毒的潜伏期3.2 天 (95% 置信区间2.8–3.7),
两者几乎相同。
(现在一共有七种冠状病毒:四种季节性冠状病毒,它们会引起普通感冒。另外有非典、中东呼吸道病毒、新冠三种危害较大的冠状病毒。)
因为两者都是突破性感染。我们一出生就感染过季节性冠状病毒了,所以有了免疫力,和我们接种了新冠疫苗一样。
所以他认为奥密克戎潜伏期的明显缩短不是病毒自然进化而来,而是人类有了免疫力的结果。
也正是因为病毒潜伏期缩短为2天至4天,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将隔离时间从"14天集中隔离+7天居家健康监测"调整为"7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健康监测",优化防疫。
今天去上班,工作中虽然带着口罩,但我既打喷嚏咳嗽,又不断摘下口罩擦鼻涕,说话也变成了深沉的烟嗓。下午我又测一下,果然测出来阳性。一个科普博主疫情以来一直纸上谈兵,也该写写真实感受了。
人体得到免疫力有两种办法:接种疫苗更安全,被病毒感染免疫效果更好。像我这样已经按时接种新冠疫苗的人,这次感染相当于打了一次奥密克戎特异抗原的加强针。
下班前想到一件事:要不要吃口服抗病毒药?
记得有个视频博主为了拿到Paxlovid,还特意去了一趟急诊室。但是他太年轻了,医生没有给他开。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最新数据显示,Paxlovid只对65岁以上的人有明显效果。我准备先不吃,让我的免疫系统做工,如果症状加重再去拿药。
至于这两天网上流行的新冠导致肾衰,我看了一眼文章,是天津的研究,新冠病人平均年龄36岁,91%打过疫苗,居然"提示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可导致近一半的患者出现不同形式的肾脏受累"。
天津的数字总是与众不同。比如都是奥密克戎病毒株吧,3月份卫健委公布的数字显示全国普通型(就是发展到肺炎的病人)不到新冠病人的5%,天津居然就搞出个42%来。

天津平均30几岁的人,说他们近一半肾脏有问题?我只能说煎饼果子可能不宜多吃吧。


当一个科普博主得了新冠(2)

此前我尽量小心,不要感染新冠。我倒不是怕病毒本身,我只是不愿意隔离在家的话,要让同事分担我的工作。

昨天科主任听说我新冠阳性后,立刻查看了排班表,然后夸我:你可真会挑日子生病啊。因为接下来几天我刚好没被排班,他不用费力安排别人做我的工作了。

回家后,发现新冠阳性的人在家里的地位也变了。孩子第一次阳性时,他隔离,我们做好饭给他留在房门外。第二次他趁没人时自己下来找东西吃。这次轮到我,我一个人大摇大摆,他们躲在自己的房间里。儿子有一次下楼,发现我没戴口罩还离他挺近,说:你要是让我第三次得,我会很生气的。

昨天晚上我忽然想起来,我得向组织上汇报一下我阳了哈。赶紧找出本地公卫机构的号码,打了电话去。电话录音委婉地提醒我说,晚上这是有紧急情况才留言的号码。好吧,我挂了电话。

早晨又打了这个电话,被转了两次才找到负责新冠的人,我要求成为大数据里的一个点。他登记了我的信息,包括用了哪种抗原测试。我抱怨不可以直接网上填表上报阳性,他说可以通过电子邮件上报。我想,得了吧,有几个人会像我这样哭着喊着要求登记自己阳性?所以现在美国新冠阳性的数据大多是从医院和测试点上报的,是严重低估了。

关于感染后普通人是否应该吃Paxlovid,我和一位华人医生朋友观点相左。他认为根据这个药抑制病毒复制的机制,吃比不吃好,他自己一发现阳性马上开始吃Paxlovid。我认为是否有效要看临床试验的结果。我感觉有的医生开这个药没有严格按照适应症和证据。对非高危人群没有显示疗效的药,不应过度治疗。或者说,不要随便吃药。

关于奥密克戎感染和以前的病毒株相比,严重程度如何。一位斯坦福的传染病医生在网上发起了一个调查,他问传染科、住院部和重症科医生:

「在过去 6 个月中,您有多少患者因新冠导致的呼吸衰竭而需要高通量氧气或机械通气?」

下面医生纷纷回复,"零","一两个",或是类似于"我们现在好多阳性住院病人都是因为其他原因入院,碰巧新冠阳性而已",或"我有两名患者因新冠而入院。一名 90多岁且免疫功能低下。另一位 60 岁有神经退行性病变。两人都因为虚弱入院,没有肺炎,不需要更多给氧。均在< 3 天内出院。"

哥伦比亚大学的传染病医生Daniel Griffin也说,现在重症/死亡新冠病人很少,他们要么是高危或高龄病人,要么没有完成疫苗接种。

现在想起来,星期天需要睡午觉主要是由于早晨起的太早,缺觉。就像妇女不能把老年问题都归于月子没做好一样,我们也不该把身体的改变都推给新冠。

有的朋友让我每小时都做记录,我又不是濒临死亡,要盯得那么紧干嘛?

今天跑了步,还去室外商店买了东西。朋友说我的杨贵妃油豆角再不摘要老了,于是去收了菜。这个东北油豆角特别宽大,口感软糯,像吃肉一样,好吃极了。

现在我旁边放个垃圾桶,一边写一边不停地打喷嚏擤鼻涕,似乎症状加重了,但没有味觉嗅觉失灵,明天再写长新冠(新冠后遗症)吧。


当一个科普博主得了新冠(3)

这两天症状有点加重。前天夜里一直睡不好,嗓子疼,咽口水都疼。昨天晚上本来要写这篇的,但是觉得累,早早就睡觉了。昨天和今天早晨试图跑步,未遂,结果以走为主。

这两天中午都线上参加科里的病例讨论会。上班时我有事就不参加病例讨论了,没想到隔离在家怀念外面的社会反而积极参加了。可是嗓子哑了,说话很吃力,每次发言都要关了免提,对着手机喊叫。

国内家人有个客户说他女儿得了新冠以后一直有后背和乳房的疼痛,家人说"看来新冠后遗症还是有点厉害的"。

我是这么回复的:

1,个例永远不能说明问题。我也可以说我家两个孩子得过四次新冠了,一点后遗症都没有。医学问题还是要看大数据、看严谨研究的结论。

2,现在大家都重视新冠后遗症(又叫"长新冠"),所以各方面的数据都特别多。但以前的各种病毒感染呢?尤其是其他上呼吸道感染比如流感、非典,也有不少后遗症的报道,但那时候不够重视,没什么人研究。现在并没有看到明确证据说新冠后遗症比其他呼吸道感染的后遗症更严重。所以对个人而言,并不需要惊慌。

3,但从群体来看,因为得过新冠的人是一个惊人的数字,而且很可能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最终都会被感染上,有长新冠的人也会是一个很大的数字,在今后的几十年里长新冠患者会对各国的医疗系统和经济造成沉重的负担。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长新冠是得了新冠后症状持续三个月以上,注意得要三个月。

现在对长新冠的研究很难,因为没有一个明确的诊断方法,谁都可以说自己有后遗症。

比如英国统计局一直在调查长新冠的情况,他们是寄出问卷,感兴趣的人自己填了交回来。

自报的长新冠中,最常见的症状如下:
- 疲劳(62%),
- 呼吸短促(37%),
- 注意力不集中(33%),
- 肌肉疼痛(31%)。

注意"疲劳"是最常见的症状。常见症状里也包括注意力不集中这个认知障碍,有人称为"脑雾"。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疾病所的主任Avindra Nath博士在9月13日的一篇报道中指出,其他一些疾病,如慢性疲劳综合征、海湾战争综合征、莱姆病后综合征、病态建筑综合征,这些病的症状和长新冠非常相似。

英国自报的长新冠常见于以下人群:
* 35至69岁
* 女性
* 生活在贫困地区的人
* 从事社会护理工作的人
* 16岁以上没有工作也不找工作的人
* 有其他基础病或残疾的人

现在既然没有发现长新冠的致病机理,也没有统一的诊断方法,也就没法找到有效治疗方法。

不过好消息是,最新的研究发现,即使都得了新冠,打过三针疫苗的人,长新冠的发生率是没打疫苗人的1/3。

总之,对长新冠的认识要基于目前的研究,不应该夸大,毕竟中国已经有近100万人得过新冠了。



当一个科普博主得了新冠(4)

昨天开始,鼻孔外面的皮肤上出现了一串小小的疱疹。这是单纯疱疹病毒导致的,抵抗力下降的时候就会发作。所以现在同时有两个病毒在向我进攻,不过都不严重。

昨天晚上为了上班前睡个好觉,特意吃了大半片 doxylamine(多西拉敏)。这是睡觉、过敏药,缺点是第二天容易晕呼呼的,所以我只吃半片。

早晨被闹钟叫醒了,症状还是很明显,喉咙痛鼻塞。按照CDC的要求,今天是出现症状的第六天,如果自己感觉好,不发烧,就可以上班了。

起来做抗原测试。在小洞里滴了4滴样品,液体开始向纸条流动。惊人的事情出现了,液体刚刚流到标有T(测试)的地方,还没来得及流到C(对照)处,一条红道已经哗地出现了,强阳性。

怎么办?我又斟酌再三,决定还是去上班。美国现在各行各业都人力不足,医院更是如此。本来今天要和我工作的住院医,昨天也阳了,在家里隔离着。

我让秘书把需要的东西都留在我办公室门口,来敲门找我的同事都被我赶走了,只有一个同事说她最近得过新冠,不怕,她进来和我说话,当然我一直带着N95。

今天我反思了一下,没有吃Paxlovid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决定。

有2、30岁的朋友已经吃了Paxlovid。她说,视频看医生时说家里有一岁的小娃要照顾想快点好,医生就给她开了。其实一来年轻人吃这个药没有效果,二来现在也没有证据Paxlovid可以减轻症状或缩短病程。果然不少医生对新药不太了解,加上这个药又是免费的,所以就大手大脚地开了。

同理中国紧急批准阿兹夫定作为治疗,但没有证据可以作为预防作用。因此就不应该没病的时候吃这个药。

有朋友问,吃药有什么不好吗?

有啊。药物本身常常有一定的副作用,比如影响肝肾功能。用药过度也有助于耐药病毒株的产生。

反思的结果是,Paxlovid的作用是减少住院和死亡,我没吃药好像没亏什么。

下午忽然收到一个电话,是郡公共卫生部打来的。对方仔细问了我得新冠的各种问题,有时她问完后,我一连串咳嗽,内脏都要咳出来似的,然后好不容易有个喘息,简短回答一个no。当她问道,你有拉稀吗?我激动地回答yes!

是的,我今天有点拉稀,共大便四次。

早晨上班的路上,忽然有点感觉。保险起见,拐进一家快餐店释放了。虽然带着N95,进去看到早晨店里还没顾客还是很欣慰。

在单位,又冲到厕所一次。这次大便是蛋花汤样,这个词还是在医学院的时候学的,描述太准确形象了,让人难以忘怀。在美国受的训练是医学记录尽量不用食物来描述。记得有一次我提到一个乳腺癌是"rubbery and firm"(橡胶样、质硬),那时我们说话录音,有专人打字,结果打出来是strawberry and plum(草莓和李子)。

第三次突然涌现了很多粘液。我欣慰地想,大便好清洁,一点都不臭。

第四次有大量的气体加粘液。我突然领悟,怎么会不臭呢?除非……我的鼻子出问题了?

记得一位我给她打疫苗的美国妇女说过,她丈夫得新冠的症状就是拉稀。那是个星期六,他去医院看病,就此永别。

为了检测我的嗅觉,我一回到家就去闻院子里的茉莉花。茉莉的香味平时我特别喜欢,但是今天……闻不到。

英国通过给健康人新冠病毒的"人体挑战试验"发现,嗅觉改变是在症状峰值后6-7天才出现。我也是症状出现几天后才发现失去了嗅觉。






当一个科普博主得了新冠(5)
上一篇有个细节没好意思暴露。其实某次在我冲进厕所之前,粘液已经流了出来,弄脏了我的裤子。
是单位里的免费卫生巾拯救了我。
记得第一次发现单位里提供免费卫生巾和棉条时,我大为震惊。我自己的脑袋永远也不会想到"免费提供"这个想法的,可能和我们物质不丰富的成长历程有关。可是这又是多么美好多么实用的一个做法!
我上大学的时候,听说留学生同学用洁白柔软的卫生巾,那时候是很罕见的。而中国发展得多么快速,卫生巾早已遍地都是了。很可能在不远的将来,有的单位/大学也会免费提供卫生巾的。
还有,不知道各家是怎样的习惯,我家经常是男同志去商店时顺便帮女同志买卫生巾。
所以尽管裤子脏了,在纸尿布的加持下,再说你们知道的,我"一点儿也不臭",我就从容不迫地接着工作,一直到下班。
晚上做饭我打了几个鸡蛋,发现里面有个蛋散黄了。我不知道这个鸡蛋是不是坏了,因为闻不出来,只好请家里人帮我闻。
当天,家人因为咳嗽嗓子哑做了抗原测试,阴性。其实家人前一天就开始有点咳嗽,开始拒绝测试,不测就没有被感染。
第二天星期六早晨我起来时,症状轻多了,我出门跑走了一圈。
家人平时就有偏头痛,头疼加新冠,几乎一天都昏睡不起,也没有吃饭。下午再测抗原,变成阳性了。这种先有症状、后测出阳性,和我一模一样。
我说,咱们赶紧拿药吧。家人吃惊地问,新冠有药可治?我说是的。
我在前面一篇"万一新冠阳性,在家隔离要注意些什么?"里面写道"还没有得新冠的朋友要注意了,您现在就得跟医生搞好关系"。要拿药时最好是给自己的家庭医生打电话,因为此前各种信息、化验检查比如肾功能的结果等都已经在电子病历里了,医生很快就会给你开出口服抗病毒药的处方。
如果没有家庭医生,就要临时约当日看医生(urgent care),如果时间太晚,或是星期天,还可能不能马上约到,耽误治疗。即使约到了,就医过程可能也更麻烦些。人在国外,一定要了解并正确利用当地的医疗系统,要不然会花钱受罪心情不好。
很快拿到了Paxlovid,一共5板,每天一板。金色的一半画个小太阳,上午吃;银色的一半画个月牙,晚上吃。文盲也能正确吃药,够体贴的。
我发现家里有人同流合污沆瀣一气也有优点,就不用一直躲来躲去了。
晚上看了电影"隐入尘烟",好看。不过老四一开始去抽血时,我很紧张,怕他被传染艾滋病。赶紧查了一下,发现电影里说的是甘肃方言,不是河南,还好。后来贵英开始咳嗽发烧,我马上想:肺结核。
星期天早晨家人宣布感觉好多了,药物真管用,不过又做了一天睡美人。我不知道这里面多少是药的作用,多少是安慰剂效应,需要继续观察。
把时间线梳理一下:
第1天:我咳嗽打喷嚏,抗原阴性。
第2天:我咳嗽打喷嚏流鼻涕,抗原阳性。
第3天:咳嗽打喷嚏流鼻涕不已,喉咙疼嗓子哑,说话吃力。
第4天:我继续各种症状。
第5天:我鼻堵喉咙疼嗓子哑。家人有点咳嗽。
第6天:我鼻堵喉咙疼嗓子哑,抗原阳性,上班,嗅觉失灵。家人咳嗽嗓子哑加重,抗原阴性。
第7天:我症状好转。家人有感冒症状加昏睡不已,抗原阳性,吃Paxlovid。
第8天:我症状几乎没有了,抗原还是阳性。家人起床吃饭了,但还是睡美人。
最后说一下美国新冠死了很多人这件事。美国党派分裂,反疫苗、反公共卫生措施的情绪强烈,到现在只有2/3的人打过两针疫苗,因此除了研发疫苗和药物,美国抗疫的表现是很差的。所以和美国比属于比烂,用处不大。
我觉得防疫做得比较好而且已经走出过一波奥密克戎的地区有新加坡、新西兰、台湾、韩国、日本等,建议关注他们的防疫政策和奥密克戎时期的病死率等数据,会比较有启发。


当一个科普博主得了新冠(完)

我在症状出现的第10天抗原测试阴性,当时闻茉莉花闻到一点香味,所以嗅觉大概恢复了15%。其实个人没觉得丧失嗅觉对日常生活有什么影响,我是为了要向大家汇报而每天去闻一下花。

回想起来,我的新冠症状和以前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类似,没有以前重感冒的症状严重,以前也有过丧失味嗅觉,也没有疫情以前某次打完疫苗的副作用严重。可能要归功于我已经打了疫苗和加强针。

我中间腹泻一天,后来想起来那天早晨吃了一碗在室温放了一夜的食物,不能完全排除腹泻只是食物中毒、而非新冠症状。

整个得新冠的过程我只吃过半片助睡眠的药,其他什么药都没有吃。

庄医生问我:作为一名新冠幸存者,假如时间可以倒流,你会吃paxlovid吗?

答案是:我不知道。因为通过近三年来对新冠的了解,打过疫苗后它在我心里就是另一个上呼吸道病毒,从心底里没有特别紧张。所以觉得是否吃药不是什么原则问题,吃或是不吃就在一念间。

家人则症状出现第3天开始吃Paxlovid,第6天抗原测试阴性。

我现在已经三周了,还时不时咳嗽。尤其在餐馆吃饭时有时忍不住大声咳嗽,让家人恨不得假装不认识我,赶紧买了咳嗽糖给我。

有件好笑的事是出现症状的第6天时我在外面种菜,朋友过来送我南瓜,我离他远远的,告诉他我是阳性,朋友听了很紧张。

过了两天,朋友说出现了喉咙痛头痛,怀疑被我传染了新冠。随后几天又测抗原又测核酸,都是阴性。

这个朋友前一阵打了新冠疫苗之后听到网上各种传说,就觉得自己也出现了各种症状,果然人的身心是相连的。

最近好几个人来问,说有传言"多次感染,会导致人的抵抗力越来越弱,最后抵抗力被消耗干净了,就彻底完犊子了"。

这是没根据的。少数年老体弱的人也许如风中蜡烛,任何一场感染都可能要命。但对广大人群来说,恰恰相反。参考其他4种冠状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人类也是反复感染这些病毒,每次都产生免疫力,所以现在这几种冠状病毒只引起普通感冒。新冠病毒虽然还在进一步研究中,但目前得过几次的人几乎都没有传言中"完犊子"的情况。

一场世界大流行肯定不少人会有后遗症。专门研究了西班牙大流感的作家Laura Spinney 写道,西班牙大流行之后,不少人出现了情绪低落,有的人有手抖的症状,有的人走一步路都觉得很困难,或者简单的事情都记不住。现在发现其实不少病毒感染之后都可能有一小部分人有长期症状,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不仅仅是研究长期新冠症状,而是研究"各种病毒感染后的长期症状"(Post-viral Syndrome)。

另外想提一下社交媒体上出现得比较多的两个研究。

一个是对美国老兵的一系列研究,包括最近报道感染新冠12个月后神经系统疾病增加,作者在文中提到他们这项研究的不足之处是主要是白人男性(男性高达89%)。另外美国人的中位年龄是38.5岁,而这个研究中病人的年龄都很大,平均年龄61.4岁(记得他们有一篇提到中位年龄是63岁)。还有研究的是2020年3月-2021年1月这段时期的感染,不是现在流行的奥密克戎病毒株,而且99%的研究人群都没有打疫苗。另外新冠增加神经症状最明显的是那些住院病人,而不是轻症阳性病人。总之这个研究的人群和我们目前大多数人的情况不太一样,所以不能直接类比。

还有一篇论文也是类似的病历回顾性分析,显示得了新冠后诊断为阿尔兹海默症风险提高了 60-70%,

宾州大学的生物统计和流行病学教授莫里斯博士(Jeffrey S Morris)分析了这个研究的数据,指出文章没有证明新冠和阿尔兹海默症有因果关系,需要进一步研究。他举例说,比如这些病人在诊断新冠之前可能就有了一些症状,因为发现得了新冠而去看医生,就更容易被发现有这些失智症状,因而更容易诊断出阿尔兹海默症。疫情以来莫里斯博士写了不少对疫情数据的分析,推荐关注他。

先匆匆写到这儿,要上飞机了,果然新冠的后遗症很明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