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乱象追踪: 贷款名目越来越多 空间贷也上线
gangqin @ 2022年12月06日 财经风云
信贷乱象追踪: 贷款名目越来越多 空间贷也上线 证券时报 记者 浩林 "您现在手里缺资金吗?如果手上的房子已经做了一笔房抵经营贷,现在还可以再来一笔空间贷,这样一来可以最大程度套用房子的价值。"一位金融信贷公司的中介陈经理向记者推销。 今年以来,推荐房屋抵押贷款、资金过桥等营销电话又多了起来,信贷中介极为活跃,证券时报此前也就此进行连续追踪报道。除了用经营贷替换房贷,还有消费抵押贷、信用抵押贷等,记者发现这些信贷中介提供的贷款名目越来越多,甚至出现类似"二押"的空间贷,风险也越来越大。 信贷中介 也担忧房价下跌 "如果您手上的房子已经做了一笔房抵经营贷,现在可以加贷一笔三成左右的空间贷,而且无需赎楼。"陈经理告诉记者,"这样一来就可以最大程度套用房子的价值。" 陈经理介绍,以深圳市场为例,现在房抵经营贷一般可贷出的成数是房屋的银行评估价七成左右,不参考现在的官方二手房参考价。在不赎楼的前提下,已经"一押"的房子可以继续申请空间贷,大概就是将银行评估价的另外三成贷出来,这样一来就相当于可以将银行评估价的数目全数贷出。 "这是我们公司的独家产品,但相对应的风险也很高,所以空间贷这一部分的利率会相对较高,一般年化利率要超过5%,而且只能是3年期贷款,还款方式同样可以先息后本,而现在一般的房抵经营贷年化利率都在4%以下。"陈经理说。记者也向多家银行个贷经理进行咨询,得到的答复是目前"二押"基本很难完成,房子如果已经"一押",即便再去申请信用贷等产品,额度低且要求高。 作为利益链条上的受益方,信贷中介的推销话术通常对借贷的劣势避而不谈。不过,针对高风险的产品,信贷中介也会有"担忧",特别是开始担忧房价的下跌。"我们也会担心房子价格下跌,一押时只贷出银行评估价的七成,我们认为深圳房价基本不会出现这么大的跌幅,所以我们公司帮您找银行借出空间贷,还要承担房价下跌的风险。万一房子变成法拍房,拍卖价格绝对低于市价,而且市价说不定会走低,我们就损失大了。另外,我们还会收取0.8%到1.2%的服务费。" 至于哪家银行可以做这样的空间贷,陈经理闭口不谈,但她强调钱款绝对是从银行里面借出,而且需要面签。 其实,在助贷这条利益链上,有着形形色色的利益相关方——想节省利息的普通购房人、投资的炒房客、为赚取手续费和高息短期贷款利息而巧言推销的信贷中介,而看似是"受害者"的银行也是这条灰色利益链的参与方。就在11月4日,银保监会披露8张罚单,其中交行、招行均因个人经营贷款挪用至房地产市场被罚款,建行也因个人经营贷款"三查"不到位、个人经营贷款制度不审慎被罚款。 贷出"更多"的钱? 警惕过度负债风险 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由于官方二手房参考价一般来说比银行评估价低,越来越多信贷中介提供的以房屋作为抵押的贷款名目都不以目前官方二手房参考价作为标准,目的就是希望借款人能借出更多的钱。还有信贷中介表示,"买房已经不是客户主要的资金用途,更多的是用来周转或者套利,所以一些客户能贷就贷。" 不过,一边是希望借款人能够越借越多,但信贷中介似乎也开始担心风险。除了房价的变化,记者也向多家金融中介公司进行咨询,类似的"空间贷"属于高风险产品,即使金融中介公司也不敢轻易去做。 有银行经理表示,所谓的中长期经营贷只是额度授信,银行通常需定期审核以确保贷款期限与借款人生产经营周期、资金收支规律相匹配,真正用于经营。只有审核合格的借款人才能续贷,且续贷后利率也有变化的可能,借款人若无稳定的现金流支撑,可能面临较大的违约风险。如果"一押再押",风险自然更大。此外,在许多信贷中介的运作下,经营贷的贷款期限也能够被拉长到和房贷差不多,但这中间存在续贷行为,比如每3至5年向银行递交一次申请材料,风险恰恰藏于其中,中介帮忙办理的材料均系伪造,经不住多次审查。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房价若是低迷或下跌,实际上确实会引起一些新的问题,也客观上对信贷中介的业务量造成影响,同时也会使得一些金融业务面临风险。"类似贷款名目,其实把房贷市场搞得乌烟瘴气,无形中破坏了公平性,或许反过来使得一些炒房等非理性行为再度增加。" 对于借款人来说,也要警惕过度负债的风险。严跃进表示,借贷有成本,应树立负责任的借贷意识,量入为出,借款人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适度负债,如果举债不当,到期无法偿还将影响信誉。在此也提醒广大贷款人切勿轻信中介机构的说法,这种企图钻政策空子从中得利的行为,将会使贷款人陷入不可控的风险之中。
|
相关内容
-
暂无...
推荐内容
- 逆袭!600家小市值公司藏金,机构调研曝光三大爆..
- 特朗普“大重置”:债务化解、脱虚向实、美元贬值..
- 美股三大指数冲高回落,中概股重挫,纳斯达克中国..
- 深夜,重挫!近一个月最大跌幅;鸿蒙智行,连推爆..
- 活久见!美国商务部长上电视“推票”:买特斯拉股..
- 华尔街解读美联储决议:鸽派的亮点与迷你“鲍威尔..
- 深海经济利好持续加码,与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并列..
- 美联储的“关键一战”在5月,届时降不了息,那今..
- 李嘉诚押注创新药!和黄医药明星抗癌药海外大卖近..
- “三巫日”前美股反弹一日游,量子计算股暴跌,拼..
- 鲍威尔给经济焦虑“灭火”,标普创八个月来美联储..
- 腾讯要为AI砸千亿重金
- 政治危机升级,反对派领袖被捕引发土耳其股债汇三..
- 3月LPR报价出炉!1年期、5年期均维持不变..
- 五部门:依法稳步推进绿证强制消费,逐步提高绿色..
热点阅读
- “商品旗手”高盛:三大驱动力刺激,铜或迎来新一..
- 500亿量化帝国“幕后推手”:龙头券商财富业务“..
- Cliff Asness:这是一封写在2035年的十年资产配置..
- 超千家公司将被ST?真实数据来了,66股符合ST新规..
- AI驱动商业化加速,2025智驾拐点正在到来..
- 刷新纪录!认购1万获配12.29元,近1300亿资金疯抢..
- 高盛深度分析中国短剧市场:今年规模已超电影市场..
- 原油交易逻辑转空?
- 开年最强的股市,为何是欧洲?
- 股市应该每年赚多少?
- 特朗普、泽连斯基与北约动态交织,A股军工股掀涨..
- 历史性一刻!顶级域名ai.com重定向到DeepSeek官网..
- 段永平最新持仓披露:大幅加仓拼多多、减持苹果..
- 美国量化基金知多少?
- 降价40%!继阿里之后,腾讯也出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