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游资大佬发声!最强的增量资金来自这里,比平准基金更震撼
gangqin @ 2023年09月17日 财经风云
一代游资大佬发声!最强的增量资金来自这里,比平准基金更震撼 券商中国 微信号 杨永兴曾是A股的一代金童,他在2013年之前凭借对市场走势的敏锐感觉收获颇丰,但2013年后识别了市场风向的转变,他逐渐告别了游资手法,陆续转入定增和一级创投市场。 "3000点是A股的十年铁底,跌破就会马上拉回。"杨永兴近日在接受券商中国记者采访时表示,但要提升中特估的估值就如推一块巨大的石头一样,唯有强大外力推动才能成行。事实上,每一轮牛市都来源于对股东的大回馈,2005年的牛市来自于大股东的慷慨送股,2013年的牛市来自于并购前三年的业绩强劲注入,站在当下看,A股如果要复制美股的长牛走势,只有加大回购注销的力度。 杨永兴说,巨大的回购买盘就是推动石头的外力,这是用市场的手段解决市场的问题,就如美股过去十年的长牛其实就是回购形成的长牛,苹果公司的分红与回购之比为1:4,过去十年苹果公司已经注销了流通股的50%,苹果、微软等一批权重股的回购注销带动了美股的十年长牛。 杨永兴认为,回购注销最大的好处是给了市场稳定的预期,不仅告诉股东上市公司的价格已经很便宜了,而且每一年都会在股票市场上形成巨大买盘,A股2022年的分红额高达2万亿元,如果其中一半的钱用来回购,那么就会形成高达1万亿元的买盘。且投资者每年可以根据企业的利润大致推算出它的回购金额,无论持续性还是体量都将远高于市场所呼吁的平准基金。 以下就是这位A股入市经验长达25年,多次准确把握了市场风向投资人士的思考。 回购注销比平准基金更震撼 平准基金即使批,也可能只有1万亿元,它对于这个80多万亿元的A股市场又能有多大作用呢?平准基金的额度是固定有限的,市场终会有预期它额度用完的一刻。市场唯有自己造血形成资金净流入,才能解决中特估的估值特别低状况。 大牛市需要大回馈。站在当下,拥有优秀现金流的公司,如果用大回购来回馈全体股东,可能是对目前下跌趋势最有效的狙击。哪怕A股能形成200个建立起回购制度的公司,都能带动A股整体估值回归合理。它们形成正向推力,会带动所有的资金向这个方向涌动,民营企业中拥有正向现金流的好公司也会被带动,一个长牛就会因此出现。提高回购比例所带来整个市场的增量资金比平准基金震撼。就如长江的水不会断流一样,回购资金是每年都可以预期的,是持续不断的。 只有大体量的资金才能推动中特估的估值从极其低估回到正常。苹果公司的分红与回购之比是1:4,其中分红的钱为20%,回购的钱为80%,苹果公司过去十年的分红为1200亿美元,回购高达5800亿美元,回购注销了在外流通50%的股份。国内的煤炭、银行、电信,水电、运输类等拥有优质现金流的公司也拥有这样的实力。 过去三年,A股的分红金额分别是1.54万亿元、1.8万亿元和2.13万亿元。如果将分红的钱一半用来回购,那就意味着每年可以形成1万亿元的买盘。流入市场的钱来自于企业自身获取的现金流,这些钱会源源不断,是活的正向现金流。活跃资本市场不能停留在口号里,真金白银要从企业出,不要从国家出,从国家要钱不是本事。段永平也曾说过,其实任何股票都只有一个真正的买家,那就是公司自己。 是纸还是钱,超募企业要想清楚 我完全不信"国企的估值就应该给低,民企的估值就应该给高"这一套,谁能赚钱谁的现金流好,就该给谁好估值。中特估就是太便宜了,股息率10%以上的公司都能看到,这些公司的估值至少应该涨一倍才合理,这意味着上证指数的合理点位在4500点以上。 资本市场压制优质公司估值的误导性言论——"尽管你今年业绩很好,但这就是最高点,预期你以后盈利会变差,所以我就要给你以低估值。"如果这个企业是真好的话,就应该拿80%的利润去回购,随着回购注销,所有股东利益得以提升,明年企业又赚取了相当好的利润继续回购,这个就是估值信仰改变的过程。 分红与回购结合,回购应占大头,让优质公司形成美股式的牛市,让拥有优质现金流的公司成为指数的核心,自己解决指数上涨的事情,而不是指望国家的平准基金。这还不用国家出钱,用市场力量解决市场问题,让市场重新有活力,让大家从股市上赚到钱,让好公司有好的估值,也会让烂公司越来越烂,让不分红不回购的公司越来越不值钱,让市场好坏分明,市场要的就是好坏分明。 回购本来也是分红的一种形式,只不过是没有分到股东手里而已,股东的利益以其享受的股本占比提高的形式出现。当估值不合理低估时,上市公司应当提高回购比例,维护全体股东利益。有人担心回购会引发国有资产流失,其实不然,国有资产的增值体现在国有股东在上市公司中的股份占比提高。 过去多年,我们的股市是变胖了而不是长高了,它的赚钱效应体现在对布局一级市场投资者的支持上,二级市场投资者获得感不强。现在一二级市场投资者的利益应合理分配,管理层可以设置减持门槛,而不是停止IPO和限制大小非减持,那会是历史的倒退,大小股东利益不一致的后果,是控股股东掏空上市公司。 管理层最近出的政策非常好,比如股价低于发行价不允许减持,这就有效约束了超募。一个可能超募的公司会考虑手中的股票到底是纸还是钱,如果发行价过高,上市就是最高点,这样企业的控股股东可能永远没有机会减持股票,他们手里的股票会因为超募而变成一张纸。圈钱的心态会因为管理层的约束而发生极大改变。 证监会发布了"进一步规范股份减持行为",其中明确指出,上市公司存在破发、破净情形,或者最近三年未进行现金分红、累计现金分红金额低于最近三年年均净利润30%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不得通过二级市场减持公司股份。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的一致行动人比照上述要求执行;上市公司披露为无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的,第一大股东及其实际控制人比照上述要求执行。 鼓励剥离不良,而不是分拆优质资产 鼓励上市公司做大做强自己,捞利益的事情都要卡死,让利益留在老股东手里,给投资者回报。分拆实际上对公司老股东的不公平,不要鼓励分拆,要鼓励剥离不良,把现有的公司做大做强。转股价低于净资产的案例最近看到管理层叫停,这点值得肯定。回购而不注销,回购用于股权激励只有利于一小部分的利益,对于其他股东来说有失公平。 千亿以上市值的公司可以参考香港股市,允许开期权,这样就给公司增加更好流动性和波动,让愿意做波动的投资者去做优质公司的期权波动,而不是去做垃圾公司的波动,优质公司的活跃度也会因此提高。 现在已处于金融战之中,部分外资在刻意打压A股的估值,股市牵一发而动全身,影响到股债汇的信心,也影响到消费的信心,部分公司估值低于净资产会导致公司丧失融资能力。我们必须在此阶段展开深入讨论,制定出最有效的制度,让股市活起来,使股市从底层逻辑上具备长牛基础。
|
推荐内容
- 参议院已达成“临时解决方案”避免政府关门,但众..
- GPT-4太烧钱,微软想甩掉OpenAI?曝出Plan B:千..
- A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减肥药、光伏领涨,银行、..
- 跨时代“AI硬件”酝酿中!报道:OpenAI Altman与..
- 美联储临近关门危机,美元又涨起来了..
- “十一”长假哪天最堵?这份“避堵”指南请收好..
- 日本半导体“背水一战”的赌注,都押在这座工厂里..
- 汽车业大罢工恐激化:拜登支持加薪40%,马斯克警..
- 美股三大股指均跌超1% 大型科技股全线受挫..
- 石油交易商大举买入期货,油价调整时机或成熟..
- 逐字对比!央行对人民币、房贷利率和货币政策最新..
- 达利欧:一年内,AI就会颠覆我们的生活..
- “自爆”阻止美联储?美国政府下周“势将”关门..
- 电影里都没有的剧情,港股上演了
- 币圈转型AI云,矿商成了英伟达新金主..
热点阅读
- 美国量化基金知多少?
- 9月25日-9月29日当周重点数据和大事件前瞻..
- 金融圈、新能源注意!中纪委点名了..
- 夏天已过、美股风向变了:AI歇了,能源股上位了..
- 币圈转型AI云,矿商成了英伟达新金主..
- 电影里都没有的剧情,港股上演了
- 刷屏!iPhone15破发,苹果暴跌17000亿!美国芯片..
- CFTC持仓:0919当周增加黄金、原油净多头头寸,增..
- “自爆”阻止美联储?美国政府下周“势将”关门..
- 摩根大通高呼“超级周期回归”!预言“150美元油..
- “中国镍王”们在印尼的真实发家史..
- 全球央行货币政策的微妙分歧,G10和新兴市场的对..
- “资产负债表衰退”理论提出者辜朝明:在产生过高..
- 通胀难降!欧元区8月调和CPI同比增加5.3%高于预期..
- “核酸大王”张核子进军预制菜,核子基因又踏上风..