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商品与股市表现不一?
gangqin @ 2023年08月25日 财经风云
为何商品与股市表现不一? 财通证券李美岑等 财通证券指出,当前宏观环境股票上涨向商品收敛概率高。展望后市,若美债利率企稳、美联储逐渐退出加息周期,伴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复苏,国内货币、财政、资本市场政策加码,极具性价比的A股市场有望磨底后向上,回归理性价值。 核心观点 股商短期背离后趋于收敛。2009年前商品与股市有3个长期严重背离区间,近十年背离时间显著缩短。73个月(95/6~01/6)→35个月(02/9~05/7)→18个月(06/10~08/3)→26个月(13/1~15/2)→5个月(18/6~18/10)→8个月(19/7~20/2)→9个月(21/9~22/5)。 09年后的收敛路径如何?当月股票下跌、商品上涨:延续背离概率低,商品低位股商同涨,商品高位股涨商跌。1)次月至未来半年继续背离概率不足20%,或与09年后PPI上行周期中企业盈利改善相关。2)当季股票上涨向商品收敛的情形概率最高,商品上涨有望带动PPI同比上行。3)半年内相互收敛概率最高,该类情况商品多在阶段高点,通胀拐点确认后货币政策转向。当月股票上涨、商品下跌:延续背离、股商同跌是概率最高的两种情形。1)延续背离的情况同样多为通胀下行→流动性宽松→股市上涨。2)股商同跌的两个典型情形是PPI高位经济下行压力被低估、PPI低位股市交易复苏预期。 当前宏观环境股票上涨向商品收敛概率高。股票下跌商品上涨样本中,匹配以下四个宏观条件,当前更像12年11月、19年5月:1)利率中枢趋于下降;2)M1同比弱、回升压力大;3)PMI反弹后面临回调压力;4)PPI同比与库存周期长期下行后走向筑底。两次股商背离后的收敛模式一致,次月及当季股市上涨向商品市场收敛,半年内商品跌、股票涨。 本轮股市压制因素:短期美债上行过快+市场过度悲观。2012年11月市场同样对短期宏观好转有较为充分的预期,在前期经济短期筑底→略有恢复→回落的持续演绎下,交易模式较为短期博弈,投资者不愿等待数据验证,而选择在政策预期充分之际卖出。2019年5月市场复苏交易逐步充分,开始担忧Q2下滑压力,叠加全球地缘政治、海外流动性收紧等压力。 本轮商品上涨驱动:供给压力下降+需求政策预期+旺季尚无法证伪。供给端海外OPEC减产、国内粗钢平控,需求端地产维稳政策持续推出落地,8月下旬尚无法证伪金九银十。12年商品上涨主要驱动是有色金属的收储预期,15年除OPEC减产外基建发力、地产开工亮眼。 展望后市,运动战、向上磨,积极因素正在累积。随着美债利率逐步高位企稳,参考2018年10月、2022年10月,可能领先A股市场底。国内目前处于经济回暖、流动性宽松、政策加码的阶段,A股短期因为风险调整到低位,建议保持乐观、适时布局。行业配置方面,节奏有望为蓝筹搭台、成长表现,"高盈利成长+低估值蓝筹"组合进可攻、退可守,值得继续配置。1)蓝筹搭台重点关注大金融(券商、保险、地产)、PPI预期触底(聚氨酯、农化、钢铁)、中美地产链共振(建材、家居);2)成长表现重点关注数据要素(近期以联通为代表的龙头公司表现优异)、受益全球供应链重构的高端制造。 风险提示:旺季商品需求不佳;联储加息超预期;历史经验失效等。 正文 1 股商走势背离趋向短期化 由于商品市场代表性的南华工业品指数起点在2004年,因此市场上对于中国商品市场与A股相关性的研究主要也在这之后,大多得到的是"两者长期正相关"的结论。 引入Wind商品指数对比1995~2023年间与A股走势,意外的发现2009年之前商品与股市有3个长期严重背离的区间,而近十年股市与商品走势背离的区间长度显著减小:73个月(95/6~01/6)→35个月(02/9~05/7)→18个月(06/10~08/3)→26个月(13/1~15/2)→5个月(18/6~18/10)→8个月(19/7~20/2)→9个月(21/9~22/5),背离时间从5年以上降至不足1年。 历史上7轮分化趋势中4轮股市涨商品跌、3轮股市跌商品涨。 95年6月~01年6月通胀落、货币宽,商品市场下跌,股票市场随着降息走牛。 02年9月~05年7月经济过热带来商品牛市,股市由于流动性收紧下跌。 06年10月~08年3月股票超级大牛市,商品由于提前上涨该阶段横盘做顶。 13年1月~15年2月股票"杠杆牛",但经济下行以原油为代表的商品暴跌。 18年6月~18年10月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导致股市风险偏好承压,但供给端环保限产叠加需求端财政发力造成商品供需差,以钢铁为代表的商品持续上涨。 19年7月~20年2月全球流动性宽松股市反弹,但地产调控政策叠加经济下行压力,商品需求不佳。 21年9月~22年5月经济下行压力凸显,叠加俄乌冲突等事件对风险偏好形成压制,股市下跌,商品市场则受地缘政治冲突造成的供给缺口推动上涨。 2 当月背离后的历史情景归纳 截至 8 月 23 日,Wind 商品指数当月上涨 1.2%,万得全 A 则下跌 5.9%,剪刀差 达到 7.1%。而 09 年至今的规律来看,非极端行情中分化的持续时间或不超过 1 年,我们归纳总结 09 年至今股商分化后的运行规律,以供投资者参考。 Step1 2009 年至今的 176 个月中 35%的月份股商走势背离 Step2 涨跌幅之差绝对值≥5%的重要月份有 48 个 Step3 股跌商涨(23 个)与股涨商跌(25 个)的月份基本对半开 Step4 两种情况下历史运行情况归纳 当月股票下跌、商品上涨:延续背离概率低,收敛方式分化,商品指数位置是重要影响变量。1)从次月至未来半年内继续背离概率不足 20%,可能与 09 年后 PPI 上行周期中企业盈利改善、股市鲜有下跌相关。2)当季股票上 涨向商品收敛的情形概率最高,商品连续上涨一个季度的情况下滞后指标 PPI 同比或也将走出上行趋势,带动上市公司盈利回暖。3)半年内相互收 敛概率最高,该类情况下商品往往接近阶段高点,通胀拐点的确认有助于货 币政策趋于宽松,流动性改善推动股市上涨。 当月股票上涨、商品下跌:延续背离、股票下跌向商品收敛是概率最高的两 种情形。1)延续背离的情况同样多为通胀下行→流动性宽松→股市上涨。2)股票下跌向商品收敛的两个典型情形是 PPI 高位经济下行压力被低估、 PPI 低位弱现实中商品下跌而股市交易复苏预期。 3 相似宏观环境下当季股票上涨向商品收敛概率高 在股票下跌商品上涨的历史样本中,我们匹配以下四个宏观条件,当前更像 12 年 11 月、19 年 5 月:1)利率中枢趋于下降;2)M1 同比弱、回升压力大;3) PMI 反弹后面临回调压力;4)PPI 同比与库存周期经历长期下行后走向筑底。 两次股商背离后的收敛模式意外一致,次月及当季均是股市上涨向商品市场收敛,半年内期货回调、股市上涨互相收敛。 当前市场对于经济周期底部已有一定预期,叠加短期美元指数上行过快,风险偏好承压。2012 年 11 月市场同样对短期宏观数据好转有较为充分的预期,叠加 解禁潮临近,在前期经济短期筑底→略有恢复→回落的持续演绎下,市场交易更 加博弈,投资者不愿等待数据验证,而选择在政策预期充分之际卖出。2019 年 5 月中旬市场对于复苏交易趋于充分,开始担忧 Q2 下滑压力,叠加中全球地缘政 治、海外流动性收紧等压力,17~20 日显著下跌。 期货市场更多交易短维度预期及供需,本轮可能是供给压力下降+需求政策预期 +旺季无法证伪窗口期的三重共振。供给端海外 OPEC 减产、国内粗钢平控,需 求端以地产维稳为代表的政策仍处于不断推出到落地的进程中,8 月下旬则是金 九银十尚无法证伪的阶段。12 年商品上涨的主要驱动是有色金属的收储预期, 15 年除了 OPEC 减产外基建发力、地产开工亮眼。 4 市场底差不多了,乐观向上磨 随着美债利率逐步高位企稳,参考 2018 年 10 月、2022 年 10 月,可能领先 A 股市场底。美债利率飙升往往引发外资流出、A 股调整,目前美债利率已经与 2003-2007 年定价水平相近(美国 2%的增长和通胀),或进入上行尾声,A 股承 压的主要因素有望缓解。 回到国内,目前处于经济回暖、流动性宽松、政策加码的阶段,A 股短期因为风险调整到低位,建议保持乐观、适时布局。A 股短期遭遇海外紧缩、地产信托 等风险压制,远期 PE 估值处于历史最低的 20%位置,性价比突出。进一步看国 内经济,除地产需求外其实相对韧性,生产数据火热、对应大宗商品走强,同时 货币政策开启宽松周期,积极化解各类债务问题,活跃资本市场的多项举措也有 所落地。 展望后市,运动战、向上磨,积极因素正在累积。若美债利率企稳、美联储逐渐退出加息周期,伴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复苏,国内货币、财政、资本市场政策加码,极具性价比的A股市场有望磨底后向上,回归理性价值。 行业配置方面,节奏有望为蓝筹搭台、成长表现,"高盈利成长+低估值蓝筹" 组合进可攻、退可守,值得继续配置。1)蓝筹搭台重点关注大金融(券商、保 险、地产)、PPI 预期触底(聚氨酯、农化、钢铁)、中美地产链共振(建材、家 居);2)成长表现重点关注数据要素(近期以联通为代表的龙头公司表现优 异)、受益全球供应链重构的高端制造。 5 风险提示 旺季商品需求不佳; 联储加息超预期; 历史经验失效等。 本文作者:李美岑S0160521120002,徐陈翼S0160523030003,来源:财通证券,原文标题:《【财通策略李美岑团队】为何商品与股市表现不一?》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
相关内容
-
暂无...
推荐内容
- 逆袭!600家小市值公司藏金,机构调研曝光三大爆..
- 特朗普“大重置”:债务化解、脱虚向实、美元贬值..
- 美股三大指数冲高回落,中概股重挫,纳斯达克中国..
- 深夜,重挫!近一个月最大跌幅;鸿蒙智行,连推爆..
- 活久见!美国商务部长上电视“推票”:买特斯拉股..
- 华尔街解读美联储决议:鸽派的亮点与迷你“鲍威尔..
- 深海经济利好持续加码,与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并列..
- 美联储的“关键一战”在5月,届时降不了息,那今..
- 李嘉诚押注创新药!和黄医药明星抗癌药海外大卖近..
- “三巫日”前美股反弹一日游,量子计算股暴跌,拼..
- 鲍威尔给经济焦虑“灭火”,标普创八个月来美联储..
- 腾讯要为AI砸千亿重金
- 政治危机升级,反对派领袖被捕引发土耳其股债汇三..
- 3月LPR报价出炉!1年期、5年期均维持不变..
- 五部门:依法稳步推进绿证强制消费,逐步提高绿色..
热点阅读
- “商品旗手”高盛:三大驱动力刺激,铜或迎来新一..
- 500亿量化帝国“幕后推手”:龙头券商财富业务“..
- 超千家公司将被ST?真实数据来了,66股符合ST新规..
- Cliff Asness:这是一封写在2035年的十年资产配置..
- AI驱动商业化加速,2025智驾拐点正在到来..
- 刷新纪录!认购1万获配12.29元,近1300亿资金疯抢..
- 高盛深度分析中国短剧市场:今年规模已超电影市场..
- 原油交易逻辑转空?
- 开年最强的股市,为何是欧洲?
- 股市应该每年赚多少?
- 特朗普、泽连斯基与北约动态交织,A股军工股掀涨..
- 历史性一刻!顶级域名ai.com重定向到DeepSeek官网..
- 美国量化基金知多少?
- “A+H”券商有望添丁申万宏源集团拟赴港IPO..
- 降价40%!继阿里之后,腾讯也出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